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层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18794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2 04: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叠层膜,是在厚度方向上叠层3层以上的叠层膜,面内方向相位差(Re)为0~400nm,厚度方向相位差(Rth)为0~1500nm,Re的偏差在宽度方向上为18%以下,该叠层膜的膜厚度为40μm以下,膜的宽度为400mm以上的叠层膜,从而适合用作面向液晶显示器的偏振板,特别是安装于大画面的液晶显示器时没有颜色不均,是高品质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叠层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以适合用作偏振板保护膜的叠层膜。此外,涉及将该叠层膜用作偏振板保护膜的偏振板。
技术介绍
热塑性树脂膜,其中双轴拉伸聚酯膜具有机械性质、电性质、尺寸稳定性、透明性、耐化学性等优异的性质,因此在磁记录材料、包装材料等大多数用途中作为基材膜被广泛使用。特别是近年来,在平板显示器、触摸面板领域,偏振板保护膜、透明导电膜等各种光学用膜的需求提高,其中,对于偏振板保护膜用途而言,以低透湿、机械强度和热尺寸稳定性的优异物性的适用和低成本化作为目的,积极地研究了从以往的三乙酰纤维素(TAC)膜置换为聚酯膜。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240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42653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3-210598号公报然而,对于以往所研究的双轴拉伸聚酯膜,由于拉伸时的聚合物的取向,与TAC膜相比,相位差(Retardation:延迟)变高,因此具有下述课题:组装为液晶显示器时由延迟引起的干涉色产生,显示图像时的品质降低。为了解决本课题,虽然提出了延迟(有时表述为延迟)的控制方法,但对于同时满足延迟的程度、偏差而言,依然不能说是充分的。例如,对于叠层膜而言,提出了相位差400nm以下,但由于厚度相位差大,因此具有不能用于液晶显示器的偏振板的问题(专利文献1)。此外,提出了起偏器保护用聚酯膜,但相位差大,干涉色、彩虹色不均的抑制不充分(专利文献2)。提出了具有UV截止性能,相位差400nm以下的起偏器保护用聚酯膜,但采用了由透射率低引起的可见性、和弓曲(bowing)变大的制膜条件,因此具有宽度方向的相位差的偏差大的问题(专利文献3)。即,在制造双轴拉伸膜时,在膜宽度方向上聚合物的取向状态产生差异,因此例如,即使在膜的一部分可以实现目标的低延迟化的情况下,对于可以用于大画面的显示器的大面积的膜而言,也不能均匀地获得低延迟的膜,制品收率降低,变得高成本这样的问题残留着。此外,延迟与膜厚度成比例,因此虽然也可以通过将膜厚度以数μm水平变薄来抑制,但是由于极度的薄膜化而操作性会降低,在偏振板保护膜的用途中,不实用。进一步最外层所使用的偏振板保护膜需要高UV截止性,由于大量添加紫外线吸收材料引起的成本上升、工程污染、色味变化等成为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解决上述课题。即,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低成本、且能够薄膜化的双轴拉伸聚酯膜,并且具有低相位差性,进一步搭载于大画面的液晶显示器等显示装置时,没有呈现颜色不均、彩虹色不均、干涉色,后加工性优异的叠层膜。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上述课题可以通过下述叠层膜来达成,所述叠层膜是在厚度方向上叠层3层以上的叠层膜,面内方向相位差(Re)为0~400nm,厚度方向相位差(Rth)为0~1500nm,Re的偏差在宽度方向上为18%以下,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杨氏模量为2GPa以上,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断裂伸长率为50%以上,该叠层膜的膜厚度为40μm以下,膜的宽度为400mm以上。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叠层膜在作为偏振板保护膜搭载于大画面的液晶显示器的显示装置的情况下,实现颜色不均少,外观良好,能够以高品质显示的效果。作为更优选的方式,实现可以通过高UV截止来抑制起偏器和液晶的UV劣化的效果。在作为ITO等透明导电的基材膜被搭载了的情况下,没有颜色不均、彩虹色不均、干涉色,实现同样的效果。关于该效果,进一步在观测者透过偏光眼镜观察的情况下,没有成为被称为全黑(blackout)现象的黑色显示,光亮而鲜明地被显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叠层膜进行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叠层膜是在厚度方向上叠层3层以上的叠层膜。关于叠层膜的叠层数,从UV截止性、延迟、膜总厚度的观点出发,如果为51~1001层,则优选,如果为101~501层,则更优选,如果为151~351层,则进一步优选。从使厚度薄,并且利用由干涉反射引起的紫外线反射的观点出发,如果为101~301层,则特别优选。在叠层膜的叠层数小于3层的情况下,如后述那样,在使用非晶树脂作为热塑性树脂B时,有时产生由对辊、夹具等制造设备的粘着引起的制膜不良;叠层膜表面的平面性恶化等问题。在叠层膜的叠层数为1层,即单膜的情况下,为了控制延迟,需要使厚度变薄,有时操作性恶化。此外,在叠层膜的叠层数小于51层的情况下,有UV截止性不充分的可能性。关于UV截止性与厚度方向的叠层数的关系在下面描述。