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改性高抗渗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纳米改性高抗渗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混凝土材料作为土木工程建设中用途最大、用量最广的一种建筑材料,具备原材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抗压强度高的特点,受到建筑工程领域的广泛推崇。但普通混凝土由于自身结构的特点,在硬化过程中仅一部分水与水泥起水化作用,多余的水在混凝土硬化干燥后蒸发,形成大量微小气孔。同时混凝土在拌和与浇捣过程中常混入一定量的空气,很难在捣实过程中全部排除。这些因素导致硬化后的混凝土呈现多孔状态,其中有封闭的气孔、有相互贯通的毛细孔道、有凭肉眼可见的宏观孔隙、行直径微小的显微孔隙,这些孔隙对混凝土综合性能尤其是抗渗性产生严重影响,不能满足海洋工程、地下工程以及水肿结构工程等涉水工程对于混凝土材料的使用要求,严重制约了混凝土材料的应用。传统提高混凝土抗渗性的措施主要包括掺加混凝土引气剂、减小水灰比、优化原材料、保证施工质量尤其是混凝土振捣及养护等,但这些方法对混凝土抗渗能力的提高有限,因此制备出一种新型的高抗渗混凝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纳米改性高抗渗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份数的称取下述原料组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改性高抗渗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份数的称取下述原料组分:(2)将水泥、砂、碎石、粉煤灰、高炉矿渣粉、硅灰添加到混凝土搅拌机中,干拌2min,使各基材充分混合均匀;(3)将纳米改性剂、减水剂以及一半重量的水充分混合,混合均匀后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2min;再将另一半重量的水加入到搅拌机中,继续搅拌2min;(4)搅拌完成后出料,装入模具;拆模后按照常规养护方式进行养护,得到纳米改性高抗渗混凝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市售P·O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符合GB/T175-2007执行标准,比表面积不小于300m2/kg,28d抗折强度大于6.5MPa。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砂为Ⅱ区中砂,符合GB/T14684-2011执行标准,含泥量小于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辉,林洲,盛建松,詹树林,泽龙,孔德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