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5111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儿童推车。儿童推车的车架包括沿左右方向设置的两个侧支架、设置在两个侧支架下部的底撑架和设置在两个侧支架后部的后撑架,侧支架包括前支架、座位杆、后支架和推杆,座位杆与前支架转动连接,推杆与前支架和后支架转动连接,后支架与座位杆转动连接;底撑架与前轮组件和座位杆转动连接,底撑架能够沿车架的前后方向展开和收缩;后撑架分别与两个后支架转动连接,后撑架能够沿车架的左右方向展开和收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儿童推车折叠时车架在左右方向、上下方向均相互靠拢收折,折叠后的儿童推车体积小,便于携带和运输,展开后的儿童推车结构稳定,侧支架的组成部件少,使得整车车架的结构简洁轻巧。

Child car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hild cart. The stroller includes frame arranged along the direction about the two side of the frame,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part of two side supports the bottom support stand is arranged on the two side supports the back part of the bracket, the side bracket comprises a front bracket, a seat rod, a rear bracket and a push rod, a seat bar and a front bracket rotatably connected, connected with the push rod the front bracket and the rear bracket to rotate, and the seat support rod is rotatably connected; the bottom supporting frame and the front wheel assembly and a seat connecting rod to rotate, and direction of the bottom supporting frame to frame along the expansion and contraction; after the supporting fram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two rear bracket rotatably connected, and contraction expansion about the direction of back support frame can along the frame. The stroller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a folding frame in the lateral direction, vertical direction are closer to each other after folding, folding stroller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volume, easy to carry and transport structure, stable after the start of the strollers, part of the side support, makes the structure simple and lightweight vehicle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童推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儿童推车。
技术介绍
目前,儿童推车中,使用三轮的儿童推车较少,而且现有的儿童推车的折叠方式较为单一,大多仅能沿车架的前后方向折叠。折叠后的儿童推车的左右方向占用的体积仍然较大。而且现有的三轮的儿童推车的三个车轮相对位置固定,这样对儿童推车进行折叠操作后车架在前后方向、左右方向的体积仍然较大,给使用者的携带运输带来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洁轻巧、折叠后占用空间小的儿童推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的车架、设置在车架下方前部的前轮组件、分设在车架下方后部左右两侧的两个后轮组件。所述车架包括沿左右方向设置的两个侧支架、设置在两个侧支架下部的底撑架和设置在两个侧支架后部的后撑架,所述侧支架包括下部与前轮组件连接的前支架、后部与后轮组件转动连接的座位杆、后支架和推杆,所述座位杆的前部与前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推杆的下部与前支架的上部转动连接,所述后支架的上部与推杆转动连接,所述后支架的下部与座位杆转动连接;所述底撑架的前部与前轮组件转动连接,所述底撑架的后部与座位杆转动连接,所述底撑架能够沿车架的前后和左右方向展开和收缩;所述后撑架位于两个后支架之间且分别与两个后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后撑架能够沿车架的左右方向展开和收缩;当车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前轮组件和后轮组件沿前后方向相互靠拢,两个后轮组件之间沿左右方向相互远离,所述底撑架沿前后方向收缩,所述前支架和座位杆在底撑架的带动下向上运动,所述后撑架沿左右方向展开,两个后支架在后撑架的带动下沿左右方向相互远离向外展开,所述推杆向上伸展撑立在前支架和后支架上方;当车架处于折叠状态,所述前轮组件和后轮组件沿前后方向相互远离,两个后轮组件之间沿左右方向相互靠拢,所述底撑架沿前后方向展开,所述前支架和座位杆在底撑架的带动下向下运动,所述后撑架沿左右方向收缩,两个后支架在后撑架的带动下沿左右方向相互靠拢,所述推杆向前转动与前支架靠拢,所述后支架在推杆的带动下向前转动与推杆靠拢。