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学明专利>正文

一种发热模组及发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98335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8 2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发热模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发热模组及发热装置。发热模组包括散热管、散热片、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发热部、第一导线、第二导线以及堵头,散热片设置在散热管的外表面;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和发热部设置在散热管内,第一导线、第一电极片、发热部、第二电极片和第二导线依次导通。第二导线与第二电极片的连接处位于容纳空间内;容纳空间内充满绝缘体,以封闭散热管两端的开口;第一电极片与散热管之间,第二电极与散热管之间均设置有绝缘层。该装置能够有效的提高防水性能,改善该装置的绝缘性能。基于上述的发热模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发热装置。

Heating module and hea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 heating module, in particular to a heating module and a heating device. The heating module comprises a heat pipe, heat sink, the first electrode and second electrode plate, heating part and the first wire and second wire and plug, the heat sink is arranged i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heat pipe; the first electrode and second electrode plate and a heating part is arranged in the heat radiating pipe, a first conductive line, first electrode plate, a heating portion second electrodes and second wires successively conducted. At the junction of the second conductors and second electrode is arranged in the holding space; space is filled with insulation, with opening at both ends of the radiating pipe; between the first electrode plate and the heat pipe, the second electrode and the radiating tubes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insulating layer. The devic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waterproof performance and improve the insul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device. Based on the heating module, the utility model also discloses a hea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热模组及发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发热模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发热模组及发热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发热模组在使用的过程当中极易发生漏电的情况,并且传统的发热模组的防水性能较差,并且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过后,其防水性能会急剧的下降。由于传统的发热模组极易发生漏电以及防水性能较差,所以在使用的过程当中其安全性能较低,极易发生一系列的安全事故,并且由于生产的工序较为复杂,在生产制造的过程当中生产成本较高。除此之外,传统的发热模组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之后,安全系数会随之降低,由于其生产工序较为复杂,导致其维护保养较为困难,相应的也增加了维护保养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热模组,该发热模组结构简单,能够有效的提高该发热模组的防水绝缘性能,并且生产成本较低,降低后续的发热模组的维护保养难度及成本。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发热装置,该发热装置通过采用上述的发热模组能够有效提高发热装置的稳定性,并且在提高了该发热装置的使用性能的同时降低成本。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发热模组,包括散热管、散热片、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发热部、第一导线、第二导线以及堵头;散热管的两端具备开口,散热片设置在散热管的外表面;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和发热部设置在散热管内;第一电极片、发热部和第二电极片依次层叠设置;第一导线与第一电极片的一端电连接,第二导线与第二电极片的一端电连接;第一导线、第一电极片、发热部、第二电极片和第二导线依次导通;堵头设置在散热管的两端开口处;堵头具备容纳空间;第一导线与第一电极片的连接处位于容纳空间内;第二导线与第二电极片的连接处位于容纳空间内;容纳空间内充满绝缘体,以封闭散热管两端的开口;第一电极片与散热管之间,第二电极与散热管之间均设置有绝缘层。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热模组,其中第一导线与第一电极片的连接处、第二导线与第二电极片的连接处均位于容纳空间内并且容纳空间内充满绝缘体,使得在封闭散热管两端开口的同时能够有效的提高该发热模组的防水及绝缘性能。并且整个装置的结构简单,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了使用的性能。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绝缘体为设置在容纳空间内的绝缘胶。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导线及第二导线位于散热管的同一端。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导线及第二导线分别位于散热管的两端。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堵头由绝缘材料制成。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导线与第一电极片及第二导线与第二电极片为铆合连接。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散热管与多个散热片为一体式制成;散热管为矩形管。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发热部为设置于第一电极片及第二电极片之间的多个PTC热敏电阻片。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绝缘层为紧密包裹于第一电极片及第二电极片外部的绝缘纸。一种发热装置,包括上述的发热模组。该发热装置采用了上述的发热模组,能够在提高发热性能的同时提高该发热装置的稳定性。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该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热模组,其中第一导线与第一电极片的连接处、第二导线与第二电极片的连接处均位于容纳空间内,并且容纳空间内充满绝缘体,使得在封闭散热管两端开口的同时能够有效的提高该发热模组的防水及绝缘性能。并且整个装置的结构简单,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了使用的性能。本技术提供的发热装置,通过采用上述的发热模组,能够有效提高发热装置的防水及绝缘性能,保证了运行的稳定性,并且在提高了该发热装置的使用性能的同时降低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发热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散热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电极片、发热部和第二电极片的设置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绝缘层的设置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堵头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发热模组;110-散热管;130-第一电极片;150-第二电极片;170-发热部;190-堵头;111-散热片;113-开口;131-第一导线;151-第二导线;140-绝缘层;191-容纳空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请参照图1,图1示出将在下文中详细描述的发热模组10,由图1可以看出该发热模组10主要包括散热管110、散热片111、第一电极片130、第二电极片150、发热部170、第一导线131、第二导线151以及堵头190。请参照图2,从图2中可以看出散热管110的具体结构,首先散热管110的两端设有开口113,并且散热管110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散热片111。请再次参照图1,由图1可以看出第一电极片130、第二电极片150和发热部170设置在散热管110内,在安装的过程当中,第一电极片130、第二电极片150和发热部170可通过散热管110两端的开口113伸入到散热管110内。请参照图3,图3示出了第一电极片130、发热部170和第二电极片150的设置关系,第一电极片130、发热部170和第二电极片150依次层叠设置。并且通过图3还可以看出第一导线131与第一电极片130的一端电连接,第二导线151与第二电极片150的一端电连接。通过上述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发热模组及发热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模组包括散热管、散热片、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发热部、第一导线、第二导线以及堵头;所述散热管的两端具备开口,所述散热片设置在所述散热管的外表面;所述第一电极片、所述第二电极片和所述发热部设置在所述散热管内;所述第一电极片、所述发热部和所述第二电极片依次层叠设置;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一电极片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线与所述第二电极片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线、所述第一电极片、所述发热部、所述第二电极片和所述第二导线依次导通;所述堵头设置在所述散热管的两端开口处;所述堵头具备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一电极片的连接处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二导线与所述第二电极片的连接处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容纳空间内充满绝缘体,以封闭所述散热管两端的开口;所述第一电极片与所述散热管之间,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散热管之间均设置有绝缘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模组包括散热管、散热片、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发热部、第一导线、第二导线以及堵头;所述散热管的两端具备开口,所述散热片设置在所述散热管的外表面;所述第一电极片、所述第二电极片和所述发热部设置在所述散热管内;所述第一电极片、所述发热部和所述第二电极片依次层叠设置;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一电极片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线与所述第二电极片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线、所述第一电极片、所述发热部、所述第二电极片和所述第二导线依次导通;所述堵头设置在所述散热管的两端开口处;所述堵头具备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一电极片的连接处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二导线与所述第二电极片的连接处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容纳空间内充满绝缘体,以封闭所述散热管两端的开口;所述第一电极片与所述散热管之间,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散热管之间均设置有绝缘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为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学明
申请(专利权)人:周学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