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式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1548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2 00:58
干式加工装置(1)具备:工具,对工件进行加工;第一面,配置在工具的下方,接受通过加工而产生的切屑;第二面,配置在比第一面靠上方处;第三面,将第一面与第二面连接;及空气喷射喷嘴(22),具有从第二面朝向第二面与第三面的边界部喷射空气的空气喷射口(21),将从空气喷射口喷射出的空气的至少一部分向第一面供给。

Dry machining equipment

Dry processing device (1) includes: a tool for processing workpiece; the first surface configuration in the tools below, accept the chip produced by processing; second, in the configuration than the first surface on the upper surface; third, the first surface and the second surface connection; and the air injection nozzle (22). Is from second sides toward the second surface and the third surface of the boundary of the air injection air injection port (21), will be ejected from the air injection port at least a part of air supply to the first sur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干式加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干式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当利用工具对工件进行加工时,会产生切屑。在不使用切削油的干式加工中,使用空气进行切屑的除去或回收。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使用空气而从滚刀除去切屑的技术。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使用空气来提高切屑的回收效率的技术。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08794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34687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干式加工中,产生的切屑向底面那样的接受面落下。如果对于落下到接受面的切屑放任不管,则切屑堆积,可能会给干式加工装置的动作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将落下到接受面的切屑除去,抑制切屑堆积于接受面的情况。在干式加工装置中,虽然不使用切削油,但是使用驱动部的润滑用的润滑油。因此,在接受面上可能存在以润滑油为起因的油滴或油膜。当在接受面上存在油滴或油膜时,切屑与接受面的附着力增大,可能难以从接受面顺畅地除去切屑。本专利技术的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从接受面顺畅地除去切屑的干式加工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形态,提供一种干式加工装置,具备:工具,对工件进行加工;第一面,配置在所述工具的下方,接受通过所述加工而产生的切屑;第二面,配置在比所述第一面靠上方处;第三面,将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连接;及空气喷射喷嘴,具有从所述第二面朝向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三面的边界部喷射空气的空气喷射口,将从所述空气喷射口喷射出的所述空气的至少一部分向所述第一面供给。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形态,通过加工而产生的切屑向第一面落下。第二面配置在比第一面靠上方处,在第一面与第二面之间设有阶梯。当从空气喷射口向第二面的至少一部分喷射空气时,该空气从第二面朝向第一面流动。空气在第二面或者第二面与第三面的边界部处剥离。在第二面或者第二面与第三面的边界部处剥离的空气由于附壁效应,被向第一面拉近地流动。由于附壁效应而被向第一面拉近的空气难以从第一面剥离。因此,在第一面处能抑制空气的扩散或衰减。在扩散或衰减受到抑制的状态下,空气在第一面上流动,由此第一面的切屑被该空气顺畅地除去。而且,由于高效率地除去切屑,因此即使减少从空气喷射口喷射的空气的流量,也能顺畅地除去切屑。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形态中,也可以是,与所述第一面平行的横向上的所述空气喷射口的尺寸大于纵向上的所述空气喷射口的尺寸。由此,能在第一面的大范围内得到附壁效应,能在第一面的大范围内除去切屑。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形态中,也可以是,具有设置于所述边界部的凸部、或凹部、或凸部及凹部这两者。由此,在通过了边界部的空气产生纵涡流。纵涡流难以衰减,因此通过了边界部的空气仍维持为了除去切屑所需的充分的动能,能够到达远处。因此,能在第一面的大范围内除去切屑。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形态中,也可以是,所述边界部包含第一线部和相对于所述第一线部以规定角度配置的第二线部。由此,调整从空气喷射口喷射出的空气所供给的方向。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形态中,也可以是,所述空气喷射喷嘴反复进行从所述空气喷射口将所述空气喷射第一期间的动作和在经过了所述第一期间之后使喷射停止第二期间的动作。由此,通过基于间歇地喷射的空气,间歇地得到附壁效应的情况及切屑的冲击流体力发挥作用的情况,从而能顺畅地除去第一面的切屑。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形态中,也可以是,具备筒构件,所述筒构件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所述空气喷射喷嘴的周围,且所述筒构件具有空气流出口,所述空气流出口将从形成在所述筒构件与所述空气喷射喷嘴的外表面之间的空气流入口流入的空气及从所述空气喷射口喷射出的空气向所述第一面供给。由此,通过从空气喷射口喷射的空气,能得到筒构件的周围的空气向空气流入口流入的喷吸效应。从空气流入口流入的空气及从空气喷射口喷射出的空气这两方从空气流出口向第一面供给。