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学实验用可移动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4717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学实验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电学实验用可移动平台,包括支架、转动杆和实验平台,支架的侧壁上贯通插设有齿轮条,转动台在支撑杆一侧贯通开设有螺纹孔,转动台远离支撑杆一侧垂直固定有转动杆,转动杆靠近齿轮条的部分固定套接有齿轮,齿轮与齿轮条相互啮合,上滑槽内活动设置有转动环,转动杆加工有外螺纹的部分套接有套筒,套筒与转动杆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套筒上方固定有实验平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仅仅通过一组齿轮之间的啮合,就能完成两个方向的移动,结构更加简单,但是效果更好,不光能够提高装置材料的利用率,而且不再需要使用伸缩杆,使手动调节的精度更高,非常有效。

Movable platform for electrical experimen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electrical experiment auxiliary device technology, especially mobile platform is a kind of electrical experiment, which comprises a bracket, a rotary rod and experimental platform, side walls of the bracket through a rotating table is inserted with a gear, the supporting rod through the side opening with a threaded hole, a rotary table away from the side of the vertical supporting rod is fixed with a rotating rod, rotary rod near the gear part is fixedly sheathed with gears, gear and gear meshing, the chute is arranged on the movable rotating ring, a rotating rod machining with external thread part is sheathed with a sleeve, the sleeve and the rotary rod by screw connection, the sleeve is fixed above the experimental platform. The utility model only through the engagement between a set of gears, the mobile can be completed in two directions,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but the effect is better, not only can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equipment materials, and no longer need to use a telescopic rod, the manual adjustment of high precision, very effecti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学实验用可移动平台
本技术涉及电学实验辅助装置
,具体为一种电学实验用可移动平台。
技术介绍
在电学实验中,尤其是光电实验中,很多实验涉及到对距离以及高度的测量,有很多元器件的高度需要精准对齐才能不影响实验的精度,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1520425343.2”的一种电学实验用固定及移动机构,其公开的结构为了实现水平方向的移动,采用伸缩杆来控制;为了实现竖直方向的移动,采用锥齿轮配合来控制。