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屈曲约束支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8008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屈曲约束支撑,包括屈曲约束支撑芯板,屈曲约束支撑套筒,连接板,传感部件,智能中枢以及数据终端;所述屈曲约束支撑套筒套设在屈曲约束支撑芯板外部;所述屈曲约束支撑套筒套设在屈曲约束支撑芯板的第一端相互焊接固定;第二端相互自由活动,所述传感部件设置在屈曲约束支撑套筒和屈曲约束支撑芯板之间且靠近第二端上;所述传感部件通过连接板与屈曲约束支撑芯板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普通屈曲约束支撑上增加结构健康监测系统,通过传感单元、智能中枢以及远程的数据终端实现了阻尼器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测及反馈控制,间接实现了结构的健康监测目标。间接实现了结构的健康监测目标。间接实现了结构的健康监测目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屈曲约束支撑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减震屈曲约束支撑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屈曲约束支撑。

技术介绍

[0002]屈曲约束支撑是作为做常见的耗能装置,与普通支撑相比,其能够在受拉和受压的情况下都能达到屈服,拉压性能相当且滞回曲线饱满稳定,其不但可作为结构构件,屈服后也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阻尼器,改善了传统支撑在受压时发生屈曲的缺点。
[0003]屈曲约束支撑安装后,要求其与主体结构同寿命,其长期实际使用中状态无法得知,后期维护较为困难。结构健康监测是针对工程结构长期服役安全的需求,建立一种状态监测、特征识别和状态评估的自动化系统,为结构的管理和养护提供决策支撑。因此,一种智能屈曲约束支撑,既能够实时监测屈曲约束支撑的工作状态,又可以通过屈曲约束支撑的状态参数间接反应结构的健康状态,实现结构健康监测的目的,值得进行探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屈曲约束支撑,实现了对其工作状态和结构健康进行实时监测的目的。
[0005]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屈曲约束支撑,包括屈曲约束支撑芯板,屈曲约束支撑套筒,连接板,传感部件,智能中枢以及数据终端;所述屈曲约束支撑套筒套设在屈曲约束支撑芯板外部;
[0006]所述屈曲约束支撑套筒套设在屈曲约束支撑芯板的第一端相互焊接固定;第二端相互自由活动,所述传感部件设置在屈曲约束支撑套筒和屈曲约束支撑芯板之间且靠近第二端上;所述传感部件通过连接板与屈曲约束支撑芯板连接;
[0007]更进一步的,所述传感部件根据需要采集的屈曲约束支撑相关参数设计,具体为位移传感器,应变片,压力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8]更进一步的,所述传感部件的安装位置根据需要采集的屈曲约束支撑相关参数进行设定。
[0009]更进一步的,所述智能中枢包括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存储及显示系统以及数据传输系统。
[0010]更进一步的,所述数据采集系统用于采集传感部件收到的数据信息;所述数据存储及显示系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储存,并将采集的数据根据使用需要进行实时显示,以便实时观察屈曲约束支撑的工作情况;所述数据传输系统采用4G无线传输的方式将采集的数据传输到数据终端。
[0011]更进一步的,所述数据终端包括数据分析、监测显示以及反馈控制三部分。
[0012]更进一步的,所述数据终端对屈曲约束支撑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远程实时监测显示屈曲约束支撑的工作状态,进一步通过反馈数据控制屈曲约束支撑。
[0013]更进一步的,一种智能屈曲约束支撑还包括物联网控制终端。
[0014]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5]通过在普通屈曲约束支撑上增加结构健康监测系统,通过传感单元、智能中枢以及远程的数据终端实现了阻尼器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测及反馈控制,间接实现了结构的健康监测目标。屈曲约束支撑作为主体受力构件时,其应力/应变等工作状态可以反馈主体关键节点的健康状态,当终端监测到屈曲约束支撑的应力/应变超过设定限值时,说明主体结构已经发生了损伤甚至破坏,可以及时发现主体结构问题并进行预警,在主体发生大面积损坏甚至坍塌之前,提前采取措施。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智能屈曲约束支撑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智能屈曲约束支撑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实施例1:
[0019]请参阅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屈曲约束支撑,包括屈曲约束支撑芯板1

1,屈曲约束支撑套筒1

2,连接板1

3,位移传感器2,智能中枢3以及数据终端4;所述屈曲约束支撑套筒1

2套设在屈曲约束支撑芯板1

1外部;
[0020]所述屈曲约束支撑套筒1

2套设在屈曲约束支撑芯板1

1的第一端相互焊接固定;第二端相互自由活动,所述位移传感器2设置在屈曲约束支撑套筒1

2和屈曲约束支撑芯板1

1之间且靠近第二端上;所述位移传感器2通过连接板1

3与屈曲约束支撑芯板1

1连接;这样使得屈曲约束支撑芯板1

1产生的位移全部集中在位移传感器2一端。一旦屈曲约束支撑工作时,屈曲约束支撑发生的位移将被位移传感器2采集并传输到智能中枢3。
[0021]所述传感部件根据需要采集的屈曲约束支撑相关参数设计,本实施例为位移传感器,用以监测其位移情况,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屈曲约束支撑芯板1

1上布置应变片,以监测屈曲约束支撑芯板1

1的应力状态,所受承载力情况,也可以设置压力传感器用以监测压力参数等。
[0022]此外,所述传感部件的安装位置根据需要采集的屈曲约束支撑相关参数进行设定。从而更精确的监测到具体位置的具体参数。
[0023]所述智能中枢3包括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存储及显示系统以及数据传输系统。所述数据采集系统用于采集传感部件收到的数据信息;所述数据存储及显示系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储存,并将采集的数据根据使用需要进行实时显示,以便实时观察屈曲约束支撑的工作情况;所述数据传输系统采用4G无线传输的方式将采集的数据传输到数据终端。
[0024]所述数据终端包括数据分析、监测显示以及反馈控制三部分。所述数据终端对屈曲约束支撑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远程实时监测显示屈曲约束支撑的工作状态,进一步通过反馈数据控制屈曲约束支撑。
[0025]本技术通过在普通屈曲约束支撑上增加结构健康监测系统,通过传感单元、智能中枢以及远程的数据终端实现了阻尼器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测及反馈控制,间接实现了结构的健康监测目标。屈曲约束支撑作为主体受力构件时,其应力/应变等工作状态可以反馈主体关键节点的健康状态,当终端监测到屈曲约束支撑的应力/应变超过设定限值时,说
明主体结构已经发生了损伤甚至破坏,可以及时发现主体结构问题并进行预警,在主体发生大面积损坏甚至坍塌之前,提前采取措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屈曲约束支撑,其特征在于包括屈曲约束支撑芯板,屈曲约束支撑套筒,连接板,传感部件,智能中枢以及数据终端;所述屈曲约束支撑套筒套设在屈曲约束支撑芯板外部;所述屈曲约束支撑套筒套设在屈曲约束支撑芯板的第一端相互焊接固定;第二端相互自由活动,所述传感部件设置在屈曲约束支撑套筒和屈曲约束支撑芯板之间且靠近第二端上;所述传感部件通过连接板与屈曲约束支撑芯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屈曲约束支撑,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中枢包括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存储及显示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洋洋杨婷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蓝科减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