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红刚专利>正文

一种柴油机燃油转换自动调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5246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9:39
一种柴油机燃油转换自动调配器,包括两个阀体、两个阀杆和电机。两个阀体分别设有阀杆。第一阀体设有三个回油孔和两个油道。第二阀体设有四个供油孔和两个油道。当第一阀杆和第二阀杆分别位于相互对应的三组位置时候,第二燃料进入油路时,第一燃料向第一油箱回油,第二燃料把油路的第一燃料全部替代以后,第二燃料向第二油箱回油,阀杆和阀体之间由导向槽和导向杆导向。电机的输出轴两端分别通过两个减速机带动两个拉杆,两个拉杆带动两个阀杆的左右反向移动。两个蜗杆上的螺纹反向,本装置可以方便的更换两种标号的柴油,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Automatic fuel transfer device for diesel engin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utomatic fuel injection converter for diesel engines, comprising two valve bodies, two valve stems and an electric motor. The two valve bodies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valve stem. The first valve body is provided with three oil return holes and two oil passages. Second the valve body is provided with four oil supply holes and two oil passages. When the three position when the first second are located in the stem and stem the second fuel into the oil, the first fuel to the first oil return tank, after second of the first fuel oil substitute fuel, second to second fuel oil return tank, valve rod and the valve body between the guide groove and a guide rod guide. Both ends of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motor drives two pull rods through two speed reducers, and the two pull rod drives the left and right reverse movement of the two valve rod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can replace the two grades of diesel oil conveniently on the reverse of the thread on the two w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柴油机燃油转换自动调配器本申请是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柴油机燃油转换自动调配器、申请号为2015104556340、申请日为2015年7月30日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柴油机燃油转换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柴油机燃油转换自动调配器,可以应用在所有以柴油机为动力的设备,可以使不同标号柴油在同一油路内自由转换调配,并且能保证-35#号油箱存油的纯洁度为100%。
技术介绍
世界各国北方和高寒地区,冬季柴油机使用0#号柴油会产生结蜡现象,若不及时更换高标号柴油会产生油管堵塞致使发动机不能正常工作,如使用-35#柴油虽能使用柴油机正常工作,但相比用0#柴油会大幅提高燃油费用,同时降低8%左右的发动机动力并多耗用能源10-20%左右,废气排放相应增加10%以上,以现有技术不能解决燃油在转换过程中,油管、油杯、高压泵中存有的0#柴油串向-35#油箱的最基本问题,在多次转换以后-35#油箱存油会因每次转换而串入少量的0#柴油而逐渐稀释变为-25#和-20#甚至更低造成发动机的正常工作的隐患和冷车不能启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柴油机燃油转换自动调配器,可以实现不同标号柴油的转换,从而保证柴油车辆在高寒地区长时间熄火后的正常冷车启动与正常运转。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柴油机燃油转换自动调配器,包括第一阀体、第二阀体、第一阀杆、第二阀杆和电机。其技术要点在于:第一阀体设有轴向第一通孔,第一阀杆设置在第一通孔内。