一种新型双线盘框绞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40734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4 2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双线盘框绞机,包括有底座,底座上设有绞体变速箱,绞体变速箱一侧设有电机,绞体变速箱的另一侧设有前支撑,绞体变速箱与前支撑之间设有绞体框架,绞体框架上设有多组夹紧装置,相对夹紧装置之间设有双线盘盛放架,绞体变速箱上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另一端连接在前支撑上,绞体框架固定在转动轴上,前支撑的一侧连接有预成型装置,绞体变速箱上连接有导电装置,导电装置的外侧设有旋转气包,制动装置对准绞体框架的刹车盘,制动装置固定在底座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适用于生产大长度铜、铝等金属圆形、扇形导体的预扭绞制紧压,集中上双线盘,定位可靠,设备刚性,强度高,整体性能好,运行速度高,生产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双线盘框绞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型铜铝等金属预扭绞制紧压设备
,具体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双线盘框绞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框式绞线机通常采用单个线盘夹紧或整排夹紧的上盘方式,由于加工工艺复杂,造成安装调试困难,效率比较低下,且由于结构原因,占用面积较大,而且分电机框绞机通过同步带传动,配上一套慢速上盘系统,造成了同步换带更换及安装维修的复杂困难,且成本较高,而且上盘时需要人工通过慢速上盘系统手动点动,对准上盘装置,手动启动上盘装置上线盘,线盘上线缆完线或者断线时,设备会急停,对机器及线缆造成伤害、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新型双线盘框绞机,结构简单,适用于生产大长度铜、铝等金属圆形、扇形导体的预扭绞制紧压,集中上双线盘,定位可靠,设备刚性,强度高,整体性能好,运行速度高,生产效率高,占地面积小。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手段实现:一种新型双线盘框绞机,包括有底座,所述的底座上设有绞体变速箱,所述的绞体变速箱一侧设有电机,所述的绞体变速箱的另一侧设有前支撑,所述的绞体变速箱与前支撑之间设有绞体框架,所述的绞体框架上设有多组夹紧装置,相对所述的夹紧装置之间设有双线盘盛放架,所述的绞体变速箱上连接有转动轴,所述的转动轴另一端连接在前支撑上,所述的绞体框架固定在转动轴上,所述的前支撑的一侧连接有预成型装置,所述的绞体变速箱上连接有导电装置,所述的导电装置的外侧设有旋转气包,所述的制动装置对准绞体框架的刹车盘,所述的制动装置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的电机通过联轴器与绞体变速箱连接。所述的夹紧装置的两端设有两组夹紧气缸,两组所述的夹紧气缸的一端分别设有夹紧线盘的顶尖,两组所述的夹紧气缸中间设有一对固定顶尖,固定顶尖安装在绞体框架上。所述的制动装置包括有气动碟刹,所述的气动碟刹通过气管与电磁阀联接,所述的气动碟刹对准绞体框架的刹车盘。所述的预成型装置包括有主轴,所述的主轴的一端与前支撑固定,所述的主轴上设有多组导轮盘,多组所述的导轮盘上分别设有对称的导轮。优选地,所述的多组导轮盘的组数为不小于3的奇数,位于多组所述的导轮盘的中间位置的导轮盘上设有滑块,滑块上安装有导轮,通过通过移动滑块,来调节线缆的松紧,起到成型的作用。优选地,所述的绞体框架的截面为同心圆环状,所述的绞体框架包括有刹车盘、空心轴,所述的空心轴上设有多组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与空心轴相对垂直,多组所述的连接板的另一端分别对称设有固定板。本专利技术夹紧装置两端都设有气缸,气缸一端设有夹紧线盘的顶针,在两气缸中间设有一对固定顶针装置,当安装双线盘时,通过旋转气包供气,使两端气缸同时带动顶尖前进,从而同时夹紧双线盘;所述的绞体框架的一侧边连接有制动装置,制动装置气动蝶刹,通过电磁阀控制,当绞体需要正常停车或断线紧急停车时,PLC给电磁阀一个信号,使其通电工作,同时电磁阀打开气路,使气动碟刹工作,通过气动碟刹上的摩擦片与绞体框架刹车盘摩擦减速,从而起到制动停车效果;所述的夹紧装置上设有传感器,传感器通过信号线与导电装置相连,导电装置收到传感器传来的信号,以判断是否断线和张力不稳定,如果有断线现象,则输出断线信号给主控制器,立即报警使设备减速后停机,降低线缆的损伤。所述的绞体变速箱设计有快档和慢档,快档用于绞体正常工作之用,慢档用于上线盘之用,从而省去了一套慢速上盘系统,节约了成本;所述的预成型装置设有一根主轴,且安装在前支撑上,主轴上分别用三个导轮盘,导轮盘上安装了过线缆的导轮,三个导轮盘中间一个导轮盘安装有滑块,导轮安装在滑块上,通过移动滑块,来调节线缆的松紧,起到成型的作用。本专利技术采用PLC+人机界面控制系统,绞体转速,绞合节距,牵引线速度,设备启停,速度升降都能够在触摸屏上现实,为了保证设备中的信息能被准确无误的提取,保证数据采集系统的正常运行,实现远程查看设备运行状态,生产运行数据等功能,特要求在设备合同中必须提供数据接口的参数说明,在PLC系统中预留的TCP/IP本地接口,保证第三方的软件可以从接口中读取设备状态、生产状态等数据,可以提供每个数据所在位置说明,数据说明及接口参数,有完整的技术文档,并协助购买方成功进行调试以保证数据的提取及使用,整机的操控在触摸屏上设定,一付控制自动缓慢升速降速,保证框架、牵引、收排三者的同步。