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集茶园游猎型蜘蛛的陷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25336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4 1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集茶园游猎型蜘蛛的陷阱装置,包括基坑,所述基坑内设有开口朝上的储液容器,所述储液容器的上端侧壁连通有竖向设置的注液管,所述储液容器内设有可升降的采样容器,所述采样容器由设置在注液管上端的升降机构驱动升降,所述采样容器的正上方设有一端转动连接在注液管的遮雨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而且方便收集蜘蛛样本,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Trap device for collecting tea vagabundae spiders

Trap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llection of tea vagabundae spiders including the pit, the pit inside the liquid storage container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upward, the upper end of the side wall of the liquid storage container is communicated with a liquid injection tube vertically arranged, the liquid storage container is provided with a sample container lifting, the the sample container lift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in the injection pipe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lifting drive, just above the sample container is provided with one end rotatably connected to the rain cover liquid injection pip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reasonable design, convenient collection of spider samples, lower manual labor intensity and improved work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集茶园游猎型蜘蛛的陷阱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采集茶园游猎型蜘蛛的陷阱装置。
技术介绍
:蜘蛛是茶园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天敌类群,具有种类多,数量大,抗逆性强,在茶园不同的时空内都有分布等特点。据报道,我国茶园蜘蛛约27科290种,占茶园捕食性天敌总量的80%-90%,茶园蜘蛛是控制茶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蚜和茶尺蠖等多种茶树主要害虫种群消长的重要因子,在茶园害虫综合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而明确茶园蜘蛛的种群结构及其发生的时空动态,是正确指导我们利用蜘蛛来防治茶园害虫的前提条件。前期大量的研究表明,陷阱法是调查茶园蜘蛛类群(尤其是游猎型蜘蛛)的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尽管如此,我们在前期开展茶园蜘蛛类群调查时发现,以往文献报道的陷阱装置都比较简单,在茶园,尤其是成龄茶园中操作起来并不方便。茶园(尤其是成龄茶园)茶行间的郁闭度较大,很容易就把设置在茶行间的常规陷阱给遮蔽起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以下两个较大的问题:1.如果布置陷阱数量很多,分布在一大片茶园的时候,不容易找出全部陷阱的位置,收集的时候容易发生遗漏的现象。2.收集每个陷阱时都要拨开茶行间的茶树枝条,弯腰蹲下,处理陷阱中的蜘蛛样本、添加陷阱溶液,操作起来费时费力。因此,设计一种蜘蛛样本收集便捷、陷阱缓冲液添加方便且位置方便寻找的陷阱装置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集茶园游猎型蜘蛛的陷阱装置,不仅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而且方便收集蜘蛛样本,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集茶园游猎型蜘蛛的陷阱装置,包括基坑,所述基坑内设有开口朝上的储液容器,所述储液容器的上端侧壁连通有竖向设置的注液管,所述储液容器内设有可升降的采样容器,所述采样容器由设置在注液管上端的升降机构驱动升降,所述采样容器的正上方设有一端转动连接在注液管的遮雨盖。进一步的,上述采样容器的上端铰接有提手,所述采样容器的周侧设置有用以将所述储液容器与采样容器连通的纱网。进一步的,上述升降机构包括固连在注液管上端的横杆,所述横杆的一端设有缠绕有吊绳的绕线轮,所述横杆的另一端设有位于所述提手正上方的定滑轮,所述吊绳的自由端沿着定滑轮向下伸出并与所述提手的中部相连接。进一步的,上述注液管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上端设有插嵌于扭簧上端部的旋转端头,所述旋转端头的右侧壁上螺接有沿径向顶抵在注液管外侧壁的弹簧顶销,所述注液管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以利弹簧顶销沿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嵌入的凹口,所述扭簧的下端设有插嵌于扭簧下端部的连杆,所述连杆远离注液管端与遮雨盖固联。进一步的,上述旋转端头位于注液管的上端,所述连杆的下表面设有固联在注液管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连接有若干倾斜顶抵在地面的支撑杆。进一步的,上述注液管的顶端设有漏斗,所述漏斗的上端设有漏斗盖,所述漏斗与漏斗盖均为红色,注液管的下端与储液容器的上端侧壁之间经由弯头连通。