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6V超薄锂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6041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6V超薄锂电池,包括正极活性物质和负极活性物质,正极活性物质的外部包覆有正极保护膜,正极保护膜的一端焊接有正极引脚,正极引脚为片状结构,正极引脚的两侧均设有第一突起,第一突起为针状结构,正极引脚的表面设有第一通孔,负极活性物质的外部包覆有负极保护膜,负极保护膜的一端焊接有负极引脚,负极引脚为片状结构,负极引脚的两侧均设有第二突起,第二突起为针状结构,负极引脚的表面设有第二通孔,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的输出电压为6V,正极保护膜和负极保护膜的外部包覆有封装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避免正极活性物质和负极活性物质温度上升过高,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6V超薄锂电池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6V超薄锂电池。
技术介绍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1912年锂金属电池最早由GilbertN.Lewis提出并研究。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所以,锂电池长期没有得到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锂电池大致可分为两类:锂金属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不含有金属态的锂,并且是可以充电的。可充电电池的第五代产品锂金属电池在1996年诞生,其安全性、比容量、自放电率和性能价格比均优于锂离子电池。由于其自身的高技术要求限制,现在只有少数几个国家的公司在生产这种锂金属电池。对于现有的超薄锂电池来说,由于采用封装膜包覆,所以内部是完全密闭的,而我们都知道,在锂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锂电池会发热,如果该部分的热量不能够及时传导出去很容易影响锂电池的使用寿命,甚至会直接破坏锂电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6V超薄锂电池。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6V超薄锂电池,包括正极活性物质和负极活性物质,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的外部包覆有正极保护膜,所述正极保护膜的一端焊接有正极引脚,所述正极引脚为片状结构,正极引脚的两侧均设有第一突起,所述第一突起为针状结构,正极引脚的表面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外部包覆有负极保护膜,所述负极保护膜的一端焊接有负极引脚,所述负极引脚为片状结构,负极引脚的两侧均设有第二突起,所述第二突起为针状结构,负极引脚的表面设有第二通孔,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的输出电压为6V,正极保护膜和负极保护膜的外部包覆有封装膜,正极保护膜和封装膜之间、负极保护膜和封装膜之间均设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为长条状结构,封装膜的边缘设有第一散热孔,封装膜的侧边设有第二散热孔,且散热片位于第一散热孔与第二散热孔的下方。优选的,所述散热片为薄铜片,散热片粘接在封装膜上。优选的,所述封装膜的边角采用封边处理。优选的,所述正极保护膜和负极保护膜为片状矩形结构,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位于封装膜的同一侧。优选的,所述散热片设有多组,至少有两组,散热片搭接在正极保护膜和负极保护膜之间。优选的,所述封装膜为铝塑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使用的的过程中,当正极活性物质和负极活性物质发热的时候,热量通过正极保护膜和负极保护膜传递到散热片上,散热片通过与外界接触的部分进行散热,避免正极活性物质和负极活性物质温度上升过高,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具有很好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6V超薄锂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6V超薄锂电池的封装膜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散热片、2封装膜、3第一突起、4第一通孔、5正极引脚、6负极引脚、7第二通孔、8第二突起、9负极保护膜、10负极活性物质、11正极保护膜、12正极活性物质、13第一散热孔、14第二散热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6V超薄锂电池,包括正极活性物质12和负极活性物质10,正极活性物质12的外部包覆有正极保护膜11,正极保护膜11的一端焊接有正极引脚5,正极引脚5为片状结构,正极引脚5的两侧均设有第一突起3,第一突起3为针状结构,正极引脚5的表面设有第一通孔4,负极活性物质10的外部包覆有负极保护膜9,负极保护膜9的一端焊接有负极引脚6,负极引脚6为片状结构,负极引脚6的两侧均设有第二突起8,第二突起8为针状结构,负极引脚6的表面设有第二通孔7,正极引脚5和负极引脚6的输出电压为6V,正极保护膜11和负极保护膜9的外部包覆有封装膜2,正极保护膜11和封装膜2之间、负极保护膜9和封装膜2之间均设有散热片1,散热片1为长条状结构,封装膜2的边缘设有第一散热孔13,封装膜2的侧边设有第二散热孔14,且散热片1位于第一散热孔13与第二散热孔14的下方,散热片1为薄铜片,散热片1粘接在封装膜2上,封装膜2的边角采用封边处理,正极保护膜11和负极保护膜9为片状矩形结构,正极引脚5和负极引脚6位于封装膜2的同一侧,散热片1设有多组,至少有两组,散热片1搭接在正极保护膜11和负极保护膜9之间,封装膜2为铝塑膜。该结构中,散热片1通过第一散热孔13与第二散热孔14与外界部分接触,这样,在使用的的过程中,当正极活性物质12和负极活性物质10发热的时候,热量通过正极保护膜11和负极保护膜9传递到散热片1上,散热片1通过与外界接触的部分进行散热,避免正极活性物质12和负极活性物质10温度上升过高,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具有很好的实用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6V超薄锂电池,包括正极活性物质(12)和负极活性物质(10),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12)的外部包覆有正极保护膜(11),所述正极保护膜(11)的一端焊接有正极引脚(5),所述正极引脚(5)为片状结构,正极引脚(5)的两侧均设有第一突起(3),所述第一突起(3)为针状结构,正极引脚(5)的表面设有第一通孔(4),所述负极活性物质(10)的外部包覆有负极保护膜(9),所述负极保护膜(9)的一端焊接有负极引脚(6),所述负极引脚(6)为片状结构,负极引脚(6)的两侧均设有第二突起(8),所述第二突起(8)为针状结构,负极引脚(6)的表面设有第二通孔(7),正极引脚(5)和负极引脚(6)的输出电压为6V,正极保护膜(11)和负极保护膜(9)的外部包覆有封装膜(2),正极保护膜(11)和封装膜(2)之间、负极保护膜(9)和封装膜(2)之间均设有散热片(1),所述散热片(1)为长条状结构,封装膜(2)的边缘设有第一散热孔(13),封装膜(2)的侧边设有第二散热孔(14),且散热片(1)位于第一散热孔(13)与第二散热孔(14)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6V超薄锂电池,包括正极活性物质(12)和负极活性物质(10),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12)的外部包覆有正极保护膜(11),所述正极保护膜(11)的一端焊接有正极引脚(5),所述正极引脚(5)为片状结构,正极引脚(5)的两侧均设有第一突起(3),所述第一突起(3)为针状结构,正极引脚(5)的表面设有第一通孔(4),所述负极活性物质(10)的外部包覆有负极保护膜(9),所述负极保护膜(9)的一端焊接有负极引脚(6),所述负极引脚(6)为片状结构,负极引脚(6)的两侧均设有第二突起(8),所述第二突起(8)为针状结构,负极引脚(6)的表面设有第二通孔(7),正极引脚(5)和负极引脚(6)的输出电压为6V,正极保护膜(11)和负极保护膜(9)的外部包覆有封装膜(2),正极保护膜(11)和封装膜(2)之间、负极保护膜(9)和封装膜(2)之间均设有散热片(1),所述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占伟冯永潘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德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