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棒型瓷绝缘子的烧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94074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4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棒型瓷绝缘子的烧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座烧:将成型干燥后得到的坯体直立放置在窑车上,用窑具固定所述的坯体,所述的坯体上设有用于吊烧坯体的吊头,所述的吊头的直径大于窑具的直径,所述的吊头与窑具间隔分布,将放置好的坯体放进窑炉烧成;b.吊烧:座烧后的吊头和坯体轴向收缩,使得所述的吊头与窑具接触且被窑具卡住固定,开始吊烧,坯体轴向收缩离开窑车,继续烧成直至坯体底部与窑车上表面距离为10~40mm,完成烧成。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得到的大棒形瓷绝缘子不仅产品外形规整,合格率高,而且直线度好,95%以上能达到DL/T486‑2010标准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棒型瓷绝缘子的烧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瓷绝缘子
,具体涉及一种大棒型瓷绝缘子的烧成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特高压输电工程的日趋庞大,其设备的安全可靠性也越发的重要。在特高压输电系统中,绝缘子的使用量非常大,一般用来支持和固定母线与带电导体、并使带电导体间或导体与大地之间有足够的距离和绝缘,因此绝缘子的性能对特高压输电系统的绝缘效果以及安全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随着特高压零部件国产化进程的推进,单节高度在米及以上的大棒形绝缘子的需求日趋增大,而绝缘子烧成工艺的合格率是关键。目前,国内低电压等级的瓷绝缘子一般是采用座烧的烧成工艺;而大棒形瓷绝缘子由于重量和尺寸较大,坯体强度较低,若单纯采用吊烧的烧成方式则坯体无法成型;若单纯采用座烧的烧成方式使得坯体底座压应力增大,无法承受大棒形瓷绝缘子的全部重量而产生弯曲变形,从而导致大棒形瓷绝缘子产品的质量不合格,无法满足特高压工程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大棒型瓷绝缘子的烧成方法,采用该烧成方法,产品不仅外形规整、直线度好,而且合格率高,能满足特高压工程要求。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一种大棒型瓷绝缘子的烧成方法,采用先座烧后吊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座烧:将成型干燥后得到的坯体直立放置在窑车上,用窑具固定所述的坯体,所述的坯体上设有用于吊烧坯体的吊头,所述的吊头的直径大于窑具的直径,所述的吊头与窑具间隔分布,将放置好的坯体放进窑炉烧成;b.吊烧:座烧后的吊头和坯体轴向收缩,使得所述的吊头与窑具接触且被窑具卡住固定,开始吊烧,坯体轴向收缩离开窑车,继续烧成直至坯体底部与窑车上表面距离为10~40mm,完成烧成。作为优选,所述的吊头与窑具之间的距离与烧成前坯体的长度关系为S=L1-L1×ω-50mm,其中,S为吊头与窑具之间的距离,L1为坯体烧成前的长度,ω为坯体材料的收缩率,ω=(L1-L2)/L1,其中,L2为坯体烧成后的长度。作为优选,所述的吊头与窑具采用圆周面的接触方式固定,接触角度为55~65°。采用该角度范围,能最大限度的提供向上的起吊力及向坯体中心的向心力。作为优选,所述的接触角度为60°。作为优选,所述的坯体底部与窑车上表面距离为20~30mm,则完成烧成。作为优选,所述的成型干燥后得到的坯体为采用等静压干法成型后得到的坯体。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是利用了坯体在烧成过程中轴向收缩的原理,从而由座烧过渡成吊烧。先进行座烧,将坯体直立放在窑车上,用窑具固定坯体,坯体上设有用于将坯体进行吊烧的吊头,吊头与窑具间隔一定距离,因此在此时,吊头对坯体没有向上的作用力,坯体的全部重量在窑车上,这是座烧过程。由于在座烧过程中,吊头和坯体受到高温会轴向收缩,吊头和坯体一起轴向逐渐缩短,而窑具的位置是固定不动的,因此吊头与窑具接触且被窑具卡住固定,开始变成吊烧,坯体受热继续收缩从而离开窑车面,直至完成烧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大棒形瓷绝缘子的重量和尺寸较大,坯体强度较低,若采用直接吊烧的烧成方式,则使得坯体无法成型,因此本专利技术采用先座烧的方法,在座烧的过程使坯件中被直立吊起,然后开始吊烧从而保证了坯体的直线度。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得到的大棒形瓷绝缘子不会出现鼓肚、弯曲变形的现象,不仅产品外形规整,合格率高,而且95%以上的能达到DL/T486-2010标准中绝缘子轴线直线度≤0.3%h(h为元件的长度)的要求,保证了输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以及绝缘子长期运行的可靠性。同时本专利技术巧妙的利用了吊头和坯体在烧成过程中轴向收缩的原理,使得在座烧的过程中随着吊头和坯体的收缩,吊头与窑具接触且被窑具卡住固定,从而由座烧过渡到吊烧,该方法简单方便,易于实现。