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冷维护及分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961405 阅读:5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冷维护及分配系统,包括:液冷维护单元和液冷分配单元,液冷维护单元包括机柜,机柜左下角的软管接头与冷却水进液管连接,机柜左上角的软管接头与液冷分配单元中的进液管连接,机柜右上角的软管接头与液冷分配单元中的出液管连接,机柜右下角的软管接头与冷却水回流管连接;液冷分配单元包括多组并行设置的服务器,每个服务器的左右两端均通过软管组件连接到布置在服务器左右两侧的液冷总管上,液冷维护单元中左上角和右上角的软管接头分别与液冷分配单元中左、右两侧的液冷总管连接。本液冷维护及分配系统可以根据各个服务器的发热情况智能分配冷夜量,节约能耗的同时可以保证各个服务器均匀冷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冷维护及分配系统
本技术涉及液冷
,具体涉及一种液冷维护及分配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数据中心机房,都是用空调给服务器降温,一个数据中心机房需要配套很多空调,通过空调送冷风,然后把服务器中内部元件CPU,内存,南北桥,主板的热量带走,因为CPU发热量很高,就跟热得快一样,所以我们需要大量并很冷的风给服务器散热,所以需要的电量很高,传统的一个数据中心,服务器耗电100KW,空调耗电大概在60KW-100KW,特别耗电。而且随着电子元器件集成度提高,其体积不断减少,性能不断提升,芯片的功能密度也越来越大,传统的风冷散热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散热需求。液体冷却技术以其高效的散热效率为高热流密度电子器件散热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并已经在数据中心、服务器、个人PC等多个领域展开应用。但是目前常见的液体冷却技术依旧使用了大量风扇对冷却水进行降温,节能效果并不明显;其次,液冷系统中冷却水的分配完全依靠管道压力,不能根据机柜的具体情况进行智能分配,可能导致各个服务器的冷却不均匀;再次目前常见的液体冷却技术无法精确监测冷却水流入或者流出服务器时的压力、流量、温度等数据,无法精确控制液冷系统中冷却水的各个参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液冷维护及分配系统,本液冷维护及分配系统通过液冷维护单元和液冷分配单元之间的配合,可以根据各个服务器的发热情况智能分配冷夜量,节约能耗的同时可以保证各个服务器均匀冷却。为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冷维护及分配系统,包括:液冷维护单元和液冷分配单元,所述液冷维护单元包括机柜,所述机柜的四个端角上均安装有软管接头,所述机柜上左下角的软管接头通过软管与冷却水进液管连接,所述机柜上左上角的软管接头通过软管与液冷分配单元中的进液管连接,所述机柜上右上角的软管接头通过软管与液冷分配单元中的出液管连接,所述机柜上右下角的软管接头通过软管与冷却水回流管连接;所述液冷分配单元包括多组并行设置的服务器,每个服务器的左右两端均通过软管组件连接到布置在服务器左右两侧的液冷总管上,水槽设置在液冷总管的底端,液冷维护单元中左上角和右上角的软管接头分别通过软管与液冷分配单元中左、右两侧的液冷总管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液冷系统中用于冷却服务器的冷却水从液冷维护单元中左下角的软管接头进入,并从左上角的软管接头输出至液冷分配单元中左侧液冷总管的下端,然后通过软管组件分别进入机柜内多组并行设置的服务器,并将服务器产生的大量热量及时带出,换热后的冷却水从液冷分配单元右侧液冷总管的下端流出,通过右上角的软管接头重新回流至液冷维护单元,并从右下角的软管接头排出至液冷系统中的回流管。由于每个服务器均是通过软管单独与液冷总管连接,因此可以根据每个服务器发热量的不同智能控制各个连接软管中冷却水的流量,从而保证各个服务器均匀冷却,如此一来也降低了能耗,减少了冷却水的使用量。优选的,所述液冷维护单元中位于机柜左下角和左上角的软管接头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右下角和右上角的软管接头之间也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左侧连接管道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所述右侧连接管道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温度表和温度传感器。通过安装在左侧连接管道上的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采集冷却水流入液冷分配单元前的压力、流量数据,通过安装在右侧连接管道上的压力传感器、温度表和温度传感器采集经过与服务器换热后冷却水的压力及温度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反馈到液冷系统中的温控单元,温控单元通过恒温控制系统和定压差控制系统控制流入每个服务器的冷却水温度和冷却水流量,从而达到更加精确调控每个服务器液冷的目的。优选的,所述液冷总管的上方设置有排气阀,所述有排气阀通过排气软管连接到水槽。由于冷却水在换热过程中可能受热气化,因此在液冷总管的上端设置排气阀,排气阀通过排气软管连接到水槽,从而将水汽排放至水槽中,避免水汽的存在影响服务器与冷却水的换热效率。优选的,所述水槽的排水口通过软管连接到一根独立的排水管,通过此排水管,将水汽单独排出,防止水汽存在影响服务器的正常运行。