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具自动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34476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4 1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夹具自动下料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一侧设有两个连接柱,两个连接柱分别位于底板的两端,所述连接柱的上端设有连接座,连接座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二支撑柱,连接柱的左侧焊接有第一支撑柱,且第一支撑柱的左端与第二支撑柱的左端之间通过铰座连接有第一液压杆,通过电机可以将料传送到夹具台上,通过夹具头可以将工件进行固定,使得固定工件更加方便,在夹具台的一侧设置了推料装置,通过推料装置可以将加工好的工件推出去,该夹具自动下料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夹具的夹头可以同时打开,既不影响生产也不需要人力进行打开下料,而且能够整齐推送,提高成品率达到高效、成本低的效果。

Automatic blanking device for clamp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ixture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one side surface of the bas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two connecting columns, two connecting columns are located at both ends of the bottom board, the connecting column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seat, the connecting seat through a rotating shaft connected with second support columns, column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welding connection the first column, and between the first support column and left the second support columns left by the hinge seat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hydraulic rod, can be transferred to the material table by the motor through the fixture, jig head workpieces can be fixed, makes the fixing work more convenient, on one side of the fixture set the material pushing device. The pushing device can be processed out of the workpiece, the jig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fixture chuck can be opened at the same time, does not affect the production The utility model does not need manpower for opening and blanking, and can be neatly pushed to improve the finished product rate to achieve high efficiency and low cost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夹具自动下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立式氧化生产
,具体为一种夹具自动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在立式氧化生产线中,一挂料使用到的铝型材固定夹具有几十个甚至达到上百个之多,在氧化完毕后铝型材下料过程中,铝型材的下料所花费的人力和时间是相当多的,在中国国内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是用人工将夹具一个一个地打开取下型材(我们所上说的下料),一般的生产线中,应用的夹具都会在10000个以上,为此所损耗的人力物力是相当大的,而且人工下料对于过重或者过轻的产品容易出现碰伤、刮花增加不良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夹具自动下料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夹具的夹头可以同时打开,既不影响生产也不需要人力进行打开下料,而且能够整齐推送,提高成品率达到高效、成本低的效果,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夹具自动下料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一侧设有两个连接柱,两个连接柱分别位于底板的两端,所述连接柱的上端设有连接座,连接座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二支撑柱,连接柱的左侧焊接有第一支撑柱,且第一支撑柱的左端与第二支撑柱的左端之间通过铰座连接有第一液压杆,两个第二支撑柱之间设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下表面均与设有夹具头,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两端设有两组第一支撑腿,每组第一支撑腿上端通过轴承连接有传送轴,传送轴的一端设有皮带槽,两个传送轴之间设有传送带,传送带与夹具头上下对应,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一侧设有电机,电机的一端设有皮带槽,传送轴的皮带槽与电机的皮带槽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传送带的中间穿插有夹具台,夹具台的四角通过第二支撑腿与底板连接,所述夹具台的一侧设有推料装置,推料装置上设有第二液压杆,底板上表面的一侧设有液压泵,液压泵通过油管与第一液压杆和第二液压杆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一侧设有控制器,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且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液压泵和电机的输入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具头包括弹簧伸缩杆、连接铰座和压板,弹簧伸缩杆通过螺栓与连接板连接,所述弹簧伸缩杆通过短轴连接有连接铰座,连接铰座的下端焊接有压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推料装置包括推料板、U型支架、固定块和第二液压杆,所述固定块的个数为两个,且固定块的设置在底板上表面的一侧,两个固定块的右侧设有第二液压杆,第二液压杆的伸缩端通过连接块连接有U型支架,两个U型支架的上端右侧之间设有推料板,推料板的下端高于夹具台的上表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的右侧设有光感传感器,光感传感器与推料板前后对应,且光感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