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适于将导线电连接至电路板的线到板连接器。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方便地将导线电连接至电路板,通常采用连接器将导线电连接至电路板。例如,在无人飞机的应用中,就需要采用连接器将驱动叶片旋转的电机的导线(控制信号导线和电源导线)电连接至控制电路板。在现有技术中,这种用于将电机电连接至电路板的连接器一般包括固定在电路板上的一个插座模块和分别电连接至电机的多根导线的多个插头。插座模块包括一个绝缘壳体和保持在绝缘壳体中的多个第一导电端子。插座模块中的多个第一导电端子焊接至电路板上,每个插头包括绝缘本体和保持在绝缘本体上的单个第二导电端子。每个插头的第二导电端子可以插入插座模块中,以便与插座模块中的多个导电端子分别电接触。这样,就可以将电机的多根导线电连接至电路板。在现有技术中,这种应用于无人飞机的连接器的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均为分体式结构,均是采用人工焊接多个部件而成,制造时间长,成本较高。此外,在现有技术中,这种应用于无人飞机的连接器包括多个插头,因此,需要按照预定的布置顺序执行多次插入操作,才能将多个插头正确地插接到插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包括:插座模块(100),包括第一壳体(110)和保持在所述第一壳体(110)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导电端子(120);和插头模块(200),适于与所述插座模块(100)对配在一起,包括第二壳体(210)和保持在所述第二壳体(210)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导电端子(2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120)和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0)均为通过冲压单张板材成型的一体式导电端子;并且当所述插座模块(100)与所述插头模块(200)对配在一起时,所述第一导电端子(120)与对应的第二导电端子(220)弹性电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包括:插座模块(100),包括第一壳体(110)和保持在所述第一壳体(110)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导电端子(120);和插头模块(200),适于与所述插座模块(100)对配在一起,包括第二壳体(210)和保持在所述第二壳体(210)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导电端子(2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120)和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0)均为通过冲压单张板材成型的一体式导电端子;并且当所述插座模块(100)与所述插头模块(200)对配在一起时,所述第一导电端子(120)与对应的第二导电端子(220)弹性电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120)的一端(120a)呈空心筒状,在所述第一导电端子(120)的一端(120a)上形成有至少一条轴向槽(121),从而在所述第一导电端子(120)的一端(120a)上形成有多条向内凸出的弧形弹性接触臂(122);当所述插座模块(100)与所述插头模块(200)对配在一起时,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0)的一端(220a)插入所述第一导电端子(120)的一端(120a)中,并且所述第一导电端子(120)的一端(120a)的多条向内凸出的弧形弹性接触臂(122)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0)的一端(220a)弹性电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0)的一端(220a)呈空心的柱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壳体(110)上形成有第一插孔(101),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0)的一端(220a)从所述第二壳体(210)中延伸出,并适于经由所述第一插孔(101)插入所述第一壳体(110)中,以便与所述第一壳体(110)中的第一导电端子(120)的一端(120a)电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120)的另一端(120b)从所述第一壳体(110)中延伸出,并适于电连接至电路板(10)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120)的另一端(120b)包括一对板状插脚,所述一对板状插脚适于插接和焊接到所述电路板(10)上的一对第一插接槽(11)中。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模块(100)还包括适于将所述第一壳体(110)固定至电路板(10)上的连接件(130)。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30)呈板状,包括主体部(130a)和从主体部(130a)向下延伸的插接部(130b),所述插接部(130b)的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巍,师明,徐祥,付小智,李翠,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