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聂超专利>正文

一种植物纤维环保新材料制品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97290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1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物纤维环保新材料制品,所述植物纤维环保新材料制品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含水量2%‑10%的植物纤维20‑80份、粘合剂20‑60份、淀粉5‑25份、糊精2‑10份、麦芽糖2‑10份、脱模剂1‑5份、防水剂1‑5份、相容剂1‑3份、有机颜料1‑5份、木粉10‑20份、活性白土8‑12份、防腐剂1‑3份、抗氧剂1‑3份、食用油1‑5份、轻质碳酸钙2‑10份、钛白粉0‑6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植物纤维环保材料制品具有新的原料组成、原料组分配比及非常新颖的制备工艺,使得制备的植物纤维环保材料制品韧性好,消除了植物纤维环保材料制品存在的内应力,提高了植物纤维环保材料制品的成品率;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植物纤维环保材料制品具有易降解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纤维环保新材料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物纤维环保新材料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环保新材料及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环保新材料主要有几种:(1)基本无毒无害型,是指天然的,本身没有或极少有毒有害的物质、未经污染只进行了简单加工的装饰材料,如石膏、滑石粉、砂石、木材、某些天然石材等;(2)低毒、低排放型,是指经过加工、合成等技术手段来控制有毒、有害物质的积聚和缓慢释放、因其毒性轻微、对人类健康不构成危险的装饰材料,如甲醛释放量较低、达到国家标准的大芯板、胶合板、纤维板等。目前科学技术和检测手段无法确定和评估其毒害物质影响的材料,如环保型乳胶漆、环保型油漆等化学合成材料,这些材料在目前是无毒无害的,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来可能会有重新认定的可能。现有技术中,植物纤维环保材料制品如食品容器、一次性餐具、礼品包装、花盆、生活装饰用品和礼品工艺制品通常是由植物纤维经磨碎加工后与粘合剂、填充剂混合再经过模具再高温高压条件下制备而成。其中,植物纤维主要是取自稻壳、稻草、麦秸、玉米秸秆、棉花杆等农作物秸秆或其它植物的秆茎。粘合剂主要是使用天然植物胶或是甲醛系列的脲醛树脂、酚醛树脂或三聚氰胺树脂。然后,在通过模具制备植物纤维环保材料制品过程中,由于植物纤维环保材料的韧性较差,给植物纤维环保材料制品的制备带来一定困难,同时也降低了植物纤维环保材料制品的成品率。此外,现有技术的植物纤维环保材料制品的降解性能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易降解的植物纤维环保新材料制品及其制备工艺,同时由于制备植物纤维环保新材料制品的植物纤维环保材料的韧性较好,提高了植物纤维环保材料制品的成品率,满足实际使用要求。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植物纤维环保新材料制品,所述植物纤维环保新材料制品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含水量2%-10%的植物纤维20-80份、粘合剂20-60份、淀粉5-25份、糊精2-10份、麦芽糖2-10份、脱模剂1-5份、防水剂1-5份、相容剂1-3份、有机颜料1-5份、木粉10-20份、活性白土8-12份、防腐剂1-3份、抗氧剂1-3份、食用油1-5份、轻质碳酸钙2-10份、钛白粉0-6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植物纤维环保新材料制品的质量份为:含水量2%-10%的植物纤维50份、粘合剂40份、淀粉15份、糊精6份、麦芽糖6份、脱模剂3份、防水剂3份、相容剂2份、有机颜料3份、木粉15份、活性白土10份、防腐剂2份、抗氧剂2份、食用油3份、轻质碳酸钙6份、钛白粉3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粘合剂为电玉粉或密胺粉;所述淀粉为玉米淀粉或木薯淀粉;所述脱模剂为硬脂酸锌或食用植物油;所述防水剂为石蜡;所述防腐剂为苯甲酸钠。具体地,所述一种植物纤维环保新材料制品的制备方法如下:步骤(1):将含水量2%-10%的植物纤维研磨成15目以上的植物纤维粉末,常温下,将植物纤维粉末搅拌均匀;步骤(2):将步骤(1)的植物纤维粉末及粘合剂、淀粉、糊精、麦芽糖、防水剂、相容剂、有机颜料、木粉、活性白土、防腐剂、抗氧剂、食用油、轻质碳酸钙、钛白粉按比例加入到高速搅拌机中,搅拌过程中分两次加入配备好的脱模剂,搅拌机转速300-500rpm,使混合材料温度升到110℃,得到备用料;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备用料进行等离子电极诱导;其中,所述等离子电极诱导为:将步骤(2)获得的备用料置入等离子体装置的下电极介质上,电压12kV,电流1.2mA、间隙3mm的操作条件下照射25-45秒;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备用料加入模具中,模具温度为120-220℃,成型液压机对模具施压200T-800T,热压压力为12-20mpa,保压5-15s,在保压过程中排气1-5次,压制100s-300s成型,即得本专利技术所述植物纤维环保新材料制品。