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4743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充气轮胎,是抑制制造成本的上升并且充分防止凸边凹边的产生的充气轮胎(32)。该轮胎(32)的胎体(40)沿着胎面(34)以及胎侧部(36)的内侧架设于第一胎圈(38a)与第二胎圈(38b)之间。胎体(40)具有胎体帘布层(56)。胎体帘布层(56)包含多根胎体帘线(62)。在这些胎体帘线(62)中包含在周向上并列的多根第一帘线(74)以及在周向上并列的多根第二帘线(76)。各个第一帘线(74)从其第一前端(74a)朝向上述第一胎圈(38a)延伸。各个第二帘线(76)从其第二前端(76a)朝向上述第二胎圈(38b)延伸。第二前端(76a)的部分与第一前端(74a)的部分重叠。

Pneumatic tir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neumatic tire, curb the rising manufacturing costs and is sufficient to prevent convex concave edges generated by the pneumatic tire (32). The carcass (40) of the tire (32) is positioned between the first tire ring (38a) and the second lap (38b) along the inner side of the tread (34) and the sidewall (36). The carcass (40) has carcass ply (56). The carcass ply (56)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carcass cords (62). In these carcass cords (62), a plurality of first cord lines (74) that are juxtaposed in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and a plurality of second cords (76) juxtaposed in a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Each first cord (74) extends from the first front end (74a) toward the first tire bead (38a). Each of the second cords (76) extends from the second front end (76a) toward the second lap (38b). The portion of the second front end (76a) overlaps with the first front end (74a) por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气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轮胎具有胎体。胎体具有胎体帘布层。胎体帘布层包含并列的多根帘线。图6是示出以往的轮胎2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在该图6中,示出了胎体4中包含的帘线6的情况。在该图6中,点划线CL表示轮胎2的赤道线面。胎体帘布层8架设于两侧的胎圈10之间,沿着胎面12以及胎侧部14。如图6所示,胎体帘布层8的帘线6也架设于两侧的胎圈10之间,沿着胎面12以及胎侧部14。在胎体帘布层8的形成中,准备片。片由并列的多根帘线6和顶覆橡胶构成。在该胎体帘布层8的形成中,片的一方的边缘的部分与另一方的边缘的部分重叠而接合。由此,胎体帘布层8被加工成筒状。在这样形成的胎体帘布层8中包含接合部分。该接合部分在胎体帘布层8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在图7中示出了胎体帘布层8的接合部分16的截面。在该图7中,左右方向是胎体帘布层8的长度方向,与该纸面垂直的方向是该胎体帘布层8的宽度方向。接合部分16由片18的一方的边缘20a的部分和另一方的边缘20b的部分构成。因此,该接合部分16中包含的帘线6的根数比该接合部分16以外的部分(以下,非接合部分22)中包含的帘线6的根数多。换言之,接合部分16的帘线密度比非接合部分22的帘线密度高。在该轮胎2的胎体帘布层8中,混合有帘线密度高的部分和帘线密度低的部分。轮胎2被安装于轮辋。在轮胎2的内部填充有空气。通过该空气的填充,轮胎2膨胀。如图6所示,由于胎体帘布层8的帘线6架设于两侧的胎圈10之间而无中断,因此,其动作被约束。如上所述,接合部分16的帘线密度比非接合部分22的帘线密度高。换言之,接合部分16具有比非接合部分22的刚性高的刚性。因此,接合部分16以抑制轮胎2的膨胀的方式进行作用。与此相对,由于非接合部分22的刚性比接合部分16的刚性低,因此,非接合部分22无法像接合部分16那样抑制轮胎2的膨胀。因此,在该轮胎2的膨胀状态下,如图8所示,非接合部分22处的帘线6具有比接合部分16处的帘线6更向外侧压出的倾向。由于膨胀的程度产生差异,因此,在轮胎2的具有该胎体帘布层8的外表面上有时产生凸边24或者凹边26(以下,凸边凹边)。凸边凹边影响轮胎的外观品质。因此,从抑制凸边凹边的产生而得到良好的外观品质的观点考虑,完成了各种研究。该研究的一例在日本特开2000-225808公报中公开。在上述公报中记载的轮胎中,以使相当于上述接合部分的“重叠部”的大体朝向相对于相当于上述帘线的“胎体帘线”的方向倾斜的方式构成该重叠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25808公报从防止凸边凹边的产生的观点考虑,有时使片的一方的边缘部分与另一方的边缘部分以较小的宽度接合。