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帘线及使用该复合帘线制造的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3226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4 18: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与将高模量纱线及聚酰胺单丝合股制造成复合帘线及利用该复合帘线制造的轮胎。具体讲,就是涉及一种制造带有线芯包覆结构的复合帘线,其包括:含有聚酰胺单丝的线芯;以所述线芯为中心捻成螺旋形并含有高模量纱线的包覆层。依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复合帘线可以对不同区间的模量比进行精确调节,从而可以提高帘线的制造性及轮胎的工艺性,增强均匀性及减少行驶性能的偏差。另外,采用依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复合帘线的轮胎可以减少行驶中轮胎变形,能够同时满足行驶性能与舒适性能要求。

Composite cord and tire made of the composite cor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mposite cord made of a joint of a high modulus yarn and a polyamide monofilament and a tire made of the composite cord. Specifically, that relates to a composite cord, wire coating structure with manufacturing includes a core containing polyamide monofilament; coating on the wire core as the center of twist into a spiral shape and contains high modulus yarns. The composite cord according to the invention can precisely adjust the modulus ratio of the different sections, thereby improving the manufacturing property of the cord and the technology of the tire, enhancing uniformity and reducing deviation of driving performance. In addition, the tire with the composite cord according to the invention can reduce the deformation of the tire during running, and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riding performance and comfort performance at the same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帘线及使用该复合帘线制造的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与复合帘线及使用该复合帘线的轮胎相关的技术。具体讲,就是涉及一种与线芯包覆(corecovering)结构的复合帘线及含有该复合帘线的轮胎相关的技术。
技术介绍
普通的轿车用及轻型载重汽车轮胎的带束层由钢帘线构成,其比重较大,因此在行驶时会产生很大的离心力,从而引发带束层脱落的事故。因此,为了防止这种事故的发生,可以用低比重的纤维帘线替代钢帘线,或者采用一种能够固定带束层从而提高耐久力的叫作冠带层(capply)的轮胎结构物。上述纤维帘线或者冠带层越是用于高速行驶就越需要提高其强度。提高其强度的方法一般采取使用多张纤维帘线或冠带层,或者增加帘线排列密度。目前主要用作纤维帘线或者冠带层帘线的尼龙-66帘线其强度不够,因此一般使用厚度厚的帘线或者将2张以上帘线叠加使用。这会增加轮胎重量及体积,不利于散热,成为轮胎耐久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为了改善上述问题而研发的技术,即大韩民国公开专利第2003-13904号涉及一种减轻轮胎重量的技术,即将一根由单丝构成的强度优秀的帘线设置在中心位置,在其外周排列粘合性优秀的尼龙-66,通过采用强度优秀且粘结力强的复合帘线(复合纤维帘线)减少了帘线使用量,由此减轻轮胎重量。但是,如果在上述复合帘线的中心位置设置一根芳香族聚酰胺纤维,会降低耐疲劳性能,因此不适合用作受屈伸较多的轮胎冠带层帘线。另外,现有用作高性能轮胎补强带束层的芳香族聚酰胺复合帘线将初始模量与切断模量之比作为专利技术的特征。作为与芳香族聚酰胺复合帘线相关的先行专利,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住友橡胶的日本公开专利特开平01-247204号与米其林的美国注册专利第7222481号。在住友橡胶的专利中,将初始模量与最终模量之比限定在2~9;在米其林的专利中,则将初始模量与最终模量之比定义在10以上。但是,关于这种模量比的技术对初始模量的定义不明确,因此技术范围也比较模糊。理论上,初始模量定义为在应力-变形率曲线中当变形率为0时的切线倾斜度。但是,实际上,如果在轮胎帘线的测定曲线图中0点处划切线,其倾斜度就非常低。为了防止出现这一情况,就必须确定特定区间并求出正切(tanα)倾斜度值。但是,上述文献中并没有提及与此相关的区间。另外,实际上,在进行普通的拉伸试验时,在基础荷载(primaryload)条件即0.5cN/tex或0.05g/d条件下,并不能确定实际上变形率0点处的切线倾斜度是否能够准确地代表初始模量值。在现有基础荷载条件下乃至微小位移区间内,构成帘线的纤维束在低于一定负荷的条件下,由于其集束力不足的结构特性,故应力分散不均匀,并发生帘线的结构性变形。所以,在进行拉伸试验时,对基础荷载条件下材料初始模量的定义存在诸多不足。这种现象导致初始微小区间的模量比原本预期的特性值低。实际上,如果只有芳香族聚酰胺帘线并在施加0.05g/d的初始负荷后再进行拉伸试验,在通过原点处的微小区间求出原点处的切线倾斜度即初始模量之后,其与最终模量之比根据情况的不同也可能达到1:10,而这并非为预期的结果。另外,在与芳香族聚酰胺复合帘线相关的日本公开专利特开平01-247204号和美国注册专利第7222481号中,虽然提到如果生产工艺中使用的芳纶层(aramidply)与锦纶66层的捻度(twistnumber)不同,就将尼龙设置在线芯(core)上,并在包覆部分上设置芳香族聚酰胺,但是实际上即使将非常柔软的纤维类材料按不同捻度进行合股,也不能将线芯与包覆部分明确区分。为了解决这种错误,本专利技术研发出了不同于现有技术的复合帘线结构。最大的差异在于,用单丝(monofilament)代替聚酰胺层(polyamideply),利用其形态本身具有的高刚度(stiffness)真正体现线芯包覆(corecovering)结构,由此不仅能够体现出所期待的物性,而且还能够获得用于轮胎上的理想芳香族聚酰胺复合帘线或冠带层。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韩国公开专利第2003-13904号日本公开专利特开平01-247204号美国注册专利第7222481号