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植物纤维环保材料制品具有新的原料组成、原料组分配比及非常新颖的制备工艺,使得制备的植物纤维环保材料制品韧性好,消除了植物纤维环保材料制品存在的内应力,提高了植物纤维环保材料制品的成品率;同时,本专利技术的植物纤维环保材料制品具有易降解的优点。附注1:本专利技术具有原材料普遍、原料流动性好、无毒无害、无异味、成品色泽光滑匀称等优点。附注2:本专利技术制得的植物纤维环保材料制品具极优良的耐紫外光、耐臭氧及耐化学特性、及抗张强度及断裂延伸率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内容。特别-附注:本专利技术配料中的钛白粉加入和不加入不影响植物纤维环保材料制品质量和性能。实施例1一种植物纤维环保新材料制品,所述植物纤维环保新材料制品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含水量2%-10%的植物纤维20份、粘合剂20份、淀粉5份、糊精2份、麦芽糖2份、脱模剂份、防水剂1份、相容剂1份、有机颜料1份、木粉10份、活性白土8份、防腐剂1份、抗氧剂1份、食用油1份、轻质碳酸钙2份。具体地,所述粘合剂为电玉粉或密胺粉;所述淀粉为玉米淀粉或木薯淀粉;所述脱模剂为硬脂酸锌或食用植物油;所述防水剂为石蜡;所述防腐剂为苯甲酸钠。更具体地,所述植物纤维环保新材料制品的制备方法如下:步骤(1):将含水量2%-10%的植物纤维研磨成15目以上的植物纤维粉末,常温下,将植物纤维粉末搅拌均匀;步骤(2):将步骤(1)的植物纤维粉末及粘合剂、淀粉、糊精、麦芽糖、防水剂、相容剂、有机颜料、木粉、活性白土、防腐剂、抗氧剂、食用油、轻质碳酸钙、钛白粉按比例加入到高速搅拌机中,搅拌过程中分两次加入配备好的脱模剂,搅拌机转速300rpm,使混合材料温度升到110℃,得到备用料;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备用料进行等离子电极诱导;其中,所述等离子电极诱导为:将步骤(2)获得的备用料置入等离子体装置的下电极介质上,电压12kV,电流1.2mA、间隙3mm的操作条件下照射25秒;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备用料加入模具中,模具温度为120℃,成型液压机对模具施压200T,热压压力为12mpa,保压5s,在保压过程中排气1次,压制100s成型,即得本专利技术所述植物纤维环保新材料制品。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植物纤维环保材料制品具有新的原料组成、原料组分配比及非常新颖的制备工艺,使得制备的植物纤维环保材料制品韧性好,消除了植物纤维环保材料制品存在的内应力,提高了植物纤维环保材料制品的成品率;同时,本专利技术的植物纤维环保材料制品具有易降解的优点。附注1:本专利技术具有原材料普遍、原料流动性好、无毒无害、无异味、成品色泽光滑匀称等优点。附注2:本专利技术制得的植物纤维环保材料制品具极优良的耐紫外光、耐臭氧及耐化学特性、及抗张强度及断裂延伸率大。实施例2一种植物纤维环保新材料制品,所述植物纤维环保新材料制品的质量份为:含水量2%-10%的植物纤维50份、粘合剂40份、淀粉15份、糊精6份、麦芽糖6份、脱模剂3份、防水剂3份、相容剂2份、有机颜料3份、木粉15份、活性白土10份、防腐剂2份、抗氧剂2份、食用油3份、轻质碳酸钙6份、钛白粉3份。具体地,所述粘合剂为电玉粉或密胺粉;所述淀粉为玉米淀粉或木薯淀粉;所述脱模剂为硬脂酸锌或食用植物油;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植物纤维环保新材料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纤维环保新材料制品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含水量2%‑10%的植物纤维20‑80份、粘合剂20‑60份、淀粉5‑25份、糊精2‑10份、麦芽糖2‑10份、脱模剂1‑5份、防水剂1‑5份、相容剂1‑3份、有机颜料1‑5份、木粉10‑20份、活性白土8‑12份、防腐剂1‑3份、抗氧剂1‑3份、食用油1‑5份、轻质碳酸钙2‑10份、钛白粉0‑6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纤维环保新材料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纤维环保新材料制品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含水量2%-10%的植物纤维20-80份、粘合剂20-60份、淀粉5-25份、糊精2-10份、麦芽糖2-10份、脱模剂1-5份、防水剂1-5份、相容剂1-3份、有机颜料1-5份、木粉10-20份、活性白土8-12份、防腐剂1-3份、抗氧剂1-3份、食用油1-5份、轻质碳酸钙2-10份、钛白粉0-6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植物纤维环保新材料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纤维环保新材料制品的质量份为:含水量2%-10%的植物纤维50份、粘合剂40份、淀粉15份、糊精6份、麦芽糖6份、脱模剂3份、防水剂3份、相容剂2份、有机颜料3份、木粉15份、活性白土10份、防腐剂2份、抗氧剂2份、食用油3份、轻质碳酸钙6份、钛白粉3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植物纤维环保新材料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为电玉粉或密胺粉;所述淀粉为玉米淀粉或木薯淀粉;所述脱模剂为硬脂酸锌或食用植物油;所述防腐剂苯甲酸钠。4.根据权利要求1-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超
申请(专利权)人:聂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