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输变电线路的绝缘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7288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1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输变电线路的绝缘层,包括以下按重量份的原料:树脂20‑40份;云母20‑25份;聚丁二酸丁二醇酯8‑20份;异氰酸酯5‑10份;聚偏二氯乙烯5‑10份;瓦斯炭黑3‑5份;玻璃纤维5‑10份丁苯橡胶5‑10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3‑6份;硬脂酸钡1‑2份;硅橡胶5‑15份;阻燃剂5‑10份;二甘醇1‑3份;齐聚酯5‑1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机械性能良好,耐击穿、耐腐蚀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输变电线路的绝缘层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变电线路保护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输变电线路的绝缘层。
技术介绍
输变电,是电厂向电网输电,它是将低电压升高(如50万伏)进行远离输电,同样的功率电压越高电流越小,电流小在线路上的损耗小。一般在电力行业中35kV~1000kV称为输变电,输变电的电力电缆由单股或多股导线和绝缘层组成,用来连接电路、电器等。传统的电缆由于材料搭配的不合适,击穿强度不是很高,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大气过电压,即雷击或感应过电压以及雷电波侵入,或者操作过电压即系统谐振和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引起的电压升高,使得电缆线击穿,形成短路,从而产生很大的电流,短时间内就会烧坏线路和设备,后果较为严重。高空中的电力电缆绝缘层通常暴露在空气中,对空气中的污染气体或酸雨等耐腐蚀性能达不到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机械性能良好、耐击穿、耐腐蚀的输变电线路用绝缘层。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用于输变电线路的绝缘层,包括以下按重量份的原料:树脂20-40份;云母20-25份;聚丁二酸丁二醇酯8-20份;异氰酸酯5-10份;聚偏二氯乙烯5-10份;瓦斯炭黑3-5份;玻璃纤维5-10份;丁苯橡胶5-10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3-6份;硬脂酸钡1-2份;硅橡胶5-15份;阻燃剂5-10份;二甘醇1-3份;齐聚酯5-10份。优选地,所述树脂为天然树脂与古马隆树脂的混合物,且所述天然树脂与古马隆树脂的质量比为1:1。优选地,所述阻燃剂为红磷、氢氧化镁和改性酚醛树脂的混合物,所述红磷、氢氧化镁和改性酚醛树脂的质量比为15:4:12。优选地,所述改性酚醛树脂的制备方法为:(1)称取浓度为95%苯酚、38%的甲醛及24%的氢氧化钠溶液,三者的摩尔比为1∶2∶1;(2)将氢氧化钠溶液与苯酚混合并在30-40℃的环境下保温25min,然后加入甲醛,升温至70-80℃保温30-35min;(3)向得到步骤(2)得到的溶液中加入相当于苯酚重量1%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0.2%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在温度为95℃回流45-55min,降温得到改性酚醛树脂。优选地,所述硅橡胶为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优选地,所述绝缘层还包括以下按重量份的原料:促进剂0.1-0.2份;塑化剂0.1-0.2份。优选地,所述促进剂为2-硫醇基苯并噻唑与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的混合物,所述2-硫醇基苯并噻唑与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的质量比为2:1。优选地,所述塑化剂为邻苯二甲酸二辛脂与氯化石蜡的混合物,所述邻苯二甲酸二辛脂与氯化石蜡的质量比为4:1,其中所述氯化石蜡中氯含量为40%-50%。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将天然树脂与古马隆树脂混合使用,可防止绝缘层吸水膨胀,增强抗雨雪性能,同时能增强绝缘层耐腐蚀性;加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可提高绝缘层的耐击穿性;加入云母,使绝缘层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耐高温性、有光泽、隔热性、弹性和韧性,物理化学性能均稳定;瓦斯炭黑由煤矿瓦斯内提炼得到的炭黑,用以对电缆绝缘层上色,并改善电缆绝缘层的韧性;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具有耐高、低温性,可在-50-250℃下长期工作,电绝缘性,耐电弧,电晕性优良,同时具有耐老化、耐臭氧性和表面不粘性。改性酚醛树脂与红磷、氢氧化镁结合使用,提高绝缘层的抗燃性,起到阻止绝缘层被引燃和抑制火焰的传播的目的;2-硫醇基苯并噻唑在橡胶中易分散,不污染,对橡胶合成具有快速促进作用,2-硫醇基苯并噻唑与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混合使用,能提高绝缘层的物理机械性能;邻苯二甲酸二辛脂可提高绝缘层的柔韧性,氯化石蜡作为辅助增塑剂使用,氯化石蜡中氯含量为40%-50%,可提高绝缘层的阻燃性和绝缘层中各组分的相容性。