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欢专利>正文

淋洗再生式电吸附除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97693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2 0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淋洗再生式电吸附除盐系统,具有电吸附模块;所述电吸附模块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设有多组电吸附组件;所述电吸附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正极电极板和负极电极板;同时还包括喷淋管;所述机体上设有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浓水出水口;所述喷淋管包括一根总管和多根设置在总管上且与总管相通的支管;所述一根支管对应一组电吸附组件;所述每个电吸附组件的正极电极板与负极电极板之间均设有一根支管;所述支管上设有用于淋洗正极电极板和负极电极板的出水孔组;所述总管的一端伸出机体并形成进水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大大降低再生时间,并且能降低浓水排放量。

Elution regeneration type electro adsorption desalt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washing regeneration type electric adsorption desalting system with electric adsorption module; the electric adsorption module comprises a machine body; the machin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sets of electric adsorption components; the electric adsorption assembly includes a positive electrode plate and the negative electrode plate is also included; the spray pipe; th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inlet and a first water outlet and a concentrated water outlet; the spray pipe comprises a main pipe and a plurality of arranged in the duct and duct communicated with the pipe; the root branch corresponds to a group of electric adsorption components; a branch pip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positive electrode plate and the negative electrode plate of each of the electric adsorption component; the branch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outlet hole group positive electrode plate and the negative electrode washing plate; one end of the duct and the water inlet end of the body out of form. The utility model can greatly reduce the regeneration time and reduce the discharge of concentrated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淋洗再生式电吸附除盐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容脱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淋洗再生式电吸附除盐系统。
技术介绍
电吸附水处理技术又称为电容脱盐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除盐技术,在外加电压的情况下,利用带电电极板表面吸附水中溶解离子或带电粒子的现象,使溶解在水中的离子或溶液中的其他带电物质吸附在电极板的表面,从而实现水的除盐和净化。电吸附技术对进水水质要求低,预处理简单,处理成本低,成为近年来研究和开发的热点。同时,此技术目前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再生时间长,浓水排放量大;系统除盐效率与反渗透相比而言不够高;脱盐率受硬度的影响比较明显,对高硬度的水处理效率较低;内部电极板与水接触不容易实现均匀等。其中再生时间长,浓水排放量大已经成为制约电吸附除盐技术进行工业化应用的一个障碍。常规的再生方法为将设备电极板短接,用原水充满机体使得电极板完全浸泡在原水中,并且不断通入原水对电极板间进行冲洗以达到再生的目的。因此现有电吸附除盐技术的生产时间大约360~390min,而再生时间长达100~120min左右,为了连续生产,需要有两套相同的设备交替使用,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投资费用。另外浓水排放量大使得该技术所产生浓水的处理与处置也成为了一个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再生时间短,浓水排放量小的淋洗再生式电吸附除盐系统。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具有电吸附模块;所述电吸附模块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设有多组电吸附组件;所述电吸附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正极电极板和负极电极板;同时还包括喷淋管;所述机体上设有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浓水出水口;所述喷淋管包括一根总管和多根设置在总管上且与总管相通的支管;所述一根支管对应一组电吸附组件;所述每个电吸附组件的正极电极板与负极电极板之间均设有一根支管;所述支管上设有用于淋洗正极电极板和负极电极板的出水孔组;所述总管的一端伸出机体并形成进水端。上述支管位于电吸附组件的上端,且支管沿正极电极板的上端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浓水出水口位于机体的下端。上述总管设置在电吸附组件的一侧,且与各支管处于同一平面。上述出水孔组包括多个用于淋洗正极电极板的第一出水孔和多个用于淋洗负极电极板的第二出水孔。上述各第一出水孔沿支管延伸方向等距直线排列;所述各第二出水孔沿支管延伸方向等距直线排列;所述各第一出水孔正对正极电极板;所述各第二出水孔正对负极电极板。作为优化,还包括提升泵和淋洗泵;所述第一出水口位于机体的上端;所述第一进水口位于机体的下端;提升泵的出水口与机体上的第一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淋洗泵的出水口与总管的进水端通过管道连接。作为优化,还包括原水箱、产水箱和浓水箱;原水箱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提升泵的进水口和淋洗泵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出水口与产水箱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浓水出水口与浓水箱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作为优化,还包括正负极转换开关;所述正负极转换开关的输入端与电源连接;所述正负极转换开关的输出端与电吸附组件连接。