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接合宽度容易产生偏差,可能产生帘线之间张开这样的问题(也称作帘线张开。)。从防止凸边凹边的产生的观点考虑,对于位于胎体的外侧的胎侧部,有时采用具有较大厚度的胎侧部。通过采用该胎侧部,在某种程度抑制了凸边凹边的产生,但不够充分。相反地,采用该胎侧部可能会招致作业性的下降。从防止凸边凹边的产生的观点考虑,有时以对帘线作用较大的张力的方式构成胎体。但是,在该结构中,可能产生胎体的帘线向轮胎的内表面露出的问题(也称为OpenThread:明线)。在上述公报中记载的轮胎中,以重叠部的大体朝向相对于胎体帘线的方向倾斜的方式将胎体帘布层的端部剪断。该剪断要求某种程度的精度。因此,通过手动难以进行该剪断。而且,手动的作业可能损害生产性。从生产性的观点考虑,即使导入用于剪断的设备,也会因导入该设备而产生较大的费用。这样的费用会招致制造成本的上升。这样,为了防止凸边凹边的产生,完成了各种各样的研究,但现状是尚未确立能够充分且廉价地防止凸边凹边的产生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抑制制造成本的上升并且充分防止凸边凹边的产生的充气轮胎。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具有胎面、一对胎侧部、一对胎圈以及胎体,各个胎侧部从上述胎面的端部大致向半径方向内侧延伸,各个胎圈位于比上述胎侧部靠半径方向内侧的位置,上述胎体沿着上述胎面以及上述胎侧部的内侧架设于一方的第一胎圈与另一方的第二胎圈之间,上述胎体具有胎体帘布层,上述胎体帘布层包含多根胎体帘线,在这些胎体帘线中包含在周向上并列的多根第一帘线以及在周向上并列的多根第二帘线,各个第一帘线从其第一前端朝向上述第一胎圈延伸,各个第二帘线从其第二前端朝向上述第二胎圈延伸,上述第二前端的部分与上述第一前端的部分重叠。优选的是,该充气轮胎还具有束带。在该轮胎中,上述束带在上述胎面的半径方向内侧与上述胎体层叠。上述第一前端的部分与上述第二前端的部分的重叠部分位于上述束带的半径方向内侧。优选的是,在该充气轮胎中,上述胎体帘布层是通过将第一片与第二片接合而形成的。上述第一片包含在其长度方向上并列的多根上述第一帘线。上述第二片包含在其长度方向上并列的多根上述第二帘线。在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中,胎体的胎体帘布层包含多根胎体帘线。在这些胎体帘线中包含在周向上并列的多根第一帘线以及在周向上并列的多根第二帘线。在该轮胎中,各个第一帘线从其第一前端朝向第一胎圈延伸。各个第二帘线从其第二前端朝向第二胎圈延伸。并且,第一前端的部分与第二前端的部分重叠。在该轮胎中,第一帘线以及第二帘线各自沿着胎面以及胎侧部延伸,但不架设于第一胎圈与第二胎圈之间。在该轮胎中,第一帘线以及第二帘线不会像不中断地架设于两侧的胎圈的以往胎体的帘线那样使其动作被约束。因此,将该轮胎安装于轮辋,即使在其内部填充空气而使该轮胎膨胀,第一帘线以及第二帘线各自也能够某种程度地自由地移动。在该轮胎中,帘线密度高的部分与帘线密度低的部分的刚性差难以反映到膨胀的程度上。即使帘线密度高的部分与帘线密度低的部分在胎体帘布层中混合,该轮胎也大致一样地膨胀。在该轮胎中,充分防止了凸边凹边的产生。而且,由于也不需要为了胎体帘布层的形成而倾斜着进行剪断来调整其端部,因此,不需要导入用于该剪断的设备。在该轮胎中,抑制制造成本的上升并且充分防止凸边凹边的产生。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得到抑制制造成本的上升并且充分防止凸边凹边的产生的充气轮胎。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束带以及胎体中的帘线的配列情况的展开图。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胎体帘线的结构的剖视图。图4是示出使用第一片以及第二片而形成的胎体帘布层的一部分的示意图。图5是示出加工成筒状的胎体帘布层的一部分的示意图。图6是示出以往的充气轮胎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7是示出胎体帘布层的接合部分的剖视图。图8是示出凸边凹边的产生机理的示意图。标号说明2、32:轮胎;4、40:胎体;6:帘线;8:胎体帘布层;10、38、38a、38b:胎圈;12、34:胎面;14、36:胎侧部;16:接合部分;18:片;20a、20b:片18的边缘;22:非接合部分;42:束带;52:胎芯;54:三角胶;56:胎体帘布层;58:主部;60:折返部;62:胎体帘线;64:顶覆橡胶;74:第一帘线;74a:第一帘线74的第一前端;74b:第一帘线74的第一后端;76:第二帘线;76a:第二帘线76的第二前端;76b:第二帘线76的第二后端;78:第一片;80:第二片;84:第一片78的左端;86:第二片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气轮胎,其具有胎面、一对胎侧部、一对胎圈以及胎体,各个胎侧部从上述胎面的端部大致向半径方向内侧延伸,各个胎圈位于比上述胎侧部靠半径方向内侧的位置,上述胎体沿着上述胎面以及上述胎侧部的内侧架设于一方的第一胎圈与另一方的第二胎圈之间,上述胎体具有胎体帘布层,上述胎体帘布层包含多根胎体帘线,在这些胎体帘线中包含在周向上并列的多根第一帘线以及在周向上并列的多根第二帘线,各个第一帘线从其第一前端朝向上述第一胎圈延伸,各个第二帘线从其第二前端朝向上述第二胎圈延伸,上述第二前端的部分与上述第一前端的部分重叠。

【技术特征摘要】
2015.10.13 JP 2015-2018821.一种充气轮胎,其具有胎面、一对胎侧部、一对胎圈以及胎体,各个胎侧部从上述胎面的端部大致向半径方向内侧延伸,各个胎圈位于比上述胎侧部靠半径方向内侧的位置,上述胎体沿着上述胎面以及上述胎侧部的内侧架设于一方的第一胎圈与另一方的第二胎圈之间,上述胎体具有胎体帘布层,上述胎体帘布层包含多根胎体帘线,在这些胎体帘线中包含在周向上并列的多根第一帘线以及在周向上并列的多根第二帘线,各个第一帘线从其第一前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冲康弘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