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火花塞周边拉伸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4794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汽车电子火花塞周边拉伸模具,包括横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段板、第二段板和第三段板,且第一段板、第二段板和第三段板均包括互相配合的上模组和下模组,第一段板、第二段板和第三段板共用同一个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第一段板的上模组自上而下依次为上模座、第一上垫板、第一上夹板、第一止挡板和第一脱料板,第一段板的下模组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一下模板、第一下垫板和下模座,第一段板上模组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第一上模冲子,两个第一上模冲子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等高柱和第一定位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产品抽引过程中不易开裂,外观良好,降低模具成本,模具结构简单稳定,方便维护,提高生产效率。

Drawing die for periphery of automobile electronic spark plu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obile electronic spark plug around drawing dies, including horizontal arranged first section and second section plate plate and third plates, and the first board, second board and third board includes a top module and a lower module with each other, the first section and second section plate plate and third section in one upper mould and a lower mould seat, on the first section of module from top to bottom plate are on the mold base, the first pad and the first splint, the first baffle and the first stripper, under the first paragraph in the top-down module: first, the first template pad and a die holder the first section, both ends of the module board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upper die punch, two between the first upper die punch is arranged with a high first column and the first positioning pi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utility model is not easy to crack when the product is drawn out, the appearance is good, the die cost is reduced, the di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stable, the maintenance is convenient, and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电子火花塞周边拉伸模具
本技术属于模具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电子火花塞周边拉伸模具。
技术介绍
抽引加工(drawing):指借助设备动力和模具的直接作用,将平状金属坯料加压,在使其不发生皱褶、破裂的过程中,完成有底的圆筒形、角筒形、半球形、锥形或直边与曲边组合成形等各种无缝容器的成形加工。产品为降低拉伸易开裂,起皱问题,上模部分利用倒装结构。利用上模部分的脱料板和脱料背板倒装到下模部分,使产品在拉伸过程中,下模部分具有产品成型,产品剥离冲子的作用。本模具是用于制备电子火花塞金属外壳,此金属外壳如图1所示,金属外壳产品是直径为18.3mm,高度为19.7mm的圆柱体,金属外壳的产品底部壁厚为1.1mm,金属外壳的侧壁厚为0.9mm,金属外壳四周不能出现刮痕,起皱。