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衬体裂缝补缝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0668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1 2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火衬体裂缝补缝料,由以下原料按质量份数比例配制,棕刚玉颗粒60~62份,活性α‑Al2O3占5~6份,Al‑80特级矾土均化料细粉25~30份,优质二氧化硅微粉占3~5份,增塑剂5~6份,保存剂1.5~2.5份;上述原料加入结合剂14.5‑15.5份,进行第一次机械搅拌混合,混合均匀后困料24小时以上,再进行第二次机械搅拌,最后经挤压机挤压处理后制成补缝料,补缝料为具有良好可塑性的泥膏状,最后采用5.0‑10kg塑料袋密封包装。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强度高、高温耐侵蚀性高、高温耐磨性好、施工方便,粘附能力强,能与原衬体牢固结合,满足热工窑炉安全周期运行,特别适合CFB锅炉衬体裂缝快速抢修。

Refractory lining, crack, mending joint materia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efractory lining crack patching material, prepared by the following raw materials by weight proportion, Zong Gangyu particles from 60 to 62, the activity of alpha Al2O3 accounted for 5 to 6, Al 80 grade bauxite homogenization material powder and 25 to 30 parts, high quality silica powder accounted for 3 to 5 plasticizer, 5 ~ 6, 1.5 ~ 2.5 preservation agent; the raw materials into 14.5 bond in 15.5, the first mechanical mixing, mixing material trapped more than 24 hours, then second mechanical stirring, finally patching material by extrusion extrusion machine after patching material is made. With good plasticity of mud paste, the 5 10kg plastic bag packaging.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strength, high corrosion resistance,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ce, easy construction, strong adhesive capacity, and the original lining body is firmly combined, meet the thermal furnace safety period of operation,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the CFB boiler lining crack rapid repai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耐火衬体裂缝补缝料
本专利技术属于耐火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耐火衬体裂缝补缝料。
技术介绍
冶金、石化、建材、电力等行业高温窑炉在作业过程中,炉墙由于频繁承受着高温变化,炉墙衬体内部产生较大的综合应力,导致炉墙开裂、产生不规则裂缝,影响到炉墙的整体强度和窑炉的安全运行。目前由于尚未有专业针对炉墙裂缝进行修补的耐火材料,当炉墙裂缝或剥落到无法运行被动停炉后,重新更换新的耐火砖或浇注料进行整修,这样处理既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也不能保证炉子的最终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施工维修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耐磨性强、硬化快、耐高温性能好、粘结力强的耐火衬体裂缝补缝料。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耐火衬体裂缝补缝料,由以下原料按质量份数比例配制,棕刚玉颗粒55~60份,活性α-Al2O3占5~6份,Al-80特级矾土均化料细粉25~30份,优质二氧化硅微粉占3~5份,增塑剂5~6份,膨胀剂5~7份,保存剂1.5~2.5份;上述原料准确称重后加入结合剂6.5~7.5份,进行第一次机械搅拌混合,混合均匀后困料24小时以上,再进行第二次机械搅拌,最后经挤压机挤压处理后制成补缝料,补缝料为具有良好可塑性的泥膏状,最后采用5.0~10.0kg塑料袋密封包装。