这种水平位移和高度位移的调节机构,存在较为明显的缺点:1、水平位移和竖直高度位移分别通过一种装置来实现调节,不能通过一个调节装置来同时实现水平和竖直两方向上的位移控制,结构利用率低,十分浪费材料;2、水平方向通过伸缩杆调节,这种调节方法的弊端是调节精度低,手动调节的单位位移较大,操作不方便,浪费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学实验用可移动平台,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所述的电学实验用可移动平台具有结构简单、手动调整位移精度高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学实验用可移动平台,包括支架、转动杆和实验平台,所述支架的侧壁上贯通插设有齿轮条,所述齿轮条位于支架外侧一端固定有推拉手柄,所述支架的内侧壁从下往上分别固定有下滑道和上滑道,所述下滑道中开设有下滑槽,所述下滑槽中活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靠近上滑道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滑块一端转动插接于转动台内,所述转动台在支撑杆一侧贯通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滑块靠近转动台一面对应螺纹孔开设有插孔,所述螺纹孔中通过螺纹配合插接有螺栓;所述转动台远离支撑杆一侧垂直固定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靠近齿轮条的部分固定套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轮条相互啮合,所述转动杆远离转动台一端贯通插设于上滑道并延伸至上滑道上方,所述上滑道中开设有上滑槽,所述上滑槽内活动设置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固定套设于转动杆上;所述转动杆位于上滑道上方的部分加工有外螺纹,所述转动杆加工有外螺纹的部分套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内壁加工有内螺纹,所述套筒与转动杆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套筒上方固定有实验平台。优选的,所述推拉手柄靠近齿轮条一侧还固定有辅助杆,所述辅助杆远离推拉手柄一端也活动插设于支架侧壁上。优选的,所述辅助杆与齿轮条呈平行设置,且辅助杆与齿轮条的长度相同。优选的,所述转动杆在螺栓的正上方固定有限位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支架上插设有齿轮条,齿轮条作为主动件,通过齿轮条带动齿轮和转动杆一起转动,转动杆和下方的转动台以支撑杆为转动轴,而且支撑杆和下方的滑块配合,一方面实现支撑作用,另一方面还更加方便转动杆实现在水平方向的滑动。本技术中在支架之间设置有上滑道和下滑道,两组滑道的配合,使得此平台在水平方向的移动更加精准,不会偏移,而且上滑道和内部的转动环也是为了使得转动杆更好的完成转动,从而带动上方通过螺纹配合的套筒完成上升。本技术中,螺纹孔和插孔相互对应且用来插设螺栓,当需要进行水平方向的移动时,将螺栓通过螺纹孔插进入插孔中,使得转动台与滑块相对固定,然后推动推拉手柄带动齿轮条运动,此时转动杆上的齿轮也无法随着转动台完成转动,所以齿轮条带动着齿轮完成水平方向的运动;当需要进行竖直方向的移动时,将螺栓从插孔中移出,使得转动台可以绕着支撑杆转动,此时推动推拉手柄,带动齿轮条与齿轮完成啮合转动,从而带动上方的套筒在转动过程中由于螺纹配合的作用实现上升效果。本技术通过单独设置的齿轮条和齿轮的配合,来实现通过推拉手柄的推拉动作去控制整个实验平台在水平和竖直方向的移动,仅仅通过一组齿轮之间的啮合,并且配合着一根螺栓的使用,就能完成两个方向的移动,结构更加简单,但是效果更好,不光能够提高装置材料的利用率,而且不再需要使用伸缩杆,使手动调节的精度更高,非常有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进行竖直方向移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进行水平方向移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下滑道与滑块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上滑道与转动环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架、2齿轮条、21辅助杆、3推拉手柄、4下滑道、41下滑槽、5上滑道、51上滑槽、6滑块、61插孔、7支撑杆、8转动台、81螺纹孔、9螺栓、10转动杆、11齿轮、12转动环、13套筒、14实验平台、15限位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学实验用可移动平台,包括支架1、转动杆10和实验平台14,支架1作为整个平台的底座,采用高强度材料制成,支架1的侧壁上贯通插设有齿轮条2,齿轮条2与支架1侧壁呈垂直设置,齿轮条2有齿面朝向使用者,方便与齿轮11啮合,齿轮条2位于支架1外侧一端固定有推拉手柄3,使用者通过推动推拉手柄3来实现齿轮条2的移动,推拉手柄3靠近齿轮条2一侧还固定有辅助杆21,辅助杆21远离推拉手柄3一端也活动插设于支架1侧壁上,辅助杆21用来防止推拉手柄3在水平移动过程中发生偏移的情况,辅助杆21与齿轮条2呈平行设置,且辅助杆21与齿轮条2的长度相同,这样就能够达到辅助杆21和齿轮条2同时运动,相辅相成的状态,同时完成水平移动,并且对齿轮条2进行限位,防止齿轮条2运动时的偏移。