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炭管质量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0041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8 2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性炭管质量检测设备,包括工作台、检测装置和活性碳管,所述工作台上固定安装有检测装置,检测装置由盛液容器和集液容器构成,盛液容器的上端开设有待测物进口,盛液容器的底端开设有待测物出口,待测物出口上安装有第一橡胶管,所述集液容器上安装有被测物进口,被测物出口上安装有第二橡胶管,集液容器的底端开设有被测物出口;所述工作台一端设置有中央处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的一端设有LED显示模块。本活性炭管质量检测设备,橡胶管具有弹性和抗腐蚀性,可检测各种液体且易安装,LED显示模块可将检测得到的数据通过显示屏显示出来,使检测结果的显示简单明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性炭管质量检测设备
本技术涉及活性炭管质量检测设备
,具体为一种活性炭管质量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活性炭又称活性炭黑,是黑色粉末状或颗粒状的无定形碳。活性炭在结构上由于微晶碳是不规则排列,在交叉连接之间有细孔,在活化时会产生碳组织缺陷,因此它是一种多孔碳。活性炭具有一种强烈的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作用,可将某些有机化合物吸附而达到去除效果。活性碳颗粒越小,接触空气面积就越大,比表面积也越大,吸附性能就越好,但是颗粒越小,粉碎制作过程中损耗也越大,粉尘也越多,成本也就越高;活性碳的外包装必须密封,否则在销售点处长时间接触空气就会失效,还没使用就已经失效了。市面上劣质产品,多采用工业用圆柱状煤质活性碳,或者颗粒直径大于2mm的大颗粒果壳炭,或者颗粒状竹炭,炭化料是只经过炭化过程没经过活化过程的炭,不是真正的活性碳,几乎没有任何吸附性能,市场上有用低吸附活性碳冒充高吸附活性碳销售的动机,因此需一种检测仪器检测活性炭管中活性炭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性炭管质量检测设备,具备检测方便,通用性强,便于拆卸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检测不方便,不易拆卸更换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活性炭管质量检测设备,包括工作台、检测装置和活性碳管,所述工作台上固定安装有检测装置,检测装置由盛液容器和集液容器构成,盛液容器的上端开设有待测物进口,盛液容器的底端开设有待测物出口,待测物出口上安装有第一橡胶管,所述待测物出口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传感器,所述集液容器上安装有被测物进口,被测物出口上安装有第二橡胶管,集液容器的侧端固定安装有第二传感器,集液容器的底端安装有被测物出口;所述活性碳管固定安装在第一橡胶管和第二橡胶管的两端;所述工作台一端设置有中央处理单元,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均电性连接中央处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包括电源、振荡器、信号处理电路、AD转换模块和单片机,振荡器、信号处理电路、AD转换模块和单片机依次电性相连,由电源供电。优选的,所述第一橡胶管和第二橡胶管的外圈均设置有棉垫,棉垫上设置有拉绳。优选的,所述待测物进口和被测物出口上均安装有密闭阀。优选的,所述盛液容器的侧端设置有气囊。优选的,所述中央处理单元上设置有LED显示模块,LED显示模块分别与电源和单片机电性相连。优选的,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为二氧化硫传感器、甲苯传感器和甲醛传感器等,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在测定时为同种传感器,依据不同待测物而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的活性炭管质量检测设备,通过设置第一橡胶管、第二橡胶管、气囊、密闭阀、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中央处理单元和LED显示模块,第一橡胶管和第二橡胶管具有防腐蚀性和弹性,可用于检测各种液体,设置棉垫,使得将活性碳管方便套在橡胶管上,使安装变得更加便捷,并且通过设置拉绳,方便受力,将活性碳管紧紧固定在橡胶管上;密闭阀则可创造一个密闭的环境,一方面防止在检测气体是气体溢出,另一方面可以调节气囊,调节样品的流通速率;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可根据不同需求进行替换,LED显示模块可将检测得到的数据通过显示屏显示出来,使检测结果的显示简单明了。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盛液容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集液容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活性碳管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中央处理单元模块图。