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适用于生产大长度铜、铝等金属圆形、扇形导体的预扭绞制紧压,集中上双线盘,定位可靠,设备刚性,强度高,整体性能好,运行速度高,生产效率高,占地面积小,通过电机驱动绞体变速箱带动框架运转,上盘装置上下双线盘,气动夹紧、放松线盘,绞体运转是对夹紧气缸有锁紧功能,通过旋转进气气包给绞体供气,采用PLC+人机界面控制系统,绞体转速,绞合节距,牵引线速度,设备启停,速度升降都能够在触摸屏上现实,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底座(1)上设有绞体变速箱(2),所述的绞体变速箱一侧设有电机(3),所述的绞体变速箱(2)的另一侧设有前支撑(4),所述的绞体变速箱(2)与前支撑(4)之间设有绞体框架(5),所述的绞体框架(5)上设有多组夹紧装置(6),相对所述的夹紧装置之间设有双线盘盛放架(7),所述的绞体变速箱(2)上连接有转动轴(8),所述的转动轴(8)另一端连接在前支撑(4)上,所述的绞体框架(5)固定在转动轴(8)上,所述的前支撑(4)的一侧连接有预成型装置(9),所述的绞体变速箱(2)上连接有导电装置(10),所述的导电装置(10)的外侧设有旋转气包(11),所述的制动装置(12)对准绞体框架(5)的刹车盘,所述的制动装置(12)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的电机(3)通过联轴器(16)与绞体变速箱(2)连接。所述的夹紧装置(6)的两端设有两组夹紧气缸(13),两组所述的夹紧气缸(13)的一端分别设有夹紧线盘(7)的顶尖(14),两组所述的夹紧气缸(13)中间设有一对固定顶尖(15),固定顶尖(15)安装在绞体框架(5)上。所述的制动装置(12)包括有气动碟刹(17),所述的气动碟刹(17)通过气管(18)与电磁阀(19)联接,所述的气动碟刹(17)对准绞体框架(5)的刹车盘。所述的预成型装置(9)包括有主轴(20),所述的主轴(20)的一端与前支撑(4)固定,所述的主轴(20)上设有多组导轮盘(21),多组所述的导轮盘(21)上分别设有对称的导轮(22)。优选地,所述的多组导轮盘(21)的组数为不小于3的奇数,位于多组所述的导轮盘(21)的中间位置的导轮盘(21)上设有滑块(23),滑块(23)上安装有导轮(22),通过通过移动滑块(23),来调节线缆的松紧,起到成型的作用。优选地,所述的绞体框架(5)的截面为同心圆环状,所述的绞体框架(5)包括有刹车盘(51)、空心轴(52),所述的空心轴(52)上设有多组连接板(53),所述的连接板(53)与空心轴(52)相对垂直,多组所述的连接板(53)的另一端分别对称设有固定板(54)。优选地,所述的夹紧装置(6)上设有传感器,传感器通过信号线与单片机相连,单片机收到传感器传来的信号,以判断线是否断裂,如果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双线盘框绞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双线盘框绞机,包括有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上设有绞体变速箱,所述的绞体变速箱一侧设有电机,所述的绞体变速箱的另一侧设有前支撑,所述的绞体变速箱与前支撑之间设有绞体框架,所述的绞体框架上设有多组夹紧装置,相对所述的夹紧装置之间设有双线盘盛放架,所述的绞体变速箱上连接有转动轴,所述的转动轴另一端连接在前支撑上,所述的绞体框架固定在转动轴上,所述的前支撑的一侧连接有预成型装置,所述的绞体变速箱上连接有导电装置,所述的导电装置的外侧设有旋转气包,所述的制动装置对准绞体框架的刹车盘,所述的制动装置固定在底座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双线盘框绞机,包括有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上设有绞体变速箱,所述的绞体变速箱一侧设有电机,所述的绞体变速箱的另一侧设有前支撑,所述的绞体变速箱与前支撑之间设有绞体框架,所述的绞体框架上设有多组夹紧装置,相对所述的夹紧装置之间设有双线盘盛放架,所述的绞体变速箱上连接有转动轴,所述的转动轴另一端连接在前支撑上,所述的绞体框架固定在转动轴上,所述的前支撑的一侧连接有预成型装置,所述的绞体变速箱上连接有导电装置,所述的导电装置的外侧设有旋转气包,所述的制动装置对准绞体框架的刹车盘,所述的制动装置固定在底座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线盘框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通过联轴器与绞体变速箱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线盘框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紧装置的两端设有两组夹紧气缸,两组所述的夹紧气缸的一端分别设有夹紧线盘的顶尖,两组所述的夹紧气缸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文峰潘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皖电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