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91461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2 0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结构,其可以方便安装于液冷系统内,且确保循环液的快速冷却,保证整个液冷系统的冷却效能,且整个散热片使用的原材料少,降低了生产成本。其包括一对平行向布置的侧板结构,两块所述侧板结构之间设置有若干平行向布置的散热翅片,每块所述散热翅片的两侧分别垂直于对应位置的所述侧板结构的内壁布置,散热翅片沿着所述侧板结构的长度方向均匀布置,相邻的所述散热翅片间留有贯穿间隙,若干个铜管安装孔分别贯穿所述散热翅片、并平行于所述侧板结构的长度方向布置,导流铜管分别插装于对应位置的铜管安装孔、两端外露,导流铜管的外环面分别紧贴对应位置的所述散热翅片的各自对应的铜管安装孔的内壁。

For a heat sink structure of liquid cool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tructure for heat sink cooling system, which can be conveniently installed in the cooling system, and ensure the rapid cooling liquid, ensure the cooling performance of whole cooling system, and the whole heat sink used raw materials, reduce production cost. It includes a pair of parallel to the side plate structure, between two pieces of the side plate structur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radiating fins arranged parallel to the inner wall of the side plate structure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each of the radiating fins are respectively perpendicular to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of the fin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side plate structure are uniformly distributed throughout space leave the fins between adjacent tubes, a plurality of mounting holes respectively through the radiating fin, and arranged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parallel to the side plate structure, guide brass are respectively inserted on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of the tube mounting hole, exposed at both ends of the inner wall, the corresponding fin tubes were close to the outer surface of diversion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of the copper pipe mounting h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结构
本技术涉及散热器结构的
