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电流矢量变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4211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4 2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矢量变频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性能电流矢量变频器,包括变频器外壳,所述变频器外壳的内壁上部安装有两个相对应的风机且风机与单片机电连接,所述风机贯穿变频器外壳的侧壁,两个所述风机的进风口均连接有吸风管所述吸风管远离风机进风口的一端安装有吸风罩,且两个吸风罩均位于电子元件的上部,所述主控板的下表面中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单片机电连接,所述主控板的下表面还安装有散热片,所述底盖板的上表面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位于散热片的下侧,所述散热风扇与单片机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变频器的散热效果,有效地提高了矢量变频器工作效率和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性能电流矢量变频器
本技术涉及矢量变频器
,尤其涉及一种高性能电流矢量变频器。
技术介绍
变频器是利用电力半导体器件的通断作用将工频电源变换为另一频率的电能控制装置,能实现对交流异步电机的软起动、变频调速、提高运转精度、改变功率因数、过流/过压/过载保护等功能。在工业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变频器设备中,传统的矢量变频器的散热器散热效果不好,使矢量变频器出现运行过热,导致内部电子元件损坏,降低矢量变频器的性能,还降低矢量变频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散热效果不好,容易损坏变频器内部元件,而提出的一种高性能电流矢量变频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高性能电流矢量变频器,包括变频器外壳,所述变频器外壳的底部设置有底盖板,所述变频器外壳的上部设置有上盖板,所述变频器外壳的内壁中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主控板,所述主控板上电连接有变频器的电子元件,所述上盖板上设置有设定按钮和显示屏,所述上盖板的底部设置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均与设定按钮、显示屏电连接,所述变频器外壳的内壁上部安装有两个相对应的风机且风机与单片机电连接,所述风机贯穿变频器外壳的侧壁,两个所述风机的进风口均连接有吸风管,所述吸风管远离风机进风口的一端安装有吸风罩,且两个吸风罩均位于电子元件的上部,所述主控板的下表面中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单片机电连接,所述主控板的下表面还安装有散热片,所述底盖板的上表面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位于散热片的下侧,所述散热风扇与单片机电连接。优选的,所述底盖板靠近散热风扇的底部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处设置有风扇罩,所述风扇罩通过组合螺钉固定在底盖板的上表面。优选的,所述通孔靠近风扇罩的内侧设置有防尘网。优选的,所述变频器外壳上均开设有通风孔,且通风孔等距离排列。优选的,所述电子元件包括整流电路、上缓冲电路、能量泄放电路、平波电路和逆变电路,所述整流电路与电网之间有输入端滤波电路,所述逆变电路与电动机之间有输出端滤波电路。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性能电流矢量变频器,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散热片吸收主控板发出的热量,并通过散热风扇将热量排出变频器,有效地提高了矢量变频器的工作效率,防止变频器工作时损坏主控板,通过加入温度传感器,能够时时监控矢量变频器内部电子元件的温度,在温度过高时,通过加入风机和吸风罩对发热的电子元件的进行直接散热,有效地保证电子元件不会损坏,保证矢量变频器能够正常工作,有效地提高了矢量变频器工作效率和性能,克服了变频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谐波和高频干扰对电动机的影响,避免了电动机工作过程中的温升问题、进而提高了电动机的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性能电流矢量变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性能电流矢量变频器的风扇罩结构示意图。