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一种带切面的圆球状镜头罩,包括安装座、固定环以及密封设置在所述安装座和所述固定环之间的圆顶透光片;所述固定环和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圆顶透光片包括透光面以及设置在所述透光面相对两边的切面;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经所述圆顶透光片折射后的光线进入的视窗区以及对称分布在所述视窗区两侧的延伸区,所述透光面和两个所述切面在所述安装座上的投影覆盖所述视窗区和所述延伸区。本申请在和同等半径的圆顶透光片相比,相机能够获取到矩形视野范围不变;同时,缩减了整个圆顶透光片的尺寸,使得安装座的尺寸也能够得到相应的缩减,减小了整个带切面的圆球状镜头罩的体积以及重量,便于携带。便于携带。便于携带。
A spherical lens cover with cut sur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切面的圆球状镜头罩
[0001]本申请涉及相机防护
,尤其是涉及一种带切面的圆球状镜头罩。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摄影文化的发展,人们追求更优秀的作品,在雨天拍摄以及水下拍摄时,通常会给相机装上一个相机防水壳来保护相机。由于相机要搭配多种不同的镜头进行拍摄,因此相机防水壳上也设置了相应的接口,通过在接口中安装不同的镜头防护罩来适配保护不同的镜头,以满足摄影的需求。相机防水壳上的接口可以是凹槽卡接结构或者是螺纹安装结构。
[0003]相机在水下拍照时,通过在相机上加装球面镜头,可以增加相机的拍摄视野。目前,市场上都是采用整圆的球面防水罩,球面防水罩的球形面能够减小拍摄景象的变形,提高拍照质量。但是随着球面镜头的半径增大,相机获取到的视野更广,因此需要半径更大的球面防水罩,导致整体结构变大。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在使用球面防水罩时,存在球面防水罩整体体积大,导致不方便携带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减少球面防水罩的整体体积,本申请提供一种带切面的圆球状镜头罩。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带切面的圆球状镜头罩,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带切面的圆球状镜头罩,包括安装座、固定环以及密封设置在所述安装座和所述固定环之间的圆顶透光片;所述固定环和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圆顶透光片包括透光面以及设置在所述透光面相对两边的切面;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经所述圆顶透光片折射后的光线进入的视窗区以及对称分布在所述视窗区两侧的延伸区,所述透光面和两个所述切面在所述安装座上的投影覆盖所述视窗区和所述延伸区。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座上的延伸区分布在视窗区的相对两侧,缩减了原先环状的延伸区,并提供了一个近似长方形的安装位置,减小了现有技术方案中安装位置所占用的空间;当圆顶透光片在覆盖延伸区和视窗区并且固定在安装座上时,圆顶透光片和安装座相适配;由于圆顶透光片的透光面的相对两边具有切面,再相比于同等半径的半球形防水罩,缩减了整个圆顶透光片的部分尺寸,并且安装座的尺寸也能够得到相应的缩减,最终减小了整个带切面的圆球状镜头罩的体积以及重量,便于携带。
[0009]可选的,所述安装座远离所述圆顶透光片的一面设置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用于和相机防水壳的接口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环的轴线位于所述视窗区的中心。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带切面的圆球状镜头罩安装在相机防水壳上之后,经圆顶透光片的镜面折射的光线能够很好地从安装环中进入到相机防水壳中的相机传感器内,从而利用圆顶透光片实现成像效果。
[0011]可选的,所述安装环的周侧上对称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用于卡接到相机防
水壳的凹槽内。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带切面的圆球状镜头罩进行安装时,利用限位块和相机防水壳的凹槽卡接配合,以实现带切面的圆球状镜头罩和相机防水壳之间的快速固定连接。
[0013]可选的,所述安装环的周侧上还设置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安装环和相机防水壳的接口。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带切面的圆球状镜头罩在安装在相机防水壳的接口上之后,安装环能够和相机防水壳的接口之间有良好的密封性,当相机工作在水下环境时,第一密封圈能够对水进行隔离,防止水进入相机防水壳中造成相机损坏的问题。
[0015]可选的,在所述安装座背离所述安装环的侧面且沿着所述视窗区的边缘设置有增广槽,所述增广槽和所述安装环处于同一轴线;所述增广槽的开口在沿远离所述安装环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外部光线进入圆顶透光片后,经圆顶透光片折射后逐渐汇聚在一起,并通过安装环进入相机内,此时在开口沿远离安装环的方向上逐渐增大的增广槽能够增加光线的进入范围,改善折射后的光线可能被视窗区边缘所阻挡的问题,进一步增加相机的拍摄视野范围。
