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料层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34317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4 1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高炉连续投料状态下获知料层分布及变化的高炉料层测量装置,包括位于原始料面上方且连接于炉墙内壁的固定架;固定架上设有测量筒,测量筒为中空结构,内设有运动导轨、可沿运动导轨升降运动的摄像头,摄像头设有光源;测量筒的线路经铺设在原始料面上的保护套管连接至炉墙内壁边缘,通过金属导管引出炉外连接远程控制端;测量筒侧壁设有测量窗口,测量窗口为透明,内侧设有刻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摄像头置于密封的测量筒内,建立良好测量环境;连续投料情况下可远程控制实时精准测量,避免停机;以测量窗口的刻度为参照系测定炉料厚度及变形状况;自带光源克服高炉内环境并获取彩色图像输送至炉外;避免“器壁效应”。

Material layer measuring device for blast furna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last furnace in continuous feeding condition that the distribution and change of blast furnace feeding layer material layer measuring device comprises a fixed frame in the original level above and connected to the inner wall of the furnace wall; the fixed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measuring cylinder, a measuring cylinder is a hollow structure is arranged in the guide rail, moving along the motion rail lifting movement of the camera, the camera is provided with a light source; the measuring tube line by laying in the original surface of the protective sleeve is connected to the furnace wall edge, through the metal catheter outside the furnace to connect to remote control terminal; the measuring cylinder side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measurement window, the measurement window is transparent, the inside is provided with scales; the utility model measurement the camera is placed in a sealed tube, to establish a good environment for measurement; remote control real-time accurate measurement, the material conditions to avoid downtime; the scale of measurement window for reference The thickness and deformation of the furnace are measured by the system. The light source is used to overcome the internal environment of the blast furnace, and the color image is sent to the outside of the furnace to avoid the wall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炉料层测量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铁生产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炉,特别是涉及一种高炉料层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高炉炼铁时,炉料由炉顶的“无料钟”装入炉内,借助于高炉下部的鼓入的热风,通过燃烧焦炭产生热量和一氧化碳,一方面加热炉料,另一方面还原炉料,从而实现生铁的正常生产。