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轮集成单元及轨道轮集成单元的摆角调节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98034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2 0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轨道轮集成单元及轨道轮集成单元的摆角调节方法,该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第一地轨平台、辅助平台和第二地轨平台,第一地轨平台、辅助平台和第二地轨平台的顶部连接有轨道轮平台,轨道轮平台上设置有第一轨道轮单元,以及第二轨道轮单元,第一地轨平台与轨道轮平台之间设置有第一垫板,第一垫板与轨道轮平台通过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辅助平台和第二地轨平台与轨道轮平台之间设置有第二垫板,第二垫板与辅助平台、第二地轨平台之间通过第二T型螺栓连接,第二垫板与轨道轮平台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板连接,第二垫板与轨道轮平台之间通过第三连接板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T型螺栓的拧紧与松动,实现了摆角的调节,提高了试验数据的精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轮集成单元及轨道轮集成单元的摆角调节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铁路车辆的轮对跑合试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试验时所需的轨道轮集成单元。
技术介绍
轨道轮集成单元是一种为铁路车辆提供轮对跑合的试验装置,一个轨道轮集成单元适用一副轮对,通过4个轨道轮集成单元的组合,即可实现一辆车的滚动试验,测试车辆蛇行运动的临界速度。但是现有的轨道轮集成单元,当铁路车辆的转向架和车体在实际装配过程时,会存在偏转角度,该偏转角度大约为±5°范围,而现有的轨道轮集成单元都不具有摆角调整功能,不能很好的适应被试车辆的实际姿态,因此,也就不能获得一个准确的试验数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轨道轮集成单元及轨道轮集成单元的摆角调节方法,该专利技术能根据被试车辆的实际姿态调整摆角,从而提高了试验数据的精准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轨道轮集成单元,包括间隔平行设置的第一地轨平台、辅助平台和第二地轨平台,第一地轨平台、辅助平台和第二地轨平台的顶部通过第一T型螺栓连接有可安装轨道轮的轨道轮平台,轨道轮平台上对应于第一地轨平台设置有第一轨道轮单元,以及对应于辅助平台设置有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轨道轮集成单元及轨道轮集成单元的摆角调节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轨道轮集成单元,包括间隔平行设置的第一地轨平台、辅助平台和第二地轨平台,第一地轨平台、辅助平台和第二地轨平台的顶部通过第一T型螺栓连接有可安装轨道轮的轨道轮平台,轨道轮平台上对应于第一地轨平台设置有第一轨道轮单元,以及对应于辅助平台设置有通过连接轴与第一轨道轮单元连接的第二轨道轮单元,其特征在于:第一地轨平台与轨道轮平台之间设置有第一垫板,第一垫板与轨道轮平台通过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辅助平台和第二地轨平台与轨道轮平台之间设置有第二垫板,第二垫板与辅助平台、第二地轨平台之间通过第二T型螺栓连接,第二垫板与对应于辅助平台位置处的轨道轮平台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板连接,第二垫板与对应于第二地轨平台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轮集成单元,包括间隔平行设置的第一地轨平台、辅助平台和第二地轨平台,第一地轨平台、辅助平台和第二地轨平台的顶部通过第一T型螺栓连接有可安装轨道轮的轨道轮平台,轨道轮平台上对应于第一地轨平台设置有第一轨道轮单元,以及对应于辅助平台设置有通过连接轴与第一轨道轮单元连接的第二轨道轮单元,其特征在于:第一地轨平台与轨道轮平台之间设置有第一垫板,第一垫板与轨道轮平台通过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辅助平台和第二地轨平台与轨道轮平台之间设置有第二垫板,第二垫板与辅助平台、第二地轨平台之间通过第二T型螺栓连接,第二垫板与对应于辅助平台位置处的轨道轮平台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板连接,第二垫板与对应于第二地轨平台位置处的轨道轮平台之间通过第三连接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轨道轮集成单元,其特征在于:轨道轮平台的顶部至第二垫板底部贯穿设置有销轴,销轴设置于第一轨道轮单元和第二轨道轮单元中心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轨道轮集成单元,其特征在于:轨道轮平台上对应于第一地轨平台设置有第一电动推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轨道轮集成单元,其特征在于:轨道轮平台上对应于第二地轨平台设置有第二电动推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轨道轮集成单元,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高军孟范鹏姚宝天刘克强庄国军宋阳胥正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