,具体为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笔记本或计算机或周边设备的发热体结构,均将散热片结构固定布置在发热体的接触面上,并借助散热片结构的基座端面直接贴合发热体的接触面,使得发热体的热量集中在接触面上,而散热片的基座的散热效能不足以快速将集中在发热体对应的接触面的热量快速散出,使得发热体内部的热量不能及时快速散发出去。作为一种成熟的散热技术,液冷散热方式一直以来都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途径,现有的水冷散热系统必须具有以下部件:水冷头、循环液、水泵、管道和水箱和换热器。水冷块是一个内部留有水道的金属块,由铜或铝制成,其与CPU(发热体一般为CPU)接触并将吸收CPU的热量;循环液由水泵的作用在循环的管路中流动,如果液体是水,就是我们俗称的水冷系统;吸收了CPU热量的液体就会从CPU上的水冷块中流走,而新的低温的循环液将继续吸收CPU的热量;水管连接水泵、水冷块和水箱,其作用是让循环液在一个密闭的通道中循环流动而不外漏,让液冷散热系统正常工作;水箱用来存储循环液;换热器就是一种散热片的装置;循环液将热量传递给具有大表面积的散热片,散热片将流入空气的热量带走。然而现有的带有基座的散热片,由于其基座为实体结构,其用于液冷散热系统时,散热效果不佳,且整个结构的安装费时费力,且耗费相对较多的原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结构,其可以方便安装于液冷系统内,且确保循环液的快速冷却,保证整个液冷系统的冷却效能,且整个散热片使用的原材料少,降低了生产成本。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对平行向布置的侧板结构,两块所述侧板结构之间设置有若干平行向布置的散热翅片,每块所述散热翅片的两侧分别垂直于对应位置的所述侧板结构的内壁布置,所述散热翅片沿着所述侧板结构的长度方向均匀布置,相邻的所述散热翅片间留有贯穿间隙,若干个铜管安装孔分别贯穿所述散热翅片、并平行于所述侧板结构的长度方向布置,导流铜管分别插装于对应位置的所述铜管安装孔、两端外露,所述导流铜管的外环面分别紧贴对应位置的所述散热翅片的各自对应的铜管安装孔的内壁,所述散热翅片组合形成上端散热面、下端散热面,所述上端散热面、下端散热面中的任一端面上固装有固定风扇支架,所述固定风扇支架的固装定位孔分别位于所述侧板结构的对应外侧,所述固定风扇支架所安装的散热面朝向风扇的出风端面布置。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铜管安装孔位于所述散热翅片高度方向的中心位置,所述铜管安装孔呈单排均布于所述散热翅片的横向长度方向,所述导流铜管单排直线排布于所述散热翅片的横向长度方向,所述导流铜管紧配插装于所述铜管安装孔内,确保导流铜管的外环面和散热翅片紧密接触,确保热传递;位于最前端段、最后端的所述散热翅片的对应于所述铜管安装孔的位置的外露部分设置有导向套环结构,其便于导流铜管的插装;所述固定风扇支架包括两根横杆,两根所述横杆分别布置于对应的散热面的前、后两个位置,两块所述横杆之间通过两根立杆进行连接,两根所述横杆的两侧分别侧凸于对应位置的所述侧板结构,两根所述横杆侧凸于所述对应位置的侧板结构的部分设置有所述固装定位孔,所述横杆、立杆均为扁平状的薄板结构、其厚度相同均为D;所述固定风扇支架所对应的安装的散热面上形成有内凹定位槽,所述内凹定位槽的形状和所述风扇定位支架的形状吻合,所述内凹定位槽的内凹深度等于所述横杆、立杆的厚度D;对应位置的所述内凹定位槽的宽度略小于所述横杆、立杆的对应位置的宽度,所述固定风扇支架紧固并嵌装于所述内凹定位槽的对应位置内,所述固定风扇支架的相对于所述散热翅片的位置固定;其还包括位于两个分流阀,所述分流阀分别包括若干分流接头、连通独立腔体、汇总接头,所述分流阀的分流接头数量和所述导流铜管的数量相同,所述导流铜管的外露两端分别对应套装于对应位置的所述分流阀的对应分流接头,其确保流入和流出所述散热片的液体可以使用最简单的管路布置;所述散热翅片和两块侧板结构经过模具一次制造成型,整个散热片所对应的铜管安装孔、内凹定位槽在模具制造成型的过程中被制造形成,其使得散热片的制造快速、方便;所述散热翅片、侧板结构的材质为纯铝,其使得制造方便、导热性能好;所述固定风扇支架的材质为冷轧碳钢薄板或钢带,其一次加工成型,使得结构制作方便、精度高。采用本技术的技术后,将吸收了热量的液体经过外部管路通入导流铜管的一端入口,之后导流铜管内吸热的液体经过铜管、散热翅片散失热量,由于固定风扇支架所安装的散热面朝向风扇的出风端面布置,由于相邻的所述散热翅片间留有贯穿间隙,风扇朝向散热翅片、导流铜管吹风,使得热量顺着贯穿间隙快速散失掉,其可以方便安装于液冷系统内,且确保循环液的快速冷却,保证整个液冷系统的冷却效能,此外,由于整个散热片的散热端面不存在实体基座,整个散热片使用的原材料少,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背面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图3为侧板结构、散热翅片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图4本技术应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的液体流向示意图;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侧板结构1、散热翅片2、贯穿间隙3、铜管安装孔4、导流铜管5、上端散热面6、下端散热面7、固定风扇支架8、固装定位孔9、风扇10、横杆11、立杆12、内凹定位槽13、分流阀14、分流接头15、连通独立腔体16、汇总接头17、导向套环结构18。