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V用水下铺缆绞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28571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4 16: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ROV用水下铺缆绞车,该绞车对接于ROV的底部,包括车架、车轮及驱动车轮的液压马达,车架的顶部与ROV的底部对接,所述车架中活动安装有用于卷绕或释放缆线的卷筒,所述卷筒由车架上的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车架上安装有位于卷筒外侧的线缆始端接头释放机构,卷筒内部安装有线缆末端接头释放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ROV水下铺缆的能效,利用水下轮胎避免了ROV搭载铺缆绞车始终需要抵抗绞车的水中负浮力,通常情况下只需要依靠轮子向前运动,在复杂海底时利用推进器加以辅助,节省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ROV用水下铺缆绞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底铺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ROV进行海底铺缆作业的设备。
技术介绍
传统的ROV铺缆绞车,是由ROV自身搭载在下部,进行悬浮铺缆。由于铺缆绞车自身负浮力很大,导致ROV需要时刻开启垂向下的推进器,来抵消铺缆绞车的负浮力,如此就会消耗大量能量。由于是悬浮作业,在遇到海流时,ROV需要有很强的抗流能力。在遇到高低起伏的海底表面时,悬浮铺缆无法随着海底表面起伏而上下调整位置,只能在同一水平高度铺缆,导致铺缆绞车离海底高度变化,使得放缆速度需要调整,导致铺缆困难。传统的铺缆绞车,缆线始末两端线缆接头都是通过绳索或卡爪直接固定系在绞车上,铺缆开始前和结束后需要依靠ROV利用自身机械手进行操作缆线始末两端的接头的释放,操作时ROV与绞车脱离,放下绞车,利用机械手卸下接头,然后再到绞车上部与之对接,携带绞车进行铺缆。此过程比较繁琐,费时费力,而且还存在ROV与绞车对接失败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ROV铺缆绞车存在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在海床爬行,且能够自动释放缆线接头的铺缆绞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方案:一种ROV用水下铺缆绞车,该绞车对接于ROV的底部,包括车架、车轮及驱动车轮的液压马达,车架的顶部与ROV的底部对接,所述车架中活动安装有用于卷绕或释放缆线的卷筒,所述卷筒由车架上的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车架上安装有位于卷筒外侧的线缆始端接头释放机构,卷筒内部安装有线缆末端接头释放机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缆始端接头释放机构包括安装于车架上的固定夹组件及活动夹组件,所述固定夹组件包括固定臂及固定夹,所述固定臂固定于车架上,所述活动夹组件包括活动夹及第一油缸,所述活动夹铰接于靠近固定夹一端的固定臂上,所述第一油缸的两端分别与活动夹及固定臂铰接,第一油缸驱动所述活动夹转动以与固定夹实现对缆线始端接头的夹紧和释放。所述缆线末端释放机构包括设置于卷筒侧壁的的接头存放腔、活动贴合安装于卷筒外壁弧形槽内并将所述接头存放腔封闭的挡盖及用于驱动所述挡盖转动以释放或固定缆线末端接头的第二油缸,所述挡盖的一端具有夹持缆线末端的夹持槽,另一端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中部与卷筒铰接,顶端与所述第二油缸铰接。所述绞车的车架靠近顶部的位置安装有压缆机构。所述绞车上的液压动力由ROV提供。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高了ROV水下铺缆的能效,利用水下轮胎避免了ROV搭载铺缆绞车始终需要抵抗绞车的水中负浮力,通常情况下只需要依靠轮子向前运动,在复杂海底时利用推进器加以辅助,节省能源。在遇到起伏海底时,本专利技术铺缆绞车能够贴地铺缆,使铺缆绞车与海底始终保持同样高度,只需要保持相同的放缆速度即可完成铺缆。本专利技术对缆线接头释放具有独立的释放机构,能够避免ROV与绞车分离,利用机械手释放缆线接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作业安全性,避免了ROV与绞车对接失败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图1的另一方向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线缆始端接头释放机构的立体结构图。图4为线缆始端接头释放机构的主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缆线末端释放机构安装于卷筒中的状态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卷筒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缆线末端释放机构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见图1、图2所示,ROV水下铺缆时搭载铺缆绞车,在海底依靠绞车上的轮胎进行着陆铺缆,在遇到高低不平以及较松软的海底地况也能依靠ROV推进器辅助铺缆。