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字产品防水壳的致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4090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4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子产品的致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字产品防水壳的致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数字产品防水壳的致动装置包括按钮、按制轴、与数字产品触控按键接触连接的探头,所述按制轴两端分别连接按钮和探头,所述探头的底面为平面结构,所述探头包括导电软体和导电接触件,所述导电软体顶部与按制轴连接,其底部连接导电接触件,所述导电软体设有可弹性形变的软壁,所述软壁、按制轴、导电接触件组成按压腔体,按压时所述软壁形变并按压腔体缩小。此致动机构压入更平稳,底部结构与数码设备的触控按键金属框接触良好,导通良好,工作性能稳定。

Actuating device for waterproof shell of digital produc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actuating field of electronic products, in particular to an actuating device for a waterproof shell of a digital product. The actuating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igital product waterproof shell comprises a button, according to the probe shaft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digital products touch button contact, the shaft ends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a button and probe, the probe of the bottom surface is a plane structure, the probe includes conductive software and conductive contacts. The software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conductive top and the connecting shaft is connected to the bottom of the conductive contact with the conductive soft soft wall elastic deformable, the soft wall, press the shaft, conductive contact piece pressing cavity, when pressing the narrow wall deformation and soft pressing cavity. This mechanism is pressed into the more stable, touch button at the bottom of the structure of digital devices and metal frame contact is good, good conduction, stable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字产品防水壳的致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的致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字产品防水壳的致动装置。
技术介绍
已有按键探头采用圆弧形状底部,压入按键,靠按键底部变形触发触控按键,这种致动机构探头底部是弧形,开始压入时与数码设备接触是点接触,造成数码设备接触面小,当增加压力时数码设备容易直接进入3D触控的接口。并且致动机构与数码设备按键相对位置精度要求高,探头才刚好落在按键上。已有设备压入后,需变形成平底接触触控按键外圈导电环,需要力度大,导通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数字产品防水壳的致动装置,旨在解决现有致动机构与数码设备的接触面,导通不稳定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数字产品防水壳的致动装置包括按钮、按制轴、与数字产品触控按键接触连接的探头,所述按制轴两端分别连接按钮和探头,所述探头的底面为平面结构,所述探头包括导电软体和导电接触件,所述导电软体顶部与按制轴连接,其底部连接导电接触件,所述导电软体设有可弹性形变的软壁,所述软壁、按制轴、导电接触件组成按压腔体,按压时所述软壁形变并按压腔体缩小。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接触件的底端设有导电接触面,所述导电接触面连接并覆盖住导电软体底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软体外侧绕导电接触面一圈设有放射状接触面,所述放射状接触面设有多个放射状凸块,所述多个放射状凸块绕放射状接触面排列连接,所述导电接触面与放射状接触面底部平齐。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接触件为“工”字型结构,包括限位凸块、连接柱、导电接触面,所述限位凸块、连接柱、导电接触面依次连接,所述导电软体在对应位置设有软体凸圈,所述软体凸圈与连接柱侧面连接并卡在限位凸块与导电接触面之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接触面与导电软体的连接处设有圆角。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接触面的中部位置设有接触凹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装置包括探头固定片,所述探头通过探头固定片连接在按制轴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装置包括弹性件、弹性件垫片、防水壳体,所述防水壳体上设有对应数字产品触控按键的开孔,所述探头设置在防水壳体内部,所述按制轴穿过开孔与探头连接,所述开孔设有垫片槽位,所述弹性件垫片卡在垫片槽位上,所述按钮通过弹性件与弹性件垫片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装置包括密封圈,所述开孔设有密封圈槽位,所述密封圈卡在密封圈槽位上并位于弹性件垫片的下端,所述按制轴穿过弹性件垫片、密封圈槽位并与其滑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此致动装置中心采用五金平面觸控,连接的导电软体自带弹力。五金平面触控稳定,连接用的导电软体可实现五金平面与设备操作介面的充分接触,自动校平功能。