同时高炉的冶炼过程也是通过布料和鼓风参数来进行调节的。高炉操作中通过调整布料量、布料顺序、控制炉料落点等措施,可以调控高炉内部煤气流的分布,从而控制CO、CO2、H2等在炉内的分布状态,一方面控制热量在炉内的分布,两一方面控制炉内不同部位化学反应速度,进而实现高炉生产的优化、故障处理等功能。布料时一般从炉顶装入两种炉料,焦炭和矿石,焦炭作为燃料单独装入,矿石一般包括烧结矿、球团矿、块矿,在料罐中经混合后一起装入高炉中。目前几乎所有大型高炉都是采用无钟布料设备将炉料布入炉内,实现炉料的装入,这种设备是通过溜槽在不同角位旋转不同圈数来实现逐渐将炉料布入炉内。炉料装入炉内后,矿石和焦炭均会形成一定的层状料层,并沿高炉半径方向形成一定厚度,一般会形成边缘带平台的料面形状。炉内燃烧焦炭产生热量和一氧化碳在炉膛内形成气流,因布料种类和布料量的差异,焦炭和矿石在炉顶沿半径方向形成厚度不同的分布,而气流流动均受到料层粒度和厚度的影响。矿石粒度小、比重大,形成的料层厚度大的地方对煤气流的阻力也大,也就是说矿石层和焦炭层的不同厚度实际上代表了其对煤气流的不同阻力。生产中一般用矿石和焦炭层的厚度比,即O/C比来作为高炉炉顶气流调剂的一种评判标准。在高炉操作中,O/C比的分布直接决定了高炉气流分布,这个参数对高炉操作至关重要。但在实际高炉操作中O/C比很难精确计算出来,主要是由于布完焦炭后形成的料面形状,在后续布矿过程中,因矿石冲击力大,落在由散料构成的焦炭层上时,焦炭层会发生塌落,这种塌落会破坏布后续矿前形成的焦炭料面形状,从而不能获得真实的O/C比分布,其核心问题就是不清楚地获知炉料的塌落量、塌落位置、焦炭及矿石混合的状况。文献“KimLHochings,JohnMBurgess,Applicationof‘Rabit’BurdenDistributionModeltoBHPBlastFurnaces,IRONMAKINGCONFERENCEPROCEEDINGS,USA,1988,P289~296。”中提供了一种利用散料层边坡稳定理论来计算料层塌落的算法,这种方法多年来只见于日本高炉,在其他国家很难推广,究其原因有下列三点:一方面在计算过程中需要确定炉料安息角、确定公式参数,这些参数都是基于测量值确定的,不进行实际测量,很难准确确定;另一个方面用该理论可以计算自由料面的炉料塌落量,但高炉内部是一个封闭性、约束性空间,炉料受冲击时是一种约束性塌落,边坡稳定性理论用在此处并不适合;再一个方面是这种方法毕竟只是一种理论计算,实际状况如何还是需要进行实际校验。正是由于O/C比分布在高炉操作中对气流分布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掌握焦炭层在矿石冲击下的布料规律。鉴于高炉是一个巨大的密闭反应器,一旦高炉运行后,除非高炉中修,或者高炉大修,否则高炉生产不会停止,高炉炉顶一直处于一种高温、高粉尘、高压的密闭状态,根本无法实现料面变形的直接测量。目前世界上所有研究炉料变形的实验都是在高炉开炉前的装料过程中完成的。文献“张毅等,武钢新3号高炉开炉装料实测,武钢炼铁40年,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371页~379页。”中公开了一种人工玻璃板测量法。该方法通过在炉顶矿石层中沿半径方向打入钢钎形成了支撑杆,在支撑杆旁垂直安置带刻度的有机玻璃板,将玻璃板固定在两排钢钎之间,然后在矿石层上布入焦炭,焦炭布完后,相关人员进入炉内,测定焦炭层料面形状,记录焦炭层厚度,然后再布入矿石,布料完成后相关人员再一次进入炉内,测量矿石层形状并记录矿石层厚度,同时扒开矿石层观察焦炭层的变化,判断矿石对焦炭的冲击变形。巨大的有机玻璃板会阻挡炉料的滚动、滑落,形成严重的“器壁效应”,破坏实际的料面分布;同时该方法费时费力,测量一次需花费3~5天的时间,严重影响生产进度;并且,随着高炉的大型化,目前高炉内容积一般会超过4000m3,如此巨大的高炉一次炉料的装入量会超过200吨,炉料堆积厚度超过1米,如此大量的炉料具有巨大的冲击动能,对于3~5米高的有机玻璃板而言,很难抵御这种长时间、剧烈打击,若采用有机玻璃板来实现3~5批料的料面变形测量显然不切实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在高炉连续投料状态下获知料层分布及料层变化的高炉料层测量装置。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专利技术目的的,一种高炉料层测量装置,它包括位于炉内原始料面(投料检测前炉内原有炉料的料面,即为原始料面)上方且连接固定于炉墙内壁的固定架,固定架用钢管焊接而成,可防止炉料的冲击;固定架上设有测量筒,测量筒的中心线与高炉的中心线平行,所述的测量筒为中空结构,测量筒内设有运动导轨、可沿运动导轨升降运动的摄像头,摄像头设有光源,以克服炉内光照环境不佳;测量筒的线路经铺设在原始料面上的保护套管连接至炉墙内壁边缘,再通过金属导管(金属导管嵌于炉墙内)沿炉墙引出炉外连接至远程控制端;所述的测量筒的侧壁上设有测量窗口,测量窗口为透明,测量窗口的内侧设有垂直方向上的高度刻度。