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衡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33641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4 1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平衡吊,包括底座、立柱、安装于立柱顶部的转轴、自转轴水平横向延伸设置的悬臂、气缸、控制柄以及制动装置;立柱顶部设置平行设置的第一立板与第二立板,转轴被垂直设置于第一立板与第二立板之间,转轴接近第二立板的一端一体化设置制动盘;制动装置包括:驱动件,支筒,与支筒铰接的第一制动钳,以及与第一制动钳铰接的第二制动钳,第一制动钳与第二制动钳形成咬合制动盘的开口部,驱动件通过纵向驱动第二制动钳,以实现开口部的开闭,驱动件通过安装板与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制动装置与制动盘的相互咬合,既实现了对悬臂的良好制动,有简化了平衡吊的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

Balance hang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alance cran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column, mounted on the top of the columns, the horizontal axis of rotation shaft is extended, the cantilever cylinder and a control handle and a braking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column; the first vertical arranged in parallel plate and second vertical plate, the rotary shaft is vertically arranged on the vertical plate between first and second the vertical plate, vertical plate at one end of the shaft close to the integration of the second set of brake disc; brake device comprises a driving piece, and a supporting tube, the first brake caliper cylinder hinged, and first articulated second brake caliper brake caliper, caliper brake caliper and the first second openings are formed occlusal brake discs, drive through vertical drive second brake caliper to open closed opening, driven by the top mounting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column. Through the mutual engagement between the braking device and the brake disc, the good brake for the cantilever is realized,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balance hanger is simplified, and the manufacturing cost is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衡吊
本技术涉及负载转移机械
,更具体涉及一种平衡吊。
技术介绍
平衡吊在负载转移的应用场景中,通常用于对重物进行提起并水平转动,然后将重物放下。平衡吊被广泛应用于铸造机械等重量较小的场所中。平衡吊在使用中需要对平衡吊旋转的幅度进行控制,以对重物进行精确的拾取与放下。传统的平衡吊需要在操作人员的手动控制下在水平方向中进行旋转。但是,由于平衡吊的悬臂较长,在发生需要转动过程中进行停止操作时,无法有效停止。如果采用汽车制动技术中的刹车片与刹车盘的话,需要额外配置液压系统,因此存在成本过高的问题。同时,如果采用电磁阀制动的技术方案则也存在制动效果不佳的问题。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平衡吊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平衡吊,用以实现对平衡吊的悬臂在水平转动过程中的有效制动,并降低平衡吊的制造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平衡吊,包括:底座、立柱、安装于立柱顶部的转轴、自转轴水平横向延伸设置的悬臂、与悬臂活动装配的气缸及装配于气缸末端的控制柄以及制动装置;所述立柱顶部设置平行设置的第一立板与第二立板,所述转轴被垂直设置于第一立板与第二立板之间,所述转轴接近第二立板的一端一体化设置制动盘;所述制动装置包括:驱动件,支筒,与支筒铰接的第一制动钳,以及与第一制动钳铰接的第二制动钳,所述第一制动钳与第二制动钳形成咬合制动盘的开口部,所述驱动件通过纵向驱动第二制动钳,以实现开口部的开闭,所述驱动件通过安装板与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制动盘的上表面与下表面设置有凸块。