现在在模具生产过程中,由于产品底部壁厚和侧面壁厚不均匀,生产过程中模具要进行变薄成型,从而产生的内应力非常大,使生产中模具的下模模仁经常性开裂和模损导致模具无法正常生产,及产品四周出现拉伤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电子火花塞周边拉伸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电子火花塞周边拉伸模具,包括横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段板、第二段板和第三段板,且第一段板、第二段板和第三段板均包括互相配合的上模组和下模组,第一段板、第二段板和第三段板共用同一个上模座和下模座,其中,所述第一段板的上模组自上而下依次为上模座、第一上垫板、第一上夹板、第一止挡板和第一脱料板,第一段板的下模组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一下模板、第一下垫板和下模座,第一段板上模组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第一上模冲子,两个第一上模冲子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等高柱和第一定位针;所述第二段板的上模组自上而下依次为上模座、第二上垫板和第二上夹板,第二段板的下模组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二下模板、第二下垫板和下模座,所述第二段板上模组的上模座顶部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第二上托板B、上打板和第二上托板A,所述第二上托板A和上打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上打板底部安装有若干根上模打杆,上模打杆下端通过第二等高套筒连接第二上模冲子,所述第二下模板上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第二脱料板和第二止挡板,所述第二脱料板上纵向设置有第二脱料入子;所述第三段板的上模组自上而下依次为上模座、第三上垫板、第三上夹板、第三止挡板、第三脱料板,第三段板的下模组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三下模板、第三下垫板和下模座。第一段板的上模组中,横向依次设置有两个第一脱料入子,所述上模座、第一上垫板、第一上夹板和第一止挡板上纵向贯穿有第一等高柱,所述第一等高柱的底部抵在位于第一脱料板上的一个第一脱料入子的顶部,该第一脱料入子的两端通过自下而上的螺钉连接第一脱料板和第一止挡板,另一个第一脱料入子内自上而下贯穿有第一上模冲子,该第一上模冲子自上而下依次穿过上模座、第一上垫板、第一上夹板、第一止挡板和第一脱料板,且该第一上模冲子位于临近第二段板的一端,所述第一定位针位于第一等高柱和内部贯穿有第一上模冲子的第一脱料入子之间。所述下模座和第一下垫板内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部连接有第一伸缩螺钉,所述第一伸缩螺钉贯穿于第一下模板。所述第一段板、第二段板和第三段板的上模座顶部相对应的设置有第一上托板、第二上托板B和第三上托板,第一上托板、第二上托板B和第三上托板上均设置有上垫脚。所述第二上托板A和第二上托板B之间设置有上垫脚,该上垫脚有两个,且分别位于上打板的两侧。第二段板中上模打杆、第二等高套筒和第二上模冲子依次穿过第二上托板B、上模座、第二上垫板和第二上夹板,所述第二脱料板通过螺钉与第二下模板连接。第二段板中横向依次设置有六个第二上模冲子,六个第二上模冲子底部对应有六个胚料,其中相邻的四个第二上模冲子上设置有上模打杆,该四个第二上模冲子设置在与第一段板相邻的一端。所述第二脱料板的底部和所述第二下模板上设置有若干个位置相对应的胚料。第三段板5的两端各设有一个第三上模冲子,其中一个第三上模冲子自上而下贯穿第三上夹板、第三止挡板和第三脱料板,另一个第三上模冲子自上而下依次穿过上模座、第三上垫板、第三上夹板、第三止挡板和第三脱料板,该第三上模冲子外设置有第三脱料入子,所述第三脱料入子纵向设置于第三脱料板上,两个第三上模冲子之间设置有第三伸缩螺钉。第三段板中上模座、第三上垫板、第三上夹板上自上而下贯穿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底部连接有自上而下贯穿第三止挡板和第三脱料板的第三伸缩螺钉。第三段板中第三止挡板和第三脱料板之间通过两个自下而上的螺钉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在产品抽引过程中不易开裂,外观良好,降低模具成本,模具结构简单稳定,方便维护,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待加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上模座,2-下模座,3-第一段板,4-第二段板,5-第三段板,6-第一上垫板,7-第一上夹板,8-第一止挡板,9-第一脱料板,10-第一下模板,11-第一下垫板,12-第一上模冲子,13-第一等高柱,14-第一定位针,15-第二上垫板,16-第二上夹板,17-第二下模板,18-第二下垫板,19-第二上托板B,20-上打板,21-第二上托板A,22-第二弹簧,23-上模打杆,24-第二等高套筒,25-第二上模冲子,26-第二脱料板,27-第二止挡板,28-第二脱料入子,29-第三上垫板,30-第三上夹板,31-第三止挡板,32-第三脱料板,33-第三下模板,34-第三下垫板,35-第一脱料入子,36-第一上托板,37-第三上托板,38-上垫脚,39-胚料,40-第三伸缩螺钉,41-第三上模冲子,42-第三弹簧,43-第一伸缩螺钉,44-第一弹簧,45-第三脱料入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图1中为本技术的待加工件,其中待加工件为电子火花塞金属外壳,此金属外壳是直径为18.3mm,高度为19.7mm的圆柱体,金属外壳的底部壁厚为1.1mm,金属外壳的侧壁厚为0.9mm。待加工件的侧壁上还设置有缺口。