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座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62315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2 2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座组件;其包括基座,基座的中部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转轮,转轮包括与通孔转动连接的转轴,转轮在转轴的下部设置有方形凸台,基座的左右两端与方形凸台之间均设置有滑动件,滑动件设置有与方形凸台相配合的凹形槽,滑动件与基座之间设置有弹簧,初始状态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方形凸台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凹形槽的底面相贴合,当转轮在外力作用下相对基座转动时,滑动件可在方形凸台的作用力下向外移动,并可在弹簧的作用力下向内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基座组件初始状态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方形凸台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凹形槽的底面相贴合,可避免转轮的晃动,同时使得转轮归位时的复位感较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基座组件
,尤其涉及一种基座组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基座组件,转动时的复位感较弱,且容易左右晃动,用户体验较差。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可避免晃动且复位感较强的基座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座组件,其可避免转轮的晃动,同时使得转轮归位时的复位感较强。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座组件,包括基座,基座的中部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转轮,转轮包括与通孔转动连接的转轴,转轮在转轴的下部设置有方形凸台,基座的左右两端与方形凸台之间均设置有滑动件,滑动件设置有与方形凸台相配合的凹形槽,滑动件与基座之间设置有弹簧,初始状态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方形凸台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凹形槽的底面相贴合,当转轮在外力作用下相对基座转动时,滑动件可在方形凸台的作用力下向外移动,并可在弹簧的作用力下向内移动。其中,设转轮在外力作用下相对基座转动的角度为A,当0°<A≤45°时,方形凸台将滑动件向外顶开,使得滑动件相对基座向外移动,弹簧继续压缩;当45°<A≤90°时,滑动件在外力和弹簧的作用力下向内移动,推动转轮的转动,弹簧复位成初始状态,以此循环。其中,方形凸台的左右两侧面的上部均设置有斜面。其中,滑动件的中部设置有导向槽,基座设置有与导向槽相配合的导向柱,导向柱可在导向槽内左右移动,导向槽的前后两侧分别与导向柱相贴合。其中,滑动件的前后两侧面分别与基座的前后两侧面相贴合,滑动件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槽,基座的前后两侧设置有与限位槽相配合的限位柱。其中,转轮在方形凸台的下部设置有盖板,盖板的外径大于方形凸台的外径,滑动件在凹形槽的下方设置有与盖板相配合的弧形槽。其中,基座与手柄之间设置第一垫圈,基座与转轮之间设置有第二垫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一种基座组件,包括基座,基座的中部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转轮,转轮包括与通孔转动连接的转轴,转轮在转轴的下部设置有方形凸台,基座的左右两端与方形凸台之间均设置有滑动件,滑动件设置有与方形凸台相配合的凹形槽,滑动件与基座之间设置有弹簧,初始状态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方形凸台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凹形槽的底面相贴合,当转轮在外力作用下相对基座转动时,滑动件可在方形凸台的作用力下向外移动,并可在弹簧的作用力下向内移动。本技术的基座组件初始状态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方形凸台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凹形槽的底面相贴合,可避免转轮的晃动,同时使得转轮归位时的复位感较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基座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基座组件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转轮与滑动件相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基座组件的仰视图(A=0°)。图5是本技术的基座组件的仰视图(A=45°)。图6是本技术的转轮与滑动件相配合的俯视图(A=0°)。图7是本技术的转轮与滑动件相配合的俯视图(A=45°)。附图标记如下:1-基座;11-通孔;12-导向柱;13-限位柱;2-转轮;21-转轴;22-方形凸台;221-斜面;23-盖板;24-连接部;25-方孔;3-滑动件;31-凹形槽;32-导向槽;33-限位槽;34-弧形槽;4-弹簧;5-手柄;51-螺钉;6-壳体;7-垫片;8-方轴;9-第一垫圈;10-第二垫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至图7并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基座组件,包括基座1,基座1的中部设置有通孔11,通孔11内设置有转轮2,转轮2包括与通孔11转动连接的转轴21,转轮2在转轴21的下部设置有方形凸台22,基座1的左右两端与方形凸台22之间均设置有滑动件3,滑动件3设置有与方形凸台22相配合的凹形槽31,滑动件3与基座1之间设置有弹簧4,初始状态时,弹簧4处于压缩状态,方形凸台22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凹形槽31的底面相贴合,当转轮2在外力作用下相对基座1转动时,滑动件3可在方形凸台22的作用力下向外移动,并可在弹簧4的作用力下向内移动。