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悬臂包括主悬臂与副悬臂,所述主悬臂及副悬臂与转轴形成三角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悬臂与副悬臂的夹角为10~20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悬臂为空心结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沿所述主悬臂延伸方向的底部设置一个狭长的口部,所述气缸的顶部设置被主悬臂所收容的滑块,所述气缸能够沿主悬臂在口部中作线性滑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本技术中,通过制动装置与制动盘的相互咬合,既实现了对悬臂的良好制动,有简化了平衡吊的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平衡吊的立体图;图2为装配于平衡吊中的制动装置的主视图;图3为图1所示出的一种平衡吊的主视图;图4为图3中标号A处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请参图1至图4所示出的本技术一种平衡吊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平衡吊,包括:底座10、设置于底座10上方并与底座10呈一体式结构的立柱11、安装于立柱11顶部的转轴12、自转轴12水平横向延伸设置的悬臂14、与悬臂14活动装配的气缸15及装配于气缸15末端的控制柄16以及制动装置13。同时,在气缸15的侧部设置气动控制系统17,以通过该气动控制系统17向气缸15输出压缩空气,并控制气缸15中顶杆的伸长或者缩短。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控制柄16的底部可连接吊耳(未示出),以通过吊耳对重物进行起吊或者放下等转运操作。该立柱11顶部设置平行设置的第一立板111与第二立板112。转轴12被垂直设置于第一立板111与第二立板112之间,并可相对于第一立板111与第二立板112在水平方向上进行旋转。转轴12接近第二立板112的一端一体化设置制动盘121。该制动装置13包括:驱动件130,支筒139,与支筒139铰接的第一制动钳,以及与第一制动钳铰接的第二制动钳,所述第一制动钳与第二制动钳形成咬合制动盘121的开口部1300,所述驱动件130通过纵向驱动第二制动钳,以实现开口部1300的开闭,所述驱动件130通过安装板131与立柱12的顶部固定连接。驱动件130优选为气缸,可通过接入压缩空气,驱动气缸的顶杆(未示出)推动第二制动钳垂直向上或者向下运动,以调整开口部1300的开闭状态及开口幅度。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悬臂14包括主悬臂141与副悬臂142,所述主悬臂141及副悬臂142与转轴12形成三角形。所述主悬臂141与副悬臂142的夹角为10~20度。所述主悬臂141为空心结构。沿所述主悬臂141延伸方向的底部设置一个狭长的口部140,所述气缸15的顶部设置被主悬臂141所收容的滑块151,所述气缸15能够沿主悬臂141在口部140中作线性滑动,从而调整气缸15与立柱11之间的距离,从而调整该平衡吊在对重物进行起吊或者放下等转运操作时的作业范围。参图2及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第一制动钳与第二制动钳呈片状并通过销轴135活动连接,并均呈Z字形。第一制动钳包括通过销轴138与支筒139连接的第一片段136以及第二片段134,第二制动钳包括与驱动件130的顶杆连接的第三片段137以及第四片段133。所述第一制动钳与第二制动钳交叉布置并通过销轴135活动连接。第四片段133与第二片段134形成夹持并咬合制动盘121的开口部1300。制动盘121的上表面与下表面设置有凸块1211。第一制动钳铰接与第二制动钳对向运动,以通过第一制动钳及第二制动钳夹紧该制动盘121,从而是实现制动效果,从而在悬臂14需要停止转动时,通过制动盘121与制动装置13的配合,对悬臂14的转动进行制动。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技术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技术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平衡吊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衡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立柱(11)、安装于立柱顶部的转轴(12)、自转轴水平横向延伸设置的悬臂(14)、与悬臂(14)活动装配的气缸(15)及装配于气缸(15)末端的控制柄(16)以及制动装置(13);所述立柱(11)顶部设置平行设置的第一立板(111)与第二立板(112),所述转轴(12)被垂直设置于第一立板(111)与第二立板(112)之间,所述转轴(12)接近第二立板(112)的一端一体化设置制动盘(121);所述制动装置(13)包括:驱动件(130),支筒(139),与支筒(139)铰接的第一制动钳,以及与第一制动钳铰接的第二制动钳,所述第一制动钳与第二制动钳形成咬合制动盘(121)的开口部(1300),所述驱动件(130)通过纵向驱动第二制动钳,以实现开口部(1300)的开闭,所述驱动件(130)通过安装板(131)与立柱(11)的顶部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衡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立柱(11)、安装于立柱顶部的转轴(12)、自转轴水平横向延伸设置的悬臂(14)、与悬臂(14)活动装配的气缸(15)及装配于气缸(15)末端的控制柄(16)以及制动装置(13);所述立柱(11)顶部设置平行设置的第一立板(111)与第二立板(112),所述转轴(12)被垂直设置于第一立板(111)与第二立板(112)之间,所述转轴(12)接近第二立板(112)的一端一体化设置制动盘(121);所述制动装置(13)包括:驱动件(130),支筒(139),与支筒(139)铰接的第一制动钳,以及与第一制动钳铰接的第二制动钳,所述第一制动钳与第二制动钳形成咬合制动盘(121)的开口部(1300),所述驱动件(130)通过纵向驱动第二制动钳,以实现开口部(1300)的开闭,所述驱动件(1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中星李兴成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华铸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