本技术为了便于掌握准确的炉料料层详情,所述的固定架为网格形状,固定架上沿高炉炉膛半径方向依次排列设有测量筒,各测量筒分别安装于沿炉膛半径方向的网格的十字交叉点;所述的固定架上设有6~8个测量筒,各测量筒之间的间距为多少80㎝~100㎝,从而在尽可能多的分布测量点的情况下,即不影响炉料的流动和分布,又保证测量值的精确度。本技术为了实现远程获取清晰影像,所述的运动导轨为设于测量筒内壁上的导槽,所述的摄像头设于由动力带动的驱动机构,摄像头连接有通讯线;所述的测量筒的底部设有接线卡口,摄像头经通讯线连接于接线卡口,通讯线仅供传输摄像头的影像数据;所述的测量筒内设有连接于接线卡口的线路组,线路组连接于摄像头、驱动机构、光源。本技术为了便于调整摄像头位置,所述的动力包括微型电机,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与导槽啮合的驱动齿轮组,驱动齿轮组连接于微型电机的输出端并由微型电机驱动,微型电机经线路组连接于接线卡口;所述的导槽为齿形凹槽(为2条),且分别位于测量筒同一直径线的两端且二者平行,并平行于测量筒的中心线。本技术所述的线路组包括供电线、照明线、电源线;微型电机经供电线、光源经照明线、摄像头经电源线分别连接于接线卡口;供电线用于给驱动结构的微型电机供电,照明线用于给摄像头的光源供电,电源线用于给摄像头提供工作用电。本技术为了便于测量,所述的测量筒为中空的圆柱体形;所述的测量窗口处于测量筒的半径方向上的截面为扇形,即扇形的短弧位于测量筒的内壁,梯形的长弧位于测量筒的外壁,使观测视野更好,且弧面更容易分散外界炉料的压强。本技术为了保证测量环境,所述的测量筒的底部位于接线卡口周围设有用来密封接线卡口的密封圈;所述的测量窗口为耐压玻璃管,抵抗外界炉料的强大压强,保证测量环境;所述的摄像头为彩色摄像头,获取影响更清晰,便于测量人员观测准确;所述的线路组为弹性多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高炉料层测量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炉料层测量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位于炉内原始料面上方且连接固定于炉墙内壁的固定架;固定架上设有测量筒,所述的测量筒为中空结构,测量筒内设有运动导轨、可沿运动导轨升降运动的摄像头,摄像头设有光源;测量筒的线路经铺设在原始料面上的保护套管连接至炉墙内壁边缘,再通过金属导管沿炉墙引出炉外连接至远程控制端;所述的测量筒的侧壁上设有测量窗口,测量窗口为透明,测量窗口的内侧设有刻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炉料层测量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位于炉内原始料面上方且连接固定于炉墙内壁的固定架;固定架上设有测量筒,所述的测量筒为中空结构,测量筒内设有运动导轨、可沿运动导轨升降运动的摄像头,摄像头设有光源;测量筒的线路经铺设在原始料面上的保护套管连接至炉墙内壁边缘,再通过金属导管沿炉墙引出炉外连接至远程控制端;所述的测量筒的侧壁上设有测量窗口,测量窗口为透明,测量窗口的内侧设有刻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料层测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架为网格形状,固定架上沿高炉炉膛半径方向依次排列设有测量筒;所述的固定架上设有6~8个测量筒,各测量筒之间的间距为多少80㎝~1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料层测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运动导轨为设于测量筒内壁上的导槽,所述的摄像头设于由动力带动的驱动机构,摄像头连接有通讯线;所述的测量筒的底部设有接线卡口,摄像头经通讯线连接于接线卡口;所述的测量筒内设有连接于接线卡口的线路组,线路组连接于摄像头、驱动机构、光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炉料层测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运动导轨为设于测量筒内壁上的导槽,所述的摄像头设于由动力带动的驱动机构,摄像头连接有通讯线;所述的测量筒的底部设有接线卡口,摄像头经通讯线连接于接线卡口;所述的测量筒内设有连接于接线卡口的线路组,线路组连接于摄像头、驱动机构、光源。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佳杜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