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马达的中空型转子及其绕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98334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8 2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直流马达的中空型转子及其绕线结构,应用至一直流马达,该中空型转子结构包括一换向器、一输出件及一中空型转子,其中,该中空型转子包括一铁芯,该铁芯上绕设有多匝线圈,且使该中空型转子沿轴向形成有一轴孔,当该中空型转子安装至一壳体内时,其会与固定在该壳体内的一定子保持一间隙,且分别与该换向器及该输出件相连接,以在该换向器将电流传送至各该线圈后,能使中空型转子产生对应的电磁场,如此,该中空型转子将因该电磁场能分别与定子上的多个磁铁产生互斥作用,而将其所产生的转动扭力经由输出件传输出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流马达的中空型转子及其绕线结构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直流马达结构,尤指一种具有中空型转子,且以特定方式在该中空型转子上进行绕线的直流马达结构。
技术介绍
由于马达(Electricmotor,又称电动机)能将所接收到的电力转化成机械能,以能驱动其他装置,使得马达被广泛地应用至各种产品上,如:电动汽车、车床、电风扇、水泵......等不同领域中,一般言,现有的马达种类大多可分为直流马达(directcurrent,简称DCmotor)、交流马达(Alternating-Current,简称ACmotor)与脉冲马达(pulsemotor)等多种类型,其中,由于直流马达的“转速-转矩”与“电流-转矩”等特性曲线均为线性关系,令直流马达简单且易于控制,因此,随着电力调整器(简称SCR)的专利技术,以及磁铁材料、碳刷、绝缘材料的改良,再加上人们对于变速控制的需求日益增加,直流马达又再度成为工业自动化的关键技术。请参阅图1所示,目前直流马达1的基本架构,主要了包括一壳体10、一枢轴11、一转子12(rotor)、一定子13(stator)及一换向器14(commutator),其中,该壳体10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直流马达的中空型转子及其绕线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直流马达的中空型转子及其绕线结构,该直流马达包括一壳体,该壳体内设有一容纳空间,该中空型转子结构包括:一换向器,安装在该容纳空间内,且沿该壳体的轴向枢接至该壳体前端的内壁,该换向器上二相邻的换向片能依一设定频率,令其传送至一线圈的电流方向逆转,以使线圈所产生的电磁场亦同时逆转,此一换向过程依该设定频率一再重复;一输出件,安装在该容纳空间内,且沿该壳体的轴向枢接至该壳体后端的内壁;及一中空型转子,包括一铁芯,该铁芯由多个硅钢片组合而成,该铁芯上绕设有多匝线圈,且该中空型转子内沿轴向形成有一轴孔,该中空型转子沿该壳体的轴向安装在该容纳空间内,且与固定在该壳体内的一定子保持一间隙,该中空型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直流马达的中空型转子及其绕线结构,该直流马达包括一壳体,该壳体内设有一容纳空间,该中空型转子结构包括:一换向器,安装在该容纳空间内,且沿该壳体的轴向枢接至该壳体前端的内壁,该换向器上二相邻的换向片能依一设定频率,令其传送至一线圈的电流方向逆转,以使线圈所产生的电磁场亦同时逆转,此一换向过程依该设定频率一再重复;一输出件,安装在该容纳空间内,且沿该壳体的轴向枢接至该壳体后端的内壁;及一中空型转子,包括一铁芯,该铁芯由多个硅钢片组合而成,该铁芯上绕设有多匝线圈,且该中空型转子内沿轴向形成有一轴孔,该中空型转子沿该壳体的轴向安装在该容纳空间内,且与固定在该壳体内的一定子保持一间隙,该中空型转子的前后端分别与该换向器及该输出件相连接,以使该换向器及该输出件能随着该中空型转子同步转动,各该线圈的两端分别电气连接至该换向器上二相邻的换向片,以接收该换向器传来的电流,使该中空型转子产生对应的电磁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型转子及其绕线结构,其中,该换向器包括一盘体及多个换向片,该盘体的前侧面设有这些换向片,且这些换向片彼此相隔一间距,该中空型转子的前端固定至该盘体的后侧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空型转子及其绕线结构,还包括多个固定棒,各该固定棒沿该中空型转子的圆周向,固定至该中空型转子,且各该固定棒的前后端分别与该换向器及该输出件相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空型转子及其绕线结构,其中,该铁芯包括:一外铁芯,由多个硅钢片组合而成,其外侧表面沿轴向设有多个外线槽,以使各该线圈能容纳至各该外线槽,该外铁芯的内侧表面则沿轴向设有多个第一凹部;及一内铁芯,由多个硅钢片组合而成,其内侧表面沿轴向设有多个内线槽,以使各该线圈能容纳至各该内线槽,该内铁芯的外侧表面则沿轴向设有多个第二凹部,而且,该内铁芯的外侧表面贴靠至该外铁芯的内侧表面,且各该第一凹部与相对应的各该第二凹部分别形成一固定孔,各该固定孔是用以固定各该固定棒,以使这些固定棒与该中空型转子结合成一体。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空型转子及其绕线结构,其中,各该线圈的一端分别电气连接至其中的一换向片,其另一端则分别伸入至其中的一外线槽的前端,且通过该外线槽并伸出至该外线槽的后端,再伸入至对应该外线槽的其中一内线槽的后端,且通过内线槽并伸出至该内线槽的前端,并斜向伸入至相邻的另一外线槽的前段,且通过该另一外线槽并伸出至该另一外线槽的后端,再伸入至对应该另一外线槽的另一内线槽的后端,且通过该另一内线槽并伸出至该另一内线槽的前端,以电气连接至另一换向片。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中空型转子及其绕线结构,其中,各该固定棒的前端与后端还分别套设一限位管,各该限位管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连信
申请(专利权)人:信泽马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