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直流换流阀均压电极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6101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直流换流阀均压电极安装结构,所述均压电极包含一基座和一探针,所述基座具有一横向的定位部和一纵向的插入部,还包括设置在内冷水水管上的固定部,以及螺帽和保护套,所述固定部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螺帽一端内部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螺帽和固定部通过螺接将基座的定位部固定在二者之间,所述探针的一端穿过保护套与插入部的凸台相铰接,另一端伸入到内冷水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高压直流换流阀均压电极安装结构,有效避免均压电极螺纹滑丝出现渗漏水和避免均压电极基座锈蚀的情况,降低均压电极安装拆除和除垢所需的技能水平要求,减缓均压电极结垢以及结垢处理对生产运行的影响,减少运行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直流换流阀均压电极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力
,具体涉及一种高压直流换流阀均压电极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高压直流换流阀是直流输电工程中最重要的一次设备,完成直流输电中交流电与直流电之间的相互转换的核心功能。在正常换相过程中,换流阀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且随着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发展,输送容量的提升,晶闸管产生的热量更大,这就需要换流阀的辅助系统——阀冷系统来维持进出水温度在合理范围内,以保障换流阀的正常工作。在阀厅内存在电气回路和内冷水主水回路并联运行的情况,为使主水回路的电位分布与主回路的电位一致,避免局部放电的发生,需在主水回路上安装均压电极。但在实际生产运行中,均压电极上结垢严重,导致均压电极基座螺纹锈蚀损坏甚至均压电极基座与电极探针分离,造成均压电极的损坏。均压电极基座紧固螺纹锈蚀损坏会导致与主水管路上的密封失效而渗漏水;均压电极基座与电极探针分离会造成主水管上电位悬浮,导致局部放电,进一步加速均压电极的结垢。究其原因是由于均压电极安装结构不合理,图1示出了目前正在使用的均压电极安装结构,101是均压电极的基座,不锈钢材质;102是均压电极密封圈,橡胶材质;103是内冷水水管,聚四氟乙烯材质;104是均压电极的探针,纯铂金。其中均压电极基座101和均压电极探针104构成一个完整的均压电极,均压电极基座101与内冷水水管103间采用螺纹连接,均压电极基座101与均压电极探针104之间采用铆接连接。此结构存在以下问题:(1)均压电极基座101与内冷水直接接触,容易受到腐蚀,会导致其上的螺纹锈蚀损坏,腐蚀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均压电极基座101与均压电极探针104的分离。(2)内冷水水管103留有插入均压电极探针104处的孔径较小,一旦均压电极结垢严重,需将均压电极取出时,均压电极探针104容易与水管碰撞,造成均压电极上的垢样脱落,垢样进入内冷水循环系统中造成水管堵塞,导致元器件散热不畅。(3)均压电极基座101与内冷水水管103间采用螺纹连接,一旦出现滑丝的情况,就会造成均压电极基座101与内冷水水管103之间的密封出现问题,从而出现渗漏水现象。基于上述原因,均压电极安装的结构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现有均压电极安装结构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高压直流换流阀均压电极安装结构。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压直流换流阀均压电极安装结构,用于将所述均压电极安装在内冷水的水管上,所述均压电极包含一基座和一探针,所述基座具有一横向的定位部和一纵向的插入部,所述水管上具有用来安装均压电极的固定部,还包括螺帽和保护套,所述固定部具有与水管连通的贯通孔,所述基座的插入部插设在该贯通孔中,所述固定部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螺帽一端内部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螺帽和固定部通过螺接将基座的定位部固定在二者之间,所述定位部和固定部之间还设有密封圈,所述插入部的底端设有凸台,所述保护套设有与所述凸台相卡合的凹槽,所述插入部和保护套之间通过凸台和凹槽相互连接,所述保护套的凹槽底部设有通孔,所述探针的一端穿过保护套的通孔与插入部的凸台相铰接,另一端伸入到内冷水中,所述保护套外壁与固定部的贯通孔内壁气密接触,所述探针的周缘与保护套的通孔内壁气密接触。进一步地,所述螺帽与基座为一体式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基座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探针由铂金材料制成。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高压直流换流阀均压电极安装结构,用于将所述均压电极安装在内冷水的水管上,所述均压电极包含一基座和一探针,所述基座具有一横向的定位部和一纵向的插入部,所述水管上具有用来安装均压电极的固定部,还包括螺帽,所述固定部具有与水管连通的贯通孔,所述基座的插入部插设在该贯通孔中,所述固定部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螺帽一端内部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螺帽和固定部通过螺接将基座的定位部固定在二者之间,所述定位部和固定部之间还设有密封圈,所述基座和探针为由铂金材料一体成型,所述探针的一端位于插入部的底面,另一端伸入到内冷水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采用螺帽和设置在内冷水水管外部的螺纹固定均压电极,可避免内冷水对螺纹的腐蚀,导致多次拆装后出现螺纹滑丝状况,从而进一步导致因螺纹滑丝造成的渗漏水的情况,降低运维人员对均压电极安装拆卸所需的技能水平,提高阀冷运行的可靠性;2、采用保护套隔绝均压电极的基座与内冷水的接触,可避免均压电极的基座锈蚀,避免均压电极的基座与均压电极的探针分离,减少均压电极的损坏,从而减少设备的维护成本。