支架1的内侧壁从下往上分别固定有下滑道4和上滑道5,下滑道4中开设有下滑槽41,下滑槽41中活动设置有滑块6,滑块6在下滑槽41内进行水平滑动,滑块6靠近上滑道5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7,支撑杆7和下方的滑块6配合,一方面实现支撑作用,另一方面还更加方便转动杆10实现水平方向的滑动,支撑杆7远离滑块6一端转动插接于转动台8内,使得转动台8可以绕着支撑杆7完成转动。转动台8在支撑杆7一侧贯通开设有螺纹孔81,滑块6靠近转动台8一面对应螺纹孔81开设有插孔61,螺纹孔81中通过螺纹配合插接有螺栓9,螺纹孔81和插孔61的孔径大小相同,方便配合插接螺栓9,当螺栓9通过螺纹孔81插进入插孔61中,使得转动台8与滑块6相对固定,无法实现转动,然后推动推拉手柄3带动齿轮条2运动,此时转动杆10上的齿轮11也无法随着转动台8完成转动,所以齿轮条2带动着齿轮11和转动杆10一起完成水平方向的运动,从而使得实验平台14完成水平运动;将螺栓9从插孔61中移出,使得转动台8可以绕着支撑杆7转动,此时推动推拉手柄3,带动齿轮条2与齿轮11完成啮合转动,从而带动上方的套筒13在转动过程中由于螺纹配合的作用实现上升效果,然后带动实验平台14完成竖直方向的上升运动。转动杆10在螺栓9的正上方固定有限位条15,当螺栓9从下滑道4内移出后,螺栓9的上端面刚好与限位条15下表面相接触,可以很好的对螺栓9进行限位,防止螺栓9从螺纹孔81中掉出,此时刚好使得螺栓9不处于插孔61内,从而完成转动杆10的转动,实现套筒13和实验平台14的上升,转动台8远离支撑杆7一侧垂直固定有转动杆10,转动台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学实验用可移动平台,包括支架(1)、转动杆(10)和实验平台(1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侧壁上贯通插设有齿轮条(2),所述齿轮条(2)位于支架(1)外侧一端固定有推拉手柄(3),所述支架(1)的内侧壁从下往上分别固定有下滑道(4)和上滑道(5),所述下滑道(4)中开设有下滑槽(41),所述下滑槽(41)中活动设置有滑块(6),所述滑块(6)靠近上滑道(5)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远离滑块(6)一端转动插接于转动台(8)内,所述转动台(8)在支撑杆(7)一侧贯通开设有螺纹孔(81),所述滑块(6)靠近转动台(8)一面对应螺纹孔(81)开设有插孔(61),所述螺纹孔(81)中通过螺纹配合插接有螺栓(9);所述转动台(8)远离支撑杆(7)一侧垂直固定有转动杆(10),所述转动杆(10)靠近齿轮条(2)的部分固定套接有齿轮(11),所述齿轮(11)与齿轮条(2)相互啮合,所述转动杆(10)远离转动台(8)一端贯通插设于上滑道(5)并延伸至上滑道(5)上方,所述上滑道(5)中开设有上滑槽(51),所述上滑槽(51)内活动设置有转动环(12),所述转动环(12)固定套设于转动杆(10)上;所述转动杆(10)位于上滑道(5)上方的部分加工有外螺纹,所述转动杆(10)加工有外螺纹的部分套接有套筒(13),所述套筒(13)内壁加工有内螺纹,所述套筒(13)与转动杆(10)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套筒(13)上方固定有实验平台(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学实验用可移动平台,包括支架(1)、转动杆(10)和实验平台(1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侧壁上贯通插设有齿轮条(2),所述齿轮条(2)位于支架(1)外侧一端固定有推拉手柄(3),所述支架(1)的内侧壁从下往上分别固定有下滑道(4)和上滑道(5),所述下滑道(4)中开设有下滑槽(41),所述下滑槽(41)中活动设置有滑块(6),所述滑块(6)靠近上滑道(5)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远离滑块(6)一端转动插接于转动台(8)内,所述转动台(8)在支撑杆(7)一侧贯通开设有螺纹孔(81),所述滑块(6)靠近转动台(8)一面对应螺纹孔(81)开设有插孔(61),所述螺纹孔(81)中通过螺纹配合插接有螺栓(9);所述转动台(8)远离支撑杆(7)一侧垂直固定有转动杆(10),所述转动杆(10)靠近齿轮条(2)的部分固定套接有齿轮(11),所述齿轮(11)与齿轮条(2)相互啮合,所述转动杆(10)远离转动台(8)一端贯通插设于上滑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萍李彬彬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建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