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芯花捻弹力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5369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芯花捻弹力纱,包括:一根短纤、一根第一长丝和一根第二长丝;所述短纤包裹在所述第一长丝外层;包裹有所述第一长丝的所述短纤与所述第二长丝相互缠绕。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包芯花捻弹力纱,该弹力纱可直接单纱使用而不会产生斜片,单纱制成的衣服手感更加舒服,纹路更加清楚,而染色上长丝和短纤可染不同的颜色,不会出现色差,减少产品次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芯花捻弹力纱
本技术涉及纺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芯花捻弹力纱。
技术介绍
包芯纱又称复合纱或包覆纱,它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组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纱线,最初的包芯纱是以棉纤维为皮、涤纶短纤纱为芯开发的短纤维与短纤维包芯纱,现有的包芯纱捻度做不低,在染色上次品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包芯花捻弹力纱。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包芯花捻弹力纱,包括:一根短纤、一根第一长丝和一根第二长丝;所述短纤包裹在所述第一长丝外层;包裹有所述第一长丝的所述短纤与所述第二长丝相互缠绕。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短纤由一种纤维或多种纤维组成。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长丝和所述第二长丝由两根PBT或两根锦纶DTY组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包芯花捻弹力纱,该弹力纱可直接单纱使用而不会产生斜片,单纱制成的衣服手感更加舒服,纹路更加清楚,而染色上长丝和短纤可染不同的颜色,不会出现色差,减少产品次品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包芯花捻弹力纱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短纤;2、第一长丝;3、第二长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包括:一种包芯花捻弹力纱,包括:一根短纤1、一根、第一长丝2和一根第二长丝3;所述短纤1包裹在所述第一长丝2外层,所述短纤1由一种纤维或多种纤维组成。包裹有所述第一长丝2的所述短纤1与所述第二长丝3相互缠绕,包裹有所述第一长丝2的所述短纤1因有所述第二长丝3的缠绕后强度不变,同时增加了蓬松度,使其单纱使用时不会产生斜片,单纱制成的衣服手感更加舒服,纹路更加清楚,而染色上长丝和短纤可染不同的颜色,不会出现色差,减少产品次品率。所述第一长丝2和所述第二长丝3由两根PBT或两根锦纶DTY组成。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长丝2和所述第二长丝3均采用锦纶DTY。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包芯花捻弹力纱,该弹力纱可直接单纱使用而不会产生斜片,单纱制成的衣服手感更加舒服,纹路更加清楚,而染色上长丝和短纤可染不同的颜色,不会出现色差,减少产品次品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芯花捻弹力纱,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根短纤、一根第一长丝和一根第二长丝;所述短纤包裹在所述第一长丝外层;包裹有所述第一长丝的所述短纤与所述第二长丝相互缠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芯花捻弹力纱,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根短纤、一根第一长丝和一根第二长丝;所述短纤包裹在所述第一长丝外层;包裹有所述第一长丝的所述短纤与所述第二长丝相互缠绕。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成唐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维杰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