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烧成方法过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吊头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吊头;2、坯体;3、窑车;4;窑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用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不仅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大棒型瓷绝缘子的烧成方法,采用先座烧后吊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座烧:将等静压干法成型后得到的坯体2直立放置在窑车3上,用窑具4固定所述的坯体2,所述的坯体2上设有用于将坯体2吊烧的吊头1,所述的吊头1与坯体2为一体结构且材料相同,所述的吊头1的直径大于窑具4的直径并且吊头1与窑具4之间间隔距离S,用所述的窑车3将固定好的坯体2放进窑炉中烧成;b.吊烧:座烧后的吊头1和坯体2受到高温轴向收缩,而窑具的位置是不动的,使得所述的吊头1与窑具4接触且被窑具4卡住固定,所述的吊头1与窑具4采用圆周面的接触方式进行固定,接触角度α为55°,开始吊烧,坯体受热轴向收缩离开窑车,继续烧成直至坯体底部与窑车上表面距离H在10~40mm之间,则完成烧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吊头与窑具之间的距离S=L1-L1×ω-50mm,其中,ω为坯体材料的收缩率,ω=(L1-L2)/L1,其中,L2为坯体烧成后的长度。吊头与窑具之间的距离S采用该计算方法是为了保证坯体在烧成过程中能被吊头吊起,也不会因高度太高而造成坯体从吊头处断裂脱落,同时也是为了保证坯体在烧成后,坯体底部与窑车上表面距离H在10~40mm之间,这样可以便于后续工序中坯体的加工。吊头与窑具之间的距离S计算方法有多种,不限于本实施例的方法。本实施例中,窑具与吊头接触角度α为55°。采用该角度是为了是吊头能最大限度的提供向上的起吊力及向坯体中心的向心力,从而保证坯体的直线好。将实施例一中烧成后得到的大棒型瓷绝缘子按照DL/T486-2010标准检测其轴线直线度,结果表明,按照该烧成方法制得的大棒型瓷绝缘子95%能达到轴线直线度≤0.3%h(h为元件的长度)的要求,并且得到的大棒型瓷绝缘子外形规整。实施例二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大棒型瓷绝缘子的烧成方法,采用先座烧后吊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座烧:将等静压干法成型后得到的坯体2直立放置在窑车3上,用窑具4固定所述的坯体2,所述的坯体2上设有用于将坯体2吊烧的吊头1,所述的吊头1与坯体2为一体结构且材料相同,所述的吊头1的直径大于窑具4的直径并且吊头1与窑具4之间间隔距离S,用所述的窑车3将固定好的坯体2放进窑炉中烧成;b.吊烧:座烧后的吊头1和坯体2受到高温轴向收缩,而窑具的位置是不动的,使得所述的吊头1与窑具4接触且被窑具4卡住固定,所述的吊头1与窑具4采用圆周面的接触方式进行固定,接触角度α为60°,开始吊烧,坯体受热轴向收缩离开窑车,继续烧成直至坯体底部与窑车上表面距离H为20~30mm,则完成烧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吊头与窑具之间的距离S=L1-L1×ω-50mm,其中,ω为坯体材料的收缩率,ω=(L1-L2)/L1,其中,L2为坯体烧成后的长度。吊头与窑具之间的距离S采用该计算方法是为了保证坯体在烧成过程中能被吊头吊起,也不会因高度太高而造成坯体从吊头处断裂脱落,同时也是为了保证坯体在烧成后,坯体底部与窑车上表面距离H在20-30mm之间,这样可以便于后续工序中坯体的加工。吊头与窑具之间的距离S计算方法有多种,不限于本实施例的方法。本实施例中,窑具与吊头接触角度α为60°。采用该角度是为了是吊头能最大限度的提供向上的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大棒型瓷绝缘子的烧成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棒型瓷绝缘子的烧成方法,采用先座烧后吊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座烧:将成型干燥后得到的坯体(2)直立放置在窑车(3)上,用窑具(4)固定所述的坯体(2),所述的坯体(2)上设有用于吊烧坯体(2)的吊头(1),所述的吊头的直径大于窑具的直径,所述的吊头(1)与窑具(4)间隔分布,将放置好的坯体(2)放进窑炉烧成;b.吊烧:座烧后的吊头(1)和坯体(2)轴向收缩,所述的吊头(1)与窑具(4)接触且被窑具(4)卡住固定,开始吊烧,坯体(2)轴向收缩离开窑车(3),继续烧成直至坯体(2)底部与窑车(3)上表面距离为10~40mm,完成烧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棒型瓷绝缘子的烧成方法,采用先座烧后吊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座烧:将成型干燥后得到的坯体(2)直立放置在窑车(3)上,用窑具(4)固定所述的坯体(2),所述的坯体(2)上设有用于吊烧坯体(2)的吊头(1),所述的吊头的直径大于窑具的直径,所述的吊头(1)与窑具(4)间隔分布,将放置好的坯体(2)放进窑炉烧成;b.吊烧:座烧后的吊头(1)和坯体(2)轴向收缩,所述的吊头(1)与窑具(4)接触且被窑具(4)卡住固定,开始吊烧,坯体(2)轴向收缩离开窑车(3),继续烧成直至坯体(2)底部与窑车(3)上表面距离为10~40mm,完成烧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棒型瓷绝缘子的烧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头(1)与窑具(4)之间的距离与烧成前坯体(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桑建华栾艺娜王菁马成良王源
申请(专利权)人:中材江西电瓷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