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床基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6783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1 21:29
一种机床基座,包括具有机床面(91)的支柱(9),所述支柱(9)的螺旋纹面(96)配合有动力装置(8),所述动力装置(8)包括通过柜体(821)而与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柱(9)的引向杆(92)在径向上固定的定子(82)以及通过旋转件(811)而与所述螺旋纹面(96)配合的转子(81),所述柜体(821)的下部通过承压挤件(83)而与径向等距设置的四个驱动柱(7)竖直固定地连接。

A new type of machine tool base

A new type of machine base, including machine tool surface (91) pillar (9), the pillar (9) spiral surface (96) with a power device (8), the power device (8) comprises the cabinet (821) are connected to the pillar and fixed (9) the guiding rod (92) in the radial direction of the stator (82) and fixed by the rotating parts (811) and the spiral surface (96) with a rotor (81), the lower part of the cabinet body (821) by pressure extrusion parts (83) and four driving column setting and radial offset (7) vertical fixed conn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机床基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床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机床基座。
技术介绍
机床广泛运用于工厂生产,一般用于工件的制造与加工。机床一般体积较为庞大,本身就需要占用比较大的空间,现有的机床基座多为简单的四脚支撑,而机床工作一般会产生较为强烈的震动,基座支撑稳定性不佳,某些基座支撑脚规格较大,有效的解决了稳定性问题,但是占用空间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机床基座,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机床基座,包括具有机床面的支柱,所述支柱的螺旋纹面配合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通过柜体而与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柱的引向杆在径向上固定的定子以及通过旋转件而与所述螺旋纹面配合的转子,所述柜体的下部通过承压挤件而与径向等距设置的四个驱动柱竖直固定地连接,每个所述驱动柱的下端均设置有斜坡面用以分别与四个滑行支持脚中的相对应一个的承力头滑行配合,其中,所述四个驱动柱中的每个与所述支柱的立方体柱上的相对应的侧面滑行配合;每个所述承力头能在位于所述立方体柱下端附近的容腔的相对应的引向筒中的空仓内滑行且通过顶各自的位于所述空仓内的第一压簧而保持与相对应的斜坡面的配合,四个所述引向筒在径向上等距设置,其中,每两个所述引向筒的壁部相连接部位均设置有套管斜坡且与所述立方体柱的对应斜坡相离;由此,所述旋转件通过所述转子驱动能够向下运动,进而所述柜体能够推动所述四个驱动柱向下运动而将所述四个滑行支持脚向外撑出,所述立方体柱四周设置有导滑槽,所述驱动柱与所述立方体柱滑接的端面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卡在所述导滑槽内部且与所述导滑槽滑行配合连接。本专利技术的装置中,在支柱的径向四个方向上均设置有伸缩支持脚,因此其可以在四个方向上进行全面支承;并且在非使用状态该四个支持脚可以缩回从而减小占地空间。而通过设置电驱动模式,将与四个支持脚的斜坡面相对应的四个驱动块进行下压驱动能够实现动力驱动所述支持脚的伸出;同时当驱动所述四个驱动块上行时通过设置的压簧可将所述支持脚缩回;而通过设置具有相对的斜坡的结构,即基座的内倾角和外倾角相互平行,能够提供活动空隙并且将相邻的支持脚相互隔离从而避免了使用时的相互影响。由此满足径向方向的全面支承与避免各支持脚相互影响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机床基座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箭头部位处的剖视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单个驱动柱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3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结合图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机床基座,包括具有机床面(91)的支柱(9),所述支柱(9)的螺旋纹面(96)配合有动力装置(8),所述动力装置(8)包括通过柜体(821)而与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