通过使从空气流出口供给的空气的流量增大的喷吸效应与将从空气流出口供给的空气向第一面拉近的附壁效应的相乘效应,第一面的切屑由来自空气流出口的空气顺畅地除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形态,提供一种干式加工装置,具备:工具,对工件进行加工;第一面,配置在所述工具的下方,接受通过所述加工而产生的切屑;空气喷射喷嘴,具有喷射空气的空气喷射口;及筒构件,所述筒构件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所述空气喷射喷嘴的周围,且所述筒构件的具有空气流出口,所述空气流出口将从形成在所述筒构件与所述空气喷射喷嘴的外表面之间的空气流入口流入的空气及从所述空气喷射口喷射出的空气向所述第一面供给。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形态,通过加工而产生的切屑向第一面落下。在空气喷射喷嘴的周围配置筒构件。在空气喷射喷嘴的外表面与筒构件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空气流入口。当从空气喷射口喷射空气时,由于喷吸效应,筒构件的周围的空气经由空气流入口向筒构件的内侧流入,并从筒构件的空气流出口流出。而且,从空气喷射口喷射出的空气也从空气流出口流出。从空气流入口流入的空气及从空气喷射口喷射出的空气这两方从空气流出口向第一面供给。因此,第一面的切屑由来自空气流出口的空气顺畅地除去。而且,由于喷吸效应,从空气流出口供给的空气的流量增大,因此即使减少从空气喷射口喷射的空气的流量,也能从空气流出口向第一面供给为了除去切屑所需的充分的流量的空气。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及第二形态中,也可以是,所述空气喷射喷嘴的外表面与所述筒构件的内表面之间的空气流路包括剖面面积从所述空气流入口朝向所述空气流出口变小的缩小部。由此,在缩小部,空气的压力下降,在抑制了异物向空气流入口的流入的状态下,能有效地得到喷吸效应。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及第二形态中,也可以是,所述筒构件的空气流路包括剖面面积朝向所述空气流出口变大的扩大部。由此,能有效地得到喷吸效应,从空气流出口流出的空气的压力及空气的流量增大。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及第二形态中,也可以是,具有第一突起构件,所述第一突起构件设置于所述空气流出口并朝向所述空气流出口的中心突出。由此,在从空气流出口供给的空气产生纵涡流。纵涡流难以衰减,因此从空气流出口流出的空气仍维持为了除去切屑所需的充分的动能,能够到达远处。因此,能在第一面的大范围内除去切屑。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及第二形态中,也可以是,所述空气喷射喷嘴具有内部流路,所述内部流路包括节流部、剖面面积朝向所述节流部变小的缩径部、及剖面面积从所述节流部朝向所述空气喷射口变大的扩径部。由此,从空气喷射口喷射的空气的流速升高。因此,第一面的切屑由从空气喷射口喷射出的空气顺畅地除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形态,提供一种干式加工装置,具备:工具,对工件进行加工;第一面,配置在所述工具的下方,接受通过所述加工而产生的切屑;及空气喷射喷嘴,具有空气喷射口和内部流路,所述空气喷射口喷射空气,所述内部流路包括节流部、剖面面积朝向所述节流部变小的缩径部、及剖面面积从所述节流部朝向所述空气喷射口变大的扩径部,所述空气喷射喷嘴将在所述内部流路中流动并从所述空气喷射口喷射出的所述空气的至少一部分向所述第一面供给。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形态,通过加工而产生的切屑向第一面落下。空气喷射喷嘴是具有剖面面积朝向空气喷射口变大的内部流路的拉瓦尔喷嘴(扩散式喷嘴)。由此,从空气喷射口喷射的空气的流速升高。因此,第一面的切屑由从空气喷射口喷射出的空气顺畅地除去。而且,从空气喷射口喷射的空气的流速增大,空气的动能增大,因此即使从空气喷射口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干式加工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干式加工装置,具备:工具,对工件进行加工;第一面,配置在所述工具的下方,接受通过所述加工而产生的切屑;第二面,配置在比所述第一面靠上方处;第三面,将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连接;及空气喷射喷嘴,具有从所述第二面朝向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三面的边界部喷射空气的空气喷射口,将从所述空气喷射口喷射出的所述空气的至少一部分向所述第一面供给。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2.03 JP 2014-2453421.一种干式加工装置,具备:工具,对工件进行加工;第一面,配置在所述工具的下方,接受通过所述加工而产生的切屑;第二面,配置在比所述第一面靠上方处;第三面,将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连接;及空气喷射喷嘴,具有从所述第二面朝向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三面的边界部喷射空气的空气喷射口,将从所述空气喷射口喷射出的所述空气的至少一部分向所述第一面供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加工装置,其中,与所述第一面平行的横向上的所述空气喷射口的尺寸大于纵向上的所述空气喷射口的尺寸。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式加工装置,其中,所述干式加工装置具有设置于所述边界部的凸部、或凹部、或凸部及凹部这两者。4.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干式加工装置,其中,所述边界部包含第一线部和相对于所述第一线部以规定角度配置的第二线部。5.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干式加工装置,其中,所述空气喷射喷嘴反复进行从所述空气喷射口将所述空气喷射第一期间的动作和在经过了所述第一期间之后使喷射停止第二期间的动作。6.根据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所述的干式加工装置,其中,所述干式加工装置具备筒构件,所述筒构件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所述空气喷射喷嘴的周围,且所述筒构件具有空气流出口,所述空气流出口将从形成在所述筒构件与所述空气喷射喷嘴的外表面之间的空气流入口流入的空气及从所述空气喷射口喷射出的空气向所述第一面供给。7.一种干式加工装置,具备:工具,对工件进行加工;第一面,配置在所述工具的下方,接受通过所述加工而产生的切屑;空气喷射喷嘴,具有喷射空气的空气喷射口;及筒构件,所述筒构件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所述空气喷射喷嘴的周围,且所述筒构件具有空气流出口,所述空气流出口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松由尚一幡浩久石津和幸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重工工作机械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