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结构,见图1~图4:其包括一对平行向布置的侧板结构1,两块侧板结构1之间设置有若干平行向布置的散热翅片2,每块散热翅片2的两侧分别垂直于对应位置的侧板结构1的内壁布置,散热翅片2沿着侧板结构1的长度方向均匀布置,相邻的散热翅片2间留有贯穿间隙3,若干个铜管安装孔4分别贯穿散热翅片2、并平行于侧板结构1的长度方向布置,导流铜管5分别插装于对应位置的铜管安装孔4、两端外露,导流铜管5的外环面分别紧贴对应位置的散热翅片2的各自对应的铜管安装孔4的内壁,散热翅片2组合形成上端散热面6、下端散热面7,上端散热面6、下端散热面7中的任一端面上固装有固定风扇支架8,固定风扇支架8的固装定位孔9分别位于侧板结构1的对应外侧,固定风扇支架9所安装的散热面朝向风扇10的出风端面布置。铜管安装孔4位于散热翅片2高度方向的中心位置,铜管安装孔4呈单排均布于散热翅片2的横向长度方向,导流铜管5单排直线排布于散热翅片2的横向长度方向,导流铜管5紧配插装于铜管安装孔4内,确保导流铜管5的外环面和散热翅片2紧密接触,确保热传递;位于最前端段、最后端的散热翅片2的对应于所述铜管安装孔4的位置的外露部分设置有导向套环结构18,其便于导流铜管5的插装;固定风扇支架8包括两根横杆11,两根横杆11分别布置于对应的散热面的前、后两个位置,两块横杆11之间通过两根立杆12进行连接,两根横杆11的两侧分别侧凸于对应位置的侧板结构1,两根横杆11侧凸于对应位置的侧板结构1的部分设置有固装定位孔9,横杆11、立杆12均为扁平状的薄板结构、其厚度相同均为D;固定风扇支架8所对应的安装的散热面上形成有内凹定位槽13,内凹定位槽13的形状和风扇定位支架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对平行向布置的侧板结构,两块所述侧板结构之间设置有若干平行向布置的散热翅片,每块所述散热翅片的两侧分别垂直于对应位置的所述侧板结构的内壁布置,所述散热翅片沿着所述侧板结构的长度方向均匀布置,相邻的所述散热翅片间留有贯穿间隙,若干个铜管安装孔分别贯穿所述散热翅片、并平行于所述侧板结构的长度方向布置,导流铜管分别插装于对应位置的所述铜管安装孔、两端外露,所述导流铜管的外环面分别紧贴对应位置的所述散热翅片的各自对应的铜管安装孔的内壁,所述散热翅片组合形成上端散热面、下端散热面,所述上端散热面、下端散热面中的任一端面上固装有固定风扇支架,所述固定风扇支架的固装定位孔分别位于所述侧板结构的对应外侧,所述固定风扇支架所安装的散热面朝向风扇的出风端面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对平行向布置的侧板结构,两块所述侧板结构之间设置有若干平行向布置的散热翅片,每块所述散热翅片的两侧分别垂直于对应位置的所述侧板结构的内壁布置,所述散热翅片沿着所述侧板结构的长度方向均匀布置,相邻的所述散热翅片间留有贯穿间隙,若干个铜管安装孔分别贯穿所述散热翅片、并平行于所述侧板结构的长度方向布置,导流铜管分别插装于对应位置的所述铜管安装孔、两端外露,所述导流铜管的外环面分别紧贴对应位置的所述散热翅片的各自对应的铜管安装孔的内壁,所述散热翅片组合形成上端散热面、下端散热面,所述上端散热面、下端散热面中的任一端面上固装有固定风扇支架,所述固定风扇支架的固装定位孔分别位于所述侧板结构的对应外侧,所述固定风扇支架所安装的散热面朝向风扇的出风端面布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管安装孔位于所述散热翅片高度方向的中心位置,所述铜管安装孔呈单排均布于所述散热翅片的横向长度方向,所述导流铜管单排直线排布于所述散热翅片的横向长度方向,所述导流铜管紧配插装于所述铜管安装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最前端段、最后端的所述散热翅片的对应于所述铜管安装孔的位置的外露部分设置有导向套环结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液冷系统的散热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风扇支架包括两根横杆,两根所述横杆分别布置于对应的散热面的前、后两个位置,两块所述横杆之间通过两根立杆进行连接,两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勇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宝福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