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热电模块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1190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1 23:00
一种用于制造热电模块的装置,包括对准机构,用于相对于附接至基板上的多个电极对准多个热电元件,其中,所述对准机构包括分配器,该分配器具有多个注入部,并且所述多个热电元件插入所述多个注入部。

Device for manufacturing thermoelectric modules

An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thermoelectric module, including alignment mechanism for attachment to a plurality of electrodes on the substrate at a plurality of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wherein the alignment mechanism comprises a distributor, the distributor has a plurality of injection, and the plurality of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inserted into the plurality of injection p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制造热电模块的装置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1月26日提交于韩国知识产权局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6-0009598号的优先权权益,通过引用将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本文中。
本公开涉及热电元件,并且更具体而言,涉及用于制造热电模块的装置,该装置能够方便且精确地执行热电元件的对准和布置。
技术介绍
热电模块使用各种方法来显示热与电的相互作用,并且具有使用由于温差而产生电动势的赛贝克效应的结构;具有使用由于电流吸收(或生成)热的珀尔帖效应的结构等。热电模块可包括成对的N型热电元件和P型热电元件;分别连接至N型热电元件和P型热电元件的上部和下部的上电极和下电极;分别支撑上电极和下电极的上基板和下基板等。可能需要在制造热电模块期间使热电元件相对于每个电极、基板等对准和布置的技术。为了这个目的,相关技术已使用机械臂、对准机构等。对于使用机械臂以逐个对准各个热电元件的方案,存在对准热电元件花费大量时间的缺陷。对于使用对准机构要求单独的额外过程来配置热电元件的最终位置的方案,存在装配热电元件的最后位置的操作会要求大量的工作或努力的缺陷。另一方面,现有的热电元件可能具有圆形形状或长方体形状,因此存在热电元件的对准会很困难或者需要大量工作或努力的问题。因此,具有球形形状的热电元件已用来实施精确快速的对准,但是具有球形形状的热电元件在对准期间即使是受到微小的振动也可能很容易从固定位置脱离,因此处理的残次率会升高。具体而言,由于具有球形形状的热电元件很难控制由于具有相同直径的结构特征产生的热侧和冷侧之间的距离,所以热电元件具有难以充分确保热侧和冷侧之间的温差并且热电模块的效率可能降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致力于解决上文提到的现有技术中发生的问题,同时完整保持现有技术获得的优点。本公开的方面提供了用于制造热电模块的装置,通过非常便利且精确地执行热电元件的对准和布置能够大幅提高热电模块的制造效率。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一种用于制造热电模块的装置包括:对准机构,被配置为相对于附接至基板的多个电极对准多个热电元件,其中,所述对准机构包括分配器,该分配器具有多个注入部,并且所述多个热电元件插入所述多个注入部。所述多个注入部可具有对应于每个热电元件的横截面的内径并且所述注入部的内部形成为锥形表面。所述多个热电元件可由彼此具有相反极性的一对热电元件构成,并且所述一对热电元件可被配置为包括第一热电元件和第二热电元件,所述第二热电元件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热电元件的宽度。所述多个注入部可具有一个以上的第一注入部,第一热电元件插入所述第一注入部,并且所述多个注入部可具有一个以上的第二注入部,第二热电元件插入所述第二注入部。所述对准机构可进一步包括振荡器,其连接至所述分配器以使所述分配器振动。所述装置可进一步包括:结合机构,被配置为通过所述对准机构将相对于基板的电极对准的热电元件结合至基板的电极。所述结合机构可具有产生热量的加热筒和从所述加热筒延伸的多个导热部,并且所述多个导热部可分别地插入所述多个注入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一种用于制造热电模块的装置包括:对准机构,被配置为对准热电元件,其至少一个端部相对于基板电极具有至少局部非平坦表面;以及结合机构,被配置为将通过所述对准机构对准的热电元件结合至基板的电极,其中,所述对准机构包括具有多个注入部的分配器,并且所述多个热电元件插入所述多个注入部。所述热电元件可具有主体、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一端的第一端部和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另一端的第二端部,并且所述第一端部或所述第二端部可具有至少局部非平坦表面。所述主体的长度可大于其宽度。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具有预定曲率半径的弯曲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圆锥表面或棱锥表面。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中的至少一个的边缘可形成有圆形部(roundportion,圆滑部,弯曲部)。所述第一端部可具有弯曲部,该弯曲部具有第一曲率半径,并且所述第二端部可具有弯曲部,该弯曲部具有第二曲率半径。所述第一曲率半径可等于所述第二曲率半径。所述第一曲率半径可不同于所述第二曲率半径。附图说明从结合附图的下文具体描述中,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目标、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明显。