图中:1工作台、2检测装置、3活性碳管、4盛液容器、41待测物进口、411密闭阀、42待测物出口、421第一橡胶管、43第一传感器、44气囊、5集液容器、51被测物进口、511第二橡胶管、52第二传感器、53被测物出口、6中央处理单元、61电源、62振荡器、63信号处理电路、64AD转换模块、65单片机、66LED显示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一种活性炭管质量检测设备,包括工作台1、检测装置2和活性碳管3,工作台1上固定安装有检测装置2,检测装置2由盛液容器4和集液容器5构成,盛液容器4的上端开设有待测物进口41,盛液容器4的底端开设有待测物出口42,待测物出口42上安装有第一橡胶管421,待测物出口42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传感器43,盛液容器4的侧端设置有气囊44;集液容器5上端开设有被测物进口51,被测物进口51上安装有第二橡胶管511,第一橡胶管421和第二橡胶管511的外圈均设置有棉垫,棉垫上设置有拉绳,橡胶管具有防腐蚀性和弹性,通过设置棉垫,使得将活性碳管3方便套在橡胶管上,使安装变得更加便捷,并且通过设置拉绳,方便受力,将活性碳管3紧紧固定在橡胶管上。集液容器5的侧端固定安装有第二传感器52,集液容器5的底端安装有被测物出口53,待测物进口41和被测物出口53上均安装有密闭阀411,在往盛液容器4中装入样品后,密闭阀关闭,创造一个密闭的环境,一方面防止在检测气体是气体溢出,另一方面可以调节气囊44,调节样品的流通速率;活性碳管3固定安装在第一橡胶管421和第二橡胶管511的两端;第一传感器43和第二传感器52均电性连接中央处理单元6,其中第一传感器43和第二传感器52可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传感器;中央处理单元6包括电源61、振荡器62、信号处理电路63、AD转换模块64和单片机65,振荡器62、信号处理电路62、AD转换模块64和单片机65依次电性相连,由电源61供电,中央处理单元6上设置有LED显示模块66,LED显示模块66分别与电源61和单片机65电性相连,LED显示模块66可将检测得到的数据通过显示屏显示出来,使检测结果的显示简单明了,有色气体及液体可根据观察颜色进行初步判断。综上所述:通过设置第一橡胶管421、第二橡胶管511、气囊44、密闭阀411、第一传感器43、第二传感器52、中央处理单元6和LED显示模块66,第一橡胶管421和第二橡胶管511具有防腐蚀性和弹性,可用于检测各种液体,设置棉垫,使得将活性碳管3方便套在橡胶管上,使安装变得更加便捷,并且通过设置拉绳,方便受力,将活性碳管3紧紧固定在橡胶管上;密闭阀411则可创造一个密闭的环境,一方面防止在检测气体是气体溢出,另一方面可以调节气囊44,调节样品的流通速率;第一传感器43和第二传感器52可根据不同需求进行替换,LED显示模块66可将检测得到的数据通过显示屏显示出来,使检测结果的显示简单明了。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活性炭管质量检测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性炭管质量检测设备,包括工作台(1)、检测装置(2)和活性碳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固定安装有检测装置(2),检测装置(2)由盛液容器(4)和集液容器(5)构成,盛液容器(4)的上端开设有待测物进口(41),盛液容器(4)的底端开设有待测物出口(42),待测物出口(42)上安装有第一橡胶管(421),所述待测物出口(42)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传感器(43),所述集液容器(5)上开设有被测物进口(51),被测物进口(51)上安装有第二橡胶管(511),集液容器(5)的侧端固定安装有第二传感器(52),集液容器(5)的底端安装有被测物出口(53);所述活性碳管(3)固定安装在第一橡胶管(421)和第二橡胶管(511)的两端;所述工作台(1)一端设置有中央处理单元(6),第一传感器(43)和第二传感器(52)均电性连接中央处理单元(6),中央处理单元(6)包括电源(61)、振荡器(62)、信号处理电路(63)、AD转换模块(64)和单片机(65),振荡器(62)、信号处理电路(63)、AD转换模块(64)和单片机(65)依次电性相连,由电源(61)供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炭管质量检测设备,包括工作台(1)、检测装置(2)和活性碳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固定安装有检测装置(2),检测装置(2)由盛液容器(4)和集液容器(5)构成,盛液容器(4)的上端开设有待测物进口(41),盛液容器(4)的底端开设有待测物出口(42),待测物出口(42)上安装有第一橡胶管(421),所述待测物出口(42)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传感器(43),所述集液容器(5)上开设有被测物进口(51),被测物进口(51)上安装有第二橡胶管(511),集液容器(5)的侧端固定安装有第二传感器(52),集液容器(5)的底端安装有被测物出口(53);所述活性碳管(3)固定安装在第一橡胶管(421)和第二橡胶管(511)的两端;所述工作台(1)一端设置有中央处理单元(6),第一传感器(43)和第二传感器(52)均电性连接中央处理单元(6),中央处理单元(6)包括电源(61)、振荡器(62)、信号处理电路(63)、AD转换模块(64)和单片机(65),振荡器(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雯雯顾霞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中鑫工程质量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