技术实现思路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帘线,其能够通过减少行驶中轮胎的变形从而同时满足行驶性能与舒适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所述复合帘线制造的轮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线芯包覆结构的复合帘线,其包括:含有聚酰胺单丝(mono-filament)的线芯,及以所述线芯为中心捻成螺旋形并内含高模量纱线(highmodulusyarn)的包覆层。所述高模量纱线可以是从由芳香族聚酰胺、芳香族锦纶、全芳香族聚酯及其混合物构成的组中选择的任意一种。所述高模量纱线的公量纤度为500~2250丹尼(denier),所述聚酰胺单丝的直径为0.2~0.8mm。所述高模量纱线的拉伸强度为16g/d以上,杨氏模量(Young'smodulus)为200g/d以上。所述聚酰胺单丝的刚度为0.5~4g·cm。所述复合帘线的捻系数当通过下述公式1计算时,其值为100~250。[公式1]在所述公式1中,αd表示丹尼基准捻系数,T表示TPM(twistpermeter),ρd表示复合帘线丹尼单位的公量纤度。所述复合帘线的捻线(cabletwist)捻数为200~500TPM。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采用所述复合帘线的轮胎。专利技术效果依据本专利技术将高模量纱线及聚酰胺单丝合股制造的复合帘线可以准确调节不同区间的模量比,由此可提高帘线的制造性、轮胎的工艺性及加硫工艺性,增强均匀性及减少行驶性能的偏差。另外,依据本专利技术采用复合帘线的轮胎可降低噪音,提高乘车舒适感、耐久性及操控稳定性,减少行驶过程中轮胎变形,提高燃油经济性等,能够同时满足提高行驶性能与驾乘舒适度及降低油耗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依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复合帘线的示意图。图2是概略显示依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轮胎截面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复合帘线110:高模量纱线120:聚酰胺单丝200:轮胎210:胎面220:胎侧230:带束层部231、232:带束层帘线233:冠带层234:缓冲层240:胎体部250:气密层部260:胎圈261:胎圈芯262:胎边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确保具有本专利技术所属
相关知识的技术人员能够很容易地实施。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形式实现,并非仅仅局限于此处列举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对特定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并不是为了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定。单数的表述只要没有从文理上明确予以不同界定,它就包含复数的涵义。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包含”或“具有”等术语应当作如下理解,即它是指存在说明书中记载的特征、数字、步骤、动作、构成要素、部件或其组合,且不能事先排除一个或一个以上其它特征或者数字、步骤、动作、构成要素、部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附加的可能性。图1是依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复合帘线的示意图。依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复合帘线100包括线芯包覆(corecovering)结构的复合帘线,线芯上含有聚酰胺单丝(mono-filament)120,以所述线芯为中心捻成螺旋形的包覆层上含有高模量纱线(h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复合帘线及使用该复合帘线制造的轮胎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帘线,其包含线芯包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含有聚酰胺单丝的线芯;以所述线芯为中心捻成螺旋形,并含有高模量纱线的包覆层。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1.25 KR 10-2016-00087391.一种复合帘线,其包含线芯包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含有聚酰胺单丝的线芯;以所述线芯为中心捻成螺旋形,并含有高模量纱线的包覆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帘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模量纱线是从由芳香族聚酰胺、芳香族锦纶、全芳香族聚酯及其混合物构成的组中选择的任意一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帘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模量纱线的公量纤度为500~2250丹尼。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帘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模量纱线的拉伸强度为16g/d以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智完高桔柱金晟泰赵贤兰朴一龙
申请(专利权)人:韩国轮胎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