图中:变频器外壳1、电子元件2、主控板3、安装板4、上盖板5、设定按钮6、单片机7、显示屏8、风机9、散热片10、温度传感器11、散热风扇12、底盖板13、吸风管14、吸风罩15、风扇罩16、组合螺钉1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高性能电流矢量变频器,包括变频器外壳1,变频器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底盖板13,变频器外壳1的上部设置有上盖板5,变频器外壳1的内壁中部设置有安装板4,安装板4上安装有主控板3,主控板3上电连接有变频器的电子元件2,电子元件2包括整流电路、上缓冲电路、能量泄放电路、平波电路和逆变电路,整流电路与电网之间有输入端滤波电路,逆变电路与电动机之间有输出端滤波电路,上盖板5上设置有设定按钮6和显示屏8,上盖板5的底部设置有单片机7,单片机7均与设定按钮6、显示屏8电连接,变频器外壳1上均开设有通风孔,且通风孔等距离排列,通风效果好,变频器外壳1的内壁上部安装有两个相对应的风机9,且风机9与单片机7电连接,风机9贯穿变频器外壳1的侧壁,两个风机9的进风口均连接有吸风管14,吸风管14远离风机9进风口的一端安装有吸风罩15,且两个吸风罩15均位于电子元件2的上部,主控板3的下表面中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1,温度传感器11与单片机7电连接,主控板3的下表面还安装有散热片10,底盖板13的上表面安装有散热风扇12,底盖板13靠近散热风扇12的底部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处设置有风扇罩16,风扇罩16通过组合螺钉17固定在底盖板13的上表面,散热效果好,通孔靠近风扇罩16的内侧设置有防尘网,防止飞尘进入变频器内,散热风扇12位于散热片10的下侧,散热风扇12与单片机7电连接。工作流程:在接通电源后,首先通过设定按钮6设定固定温度值,并在显示屏8上显示,变频器开始工作,同时散热片10对主控板3进行散热,散热片10吸收的热量通过安装在底部的散热风扇12排出变频器,当温度传感器11感应到温度大于固定温度时,单片机7控制风机9启动,风机9通过吸风罩15直接将电子元件2翻出的热量吸走,并通过吸风管14排出,在温度小于预设温度值时,风机9停止工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高性能电流矢量变频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性能电流矢量变频器,包括变频器外壳(1),所述变频器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底盖板(13),所述变频器外壳(1)的上部设置有上盖板(5),所述变频器外壳(1)的内壁中部设置有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上安装有主控板(3),所述主控板(3)上电连接有变频器的电子元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5)上设置有设定按钮(6)和显示屏(8),所述上盖板(5)的底部设置有单片机(7),所述单片机(7)均与设定按钮(6)、显示屏(8)电连接,所述变频器外壳(1)的内壁上部安装有两个相对应的风机(9)且风机(9)与单片机(7)电连接,所述风机(9)贯穿变频器外壳(1)的侧壁,两个所述风机(9)的进风口均连接有吸风管(14),所述吸风管(14)远离风机(9)进风口的一端安装有吸风罩(15),且两个吸风罩(15)均位于电子元件(2)的上部,所述主控板(3)的下表面中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1),所述温度传感器(11)与单片机(7)电连接,所述主控板(3)的下表面还安装有散热片(10),所述底盖板(13)的上表面安装有散热风扇(12),所述散热风扇(12)位于散热片(10)的下侧,所述散热风扇(12)与单片机(7)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性能电流矢量变频器,包括变频器外壳(1),所述变频器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底盖板(13),所述变频器外壳(1)的上部设置有上盖板(5),所述变频器外壳(1)的内壁中部设置有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上安装有主控板(3),所述主控板(3)上电连接有变频器的电子元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5)上设置有设定按钮(6)和显示屏(8),所述上盖板(5)的底部设置有单片机(7),所述单片机(7)均与设定按钮(6)、显示屏(8)电连接,所述变频器外壳(1)的内壁上部安装有两个相对应的风机(9)且风机(9)与单片机(7)电连接,所述风机(9)贯穿变频器外壳(1)的侧壁,两个所述风机(9)的进风口均连接有吸风管(14),所述吸风管(14)远离风机(9)进风口的一端安装有吸风罩(15),且两个吸风罩(15)均位于电子元件(2)的上部,所述主控板(3)的下表面中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1),所述温度传感器(11)与单片机(7)电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华姜顺虎
申请(专利权)人:中智电气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