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技术通过喷淋管能有效提高淋洗效果,降低再生时间和浓水排放量,有利于电吸附水除盐技术的工业化应用;(2)本技术中支管的位置设置,能利用重力对电吸附组件进行淋洗和冲刷,有效提高再生效率;(3)本技术中支管上出水孔组的设置,能进一步提高淋洗效果,从而进一步降低再生时间和浓水排放量;(4)本技术中第一进水口与第一出水口的设置,有利于提高电吸附的除盐效果;(5)本技术中浓水出水口的设置有利于浓水的排放,提高再生效率;(6)本技术通过正负极转换开关能在再生时,改变电吸附组件的正负极,从而使得电吸附组件吸附的正负离子由原来的相吸变为相斥,从而使其更容易被清洗下来,进一步降低再生时间和浓水排放量。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电吸附模块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电吸附组件与支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吸附时的原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再生时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至图5,本技术具有电吸附模块1、提升泵3、淋洗泵4、原水箱5、产水箱6和浓水箱7;所述电吸附模块1包括机体11;所述机体11内设有多组电吸附组件12;所述电吸附组件12包括相对设置的正极电极板121和负极电极板122;同时还包括喷淋管2;所述机体11上设有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浓水出水口;所述喷淋管2包括一根总管21和多根设置在总管21上且与总管21相通的支管22;所述一根支管22对应一组电吸附组件12;所述每个电吸附组件12的正极电极板121与负极电极板122之间均设有一根支管22;所述支管22上设有出水孔组;所述总管21的一端伸出机体11并形成进水端。所述第一出水口位于机体11的上端;所述第一进水口位于机体11的下端;提升泵3的出水口与机体11上的第一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淋洗泵4的出水口与总管21的进水端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总管21设置在电吸附组件12的一侧,且与各支管22处于同一平面;所述支管22位于电吸附组件12的上端,且支管22沿正极电极板121的上端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浓水出水口位于机体11的下端。原水箱5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提升泵3的进水口和淋洗泵4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出水口与产水箱6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浓水出水口与浓水箱7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出水孔组包括多个用于淋洗正极电极板121的第一出水孔221和多个用于淋洗负极电极板122的第二出水孔222。所述各第一出水孔221沿支管延伸方向等距直线排列;所述各第二出水孔222沿支管延伸方向等距直线排列;所述各第一出水孔221正对正极电极板121;所述各第二出水孔222正对负极电极板122。同时还包括正负极转换开关8;所述正负极转换开关8的输入端与电源9连接;所述正负极转换开关8的输出端与电吸附组件12连接。其中,正极电极板121和负极电极板122可采用惰性电极材料,正极电极板121和负极电极板122的尺寸为400mm×200mm×2mm(长×宽×厚),并且可采用五十组电吸附组件12,正极电极板121和负极电极板122的间距为6mm。同时原水箱5中的原水的进水流量为40L/h。原水电导率450μs/cm左右,出水时电导不高于100μs/cm。本技术的吸附过程如下:接通电源9,原水箱5中的原水通过提升泵3进入电吸附模块1中;电吸附组件12对原水进行吸附除盐;处理后的水通过第一出水口进入产水箱6。运行360min之后,电吸附组件12的表面吸附量逐渐趋于饱和,需要进入再生阶段。本技术的再生过程如下:先将电吸附模块1中的水排空;电源9与电吸附组件12通过正负极转换开关8实现正负极转换(或者通过手动将电吸附组件12的正负极与电源反接),从而使得电吸附组件12吸附的正负离子由原来的相吸变为相斥;此时淋洗泵4将原水通过喷淋管2中的支管22喷射在电吸附组件12上,然后原水通过重力往下流,形成对电吸附组件12的淋洗和冲刷;淋洗后形成的浓水通过浓水出水口排入浓水箱7。经过5~10min的淋洗后,电吸附组件12得到再生。与常规再生方式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淋洗再生式电吸附除盐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淋洗再生式电吸附除盐系统,具有电吸附模块(1);所述电吸附模块(1)包括机体(11);所述机体(11)内设有多组电吸附组件(12);所述电吸附组件(12)包括相对设置的正极电极板(121)和负极电极板(122);包括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淋管(2);所述机体(11)上设有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浓水出水口;所述喷淋管(2)包括一根总管(21)和多根设置在总管(21)上且与总管(21)相通的支管(22);所述一根支管(22)对应一组电吸附组件(12);所述每个电吸附组件(12)的正极电极板(121)与负极电极板(122)之间均设有一根支管(22);所述支管(22)上设有用于淋洗正极电极板(121)和负极电极板(122)的出水孔组;所述总管(21)的一端伸出机体(11)并形成进水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淋洗再生式电吸附除盐系统,具有电吸附模块(1);所述电吸附模块(1)包括机体(11);所述机体(11)内设有多组电吸附组件(12);所述电吸附组件(12)包括相对设置的正极电极板(121)和负极电极板(122);包括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淋管(2);所述机体(11)上设有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浓水出水口;所述喷淋管(2)包括一根总管(21)和多根设置在总管(21)上且与总管(21)相通的支管(22);所述一根支管(22)对应一组电吸附组件(12);所述每个电吸附组件(12)的正极电极板(121)与负极电极板(122)之间均设有一根支管(22);所述支管(22)上设有用于淋洗正极电极板(121)和负极电极板(122)的出水孔组;所述总管(21)的一端伸出机体(11)并形成进水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淋洗再生式电吸附除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22)位于电吸附组件(12)的上端,且支管(22)沿正极电极板(121)的上端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浓水出水口位于机体(11)的下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淋洗再生式电吸附除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管(21)设置在电吸附组件(12)的一侧,且与各支管(22)处于同一平面。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淋洗再生式电吸附除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孔组包括多个用于淋洗正极电极板(121)的第一出水孔(221)和多个用于淋洗负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欢
申请(专利权)人:杨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