另一方面,在叠层膜的叠层数超过1001层的情况下,有膜总厚度变得过厚的可能性。本专利技术的叠层膜优选是以结晶性聚酯作为主成分的A层、和以不同于该结晶性聚酯的热塑性树脂B作为主成分的B层交替叠层而成的。另外,所谓“主成分”,是指特定的成分在全部成分中所占的比例为50质量%以上,意味着更优选为8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0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95质量%以上。所谓不同于A层所使用的结晶性聚酯A的热塑性树脂B,是指显示不同于A层所使用的结晶性聚酯A的热特性的热塑性树脂,具体而言,是指在差示扫描量热测定(DSC)中显示不同的熔点、玻璃化转变点温度的热塑性树脂。此外,这里所谓交替地叠层而成,是指包含不同的热塑性树脂的层在厚度方向上以规则的排列叠层,例如在包含具有不同的折射率的2种热塑性树脂A和B的情况下,如果将各层表示为A层、B层,则是以A(BA)n(n为自然数)的规则的排列叠层而成的。通过这样地将热特性不同的树脂交替地叠层,从而在制造双轴拉伸膜时,能够高度地控制各个层的取向状态,进而能够控制延迟、UV截止性。本专利技术的叠层膜优选包含结晶性聚酯的A层为最外层。在该情况下,结晶性聚酯成为最外层,因此能够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膜那样的结晶性聚酯膜同样地获得双轴拉伸膜。在热塑性树脂A例如包含非结晶性的树脂的情况下,在与后述的一般的依次双轴拉伸膜同样地获得双轴拉伸膜的情况下,有时产生由对辊、夹具等制造设备的粘着引起的制膜不良;叠层膜表面的平面性恶化等问题。作为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结晶性聚酯,优选为通过由将芳香族二羧酸或脂肪族二羧酸与二醇作为主要构成成分的单体的聚合而获得的聚酯。这里,作为芳香族二羧酸,可举出例如,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1,4-萘二甲酸、1,5-萘二甲酸、2,6-萘二甲酸、4,4’-二苯基二甲酸、4,4’-二苯基醚二甲酸、4,4’-二苯基砜二甲酸等。作为脂肪族二羧酸,可举出例如,己二酸、辛二酸、癸二酸、二聚酸、十二烷二酸、环己烷二甲酸和它们的酯衍生物等。其中,优选为表现高折射率的对苯二甲酸和2,6-萘二甲酸。这些酸成分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进一步,可以将羟基苯甲酸等羟基酸等一部分共聚。此外,作为二醇成分,可举出例如,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新戊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1,2-环己烷二甲醇、1,3-环己烷二甲醇、1,4-环己烷二甲醇、二甘醇、三甘醇、聚亚烷基二醇、2,2-双(4-羟基乙氧基苯基)丙烷、异山梨醇(1,4:3,6-双无水葡萄糖醇、1,4:3,6-双无水-D-山梨糖醇)、螺环二醇等。其中,优选使用乙二醇。这些二醇成分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作为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结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叠层膜,是在厚度方向上叠层3层以上的叠层膜,面内方向相位差Re为0~400nm,厚度方向相位差Rth为0~1500nm,Re的偏差在宽度方向上为18%以下,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杨氏模量为2GPa以上,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断裂伸长率为50%以上,该叠层膜的膜厚度为40μm以下,膜的宽度为400mm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1.19 JP 2014-234325;2014.12.25 JP 2014-261811.一种叠层膜,是在厚度方向上叠层3层以上的叠层膜,面内方向相位差Re为0~400nm,厚度方向相位差Rth为0~1500nm,Re的偏差在宽度方向上为18%以下,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杨氏模量为2GPa以上,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断裂伸长率为50%以上,该叠层膜的膜厚度为40μm以下,膜的宽度为400mm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膜,Re的偏差在长度方向上为20%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叠层膜,取向角的偏差在宽度方向上为20°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叠层膜,是以结晶性聚酯作为主成分的A层、和以不同于该结晶性聚酯的热塑性树脂B作为主成分的B层交替叠层而成的。5.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叠层膜,热塑性树脂B是包含一种以上选自间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酸、螺环二醇、环己烷二甲醇和异山梨醇中的共聚成分的非晶性聚酯。6.根据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所述的叠层膜,结晶部分熔化温度T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合田亘藤本聪一园田和卫
申请(专利权)人:东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