柱(9)的引向杆(92)在径向上固定的定子(82)以及通过旋转件(811)而与所述螺旋纹面(96)配合的转子(81),所述柜体(821)的下部通过承压挤件(83)而与径向等距设置的四个驱动柱(7)竖直固定地连接,每个所述驱动柱(7)的下端均设置有斜坡面(71)用以分别与四个滑行支持脚(66)中的相对应一个的承力头(61)滑行配合,其中,所述四个驱动柱(7)中的每个与所述支柱(9)的立方体柱(98)上的相对应的侧面滑行配合;每个所述承力头(61)能在位于所述立方体柱(98)下端附近的容腔(5)的相对应的引向筒中的空仓(50)内滑行且通过顶各自的位于所述空仓(50)内的第一压簧(56)而保持与相对应的斜坡面(71)的配合,四个所述引向筒在径向上等距设置,其中,每两个所述引向筒的壁部相连接部位均设置有套管斜坡(59)且与所述立方体柱(98)的对应斜坡(99)相离;由此,所述旋转件(811)通过所述转子(81)驱动能够向下运动,进而所述柜体(821)能够推动所述四个驱动柱(7)向下运动而将所述四个滑行支持脚(66)向外撑出,所述立方体柱(98)四周设置有导滑槽(3),所述驱动柱(7)与所述立方体柱(98)滑接的端面上设置有滑块(31),所述滑块(31)卡在所述导滑槽(3)内部且与所述导滑槽(3)滑行配合连接。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容腔(5)通过四个第二压簧(76)而分别与所述四个驱动柱(7)的上部连接;所述容腔(5)的上部侧壁与所述四个驱动柱(7)中的每个滑行配合,并且通过所述驱动柱(7)下部的止拦部(79)而设置最低位。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滑行支持脚(66)底部设置有滚动轮。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承压挤件(83)为推挤力承压挤件。在支柱的径向四个方向上均设置有伸缩支持脚,因此其可以在四个方向上进行全面支承;并且在非使用状态该四个支持脚可以缩回从而减小占地空间。而通过设置电驱动模式,将与四个支持脚的斜坡面相对应的四个驱动块进行下压驱动能够实现动力驱动所述支持脚的伸出;同时当驱动所述四个驱动块上行时通过设置的压簧可将所述支持脚缩回;而通过设置具有相对的斜坡的结构,即基座的内倾角和外倾角相互平行,能够提供活动空隙并且将相邻的支持脚相互隔离从而避免了使用时的相互影响。由此满足径向方向的全面支承与避免各支持脚相互影响的需求。整个装置运行可靠而且支承稳固,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确,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总体精神以及构思的情形下,可以做出对于以上实施例的各种变型。其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的保护方案以本专利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机床基座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机床基座,包括机床基座,包括具有机床面的支柱,所述支柱的螺旋纹面配合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通过柜体而与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柱的引向杆在径向上固定的定子以及通过旋转件而与所述螺旋纹面配合的转子,所述柜体的下部通过承压挤件而与径向等距设置的四个驱动柱竖直固定地连接,每个所述驱动柱的下端均设置有斜坡面用以分别与四个滑行支持脚中的相对应一个的承力头滑行配合,其中,所述四个驱动柱中的每个与所述支柱的立方体柱上的相对应的侧面滑行配合;每个所述承力头能在位于所述立方体柱下端附近的容腔的相对应的引向筒中的空仓内滑行且通过顶各自的位于所述空仓内的第一压簧而保持与相对应的斜坡面的配合,四个所述引向筒在径向上等距设置,其中,每两个所述引向筒的壁部相连接部位均设置有套管斜坡且与所述立方体柱的对应斜坡相离;由此,所述旋转件通过所述转子驱动能够向下运动,进而所述柜体能够推动所述四个驱动柱向下运动而将所述四个滑行支持脚向外撑出,所述立方体柱四周设置有导滑槽,所述驱动柱与所述立方体柱滑接的端面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卡在所述导滑槽内部且与所述导滑槽滑行配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机床基座,包括机床基座,包括具有机床面的支柱,所述支柱的螺旋纹面配合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通过柜体而与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柱的引向杆在径向上固定的定子以及通过旋转件而与所述螺旋纹面配合的转子,所述柜体的下部通过承压挤件而与径向等距设置的四个驱动柱竖直固定地连接,每个所述驱动柱的下端均设置有斜坡面用以分别与四个滑行支持脚中的相对应一个的承力头滑行配合,其中,所述四个驱动柱中的每个与所述支柱的立方体柱上的相对应的侧面滑行配合;每个所述承力头能在位于所述立方体柱下端附近的容腔的相对应的引向筒中的空仓内滑行且通过顶各自的位于所述空仓内的第一压簧而保持与相对应的斜坡面的配合,四个所述引向筒在径向上等距设置,其中,每两个所述引向筒的壁部相连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红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峥航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