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液冷维护及分配系统及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液冷维护及分配系统通过液冷维护单元和液冷分配单元之间的配合,可以根据各个服务器的发热情况智能分配冷夜量,节约能耗的同时可以保证各个服务器均匀冷却;(2)本液冷维护及分配系统中由于每个服务器均是通过软管单独与液冷总管连接,因此可以根据每个服务器发热量的不同智能控制各个连接软管中冷却水的流量,从而保证各个服务器均匀冷却,如此一来也降低了能耗,减少了冷却水的使用量;(3)本液冷维护及分配系统通过维护单元可以检测每一个机柜的总流量、进出机柜的水压和出机柜的水温,并将这些数据反馈到液冷系统中的温控单元,温控单元通过恒温控制系统和定压差控制系统控制流入每个服务器的冷却水温度和冷却水流量,从而达到更加精确调控每个服务器液冷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管路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液冷维护单元的管路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液冷分配单元的管路连接示意图。图中:100、液冷维护单元;110、软管接头;120、压力传感器;130、温度表;140、温度传感器;150、流量传感器;160、球阀;170、机柜;200、液冷分配单元;210、服务器;220、软管组件;230、液冷总管;240、排气阀;250、排气软管;260、水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一种液冷维护及分配系统。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一种液冷维护及分配系统,包括:液冷维护单元100和液冷分配单元200,所述液冷维护单元100包括机柜170,所述机柜170的四个端角上均安装有软管接头110,所述机柜170左下角的软管接头110通过软管与冷却水进液管连接,所述机柜170左上角的软管接头110通过软管与液冷分配单元200中的进液管连接,所述机柜170右上角的软管接头110通过软管与液冷分配单元200中的出液管连接,所述机柜170右下角的软管接头110通过软管与冷却水回流管连接;所述液冷分配单元200包括多组并行设置的服务器210,每个服务器210的左右两端均通过软管组件220连接到布置在服务器210左右两侧的液冷总管230上,水槽260设置在液冷总管230的底端,液冷维护单元100中左上角和右上角的软管接头110分别通过软管与液冷分配单元200中左、右两侧的液冷总管230连接。本实施例中,液冷系统中用于冷却服务/210的冷却水从液冷维护单元100中左下角的软管接头110进入,并从左上角的软管接头110输出至液冷分配单元200中左侧液冷总管230的下端,然后通过软管组件220分别进入柜内多组并行设置的服务器210,并将服务器210产生的大量热量及时带出,换热后的冷却水从液冷分配单元200右侧液冷总管230的下端流出,通过右上角的软管接头110重新回流至液冷维护单元100,并从右下角的软管接头110排出至液冷系统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冷维护及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冷维护单元(100)和液冷分配单元(200),所述液冷维护单元(100)包括机柜(170),所述机柜(170)的四个端角上均安装有软管接头(110),所述机柜(170)上左下角的软管接头(110)通过软管与冷却水进液管连接,所述机柜(170)上左上角的软管接头(110)通过软管与液冷分配单元(200)中的进液管连接,所述机柜(170)上右上角的软管接头(110)通过软管与液冷分配单元(200)中的出液管连接,所述机柜(170)上右下角的软管接头(110)通过软管与冷却水回流管连接;所述液冷分配单元(200)包括多组并行设置的服务器(210),每个服务器(210)的左右两端均通过软管组件(220)连接到布置在服务器(210)左右两侧的液冷总管(230)上,水槽(260)设置在液冷总管(230)的底端,液冷维护单元(100)中左上角和右上角的软管接头(110)分别通过软管与液冷分配单元(200)中左、右两侧的液冷总管(230)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维护及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冷维护单元(100)和液冷分配单元(200),所述液冷维护单元(100)包括机柜(170),所述机柜(170)的四个端角上均安装有软管接头(110),所述机柜(170)上左下角的软管接头(110)通过软管与冷却水进液管连接,所述机柜(170)上左上角的软管接头(110)通过软管与液冷分配单元(200)中的进液管连接,所述机柜(170)上右上角的软管接头(110)通过软管与液冷分配单元(200)中的出液管连接,所述机柜(170)上右下角的软管接头(110)通过软管与冷却水回流管连接;所述液冷分配单元(200)包括多组并行设置的服务器(210),每个服务器(210)的左右两端均通过软管组件(220)连接到布置在服务器(210)左右两侧的液冷总管(230)上,水槽(260)设置在液冷总管(230)的底端,液冷维护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锋陈靖朱健能陈晨尹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安耐智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