进一步的,上述储液容器的内侧壁从下往上3/4处设有环形液位线,所述液位线为红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效果:1、本技术利用陷阱装置顶端红色的漏斗与漏斗盖为标记,便于快速找到陷阱的位置;2、利用吊绳带动采样容器升降,遮雨盖由位于注液管上端的旋转端头驱使转动,使用时不必弯腰、下蹲,即可收集蜘蛛样本与观察是否需要添加陷阱缓冲液,大大改善了田间操作条件,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构造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的构造示意图二;图3是弹簧顶销与注液管上凹口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坑;2-储液容器;201-凸缘;3-注液管;301-凹口;4-采样容器;401-提手;402-纱网;5-遮雨盖;6-横杆;7-绕线轮;8-定滑轮;9-吊绳;10-旋转端头;11-扭簧;12-连杆;13-支撑板;14-支撑杆;15-弯头;16-漏斗;17-漏斗盖;18-弹簧顶销;19-抱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3所示,本技术一种采集茶园游猎型蜘蛛的陷阱装置,包括基坑1,所述基坑1内设有开口朝上的储液容器2,所述储液容器2的上端侧壁连通有竖向设置的注液管3,所述储液容器2内设有可升降的采样容器4,所述采样容器4由设置在注液管3上端的升降机构驱动升降,所述采样容器4的正上方设有一端转动连接在注液管3的遮雨盖5。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液容器2用以储藏陷阱缓冲液(4%的福尔马林加少量的甘油和洗衣粉水)。本实施例中,所述采样容器4的上端铰接有提手401,所述采样容器4的周侧设置有用以将所述储液容器2与采样容器4连通的纱网402,不仅便于储液容器2内的陷阱缓冲液进入采样容器4内,而且可避免采样容器4内的蜘蛛样本进入储液容器2内,提高采样精度。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连在注液管3上端的横杆6,所述横杆6的一端设有缠绕有吊绳9的绕线轮7,所述横杆6的另一端设有位于所述提手401正上方的定滑轮8,所述吊绳9的自由端沿着定滑轮8向下伸出并与所述提手401的中部相连接,即通过转动绕线轮7,实现吊绳9带动采样容器4升降,当绕线轮7逆时针转动时,采样容器4在吊绳9的带动下向上提升,便于收集采样容器4内的蜘蛛样本;当绕线轮7顺时针转动时,采样容器4在吊绳9的带动下下移,以便在蜘蛛样本采集结束后,采样容器重新套入储液容器内,进行下一次采集。本实施例中,所述横杆6经由抱箍19固连在注液管3,横杆6位于遮雨盖5的正上方,以便吊绳9带动采样容器4沿竖直方向升降时,采样容器4不会出现倾斜,进而影响采样容器4放入储液容器内。抱箍19的设置,不仅安装方便,而且有利于安装时调整横杆的位置,以适应不同采样容器的提手,应用范围广。本实施例中,所述注液管3上套设有扭簧11,所述扭簧11的上端设有插嵌于扭簧11上端部的旋转端头10,所述旋转端头10的右侧壁上螺接有沿径向顶抵在注液管3外侧壁的弹簧顶销18,所述注液管3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以利弹簧顶销18沿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嵌入的凹口301,所述扭簧11的下端设有插嵌于扭簧11下端部的连杆12,所述连杆12远离注液管3端与遮雨盖5固联;旋转端头10与连杆12之间经由扭簧11连接,连杆12可在旋转端头10的驱动下转动,当旋转端头10沿逆时针方向旋转90°,连杆12在扭簧11的驱动下带动遮雨盖5也沿逆时针方向转动90°,不仅使得储液容器2的开口完全打开,避免对采样容器4的升降造成干涉,而且遮雨盖5在旋转的过程中可起到拨开茶行间茶树枝条的作用,有利于直接观察地面上的陷阱。本实施例中,弹簧顶销18与凹口301的设置,便于在旋转端头10逆时针旋转90°后进行限位,即弹簧顶销18顶入凹口301内,限制旋转端头10的转动,从而使得遮雨盖5处于打开状态;当旋转端头10反向转动时,弹簧顶销18与凹口301脱离,旋转端头10通过扭簧11和连杆12带动遮雨盖5旋转至储液容器2的正上方。本实施例中,所述遮雨盖5包括圆形框架,所述圆形框架的上端设置有遮雨布。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端头10位于注液管3的上端,使用时无需弯腰即可进行操作,使用方便,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所述连杆12的下表面设有固联在注液管3的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13的下表面连接有若干倾斜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采集茶园游猎型蜘蛛的陷阱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集茶园游猎型蜘蛛的陷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坑,所述基坑内设有开口朝上的储液容器,所述储液容器的上端侧壁连通有竖向设置的注液管,所述储液容器内设有可升降的采样容器,所述采样容器由设置在注液管上端的升降机构驱动升降,所述采样容器的正上方设有一端转动连接在注液管的遮雨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集茶园游猎型蜘蛛的陷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坑,所述基坑内设有开口朝上的储液容器,所述储液容器的上端侧壁连通有竖向设置的注液管,所述储液容器内设有可升降的采样容器,所述采样容器由设置在注液管上端的升降机构驱动升降,所述采样容器的正上方设有一端转动连接在注液管的遮雨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集茶园游猎型蜘蛛的陷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容器的上端铰接有提手,所述采样容器的周侧设置有用以将所述储液容器与采样容器连通的纱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集茶园游猎型蜘蛛的陷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连在注液管上端的横杆,所述横杆的一端设有缠绕有吊绳的绕线轮,所述横杆的另一端设有位于所述提手正上方的定滑轮,所述吊绳的自由端沿着定滑轮向下伸出并与所述提手的中部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集茶园游猎型蜘蛛的陷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管上套设有扭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定锋李良德吴光远李慧玲曾明森张辉王庆森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