3、采用设置在内冷水水管上的贯通孔结构,均压电极的探针尺寸相对于贯通孔的尺寸要小得多,在取出均压电极的过程中,有效避免了探针上的垢样与水管发生碰撞,导致因垢样脱落到内冷水中,造成水管堵塞,元器件发热的情况,同时也降低了运维人员对均压电极除垢的技能水平要求。4、采用螺帽和设置在内冷水水管外部的螺纹固定均压电极,就可以将均压电极的基座和探针设计成一体式结构,从根本上杜绝均压电极的锈蚀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均压电极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均压电极安装结构实施例1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均压电极安装结构实施例2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均压电极安装结构实施例3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螺帽;2-基座;3-密封圈;4-保护套;5-探针;6-水管;21-定位部;22-插入部;61-固定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请参照图2所示,一种高压直流换流阀均压电极安装结构,用于将所述均压电极安装在内冷水的水管6上,所述均压电极包含一基座2和一探针5,所述基座2具有一横向的定位部21和一纵向的插入部22,所述水管6上具有用来安装均压电极的固定部61,还包括螺帽1和保护套4,所述固定部61具有与水管6连通的贯通孔,所述基座2的插入部22插设在该贯通孔中,所述固定部61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螺帽1一端内部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螺帽1和固定部61通过螺接将基座2的定位部21固定在二者之间,所述定位部21和固定部61之间还设有密封圈3,所述插入部22的底端设有凸台,所述保护套4设有与所述凸台相卡合的凹槽,所述插入部22和保护套4之间通过凸台和凹槽相互连接,所述保护套4的凹槽底部设有通孔,所述探针5的一端穿过保护套4的通孔与插入部22的凸台相铰接,另一端伸入到内冷水中,所述保护套4外壁与固定部61的贯通孔内壁气密接触,所述探针5的周缘与保护套4的通孔内壁气密接触。其中,螺帽1和基座2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密封圈3采用橡胶材料制成,保护套4和水管6均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制成,探针5采用铂金材料制成,为了保证保护套4和水管6之间的气密性,可以在两者之间设置O-ring或其他现有技术,为了保证保护套4和探针5之间的气密性,可采用涂胶的方式将它们固定在一起。实施例2请参照图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将螺帽1和基座2设计成一体式结构。实施例3请参照图4所示,一种高压直流换流阀均压电极安装结构,用于将所述均压电极安装在内冷水的水管6上,所述均压电极包含一基座2和一探针5,所述基座2具有一横向的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压直流换流阀均压电极安装结构,用于将所述均压电极安装在内冷水的水管(6)上,所述均压电极包含一基座(2)和一探针(5),所述基座(2)具有一横向的定位部(21)和一纵向的插入部(22),所述水管(6)上具有用来安装均压电极的固定部(6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帽(1)和保护套(4),所述固定部(61)具有与水管(6)连通的贯通孔,所述基座(2)的插入部(22)插设在该贯通孔中,所述固定部(61)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螺帽(1)一端内部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螺帽(1)和固定部(61)通过螺接将基座(2)的定位部(21)固定在二者之间,所述定位部(21)和固定部(61)之间还设有密封圈(3),所述插入部(22)的底端设有凸台,所述保护套(4)设有与所述凸台相卡合的凹槽,所述插入部(22)和保护套(4)之间通过凸台和凹槽相互连接,所述保护套(4)的凹槽底部设有通孔,所述探针(5)的一端穿过保护套(4)的通孔与插入部(22)的凸台相铰接,另一端伸入到内冷水中,所述保护套(4)外壁与固定部(61)的贯通孔内壁气密接触,所述探针(5)的周缘与保护套(4)的通孔内壁气密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直流换流阀均压电极安装结构,用于将所述均压电极安装在内冷水的水管(6)上,所述均压电极包含一基座(2)和一探针(5),所述基座(2)具有一横向的定位部(21)和一纵向的插入部(22),所述水管(6)上具有用来安装均压电极的固定部(6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帽(1)和保护套(4),所述固定部(61)具有与水管(6)连通的贯通孔,所述基座(2)的插入部(22)插设在该贯通孔中,所述固定部(61)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螺帽(1)一端内部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螺帽(1)和固定部(61)通过螺接将基座(2)的定位部(21)固定在二者之间,所述定位部(21)和固定部(61)之间还设有密封圈(3),所述插入部(22)的底端设有凸台,所述保护套(4)设有与所述凸台相卡合的凹槽,所述插入部(22)和保护套(4)之间通过凸台和凹槽相互连接,所述保护套(4)的凹槽底部设有通孔,所述探针(5)的一端穿过保护套(4)的通孔与插入部(22)的凸台相铰接,另一端伸入到内冷水中,所述保护套(4)外壁与固定部(61)的贯通孔内壁气密接触,所述探针(5)的周缘与保护套(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道豫邱志远李学武冯文昕刘浩周培陈亮吕刚钟科吴才庆彭秀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贵阳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