铺缆绞车上的液压动力都由ROV提供。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ROV用水下铺缆绞车,该绞车对接于ROV的底部,包括车架1、车轮2及驱动车轮2的液压马达3,车架1的顶部与ROV的底部对接,车架1中活动安装有用于卷绕或释放缆线的卷筒4,卷筒4由车架1上的驱动装置驱动;车架1上安装有位于卷筒4外侧的线缆始端接头释放机构5,卷筒4内部安装有线缆末端接头释放机构6。铺缆绞车主要通过车架1顶部的对接口10与ROV本体连接,包括机械连接和液压油路的连接,铺缆绞车上的液压动力都由ROV提供。ROV携带铺缆绞车铺缆的主要运动形式依靠绞车底部的车轮2着地航行,车轮2具有宽大的胎面以及凹凸的轮胎形状,可以适应一般的海底地况,车轮2由液压马达3驱动。缆线绕在卷筒4上,绞车的车架1靠近顶部的位置安装有压缆机构9,压缆机构9压住卷筒4上的缆线,防止缆线缠乱。在进行铺缆时依靠驱动装置(包括驱动马达11)通过链传动带动卷筒4旋转,逐渐释放缆线,随着绞车本身向前运动,完成铺缆。缆线始端接头释放机构5和缆线末端接头释放机构6都由液压缸控制。如图3、图4所示,线缆始端接头释放机构5包括安装于车架1上的固定夹组件及活动夹组件,固定夹组件包括固定臂51及固定夹52,固定臂51固定于车架1上,活动夹组件包括活动夹53及第一油缸54,活动夹53铰接于靠近固定夹52一端的固定臂51上,第一油缸54的两端分别与活动夹53及固定臂51铰接,第一油缸54驱动活动夹53转动以与固定夹52实现对缆线始端接头7的夹紧和释放。固定夹52与活动夹53分别具有一指和两指且相互交错,可以满足不同尺寸大小的线缆接头。从水面母船布放ROV及铺缆绞车前,先将缆线始端接头7固定在布放装置上,到达海底铺缆位置时,第一油缸54回缩打开活动夹53,释放缆线始端接头7,开始铺缆。如图4至图7所示,缆线末端释放机构6包括设置于卷筒4侧壁的的接头存放腔61、活动贴合安装于卷筒4外壁弧形槽41内并将接头存放腔61封闭的挡盖62及用于驱动挡盖62转动以释放或固定缆线末端接头8的第二油缸63,挡盖62的一端具有夹持缆线末端的夹持槽621,另一端设有安装座622,安装座622的中部与卷筒4铰接,顶端与第二油缸63铰接。由于缆线末端接头释放机构6位于卷筒内部,一直处于旋转运动,因此在车架1的端部安装有液压滑环12为其提供液压动力。缆线末端接头8放置在接头存放腔61中,由弧形的挡盖62将接头固定住,挡盖62与卷筒4表面完美贴合不会影响卷筒缆线的排布。在卷筒4上的缆线都铺设结束时,第二油缸63缩回,拉动挡盖62打开,释放缆线末端接头8,完成铺缆。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专利技术,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
技术实现思路
所作出局部改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特征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ROV用水下铺缆绞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ROV用水下铺缆绞车,该绞车对接于ROV的底部,包括车架(1)、车轮(2)及驱动车轮(2)的液压马达(3),车架(1)的顶部与ROV的底部对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中活动安装有用于卷绕或释放缆线的卷筒(4),所述卷筒(4)由车架(1)上的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车架(1)上安装有位于卷筒(4)外侧的线缆始端接头释放机构(5),卷筒(4)内部安装有线缆末端接头释放机构(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ROV用水下铺缆绞车,该绞车对接于ROV的底部,包括车架(1)、车轮(2)及驱动车轮(2)的液压马达(3),车架(1)的顶部与ROV的底部对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中活动安装有用于卷绕或释放缆线的卷筒(4),所述卷筒(4)由车架(1)上的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车架(1)上安装有位于卷筒(4)外侧的线缆始端接头释放机构(5),卷筒(4)内部安装有线缆末端接头释放机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OV用水下铺缆绞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始端接头释放机构(5)包括安装于车架(1)上的固定夹组件及活动夹组件,所述固定夹组件包括固定臂(51)及固定夹(52),所述固定臂(51)固定于车架(1)上,所述活动夹组件包括活动夹(53)及第一油缸(54),所述活动夹(53)铰接于靠近固定夹(52)一端的固定臂(51)上,所述第一油缸(54)的两端分别与活动夹(53)及固定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慧锋吴雨彭棠赵春城付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零二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