此致动机构压入更平稳,底部结构与数码设备的触控按键金属框接触良好,导通良好,工作性能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防水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制动装置与防水壳体的连接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中制动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中制动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图;图5是本技术中制动装置第二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制动装置第二实施例的整体操作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中制动装置在数码设备有台阶且需两个零件导通才能操作的整体结构操作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中A区域的放大图;图9是本技术中制动装置实现数码设备3D触控操作的整体结构操作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中B区域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图3至图4所示,一种数字产品防水壳的致动装置包括按钮1、按制轴2、与数字产品触控按键接触连接的探头,按制轴2两端分别连接按钮1和探头,探头的底面为平面结构,探头包括导电软体31和导电接触件32,导电软体31顶部与按制轴2连接,其底部连接导电接触件32,导电软体31设有可弹性形变的软壁311,所述软壁311、按制轴2、导电接触件32组成按压腔体312,按压时软壁311形变并按压腔体312缩小。导电接触件32的底端设有导电接触面34,导电接触面34连接并覆盖住导电软体31底部。按制轴2和导电接触件32两个五金件通过导电软体31连接,按压时软壁311发生形变,按制轴2与导电接触件32接触连接,使下端与数码设备接触的平面在接触操作界面时有自动校平的功能。导电接触件32为“工”字型结构,包括限位凸块35、连接柱36、导电接触面34,限位凸块35、连接柱36、导电接触面34依次连接,导电软体31在对应位置设有软体凸圈37,软体凸圈37与连接柱36侧面连接并卡在限位凸块35与导电接触面34之间。导电接触面34与导电软体31的连接处设有圆角38。导电接触面34边缘倒圆角的结构,避免边缘出现利边刮伤数码设备的操作界面。导电接触面34的中部位置设有接触凹槽39。导电接触面34中间掏空,避免了五金件中心有车断点儿压伤数码设备的操作界面。图3和图4为虚拟电容式触控带压力感应按钮装置,对应的是数码设备上的虚拟按键,如iphone7触摸屏的主按钮,按压时可自动校平并导通后进行触发操作。实施例二:如图5和图6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导电软体31外侧绕导电接触面34一圈设有放射状接触面,放射状接触面设有多个放射状凸块33,多个放射状凸块33绕放射状接触面排列连接,导电接触面34与放射状接触面底部平齐。图5、图6为虚拟导通式触控带压力感应按钮装置,对应的是数码设备上的实体按钮。此致动机构中心采用五金平面触控,周边用放射纹结构,连接的导电软体31自带弹力。五金平面触控稳定,连接用的导电软体31可实现五金平面与设备操作接口的充分接触,周边放射纹的导电软胶可实现有台阶且需两个零件导通才能操作的触控目的,如iphone7主页按键需中间的平面与边上的金属环导通且有一定的压力才能操作。此致动机构压入更平稳,底部面与iphone7触控按键金属框接触良好,导通良好,工作稳定。实施例三:如图1至图8所示,数字产品防水壳的致动装置包括弹性件51、弹性件垫片52、防水壳体6,防水壳体6上设有对应数字产品触控按键的开孔61,探头3设置在防水壳体6内部,按制轴2穿过开孔61与探头3连接,开孔61设有垫片槽位,弹性件垫片52卡在垫片槽位上,按钮1通过弹性件51与弹性件垫片52连接。弹性件51优选为弹簧。该致动装置还包括密封圈7,开孔61设有密封圈槽位,密封圈7卡在密封圈槽位上并位于弹性件垫片52的下端,按制轴2穿过弹性件垫片52、密封圈7并与其滑动连接。本技术在使用时,防水壳体6的开孔61分为两种,一种是对应数码设备上主页按键的主键开孔,一种是对应数码设备屏幕虚拟按键的虚拟键开孔,主键开孔和虚拟键开孔的数量和位置可以根据数码设备的情况或者用户使用需求任意设置。优选的,虚拟键开孔设置实施例一中的致动装置,主键开孔设置实施例二中的致动装置。本技术是通过导电软体31连接按制轴2和导电接触件32,从而来实现该致动装置与数码设备按钮接触时产生电流,进行对数码设备的操作。其中按制轴2和导电接触件32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中提到的具体结构,只要是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数字产品防水壳的致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字产品防水壳的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钮(1)、按制轴(2)、与数字产品触控按键接触连接的探头,所述按制轴(2)两端分别连接按钮(1)和探头,所述探头的底面为平面结构,所述探头包括导电软体(31)和导电接触件(32),所述导电软体(31)顶部与按制轴(2)连接,其底部连接导电接触件(32),所述导电软体(31)设有可弹性形变的软壁(311),所述软壁(311)、按制轴(2)、导电接触件(32)组成按压腔体(312),按压时所述软壁(311)形变并按压腔体(312)缩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字产品防水壳的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钮(1)、按制轴(2)、与数字产品触控按键接触连接的探头,所述按制轴(2)两端分别连接按钮(1)和探头,所述探头的底面为平面结构,所述探头包括导电软体(31)和导电接触件(32),所述导电软体(31)顶部与按制轴(2)连接,其底部连接导电接触件(32),所述导电软体(31)设有可弹性形变的软壁(311),所述软壁(311)、按制轴(2)、导电接触件(32)组成按压腔体(312),按压时所述软壁(311)形变并按压腔体(312)缩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产品防水壳的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接触件(32)的底端设有导电接触面(34),所述导电接触面(34)连接并覆盖住导电软体(31)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字产品防水壳的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软体(31)外侧绕导电接触面(34)一圈设有放射状接触面,所述放射状接触面设有多个放射状凸块(33),所述多个放射状凸块(33)绕放射状接触面排列连接,所述导电接触面(34)与放射状接触面底部平齐。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数字产品防水壳的致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接触件(32)为“工”字型结构,包括限位凸块(35)、连接柱(36)、导电接触面(34),所述限位凸块(35)、连接柱(36)、导电接触面(34)依次连接,所述导电软体(31)在对应位置设有软体凸圈(37),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伟文林爱武
申请(专利权)人:亚洲奥利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