具体的,所述底撑架包括第一底杆、第二底杆、第三底杆和第四底杆,所述第一底杆的前部、第二底杆的前部和前轮组件三者通过一枢轴相互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底杆的后部与第三底杆的前部枢轴连接,所述第二底杆的后部与第四底杆的前部枢轴连接,所述第三底杆和第四底杆相互交叉且在交叉处相互铰接,所述第三底杆的后部与右侧的座位杆枢轴连接,所述第四底杆的后部与左侧的座位杆枢轴连接,所述第一底杆、第二底杆、第三底杆和第四底杆构成四连杆机构。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底杆与右侧的座位杆之间以及第四底杆与左侧的座位杆之间分别通过一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呈L型的弯折结构,所述座位杆与连接件的上折边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底杆/第四底杆与连接件的下折边转动连接。具体的,所述前支架的前部和前轮组件相互转动连接,所述前支架不仅能够上下转动还能够相对前轮组件向车架内/车架外转动。优选的,所述后撑架包括主撑杆、可滑动地设置在主撑杆上的滑动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所述主撑杆与后支架相互平行,所述滑动件能够沿主撑杆的延伸方向上下滑动,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分设在主撑杆左右两侧,所述第一连杆的上部和第二连杆的上部分别与滑动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分设在主撑杆左右两侧,所述第三连杆的上部和第四连杆的上部分别与主撑杆的下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下部、第三连杆的下部和左侧的后支架通过一枢轴相互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下部、第四连杆的下部和右侧的后支架通过一枢轴相互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第三连杆和主撑杆构成三角形的三连杆机构,所述第二连杆、第四连杆和主撑杆也构成三角形的三连杆机构。进一步的,所述后撑架还包括分设在主撑杆左右两侧的第五连杆和第六连杆,所述第五连杆的上部、第六连杆的上部和主撑杆的上部三者通过一枢轴相互转动连接,所述第五连杆的下部与左侧的后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六连杆的下部与右侧的后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第五连杆、主撑杆和左侧的后支架构成四边形的四连杆机构,所述第四连杆、第六连杆、主撑杆和右侧的后支架也构成四边形的四连杆机构。具体的,所述滑动件与主撑杆之间设置有锁定机构,当锁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滑动件与主撑杆相互固定;当锁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滑动件能够在主撑杆上自由滑动。具体的,所述主撑杆的下部固定设置有一脚蹬件,所述脚蹬件向后凸起在主撑杆上,向上踢拉脚蹬件能够使后撑架收缩,向下蹬压脚蹬件能够使后撑架展开。优选的,所述后支架包括上支杆和下支杆,所述上支杆的上部与推杆转动连接,所述下支杆的下部与座位杆转动连接,所述下支杆的上部具有中空的管腔,所述上支杆插入在下支杆的管腔内且能在管腔内上下滑动,所述上支杆上还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部与上支杆相抵,所述弹簧的下部与下支杆相抵,当上支杆在下支杆的管腔内上下滑动时,所述弹簧随上支杆的滑动而伸缩。优选的,所述车架还包括设置在两个座位杆之间的靠背组件,所述靠背组件包括与左侧的座位杆转动连接的左靠背杆、与右侧的座位杆转动连接的右靠背杆、第七连杆、第八连杆、第九连杆和第十连杆,所述第七连杆的上部与第九连杆的上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七连杆的下部与左靠背杆转动连接,所述第八连杆的上部与第十连杆的上部转动连接,所述第八连杆的下部与右靠背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九连杆和第十连杆相互交叉且在交叉处相互铰接,所述第九连杆的下部与右靠背杆转动连接,所述第十连杆的下部与左靠背杆转动连接。以上所涉及到的前后左右上下内外等方位词,是在所述儿童推车的正常使用时使用者观察到的前后、左右、上下方向进行定义的。本技术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等。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采用可左右展开和收缩的后撑架,能够带动两个侧支架沿左右方向展开和收拢,采用可前后展开和收缩的底撑架,能够带动两个侧支架沿左右方向展开和收拢,侧支架中推杆、前支架、座位杆和后支架的连杆结构使得车架在折叠过程中,侧支架、前支架、座位杆和后支架能够相对转动靠拢收折。本技术所述的儿童推车折叠时车架在左右方向、上下方向均相互靠拢收折,折叠后的儿童推车体积小,便于携带和运输,展开后的儿童推车结构稳定,侧支架的的组成部件少,使得整车车架的结构简洁轻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儿童推车处于展开状态时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儿童推车折叠时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儿童推车折叠时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儿童推车折叠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儿童推车的拆解图;图6为本技术儿童推车处于折叠状态时的主视图;其中:1、前支架;2座位杆;3、后支架;4、推杆;5、底撑架;6、后撑架;7、连接件;8、左靠背杆;9、右靠背杆;10、靠背组件;31、上支杆;32、