控制器的输入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的右端设有L型结构的转料台,且转料台的上表面低于夹具台的上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夹具自动下料装置上设置了电机,通过电机可以将料传送到夹具台上,在连接板的下表面设置了夹具头,通过夹具头可以将工件进行固定,使得固定工件更加方便,在夹具台的一侧设置了推料装置,通过推料装置可以将加工好的工件推出去,该夹具自动下料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夹具的夹头可以同时打开,既不影响生产也不需要人力进行打开下料,而且能够整齐推送,提高成品率达到高效、成本低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液压杆、2第一支撑柱、3推料装置、31推料板、32U型支架、33固定块、34第二液压杆、4电机、5夹具头、51弹簧伸缩杆、52连接铰座、53压板、6传送带、7底板、8第一支撑腿、9传送轴、10皮带、11连接座、12第二支撑柱、13连接柱、14连接板、15液压泵、16控制器、17光感传感器、18第二支撑腿、19夹具台、20转料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夹具自动下料装置,包括底板7,底板7的上表面一侧设有两个连接柱13,两个连接柱13分别位于底板7的两端,连接柱13的上端设有连接座11,连接座11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二支撑柱12,连接柱13的左侧焊接有第一支撑柱2,且第一支撑柱2的左端与第二支撑柱12的左端之间通过铰座连接有第一液压杆1,通过第一液压杆1可以带动第二支撑柱12转动,两个第二支撑柱12之间设有连接板14,连接板14的下表面均与设有夹具头5,夹具头5包括弹簧伸缩杆51、连接铰座52和压板53,弹簧伸缩杆51通过螺栓与连接板14连接,弹簧伸缩杆51通过短轴连接有连接铰座52,连接铰座52的下端焊接有压板53,底板7上表面的两端设有两组第一支撑腿8,通过压板53可以对工件进行夹紧,使得夹紧工件更加方便,每组第一支撑腿8上端通过轴承连接有传送轴9,传送轴9的一端设有皮带槽,两个传送轴9之间设有传送带6,传送带6与夹具头5上下对应,底板7上表面的一侧设有电机4,电机4的一端设有皮带槽,传送轴9的皮带槽与电机4的皮带槽之间通过皮带10连接,通过电机4可以带动传送轴9转动,通过传送轴9带动传送带6转动,传送带6的中间穿插有夹具台19,夹具台19的四角通过第二支撑腿18与底板7连接,夹具台19的一侧设有推料装置3,推料装置3包括推料板31、U型支架32、固定块33和第二液压杆34,固定块33的个数为两个,且固定块33的设置在底板7上表面的一侧,两个固定块33的右侧设有第二液压杆34,第二液压杆34的伸缩端通过连接块连接有U型支架32,两个U型支架32的上端右侧之间设有推料板31,推料板31的下端高于夹具台19的上表面,由传送带6可以将工件传送到夹具台19上表面,通过第二液压杆34可以带动U型支架32左右移动,通过U型支架32带动推料板31移动,由推料板31将工件推出夹具台19,推料装置3上设有第二液压杆34,底板7上表面的一侧设有液压泵15,液压泵15通过油管与第一液压杆1和第二液压杆34连接,第一支撑柱2的一侧设有控制器16,控制器16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且控制器16的输出端电连接液压泵15和电机4的输入端,底板7的上表面的右侧设有光感传感器17,光感传感器17与推料板31前后对应,且光感传感器17的输出端电连接控制器16的输入端,控制器16为单片机,其控制液压泵15、电机4和光感传感器17为现有常用的控制方法,通过光感传感器17可以检测推料装置3是否将工件推出夹具台19上表面,底板7的右端设有L型结构的转料台20,且转料台20的上表面低于夹具台19的上表面,通过转料台20可以工件进行转接,该夹具自动下料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夹具的夹头可以同时打开,既不影响生产也不需要人力进行打开下料,而且能够整齐推送,提高成品率达到高效、成本低的效果。在使用时:首先通过电机4带动传送轴9转动,通过传送轴9带动传送带6转动,由传送带6将工件传送到夹具台19上表面,再通过第一液压杆1带动第二支撑柱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夹具自动下料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夹具自动下料装置,包括底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7)的上表面一侧设有两个连接柱(13),两个连接柱(13)分别位于底板(7)的两端,所述连接柱(13)的上端设有连接座(11),连接座(11)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二支撑柱(12),连接柱(13)的左侧焊接有第一支撑柱(2),且第一支撑柱(2)的左端与第二支撑柱(12)的左端之间通过铰座连接有第一液压杆(1),两个第二支撑柱(12)之间设有连接板(14),连接板(14)的下表面均与设有夹具头(5),所述底板(7)上表面的两端设有两组第一支撑腿(8),每组第一支撑腿(8)上端通过轴承连接有传送轴(9),传送轴(9)的一端设有皮带槽,两个传送轴(9)之间设有传送带(6),传送带(6)与夹具头(5)上下对应,所述底板(7)上表面的一侧设有电机(4),电机(4)的一端设有皮带槽,传送轴(9)的皮带槽与电机(4)的皮带槽之间通过皮带(10)连接,所述传送带(6)的中间穿插有夹具台(19),夹具台(19)的四角通过第二支撑腿(18)与底板(7)连接,所述夹具台(19)的一侧设有推料装置(3),推料装置(3)上设有第二液压杆(34),底板(7)上表面的一侧设有液压泵(15),液压泵(15)通过油管与第一液压杆(1)和第二液压杆(34)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2)的一侧设有控制器(16),控制器(16)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且控制器(16)的输出端电连接液压泵(15)和电机(4)的输入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具自动下料装置,包括底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7)的上表面一侧设有两个连接柱(13),两个连接柱(13)分别位于底板(7)的两端,所述连接柱(13)的上端设有连接座(11),连接座(11)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二支撑柱(12),连接柱(13)的左侧焊接有第一支撑柱(2),且第一支撑柱(2)的左端与第二支撑柱(12)的左端之间通过铰座连接有第一液压杆(1),两个第二支撑柱(12)之间设有连接板(14),连接板(14)的下表面均与设有夹具头(5),所述底板(7)上表面的两端设有两组第一支撑腿(8),每组第一支撑腿(8)上端通过轴承连接有传送轴(9),传送轴(9)的一端设有皮带槽,两个传送轴(9)之间设有传送带(6),传送带(6)与夹具头(5)上下对应,所述底板(7)上表面的一侧设有电机(4),电机(4)的一端设有皮带槽,传送轴(9)的皮带槽与电机(4)的皮带槽之间通过皮带(10)连接,所述传送带(6)的中间穿插有夹具台(19),夹具台(19)的四角通过第二支撑腿(18)与底板(7)连接,所述夹具台(19)的一侧设有推料装置(3),推料装置(3)上设有第二液压杆(34),底板(7)上表面的一侧设有液压泵(15),液压泵(15)通过油管与第一液压杆(1)和第二液压杆(34)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2)的一侧设有控制器(16),控制器(16)的输入端电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官满成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鼎技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