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8962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2 0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用以减少线不良、方格不良等不良,提高产品良率。阵列基板包括位于衬底基板上的若干栅极线、与栅极线同层交叉设置的若干触控引线、与栅极线和触控引线绝缘设置的若干桥接线;其中:在交叉位置处,栅极线和/或触控引线断开;桥接线用于电连接断开的栅极线和/或触控引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触摸屏(TouchPanel)已经逐渐遍及人们的生活中。与仅能提供显示功能的传统显示器相比较,使用触摸屏的显示器能够使得使用者与显示控制主机之间进行信息交互,因此,触摸屏可以完全或者至少部分取代了常用的输入装置,使得现有的显示器不仅能够显示,还能触摸控制。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触摸屏为电容触摸屏,电容触摸屏根据与薄膜晶体管(ThinFilmTransistor,TFT)及彩膜基板(ColourFilter,CF)的相对关系分为内嵌式(in-cell)、外嵌式(on-cell)及外挂式等三种。其中,内嵌式电容触摸屏以其集成度高、薄型、性能优越等优点作为触控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现有技术的触控显示面板多为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其包括一阵列基板,该阵列基板包括的部分结构如图1所示,以自电容触控显示面板为例,阵列基板包括的公共电极(图中未示出)复用为触控电极,与触控电极连接的触控引线13与阵列基板上设置的数据线12同时制作,触控引线13与数据线12位于同一层,且制作形成的触控引线13与数据线12之间的间距较小。图1中阵列基板还包括栅极线11、薄膜晶体管,薄膜晶体管的栅极15与栅极线11连接,源极18与数据线12连接,源极18与薄膜晶体管的半导体有源层14接触连接;图中16表示贯穿绝缘层(图中未示出)的过孔。由于在实际生产工艺中会产生颗粒(particles)等污染物,而同层制作形成的触控引线与数据线之间的间距较小,因此容易造成触控引线和数据线之间的Remain(如图1所示的附图标记17),Remain的产生会导致触控引线和数据线的短路,从而产生线不良、方格不良等不良,导致产品良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用以减少线不良、方格不良等不良,提高产品良率。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阵列基板,包括位于衬底基板上的若干栅极线、与所述栅极线同层交叉设置的若干触控引线、与所述栅极线和所述触控引线绝缘设置的若干桥接线;其中:在交叉位置处,所述栅极线和/或所述触控引线断开;所述桥接线,用于电连接断开的所述栅极线和/或所述触控引线。由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由于触控引线与栅极线同层交叉设置,而阵列基板中的栅极线与数据线位于不同层,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触控引线与数据线之间的距离较大,不容易在触控引线与数据线之间产生Remain,从而能够减少线不良、方格不良等不良,提高产品良率。较佳地,所述触控引线与所述栅极线垂直交叉设置。较佳地,所述触控引线的材料与所述栅极线的材料相同。较佳地,还包括位于所述桥接线与所述栅极线之间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用于将所述桥接线和所述栅极线绝缘设置,以及将所述桥接线和所述触控引线绝缘设置;所述桥接线通过贯穿所述绝缘层的过孔将断开的所述栅极线和/或所述触控引线电连接。较佳地,所述桥接线的材料为透明导电材料,或为金属材料。较佳地,所述桥接线的材料为钛、铝、钛组成的复合金属材料。较佳地,所述桥接线与阵列基板包括的数据线同层设置,或与阵列基板包括的像素电极同层设置,或与阵列基板包括的公共电极同层设置。较佳地,所述桥接线与所述公共电极电连接,所述公共电极复用为触控电极。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该触控显示面板包括上述的阵列基板。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触控显示面板。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阵列基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a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阵列基板包括的栅极线断开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b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阵列基板包括的触控引线断开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c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阵列基板包括的栅极线和触控引线均断开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阵列基板包括绝缘层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沿AA1方向上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用以减少线不良、方格不良等不良,提高产品良率。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附图中各膜层厚度和区域大小、形状不反应各膜层的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
技术实现思路
。如图2a、图2b和图2c所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包括位于衬底基板(图中未示出)上的若干栅极线11、与栅极线11同层交叉设置的若干触控引线13、与栅极线11和触控引线13绝缘设置的若干桥接线21;图中仅示出了一条栅极线11和一条触控引线13;其中:在交叉位置处,栅极线11断开,桥接线21用于电连接断开的栅极线11,如图2a所示;或,在交叉位置处,触控引线13断开,桥接线21用于电连接断开的触控引线13,如图2b所示;或,在交叉位置处,栅极线11和触控引线13均断开,桥接线21用于电连接断开的栅极线11和触控引线13,如图2c所示,图中用于连接断开的栅极线11的桥接线21与用于连接断开的触控引线13的桥接线21在交叉位置处绝缘设置,如可以在桥接线21的交叉位置处设置绝缘层。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的触控引线13与栅极线11同层交叉设置,而阵列基板中的栅极线11与数据线12位于不同层,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的触控引线13与数据线12之间的距离较大,不容易在触控引线13与数据线12之间产生Remain,从而能够减少线不良、方格不良等不良,提高产品良率。具体地,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的触控引线13与栅极线11垂直交叉设置,如图2a、图2b和图2c所示。当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触控引线13与栅极线11还可以不垂直,触控引线13与栅极线11之间的夹角根据实际工艺生产需求以及误差允许的范围进行设定,不过实际生产过程中,为了防止触控引线13与阵列基板上的其它引线交叉后短路,优选使得触控引线13与栅极线11垂直交叉设置。具体地,触控引线13的材料与栅极线11的材料相同,这样能够降低材料选择的成本。具体实施时,触控引线13和栅极线11可以选择导电性较好的金属材料,如:选择钼(Mo)、铝(Al)、铜(Cu)等金属中的任一种金属或多种金属的组合。具体地,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桥接线21的材料为透明导电材料,或为金属材料。具体实施时,当桥接线21的材料为透明导电材料时,桥接线21的材料选取氧化铟锡(ITO)或氧化铟锌(IZO)中的一种,或桥接线21的材料选取ITO和IZO的组合材料。当桥接线21的材料为金属材料时,桥接线21的材料优选钛(Ti)、铝(Al)、钛(Ti)组成的复合金属材料,Ti、Al、Ti组成的复合金属材料电阻较低,导电性较好。具体地,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桥接线与数据线同层设置,或与阵列基板包括的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衬底基板上的若干栅极线、与所述栅极线同层交叉设置的若干触控引线、与所述栅极线和所述触控引线绝缘设置的若干桥接线;其中:在交叉位置处,所述栅极线和/或所述触控引线断开;所述桥接线,用于电连接断开的所述栅极线和/或所述触控引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衬底基板上的若干栅极线、与所述栅极线同层交叉设置的若干触控引线、与所述栅极线和所述触控引线绝缘设置的若干桥接线;其中:在交叉位置处,所述栅极线和/或所述触控引线断开;所述桥接线,用于电连接断开的所述栅极线和/或所述触控引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引线与所述栅极线垂直交叉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引线的材料与所述栅极线的材料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桥接线与所述栅极线之间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用于将所述桥接线和所述栅极线绝缘设置,以及将所述桥接线和所述触控引线绝缘设置;所述桥接线通过贯穿所述绝缘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顺布乐孙超超杨盟王超吕景萍刘华锋丁多龙杨磊胡重粮赵生伟谢霖孙士民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市源盛光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