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的机械性能良好,耐击穿、耐腐蚀性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用于输变电线路的绝缘层,包括以下按重量份的原料:天然树脂10克;古马隆树脂10克;云母20克;聚丁二酸丁二醇酯8克;异氰酸酯5克;聚偏二氯乙烯5克;瓦斯炭黑3克;玻璃纤维5克;丁苯橡胶5克;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3克;硬脂酸钡1克;甲基乙烯基硅橡胶5克;阻燃剂5克;二甘醇1克;齐聚酯5克;促进剂0.1克;2-硫醇基苯并噻唑0.067克;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0.033克;邻苯二甲酸二辛脂0.08克;氯化石蜡0.02克。上述氯化石蜡中氯的含量为40%,阻燃剂为红磷、氢氧化镁和改性酚醛树脂的混合物,所述红磷、氢氧化镁和改性酚醛树脂的质量比为15:4:12。其中,改性酚醛树脂的制备方法为:(1)称取浓度为95%苯酚、38%的甲醛及24%的氢氧化钠溶液,三者的摩尔比为1∶2∶1;(2)将氢氧化钠溶液与苯酚混合并在30-40℃的环境下保温25min,然后加入甲醛,升温至70-80℃保温30-35min;(3)向得到步骤(2)得到的溶液中加入相当于苯酚重量1%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0.2%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在温度为95℃回流45-55min,降温得到改性酚醛树脂。将天然树脂与古马隆树脂混合使用,可防止绝缘层吸水膨胀,增强抗雨雪性能,同时能增强绝缘层耐腐蚀性;加入云母,使绝缘层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耐高温性、有光泽、隔热性、弹性和韧性,物理化学性能均稳定;瓦斯炭黑由煤矿瓦斯内提炼得到的炭黑,用以对电缆绝缘层上色,并改善电缆绝缘层的韧性;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具有耐高、低温性,可在-50-250℃下长期工作,电绝缘性,耐电弧,电晕性优良,同时具有耐老化、耐臭氧性和表面不粘性。改性酚醛树脂与红磷、氢氧化镁结合使用,提高绝缘层的抗燃性,起到阻止绝缘层被引燃和抑制火焰的传播的目的;2-硫醇基苯并噻唑在橡胶中易分散,不污染,对橡胶合成具有快速促进作用,2-硫醇基苯并噻唑与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混合使用,能提高绝缘层的物理机械性能;邻苯二甲酸二辛脂可提高绝缘层的柔韧性,氯化石蜡作为辅助增塑剂使用,氯化石蜡中氯含量为40%-50%,可提高绝缘层的阻燃性和绝缘层中各组分的相容性。实施例2一种用于输变电线路的绝缘层,包括以下按重量份的原料:天然树脂20克;古马隆树脂20克;云母25克;聚丁二酸丁二醇酯20克;异氰酸酯10克;聚偏二氯乙烯10克;瓦斯炭黑5克;玻璃纤维10克;丁苯橡胶10克;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6克;硬脂酸钡2克;甲基乙烯基硅橡胶15克;阻燃剂10克;二甘醇3克;齐聚酯10克;2-硫醇基苯并噻唑0.132克;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0.068克;邻苯二甲酸0.016克;二辛脂与氯化石蜡0.004克。上述氯化石蜡中氯含量为50%,阻燃剂为红磷、氢氧化镁和改性酚醛树脂的混合物,所述红磷、氢氧化镁和改性酚醛树脂的质量比为15:4:12。其中,改性酚醛树脂的制备方法为:(1)称取浓度为95%苯酚、38%的甲醛及24%的氢氧化钠溶液,三者的摩尔比为1∶2∶1;(2)将氢氧化钠溶液与苯酚混合并在40℃的环境下保温25min,然后加入甲醛,升温至80℃保温30min;(3)向得到步骤(2)得到的溶液中加入相当于苯酚重量1%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0.2%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在温度为95℃回流45-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输变电线路的绝缘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重量份的原料:树脂20‑40份;云母20‑25份;聚丁二酸丁二醇酯8‑20份;异氰酸酯5‑10份;聚偏二氯乙烯5‑10份;瓦斯炭黑3‑5份;玻璃纤维5‑10份;丁苯橡胶5‑10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3‑6份;硬脂酸钡1‑2份;硅橡胶5‑15份;阻燃剂5‑10份;二甘醇1‑3份;齐聚酯5‑1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输变电线路的绝缘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重量份的原料:树脂20-40份;云母20-25份;聚丁二酸丁二醇酯8-20份;异氰酸酯5-10份;聚偏二氯乙烯5-10份;瓦斯炭黑3-5份;玻璃纤维5-10份;丁苯橡胶5-10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3-6份;硬脂酸钡1-2份;硅橡胶5-15份;阻燃剂5-10份;二甘醇1-3份;齐聚酯5-1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输变电线路的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为天然树脂与古马隆树脂的混合物,且所述天然树脂与古马隆树脂的质量比为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输变电线路的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剂为红磷、氢氧化镁和改性酚醛树脂的混合物,所述红磷、氢氧化镁和改性酚醛树脂的质量比为15:4: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输变电线路的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酚醛树脂的制备方法为:(1)称取浓度为95%苯酚、38%的甲醛及24%的氢氧化钠溶液,三者的摩尔比为1∶2∶1;(2)将氢氧化钠溶液与苯酚混合并在3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劲松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尚强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