棕刚玉颗粒中含有3~1mm粒径为25-30份,含有1-0mm粒径为30~35份,所述的结合剂采用比重为1.45~1.55磷酸二氢铝溶液。所述的膨胀剂采用蓝晶石粉。增塑剂采用膨润土,保存剂采用草酸。活性α-Al2O3采用粒径<0.074mm的粉料。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料中棕刚玉颗粒为主要配料,具有较好的热态强度;磷酸二氢铝特点:与耐火骨料、粉料及添加剂等混合后在110℃间恒温10~24小时烘干后产生强度,经过350-500℃烘干后就具有高抗折、抗压、抗侵蚀性能。α-Al2O3的添加能提高产品的烧后强度。蓝晶石粉在950~1450℃高温下转化成莫来石产生体积膨胀,弥补了粘土等矿物产生的体积收缩。膨润土有助于增强塑性。草酸作为保存剂能防止或延缓困料过程中原料间的化学反应而出现硬化。二氧化硅微粉具备耐温性好、耐酸碱腐蚀、低膨胀、增加料基粘度、提高衬体强度等优良性能。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强度高、高温耐侵蚀性好、高温耐磨性好、粘附能力强,易施工,能与原衬体牢固结合,满足热工窑炉安全周期运行,特别适合CFB锅炉衬体裂缝快速抢修。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的耐火衬体裂缝补缝料,由以下原料按质量份数比例配制,粒径为3~1mm的棕刚玉颗粒30份,粒径为1-0mm的棕刚玉颗粒25份,粒径<0.088mm活性α-Al2O3粉料占5份,Al-80特级矾土均化料细粉25份,蓝晶石粉6份,优质二氧化硅微粉占4份,膨润土5份,草酸2份;上述原料准确称重后加入比重为1.47~1.55磷酸二氢铝溶液7.5份,进行第一次机械搅拌3~5min,混合均匀后困料24小时以上,再进行第二次机械搅拌3~5min,最后经挤压机挤压处理后制成补缝料,补缝料为具有良好可塑性的泥膏状,最后采用5.0~10.0kg塑料袋密封包装。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的耐火衬体裂缝补缝料,由以下原料按质量份数比例配制,粒径为3~1mm的棕刚玉颗粒35份,粒径为1-0mm的棕刚玉颗粒20份,粒径<0.088mm活性α-Al2O3粉料占5份,Al-80特级矾土均化料细粉25份,蓝晶石粉5份,优质二氧化硅微粉占5份,膨润土5份,草酸2份;上述原料准确称重后加入比重为1.47~1.55磷酸二氢铝溶液7.5份,进行第一次机械搅拌3~5min,混合均匀后困料24小时以上,再进行第二次机械搅拌3~5min,最后经挤压机挤压处理后制成补缝料,补缝料为具有良好可塑性的泥膏状,最后采用5.0-10.0kg塑料袋密封包装。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的耐火衬体裂缝补缝料,由以下原料按质量份数比例配制,粒径为3~1mm的棕刚玉颗粒32份,粒径为1-0mm的棕刚玉颗粒20份,粒径<0.088mm活性α-Al2O3粉料占6份,Al-80特级矾土均化料细粉25份,蓝晶石粉7份,优质二氧化硅微粉占4份,膨润土6份,草酸2份;上述原料准确称重后加入比重为1.47~1.55磷酸二氢铝溶液14.5份,进行第一次机械搅拌3~5min,混合均匀后困料24小时以上,再进行第二次机械搅拌3~5min,最后经挤压机挤压处理后制成补缝料,补缝料为具有良好可塑性的泥膏状,最后采用5.0-10.0kg塑料袋密封包装。本实施例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耐火衬体裂缝补缝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按质量份数比例配制,棕刚玉颗粒55~60份,活性α‑Al2O3占5~6份,Al‑80特级矾土均化料细粉25~30份,优质二氧化硅微粉占3~5份,增塑剂5~6份,膨胀剂5~7份,保存剂1.5~2.5份;上述原料准确称重后加入结合剂6.5~7.5份,进行第一次机械搅拌混合,混合均匀后困料24小时以上,再进行第二次机械搅拌,最后经挤压机挤压处理后制成补缝料,补缝料为具有良好可塑性的泥膏状,最后采用5.0~10.0kg塑料袋密封包装。

【技术特征摘要】
1.耐火衬体裂缝补缝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按质量份数比例配制,棕刚玉颗粒55~60份,活性α-Al2O3占5~6份,Al-80特级矾土均化料细粉25~30份,优质二氧化硅微粉占3~5份,增塑剂5~6份,膨胀剂5~7份,保存剂1.5~2.5份;上述原料准确称重后加入结合剂6.5~7.5份,进行第一次机械搅拌混合,混合均匀后困料24小时以上,再进行第二次机械搅拌,最后经挤压机挤压处理后制成补缝料,补缝料为具有良好可塑性的泥膏状,最后采用5.0~10.0kg塑料袋密封包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发灿王文战魏俊辉慎东涛魏俊瑶燕军胜罗正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耐都热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