下支杆;33、弹簧;51、第一底杆;52、第二底杆;53、第三底杆;54、第四底杆;61、主撑杆;62、滑动件;63、脚蹬件;101、第一连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的车架、设置在车架下方前部的前轮组件(200)、分设在车架下方后部左右两侧的两个后轮组件(3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沿左右方向设置的两个侧支架、设置在两个侧支架下部的底撑架(5)和设置在两个侧支架后部的后撑架(6),所述侧支架包括下部与前轮组件(200)连接的前支架(1)、后部与后轮组件(300)转动连接的座位杆(2)、后支架(3)和推杆(4),所述座位杆(2)的前部与前支架(1)转动连接,所述推杆(4)的下部与前支架(1)的上部转动连接,所述后支架(3)的上部与推杆(4)转动连接,所述后支架(3)的下部与座位杆(2)转动连接;所述底撑架(5)的前部与前轮组件(200)转动连接,所述底撑架(5)的后部与座位杆(2)转动连接,所述底撑架(5)能够沿车架的前后和左右方向展开和收缩;所述后撑架(6)位于两个后支架(3)之间且分别与两个后支架(3)转动连接,所述后撑架(6)能够沿车架的左右方向展开和收缩;当车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前轮组件(200)和后轮组件(300)沿前后方向相互靠拢,两个后轮组件(300)之间沿左右方向相互远离,所述底撑架(5)沿前后方向收缩,所述前支架(1)和座位杆(2)在底撑架(5)的带动下向上运动,所述后撑架(6)沿左右方向展开,两个后支架(3)在后撑架(6)的带动下沿左右方向相互远离向外展开,所述推杆(4)向上伸展撑立在前支架(1)和后支架(3)上方;当车架处于折叠状态,所述前轮组件(200)和后轮组件(300)沿前后方向相互远离,两个后轮组件(300)之间沿左右方向相互靠拢,所述底撑架(5)沿前后方向展开,所述前支架(1)和座位杆(2)在底撑架(5)的带动下向下运动,所述后撑架(6)沿左右方向收缩,两个后支架(3)在后撑架(6)的带动下沿左右方向相互靠拢,所述推杆(4)向前转动与前支架(1)靠拢,所述后支架(3)在推杆(4)的带动下向前转动与推杆(4)靠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的车架、设置在车架下方前部的前轮组件(200)、分设在车架下方后部左右两侧的两个后轮组件(3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沿左右方向设置的两个侧支架、设置在两个侧支架下部的底撑架(5)和设置在两个侧支架后部的后撑架(6),所述侧支架包括下部与前轮组件(200)连接的前支架(1)、后部与后轮组件(300)转动连接的座位杆(2)、后支架(3)和推杆(4),所述座位杆(2)的前部与前支架(1)转动连接,所述推杆(4)的下部与前支架(1)的上部转动连接,所述后支架(3)的上部与推杆(4)转动连接,所述后支架(3)的下部与座位杆(2)转动连接;所述底撑架(5)的前部与前轮组件(200)转动连接,所述底撑架(5)的后部与座位杆(2)转动连接,所述底撑架(5)能够沿车架的前后和左右方向展开和收缩;所述后撑架(6)位于两个后支架(3)之间且分别与两个后支架(3)转动连接,所述后撑架(6)能够沿车架的左右方向展开和收缩;当车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前轮组件(200)和后轮组件(300)沿前后方向相互靠拢,两个后轮组件(300)之间沿左右方向相互远离,所述底撑架(5)沿前后方向收缩,所述前支架(1)和座位杆(2)在底撑架(5)的带动下向上运动,所述后撑架(6)沿左右方向展开,两个后支架(3)在后撑架(6)的带动下沿左右方向相互远离向外展开,所述推杆(4)向上伸展撑立在前支架(1)和后支架(3)上方;当车架处于折叠状态,所述前轮组件(200)和后轮组件(300)沿前后方向相互远离,两个后轮组件(300)之间沿左右方向相互靠拢,所述底撑架(5)沿前后方向展开,所述前支架(1)和座位杆(2)在底撑架(5)的带动下向下运动,所述后撑架(6)沿左右方向收缩,两个后支架(3)在后撑架(6)的带动下沿左右方向相互靠拢,所述推杆(4)向前转动与前支架(1)靠拢,所述后支架(3)在推杆(4)的带动下向前转动与推杆(4)靠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撑架(5)包括第一底杆(51)、第二底杆(52)、第三底杆(53)和第四底杆(54),所述第一底杆(51)的前部、第二底杆(52)的前部和前轮组件(200)三者通过一枢轴相互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底杆(51)的后部与第三底杆(53)的前部枢轴连接,所述第二底杆(52)的后部与第四底杆(54)的前部枢轴连接,所述第三底杆(53)和第四底杆(54)相互交叉且在交叉处相互铰接,所述第三底杆(53)的后部与右侧的座位杆(2)枢轴连接,所述第四底杆(54)的后部与左侧的座位杆(2)枢轴连接,所述第一底杆(51)、第二底杆(52)、第三底杆(53)和第四底杆(54)构成四连杆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底杆(53)与右侧的座位杆(2)之间以及第四底杆(54)与左侧的座位杆(2)之间分别通过一连接件(7)连接,所述连接件(7)呈L型的弯折结构,所述座位杆(2)与连接件(7)的上折边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底杆(53)/第四底杆(54)与连接件(7)的下折边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1)的前部和前轮组件(200)相互转动连接,所述前支架(1)不仅能够上下转动还能够相对前轮组件(200)向车架内/车架外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撑架(6)包括主撑杆(61)、可滑动地设置在主撑杆(61)上的滑动件(62)、第一连杆(101)、第二连杆(102)、第三连杆(103)和第四连杆(104),所述主撑杆(61)与后支架(3)相互平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平王俊马
申请(专利权)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