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的拉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74001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1 23:45
一种电动汽车的拉环结构,包括顶杆,所述的顶杆上设置有齿条,所述的顶杆外侧套接有套环,所述套环上设置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主动齿轮,所述的主动齿轮通过减速箱与步进电机连接并由所述步进电机驱动,所述的套环上设置有用于为所述步进电机供电的电源盒,所述的套环下端设置有拉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拥有可以调节拉环相对顶杆位置以此来调节人员站位的优点。

Pull ring structure of electric automobile

The ring structure of an electric automobile, comprising a push rod, the push rod is arranged on the rack, the top rod is sheathed with the outer ring, the ring is provided with a drive gear engaged with the rack driving gear, the gear box is connected with the stepping motor and driven by the stepping motor through the ring is arranged on the power supply for power supply box for the step motor, the lower ring is arranged in the ring.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adjusting the position of the pull ring relative to the top rod to adjust the position of the staf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的拉环结构
本技术涉及公交车配件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拉环结构。
技术介绍
公交车已经在城市大批普及,在公交运营过程中由于城市客流的分布不均,必然导致公交车内人员拥堵严重的现象发生,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其实大部分的公交车内人员拥堵并非是单纯的人多造成的,由于乘客在选择站位过程中本能的图方便而选择了靠前的站位,这使得公交车上车处的位置人员极为集中,而后段则人员相对稀疏,在连续上客的过程中,车体前段的人员会越来越集中最终造成拥堵严重的现象,而通过实验发现其实只要调整公交车内拉环的位置,初始上车的人会选择有拉环的地方站,如果拉环位置合理就可以使得初始上车的人被分散开,从而缓解了人员拥堵的现象,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可以调节拉环位置的结构来实现通过拉环调节以减缓人员拥堵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的拉环结构,本技术方法通过设置可以电动调节的拉环来方便司机对车体内站立人员的站位进行调节,以缓解车体内人员拥堵的现象。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的拉环结构,包括顶杆,所述的顶杆上设置有齿条,所述的顶杆外侧套接有套环,所述套环上设置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主动齿轮,所述的主动齿轮通过减速箱与步进电机连接并由所述步进电机驱动,所述的套环上设置有用于为所述步进电机供电的电源盒,所述的套环下端设置有拉环。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主动齿轮的外侧设置有保护壳体。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齿条设置于所述顶杆的上侧,所述顶杆的上方设置有遮挡杆,所述遮挡杆的轴向中心线与所述顶杆的轴向中心线平行,且所述遮挡杆与所述套环套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还包括电机开关,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入端连接有无线接收模块,所述电机开关的输出端连接有无线发射模块,所述无线接收模块与所述无线发射模块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顶杆的下侧设置有内陷的弧形槽,所述套环上设置有与所述弧形槽配合的半球型凸块。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拉环包括环体、连接座以及连接带,所述的环体固接在所述连接座下端,所述连接带一端固接在所述连接座上端,另一端与所述套环固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连接座的上端部设置有紧急停止按钮,所述紧急停止按钮通过电源线与所述电源盒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电源线的长度大于所述连接带的长度的1.2倍。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的液晶显示屏的显示面积小于36cm²。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拥有可以调节拉环相对顶杆位置以此来调节人员站位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包括平行于车体轴向中心线设置的顶杆1,顶杆1上设置有齿条2,顶杆1外侧套接有套环3,套环3上设置有与齿条2啮合的主动齿轮4,主动齿轮4通过减速箱5与步进电机6连接并由步进电机6驱动,套环3上设置有用于为步进电机6供电的电源盒7,电源盒7包括电池和电子开关,电子开关可以是继电器也可以是晶体管构成的开关电路。套环3下端设置有拉环8。主动齿轮4的外侧设置有用于防止齿轮刮伤人手的保护壳体9。齿条2设置于顶杆1的上侧,顶杆1的上方设置有用于遮挡齿条2同时保护人手不被齿条2划伤的遮挡杆10,遮挡杆10的轴向中心线与顶杆1的轴向中心线平行,且遮挡杆10与套环3套接,遮挡杆10与顶杆1之间的开缝向下设置,以防止人手表皮被卡进开缝而受伤。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还包括电机开关11,步进电机6的输入端连接有无线接收模块12,输入端可配置PWM控制器,由PWM控制器与无线接收模块12连接,电机开关11的输出端连接有无线发射模块13,无线接收模块12与无线发射模块13连接,无线接收模块12接收来自无线发射模块13的开关信号,开关信号既是由电机开关11发出的信号,电机开关11设置于司机的操作台,司机可以通过电机开关11在车门打开前预先调整拉环8的位置以调节公交车内人员站位的分布情况,环节投币处站人过多的情况。进一步,所有的电机开关11可以集成至一个控制器内,控制器设置至少两种拉环8分布的模式,司机只需要在模式之间进行选择即可完成对拉环8位置分布的调整。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顶杆1的下侧设置有内陷的弧形槽14,套环3上设置有与弧形槽14配合的半球型凸块15,既是半球形凸块伸入弧形槽14内,使用半球形凸块可以减小与弧形槽14的接触面积,同时任然能起到在弧形槽14内滑动的目的,这样就减小了套环3在顶杆1上的滑动阻力,同时任然可以限定顶杆1与套环3的相对角度,使得主动齿轮4与齿条2的啮合可靠稳定,以保证了在人体拉动拉环8时不会使得主动齿轮4与齿条2的啮合被拉力破坏。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拉环8包括环体801、连接座802以及连接带803,环体801固接在连接座802下端,连接带803一端固接在连接座802上端,另一端与套环3固接,连接带803采用现有的公交车拉环8连接带803即可。连接座802的上端部设置有紧急停止按钮16,紧急停止按钮16通过电源线17与电源盒7连接,具体与电源盒7的电子开关连接,用于在紧急情况下乘客自行切断步进电机6电源以卡死当前套环3的位置。电源线17的长度大于连接带803的长度的1.2倍。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电动汽车的拉环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汽车的拉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杆(1),所述的顶杆(1)上设置有齿条(2),所述的顶杆(1)外侧套接有套环(3),所述套环(3)上设置有与所述齿条(2)啮合的主动齿轮(4),所述的主动齿轮(4)通过减速箱(5)与步进电机(6)连接并由所述步进电机(6)驱动,所述的套环(3)上设置有用于为所述步进电机(6)供电的电源盒(7),所述的套环(3)下端设置有拉环(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的拉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杆(1),所述的顶杆(1)上设置有齿条(2),所述的顶杆(1)外侧套接有套环(3),所述套环(3)上设置有与所述齿条(2)啮合的主动齿轮(4),所述的主动齿轮(4)通过减速箱(5)与步进电机(6)连接并由所述步进电机(6)驱动,所述的套环(3)上设置有用于为所述步进电机(6)供电的电源盒(7),所述的套环(3)下端设置有拉环(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的拉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4)的外侧设置有保护壳体(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的拉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2)设置于所述顶杆(1)的上侧,所述顶杆(1)的上方设置有遮挡杆(10),所述遮挡杆(10)的轴向中心线与所述顶杆(1)的轴向中心线平行,且所述遮挡杆(10)与所述套环(3)套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的拉环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开关(11),所述步进电机(6)的输入端连接有无线接收模块(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宇炜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朗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