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型面外弯曲阻尼器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97540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2 0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支撑型面外弯曲阻尼器及其制造方法,其中,阻尼器包括一上壳体和一下壳体;上壳体包括:一上端板;一第一套管,第一套管的侧壁的第一端连接于上端板;一第三套管,第三套管的侧壁的第一端连接于上端板,第一套管包围第三套管,且第一套管的侧壁与第三套管的侧壁之间形成容纳插槽;至少一支撑柱,支撑柱的第一端连接上端板,第三套管包围支撑柱;以及多个面外弯曲阻尼器,面外弯曲阻尼器的第一侧与支撑柱焊接;下壳体包括:一下端板;以及一第二套管,第二套管的侧壁的第一端连接于下端板,第二套管的侧壁的第二端插入容纳插槽,且第二套管的侧壁与面外弯曲阻尼器的第二侧焊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同时提供刚度和阻尼,变形传递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撑型面外弯曲阻尼器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领域,具体地说,涉及支撑型面外弯曲阻尼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地震频发,隔减震技术和产品受到广大设计师的重视,金属阻尼器同时提供刚度和阻尼比,可以有效的降低结构成本。目前金属阻尼器的布置形式主要分为墙式和支撑式。图1是现有技术的一种墙式阻尼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墙式阻尼器53垂直设置(墙式阻尼器53可以平行于立柱52),墙式阻尼器53支撑在上下两根横梁51之间。墙式阻尼器53的变形来源于上下梁的相对变形,这种变形传统效率较低,因此阻尼器的变形较小,耗能有限。图2是现有技术的一种支撑式阻尼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如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支撑式阻尼器54的两侧连接两根钢支撑55,共同形成人字形支撑结构,人字形支撑结构的上端支撑上部的横梁51,下端的两处分别支撑下部的横梁51与立柱52之间的夹角。支撑式阻尼器54的刚度也相对较小,为结构提供的刚度和阻尼有限。当布置形式为支撑式时,需要设置两个辅助的普通钢支撑33,钢支撑33的截面较大,成本较高。防屈曲约束支撑(BRB)是另一种比较常用的阻尼器,但小震下其一般仅提供刚度,而且其制作相对繁琐。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支撑型面外弯曲阻尼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支撑型面外弯曲阻尼器及其制造方法,克服现有技术的困难,可以同时提供刚度和阻尼,优化结构设计。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撑型面外弯曲阻尼器,包括:一上壳体和一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包括:一上端板;一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的侧壁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上端板;一第三套管,所述第三套管的侧壁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上端板,所述第一套管包围所述第三套管,且所述第一套管的侧壁与所述第三套管的侧壁之间形成容纳插槽;至少一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上端板,所述第三套管包围所述支撑柱;以及多个面外弯曲阻尼器,所述面外弯曲阻尼器的第一侧与所述支撑柱焊接;所述下壳体包括:一下端板;以及一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的侧壁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下端板,所述第二套管的侧壁的第二端插入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第三套管之间的容纳插槽,且所述第二套管的侧壁与所述面外弯曲阻尼器的第二侧焊接。优选地,所述支撑柱是沿所述第一套管的长度方向延展的钢板。优选地,所述上壳体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之间通过所述面外弯曲阻尼器相连接。优选地,所述支撑柱的两端的横截面为十字形,中部的横截面为一字形。优选地,所述第一套管、第二套管以及第三套管位于同一轴心。优选地,所述第一套管、第二套管以及第三套管都是矩形套管,或者都是圆形套管,或者都是三角型套管。优选地,所述第二套管的侧壁与所述容纳插槽的底部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三套管的侧壁与所述面外弯曲阻尼器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支撑柱与所述下壳体的下端板之间设有间隙。优选地,所述第二套管的侧壁的第二端设有倒角。优选地,所述第二套管的侧壁与所述第一套管的侧壁、所述第三套管的侧壁之间都设有间隙,所述间隙内设置润滑涂层。本专利技术的支撑型面外弯曲耗能阻尼器结合了金属阻尼同时提供刚度和阻尼的优点以及支撑传递变形效率高的特点,因此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支撑型面外弯曲阻尼器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提供一上端板,将一矩形的第一套管的三片侧壁和一矩形的第三套管的三片侧壁焊接于所述上端板,所述第一套管包围所述第三套管,且所述第一套管的侧壁与所述第三套管的侧壁之间形成容纳插槽;S102、将至少一支撑柱焊接于所述上端板,所述第三套管包围所述支撑柱;S103、将多个面外弯曲阻尼器焊接于所述支撑柱;S104、提供一下端板,将矩形的第二套管的三片侧壁焊接于所述下端板,S105、将所述第二套管的侧壁插入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第三套管之间的容纳插槽,并焊接所述第二套管的侧壁与所述面外弯曲阻尼器;S106、焊接第三套管的最后一片侧壁,形成套管结构;S107、焊接第二套管的最后一片侧壁,形成套管结构;以及S108、焊接第一套管的最后一片侧壁,形成套管结构。本专利技术的阻尼器的变形来源与相连的上下节点,变形传递效率高,提供的附加阻尼比较大,通过调节面外弯曲阻尼器的片数可以有效的调节产品刚度。