第一阀体设有第一回油孔、第二回油孔和第三回油孔。第一回油孔、第二回油孔和第三回油孔均为通孔。第一阀杆设有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第二阀体设有轴向第二通孔,第二阀杆设置在第二通孔内。第二阀体设有第一供油孔、第二供油孔、第三供油孔和第四供油孔。第一供油孔、第三供油孔和第四供油孔均为通孔。第二供油孔为盲孔。第一供油孔和第二供油孔通过第二阀体内的连接孔连通。第二阀杆设有第三油道和第四油道。第一阀杆的装配孔内通过第一螺纹连接有第一拉杆,第二阀杆的装配孔内通过第二螺纹连接有第二拉杆。第一阀杆表面开设有第一导向槽,第二阀杆表面开设有第二导向槽。第一阀体上与第一导向槽相对应的位置固定设有第一导向杆。第二阀体上与第二导向槽相对应的位置固定设有第二导向杆。电机的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减速机的第一蜗杆,第一减速机的第一蜗轮的中心孔固定连接第一拉杆。电机的的输出轴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减速机的第二蜗杆,第二减速机的第二蜗轮的中心孔固定连接第二拉杆。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螺旋方向相反。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螺旋方向相同。第一油道为L型,第二油道为Z型。第三油道为直线型,第四油道为U型。第一供油孔和第二供油孔均位于第二阀体上侧,第三供油孔和第四供油孔均位于第二阀体下侧。第一回油孔位于第一阀体上侧。第二回油孔和第三回油孔均位于第一阀体下侧。第一通孔右端内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密封圈。第二通孔右端内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密封圈。第一通孔左端设有第一端盖。第二通孔左端设有第二端盖。第三供油孔孔径大于第一供油孔孔径,第四供油孔孔径大于第二供油孔孔径。方便供油。当第三供油孔、第一供油孔、第四供油孔和第二供油孔截面均为圆形时:第三供油孔直径为12-16毫米。第四供油孔直径均为12-16毫米。第一供油孔直径为10毫米,第二供油孔直径为10毫米。在进行0#柴油和-35#柴油转换过程中,供油管已经开始进入-35#柴油,而所有的供油回油管、油水分离杯、滤杯内存在的0#柴油在完全流回0#油箱,并且在所有油管、油杯全部充满35#油再自动转换向35#油箱回油,确保35#油箱内存油的纯洁度,从而保证柴油车辆在高寒地区长时间熄火后的正常冷车启动与正常运转。其优点在于:本装置安全可靠,价格低廉,经过本装置调配供柴油以后,就可以使用动力充沛的0#柴油,整个程序操作简单方便。本专利技术不对柴油机本身作任何改动。本专利技术不仅具有节能、环保、省钱等多种优势它在军事装备领域或将具有重要意义。它改变了已有百年历史传统柴油机冬季不能用0#柴油的短板使柴油机的性能更加完善大幅度提高柴油机使用过程中的性价比。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状态A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状态B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状态C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阀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阀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一阀杆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二阀杆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连接两个油箱、供油管路、回油管路和发动力高压泵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柴油机燃油转换自动调配器,包括第一阀体1、第二阀体2、第一阀杆3、第二阀杆4和电机5。第一阀体1设有轴向第一通孔,第一阀杆3设置在第一通孔内。第一阀体1设有第一回油孔6、第二回油孔7和第三回油孔8。第一回油孔6、第二回油孔7和第三回油孔8均为通孔。第一阀杆3设有第一油道13和第二油道14。第二阀体2设有轴向第二通孔,第二阀杆4设置在第二通孔内。第二阀体2设有第一供油孔9、第二供油孔10、第三供油孔11和第四供油孔12。第一供油孔9、第三供油孔11和第四供油孔12均为通孔。第二供油孔10为盲孔。第一供油孔9和第二供油孔10通过第二阀体2内的连接孔29连通。第二阀杆4设有第三油道15和第四油道16。第一油道13的形状、第二油道14的形状、第三油道15的形状和第四油道16的形状为:当第一阀杆3位于第一阀杆第一位置(如图所示A位置),第二阀杆4位于第二阀杆第一位置(如图所示A位置),第二油道14连通第一回油孔6和第三回油孔8,第一油道13封闭。向0#油箱27回油。第三油道15连通第一供油孔9和第三供油孔11,第四油道16封闭。0#油箱27供油。当第一阀杆3位于第一阀杆第二位置(如图所示B位置),第二阀杆4位于第二阀杆第二位置(如图所示B位置),第二油道14连通第一回油孔6和第三回油孔8,第一油道13封闭。向0#油箱27回油。