本技术的基座组件初始状态时,弹簧4处于压缩状态方形凸台22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凹形槽31的底面相贴合,可避免转轮2的晃动,同时使得转轮2归位时的复位感较强。本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7所示,设转轮2在外力作用下相对基座1转动的角度为A,当0°<A≤45°时,方形凸台22将滑动件3向外顶开,使得滑动件3相对基座1向外移动,弹簧4继续压缩;当45°<A≤90°时,滑动件3在外力和弹簧4的作用力下向内移动,推动转轮2的转动,弹簧4复位成初始状态,以此循环。弹簧4的设置,使得转轮2归位时的复位感较强。需要指出的是,当转动过程中撤去外力,滑动件3在弹簧4的作用力下向内移动,推动转轮2反方向的转动,弹簧4复位成初始状态。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方形凸台22的左右两侧面的上部均设置有斜面221。安装时,首先在基座1内安装弹簧4,然后安装滑动件3,此时滑动件3被弹簧4顶开,再安装转轮2时需要借助一定的外力将弹簧4压缩,方形凸台22的左右两侧面的上部设置的斜面221,使得安装转轮2更加方便省力,斜面221可将滑动件3顶开,使得弹簧4处于压缩状态。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滑动件3的中部设置有导向槽32,基座1设置有与导向槽32相配合的导向柱12,导向柱12可在导向槽32内左右移动,导向槽32的前后两侧分别与导向柱12相贴合。导向柱12和导向槽32相配合,使得滑动件3可相对基座1左右移动;导向槽32的前后两侧分别与导向柱12相贴合,可避免滑动件3相对底座前后方向的晃动。本实施例中,滑动件3的前后两侧面分别与基座1的前后两侧面相贴合,可进一步避免滑动件3相对底座前后方向的晃动,以避免转轮的晃动;如图4和图5所示,滑动件3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槽33,基座1的前后两侧设置有与限位槽33相配合的限位柱13,可避免滑动件3从基座1中脱出,对滑动件3起到限位的作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转轮2在方形凸台22的下部设置有盖板23,盖板23的外径大于方形凸台22的外径,滑动件3在凹形槽31的下方设置有与盖板23相配合的弧形槽34。盖板23的设置,可进一步避免滑动件3从基座1中脱出,对滑动件3起到限位的作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转轮2在转轴21的上部设置有连接部24,连接部24连接有手柄5,连接部24与手柄5通过螺钉51固定连接。手柄5与转轮2固定连接,优选地,连接部24为六棱柱形,使得连接部24与手柄5的固定更加可靠,避免连接部24与手柄5之间的转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基座1的外部设置有壳体6,壳体6与基座1之间设置有垫片7。转轮2的中部设置有方孔25,方孔25内设置有方轴8。基座1与手柄5之间设置第一垫圈9,基座1与转轮2之间设置有第二垫圈10。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座组件,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中部设置有通孔(11),所述通孔(11)内设置有转轮(2),所述转轮(2)包括与所述通孔(11)转动连接的转轴(21),所述转轮(2)在所述转轴(21)的下部设置有方形凸台(22),所述基座(1)的左右两端与所述方形凸台(22)之间均设置有滑动件(3),所述滑动件(3)设置有与所述方形凸台(22)相配合的凹形槽(31),所述滑动件(3)与所述基座(1)之间设置有弹簧(4),初始状态时,所述弹簧(4)处于压缩状态,所述方形凸台(22)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所述凹形槽(31)的底面相贴合,当所述转轮(2)在外力作用下相对所述基座(1)转动时,所述滑动件(3)可在所述方形凸台(22)的作用力下向外移动,并可在所述弹簧(4)的作用力下向内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座组件,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中部设置有通孔(11),所述通孔(11)内设置有转轮(2),所述转轮(2)包括与所述通孔(11)转动连接的转轴(21),所述转轮(2)在所述转轴(21)的下部设置有方形凸台(22),所述基座(1)的左右两端与所述方形凸台(22)之间均设置有滑动件(3),所述滑动件(3)设置有与所述方形凸台(22)相配合的凹形槽(31),所述滑动件(3)与所述基座(1)之间设置有弹簧(4),初始状态时,所述弹簧(4)处于压缩状态,所述方形凸台(22)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所述凹形槽(31)的底面相贴合,当所述转轮(2)在外力作用下相对所述基座(1)转动时,所述滑动件(3)可在所述方形凸台(22)的作用力下向外移动,并可在所述弹簧(4)的作用力下向内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座组件,其特征在于,设所述转轮(2)在外力作用下相对所述基座(1)转动的角度为A,当0°<A≤45°时,所述方形凸台(22)将所述滑动件(3)向外顶开,使得所述滑动件(3)相对所述基座(1)向外移动,所述弹簧(4)继续压缩;当45°<A≤90°时,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治国林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好博窗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