如图2所示,一种汽车电子火花塞周边拉伸模具,包括横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段板3、第二段板4和第三段板5,且第一段板3、第二段板4和第三段板5均包括互相配合的上模组和下模组,第一段板3、第二段板4和第三段板5共用同一个上模座1和下模座2,其中,所述第一段板3的上模组自上而下依次为上模座1、第一上垫板6、第一上夹板7、第一止挡板8和第一脱料板9,第一段板3的下模组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一下模板10、第一下垫板11和下模座2,第一段板3上模组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第一上模冲子12,两个第一上模冲子12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等高柱13和第一定位针14;当待加工件料带通过第一段板时,第一段板的第一脱料入子导正第一上模冲子对材料进行冲裁,从而完成冲制定位孔,下料,完成冲制拉伸料片部分的精度,第一段板中,待加工件依次经过第一上模冲子和第一等高柱进行剪裁,第一定位柱对冲制孔的位置进行定位,再通过第一上模冲子进行初步的拉伸,第一段板通过第一弹簧和第一伸缩螺钉完成上模组和下模组之间的上下移动,第一弹簧的力施加于第一伸缩螺钉,再由第一伸缩螺钉将力施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电子火花塞周边拉伸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段板、第二段板和第三段板,且第一段板、第二段板和第三段板均包括互相配合的上模组和下模组,第一段板、第二段板和第三段板共用同一个上模座和下模座,其中,所述第一段板的上模组自上而下依次为上模座、第一上垫板、第一上夹板、第一止挡板和第一脱料板,第一段板的下模组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一下模板、第一下垫板和下模座,第一段板上模组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第一上模冲子,两个第一上模冲子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等高柱和第一定位针;所述第二段板的上模组自上而下依次为上模座、第二上垫板和第二上夹板,第二段板的下模组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二下模板、第二下垫板和下模座,所述第二段板上模组的上模座顶部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第二上托板B、上打板和第二上托板A,所述第二上托板A和上打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上打板底部安装有若干根上模打杆,上模打杆下端通过第二等高套筒连接第二上模冲子,所述第二下模板上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第二脱料板和第二止挡板,所述第二脱料板上纵向设置有第二脱料入子;所述第三段板的上模组自上而下依次为上模座、第三上垫板、第三上夹板、第三止挡板、第三脱料板,第三段板的下模组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三下模板、第三下垫板和下模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电子火花塞周边拉伸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段板、第二段板和第三段板,且第一段板、第二段板和第三段板均包括互相配合的上模组和下模组,第一段板、第二段板和第三段板共用同一个上模座和下模座,其中,所述第一段板的上模组自上而下依次为上模座、第一上垫板、第一上夹板、第一止挡板和第一脱料板,第一段板的下模组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一下模板、第一下垫板和下模座,第一段板上模组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第一上模冲子,两个第一上模冲子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等高柱和第一定位针;所述第二段板的上模组自上而下依次为上模座、第二上垫板和第二上夹板,第二段板的下模组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二下模板、第二下垫板和下模座,所述第二段板上模组的上模座顶部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第二上托板B、上打板和第二上托板A,所述第二上托板A和上打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上打板底部安装有若干根上模打杆,上模打杆下端通过第二等高套筒连接第二上模冲子,所述第二下模板上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第二脱料板和第二止挡板,所述第二脱料板上纵向设置有第二脱料入子;所述第三段板的上模组自上而下依次为上模座、第三上垫板、第三上夹板、第三止挡板、第三脱料板,第三段板的下模组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三下模板、第三下垫板和下模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汽车电子火花塞周边拉伸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段板的上模组中,横向依次设置有两个第一脱料入子,所述上模座、第一上垫板、第一上夹板和第一止挡板上纵向贯穿有第一等高柱,所述第一等高柱的底部抵在位于第一脱料板上的一个第一脱料入子的顶部,该第一脱料入子的两端通过自下而上的螺钉连接第一脱料板和第一止挡板,另一个第一脱料入子内自上而下贯穿有第一上模冲子,该第一上模冲子自上而下依次穿过上模座、第一上垫板、第一上夹板、第一止挡板和第一脱料板,且该第一上模冲子位于临近第二段板的一端,所述第一定位针位于第一等高柱和内部贯穿有第一上模冲子的第一脱料入子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汽车电子火花塞周边拉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亮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申凌精密金属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