[0017]可选的,两个所述切面之间的间距在靠近所述安装座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于原先半球形状的凸透镜,减少了圆顶透光片所占用的体积,并且两个切面之间的间距在靠近安装座的方向上逐渐增大,两个切面对透光面有较好的支撑。
[0019]可选的,所述圆顶透光片的边缘设置有限位环,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和所述限位环配合的限位槽,所述固定环和所述限位环抵接。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限位槽和限位环的配合作用,使得圆顶透光片能够在安装座上保持相对位置,减少圆顶透光片在安装座上发生移动的可能性,尽可能避免圆顶透光片受损;并且固定环和限位环抵接,实现了圆顶透光片在安装座上的安装固定。
[0021]可选的,在所述限位槽的底面设置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安装座和所述圆顶透光片。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顶透光片是通过固定环组装固定在安装座上,因为制造公差以及圆顶透光片公差等原因,圆顶透光片和安装座之间可能会存在间隙,在水下使用过程中,可能会有水进入到安装座和圆顶透光片之间,从而会造成相机损坏的问题;利用限位槽底面的第二密封圈,保证圆顶透光片和安装座之间有较好的密封性,避免水进入到相机防水壳内造成相机损坏的问题。
[0023]可选的,所述固定环靠近所述切面的侧边延伸设置有第一遮光板;所述固定环靠近两个所述延伸区相对远离的两个侧边延伸设置有第二遮光板,所述第一遮光板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遮光板的高度。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遮光板和第二遮光板对圆顶透光片边缘进行遮挡,第一遮光板的高度高于第二遮光板的高度,使得相机最后成像时减轻光线从圆顶透光片边缘折射而出现相机拍照质量不好的问题;同时,第一遮光板和第二遮光板还能够提供一个夹持的位置,方便安装。
[0025]可选的,所述第一遮光板在所述切面的投影面积大于所述切面的面积。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遮光板对切面处的光线进行遮挡,尽量减轻光线照亮圆顶透光片的表面而出现相机成像质量不好的问题。
[0027]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8]1.在和同等半径的半球面圆顶透光片相比,相机能够获取到矩形视野范围不变;同时,缩减了整个圆顶透光片的尺寸,使得安装座的尺寸也能够得到相应的缩减,减小了整个带切面的圆球状镜头罩的体积以及重量,便于携带;
[0029]2.安装到相机防水壳上后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够防止在水下使用时防水壳进水的问题;
[0030]3.能够对圆顶透光片边缘的光线进行遮挡,减轻光线照亮圆顶透光片的表面而出现相机成像质量不好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本实施例中一种带切面的圆球状镜头罩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2是本实施例中一种带切面的圆球状镜头罩中沿安装座的宽度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切面的圆球状镜头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1)、固定环(3)以及密封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和所述固定环(3)之间的圆顶透光片(2);所述固定环(3)和所述安装座(1)固定连接,所述圆顶透光片(2)包括透光面(21)以及设置在所述透光面(21)相对两边的切面(22);所述安装座(1)上设置有经所述圆顶透光片(2)折射后的光线进入的视窗区(11)以及对称分布在所述视窗区(11)两侧的延伸区(12),所述透光面(21)和两个所述切面(22)在所述安装座(1)上的投影覆盖所述视窗区(11)和所述延伸区(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切面的圆球状镜头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远离所述圆顶透光片(2)的一面设置有安装环(13),所述安装环(13)用于和相机防水壳的接口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环(13)的轴线位于所述视窗区(11)的中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切面的圆球状镜头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环(13)的周侧上对称设置有限位块(133),所述限位块(133)用于卡接到相机防水壳的凹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切面的圆球状镜头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环(13)的周侧上还设置有第一密封槽(131),所述第一密封槽(131)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32),所述第一密封圈(132)用于密封所述安装环(13)和相机防水壳上的接口。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切面的圆球状镜头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伟文,
申请(专利权)人:亚洲奥利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