第四油道16连通第二供油孔10和第四供油孔12,第三油道15封闭。-35#油箱28供油。当第一阀杆3位于第一阀杆第三位置(如图所示C位置),第二阀杆4位于第二阀杆第三位置(如图所示C位置),第一油道13连通第一回油孔6和第二回油孔7,第二油道14封闭。向-35#油箱28回油。第四油道16连通第二供油孔10和第四供油孔12,第三油道15封闭。-35#油箱28供油。第一阀杆3的装配孔内通过第一螺纹连接有第一拉杆17,第二阀杆4的装配孔内通过第二螺纹连接有第二拉杆。第一阀杆3表面开设有第一导向槽18,第二阀杆4表面开设有第二导向槽。第一阀体1上与第一导向槽18相对应的位置固定设有第一导向杆19。第二阀体2上与第二导向槽相对应的位置固定设有第二导向杆。电机5的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减速机21的第一蜗杆22,第一减速机21的第一蜗轮20的中心孔固定连接第一拉杆17。电机5的输出轴另一端(安装风扇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减速机23的第二蜗杆,第二减速机22的第二蜗轮的中心孔固定连接第二拉杆。第一蜗杆22为左旋蜗杆,第二蜗杆为右旋蜗杆。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被设置为当电机5的输出轴旋转时,第一阀杆3和第二阀杆4运动方向相反。即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为同向螺纹。第一油道13为L型,第二油道14为Z型。第三油道15为直线型,第四油道16为U型。在两个阀杆均位于第一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柴油机燃油转换自动调配器,包括第一阀体(1)、第二阀体(2)、第一阀杆(3)、第二阀杆(4)和电机(5);其特征在于:第一阀体(1)设有轴向第一通孔,第一阀杆(3)设置在第一通孔内;第一阀体(1)设有第一回油孔(6)、第二回油孔(7)和第三回油孔(8);第一回油孔(6)、第二回油孔(7)和第三回油孔(8)均为通孔;第一阀杆(3)设有第一油道(13)和第二油道(14);第二阀体(2)设有轴向第二通孔,第二阀杆(4)设置在第二通孔内;第二阀体(2)设有第一供油孔(9)、第二供油孔(10)、第三供油孔(11)和第四供油孔(12);第一供油孔(9)、第三供油孔(11)和第四供油孔(12)均为通孔;第二供油孔(10)为盲孔;第一供油孔(9)和第二供油孔(10)通过第二阀体(2)内的连接孔(29)连通;第二阀杆(4)设有第三油道(15)和第四油道(16);第一阀杆(3)的装配孔内通过第一螺纹连接有第一拉杆(17),第二阀杆(4)的装配孔内通过第二螺纹连接有第二拉杆;第一阀杆(3)表面开设有第一导向槽(18),第二阀杆(4)表面开设有第二导向槽;第一阀体(1)上与第一导向槽(18)相对应的位置固定设有第一导向杆(19);第二阀体(2)上与第二导向槽相对应的位置固定设有第二导向杆;电机(5)的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减速机(21)的第一蜗杆(22),第一减速机(21)的第一蜗轮(20)的中心孔固定连接第一拉杆(17);电机(5)的输出轴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减速机(23)的第二蜗杆,第二减速机(23)的第二蜗轮的中心孔固定连接第二拉杆;第一蜗杆(22)和第二蜗杆螺旋方向相反;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螺旋方向相同,第一油道(13)为L型,第二油道(14)为Z型;第三油道(15)为直线型,第四油道(16)为U型,第一供油孔(9)和第二供油孔(10)均位于第二阀体(2)上侧,第三供油孔(11)和第四供油孔(12)均位于第二阀体(2)下侧;第一回油孔(6)位于第一阀体(1)上侧,第二回油孔(7)和第三回油孔(8)均位于第一阀体(1)下侧,第一通孔右端内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密封圈(30);第二通孔右端内表面设有一个第二密封圈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柴油机燃油转换自动调配器,包括第一阀体(1)、第二阀体(2)、第一阀杆(3)、第二阀杆(4)和电机(5);其特征在于:第一阀体(1)设有轴向第一通孔,第一阀杆(3)设置在第一通孔内;第一阀体(1)设有第一回油孔(6)、第二回油孔(7)和第三回油孔(8);第一回油孔(6)、第二回油孔(7)和第三回油孔(8)均为通孔;第一阀杆(3)设有第一油道(13)和第二油道(14);第二阀体(2)设有轴向第二通孔,第二阀杆(4)设置在第二通孔内;第二阀体(2)设有第一供油孔(9)、第二供油孔(10)、第三供油孔(11)和第四供油孔(12);第一供油孔(9)、第三供油孔(11)和第四供油孔(12)均为通孔;第二供油孔(10)为盲孔;第一供油孔(9)和第二供油孔(10)通过第二阀体(2)内的连接孔(29)连通;第二阀杆(4)设有第三油道(15)和第四油道(16);第一阀杆(3)的装配孔内通过第一螺纹连接有第一拉杆(17),第二阀杆(4)的装配孔内通过第二螺纹连接有第二拉杆;第一阀杆(3)表面开设有第一导向槽(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马红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