图1为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在用于制造热电模块的装置中使用的热电元件的示意图;图2为示出根据图1中示出的实施方式的可替代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热电元件的示意图;图3为示出根据图1中示出的实施方式的另一个可替代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热电元件的示意图;图4为示出根据图1中示出的实施方式的又一个可替代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热电元件的示意图;图5为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由用于制造热电模块的装置制造的热电模块的示意图;图6为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制造热电模块的装置的对准机构的示意图;以及图7为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制造热电模块的装置的结合机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为了参照,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所参照的附图中示出的组件的尺寸,线的厚度等可稍微夸大,以便帮助理解。进一步地,鉴于在本公开中的功能定义用于描述本公开的术语,因此可根据使用者、操作者的意图、实践等改变这种术语。因此,术语的定义应基于整个说明书的内容理解。参照图6,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制造热电模块的装置可包括对准机构50,被配置为相对于附接至基板31和32的多个电极21和22对准多个热电元件11和12。图1到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可用在用于制造热电模块的装置中的热电元件11和12的各种实例。参照图1,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热电元件11和12可包括具有预定长度L的主体15;以及在主体15两端形成的第一端部13和第二端部14。主体15可形成为圆柱形和矩形。主体15具有的长度L可大于其宽度W。主体15的长度L可优选地具有的长度足以防止在确保热侧和冷侧之间的温差时阻抗的增加。主体15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可设置有第一端部13和第二端部14,第一端部13和第二端部14可沿着主体15的长度方向置于彼此相对侧。第一端部13和第二端部14中的至少一个可形成为具有至少局部非平坦表面,使得热电元件11和12中的每一个可形成为子弹形。这样,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由于热电元件11和12形成为子弹形,所以可增加与电极的接触面积,这样热电元件11和12的放置和/或粘合可大幅改善。根据图1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第一端部13可在主体15的一端形成有以第一曲率半径R1弯曲的弯曲部,并且第二端部14可在主体15的另一端形成有以第二曲率半径R2弯曲的弯曲部。同时,第一曲率半径R1可等于第二曲率半径R2,或者第一曲率半径R1可不同于第二曲率半径R2。根据图2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主体15的第一端部13a和/或第二端部14a可具有圆锥表面或棱锥表面,其宽度朝着相对端减小。根据图3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第一端部13b或第二端部14b可具有与主体15相同的宽度,并且第一端部13b和/或第二端部14b的边缘可形成具有预定半径的圆形部16。根据图4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第一端部13c可具有与主体15相同的宽度,第一端部13c的横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用于制造热电模块的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制造热电模块的装置,包括:对准机构,用于相对于附接至基板的多个电极对准多个热电元件,其中,所述对准机构包括具有多个注入部的分配器,并且所述多个热电元件插入所述多个注入部中。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1.26 KR 10-2016-00095981.一种用于制造热电模块的装置,包括:对准机构,用于相对于附接至基板的多个电极对准多个热电元件,其中,所述对准机构包括具有多个注入部的分配器,并且所述多个热电元件插入所述多个注入部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多个注入部具有对应于每个所述热电元件的横截面的内径,并且所述注入部的内部形成为锥形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热电元件包括彼此具有相反极性的一对热电元件,并且所述一对热电元件包括第一热电元件和第二热电元件,所述第二热电元件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热电元件的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多个注入部中的每个具有多于一个的第一注入部以及多于一个的第二注入部,所述第一热电元件插入所述第一注入部,并且所述第二热电元件插入所述第二注入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对准机构进一步包括连接至所述分配器以使所述分配器振动的振荡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结合机构,用于将通过所述对准机构相对于所述基板的所述电极对准的热电元件结合至所述基板的所述电极。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结合机构具有用于产生热量的加热筒和从所述加热筒延伸的多个导热部,并且所述多个导热部中的每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真佑宋京花金炳旭吕寅雄李汉赛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