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支撑型面外弯曲阻尼器及其制造方法结合了金属阻尼同时提供刚度和阻尼的优点以及支撑传递变形效率高的特点,因此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是现有技术的一种墙式阻尼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一种支撑式阻尼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支撑型面外弯曲阻尼器的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支撑型面外弯曲阻尼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沿着图4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6是沿着图4中B-B方向的剖视图;图7至13是本专利技术的支撑型面外弯曲阻尼器的制造过程工序步骤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的支撑型面外弯曲阻尼器的第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以及图15是本专利技术的支撑型面外弯曲阻尼器的第二种使用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51横梁52立柱53墙式阻尼器54支撑式阻尼器55钢支撑1上壳体10上端板11第三套管12第一套管13支撑柱14面外弯曲阻尼器15容纳插槽2下壳体20下端板21第二套管3连接接头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专利技术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支撑型面外弯曲阻尼器的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支撑型面外弯曲阻尼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沿着图4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6是沿着图4中B-B方向的剖视图。如图3至6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支撑型面外弯曲阻尼器,包括:一上壳体1和一下壳体2,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实现消能支撑,使得在遇到地震、垮塌等等严重破坏性外力时,上壳体1与下壳体2之间可以通过内部的阻尼器吸收形变外力,而保证上壳体1与下壳体2两者依然能够维持支持结构,避免垮塌。本专利技术中的上壳体1包括:一上端板10、一正方形的第一套管、一正方形的第三套管、至少一支撑柱13以及多个面外弯曲阻尼器14。第一套管的侧壁12的第一端连接于上端板10。第三套管的侧壁11的第一端连接于上端板10,第一套管包围第三套管,且第一套管的侧壁12与第三套管的侧壁11之间形成容纳插槽15。支撑柱13的第一端连接上端板10,第三套管包围支撑柱13。多片面外弯曲阻尼器14沿第一套管的长度方向层叠排列,面外弯曲阻尼器14的第一侧与支撑柱13焊接。本专利技术中的下壳体2包括:一下端板20和一正方形的第二套管。第二套管的侧壁21的第一端连接于下端板20,第二套管的侧壁21的第二端插入第一套管与第三套管之间的容纳插槽15,且第二套管的侧壁21与面外弯曲阻尼器14的第二侧焊接。本实施例中的支撑型面外弯曲阻尼器的第一套管、第二套管、第三套管可以分别是大、中、小三个钢管。三个钢管相互嵌套,大钢管、小钢管和上端板焊接于一体,中钢管(第二套管)嵌套于大钢管(第一套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支撑型面外弯曲阻尼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支撑型面外弯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上壳体(1)和一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包括:一上端板(10);一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的侧壁(12)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上端板(10);一第三套管,所述第三套管的侧壁(11)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上端板(10),所述第一套管包围所述第三套管,且所述第一套管的侧壁(12)与所述第三套管的侧壁(11)之间形成容纳插槽(15);至少一支撑柱(13),所述支撑柱(1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上端板(10),所述第三套管包围所述支撑柱(13);以及多个面外弯曲阻尼器(14),所述面外弯曲阻尼器(14)的第一侧与所述支撑柱(13)焊接;所述下壳体(2)包括:一下端板(20);以及一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的侧壁(21)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下端板(20),所述第二套管的侧壁(21)的第二端插入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第三套管之间的容纳插槽(15),且所述第二套管的侧壁(21)与所述面外弯曲阻尼器(14)的第二侧焊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型面外弯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上壳体(1)和一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包括:一上端板(10);一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的侧壁(12)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上端板(10);一第三套管,所述第三套管的侧壁(11)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上端板(10),所述第一套管包围所述第三套管,且所述第一套管的侧壁(12)与所述第三套管的侧壁(11)之间形成容纳插槽(15);至少一支撑柱(13),所述支撑柱(1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上端板(10),所述第三套管包围所述支撑柱(13);以及多个面外弯曲阻尼器(14),所述面外弯曲阻尼器(14)的第一侧与所述支撑柱(13)焊接;所述下壳体(2)包括:一下端板(20);以及一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的侧壁(21)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下端板(20),所述第二套管的侧壁(21)的第二端插入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第三套管之间的容纳插槽(15),且所述第二套管的侧壁(21)与所述面外弯曲阻尼器(14)的第二侧焊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型面外弯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3)是沿所述第一套管的长度方向延展的钢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型面外弯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支撑柱(13),所述支撑柱(13)之间通过所述面外弯曲阻尼器(14)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型面外弯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3)的两端的横截面为十字形,中部的横截面为一字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型面外弯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第二套管以及第三套管位于同一轴心。6.根据权利要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宫海胡大柱李庆昱尹文汉宋晓伟徐札根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蓝科减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