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混流喷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87135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8 15: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压混流喷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喷管主体,所述喷管主体内设有锥形液体通道和气体管路,所述锥形液体通道与喷管主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锥形液体通道的顶端为液体出口端、下端为敞口端,所述液体出口端的周围设有若干气体出口,所述气体出口与气体管路连通,所述液体进口设置在锥形液体通道的靠近敞口端的外壁上,并且液体的进入方向与锥形液体通道相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切向进入的液体进口,使得进入的液体在锥形液体通道内旋转上升并不断加速,到达出口时实现高速旋转喷出,并且将周围的气体包裹混流,实现低压混流,设计合理。

Low pressure mixed flow nozz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ow pressure flow nozzle, which comprises a nozzle body, a nozzle is arranged in the main body of the conical liquid channel and the gas pipeline, the inner wall of the conical liquid channel and a nozzle body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top of the conical liquid channel for the liquid outlet end and the lower end is an open end. Some of the gas outlet around the liquid outlet and communicated with the gas outlet and the gas pipeline, the liquid inlet is arranged in the outer wall of the conical liquid channel near the open end of the liquid, and enter the tangent direction and conical liquid channel.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a tangential inlet into the liquid, which enters the liquid in the conical liquid channel internal rotation rising and accelerating implementation of high speed rotating out to the exit, and the gas flow around the package, low pressure flow, reasonable desig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压混流喷管
本技术涉及气液混溶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气液混溶的低压混流喷管。
技术介绍
在化工环保领域,经常需要将气体与液体混合,一般都是采用高压将气体压入液体中,但是一旦失去高压,气体将溢出液体。气液混合通常采用气体和液体逆流传动,使得气液混溶,但是往往不能达到完全混溶的效果。本技术采用切向进入液体,旋转向上运动,再出口处将气体旋裹进入,实现低压液体与气体的混流喷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低压混流喷管,采用切向进入液体,旋转向上运动,再出口处将气体旋裹进入,实现低压液体与气体的混流喷出。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压混流喷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喷管主体,所述喷管主体内设有锥形液体通道和气体管路,所述锥形液体通道与喷管主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锥形液体通道的顶端为液体出口端、下端为敞口端,所述液体出口端的周围设有若干气体出口,所述气体出口与气体管路连通,所述液体进口设置在锥形液体通道的靠近敞口端的外壁上,并且液体的进入方向与锥形液体通道相切。低压的液体由液体进口切向进入,沿锥形液体通道内壁旋转上升,速度逐渐增加,至液体出口端旋转喷出,气体出口喷出气体围绕在液体周围,被旋转的高速液体旋涡卷入,实现气液混溶,并且在气体和液体的混流过程中摩擦产生电荷,使得喷射出的混流气液带有电荷。进一步,所述液体出口端的内径与敞口端的内径比为30~20:1。进一步,所述液体出口端上设有喷嘴,喷嘴上设有若干小孔,并且小孔的开口方向沿喷嘴螺旋向上。进一步,两个所述喷管主体的敞口端互相对齐,并通过焊接固定密封,形成两个对称设置的喷管主体,两个锥形液体通道互相连通。进一步,还包括一个封闭底盖,所述封闭底盖与喷管主体的底部焊接,密封固定连接。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采用切向进入的液体进口,使得进入的液体在锥形液体通道内旋转上升并不断加速,到达出口时实现高速旋转喷出,并且将周围的气体包裹混流,实现低压混流,设计合理;2、本技术可单独使用,也可以两个对称设置焊接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喷管主体2、锥形液体通道3、气体管路4、液体出口端5、敞口端6、气体出口7、液体进口8、喷嘴9、小孔10、封闭底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一种低压混流喷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喷管主体1,所述喷管主体1内设有锥形液体通道2和气体管路3,所述锥形液体通道2与喷管主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锥形液体通道2的顶端为液体出口端4、下端为敞口端5,所述液体出口端4的周围设有若干气体出口6,所述气体出口6与气体管路3连通,所述液体进口7设置在锥形液体通道2的靠近敞口端5的外壁上,并且液体的进入方向与锥形液体通道2相切。低压的液体由液体进口7切向进入,沿锥形液体通道2内壁旋转上升,速度逐渐增加,至液体出口端4旋转喷出,气体出口6喷出气体围绕在液体周围,被旋转的高速液体旋涡卷入,实现气液混溶,并且在气体和液体的混流过程中摩擦产生电荷,使得喷射出的混流气液带有电荷。所述液体出口端4的内径与敞口端5的内径比为30~20:1。所述液体出口端4上设有喷嘴8,喷嘴8上设有若干小孔9,并且小孔9的开口方向沿喷嘴8螺旋向上。两个所述喷管主体1的敞口端5互相对齐,并通过焊接固定密封,形成两个对称设置的喷管主体1。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还包括一个封闭底盖10,所述封闭底盖10与喷管主体1的底部焊接,密封固定连接。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低压混流喷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压混流喷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喷管主体,所述喷管主体内设有锥形液体通道和气体管路,所述锥形液体通道与喷管主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锥形液体通道的顶端为液体出口端、下端为敞口端,所述液体出口端的周围设有若干气体出口,所述气体出口与气体管路连通,所述液体进口设置在锥形液体通道的靠近敞口端的外壁上,并且液体的进入方向与锥形液体通道相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压混流喷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喷管主体,所述喷管主体内设有锥形液体通道和气体管路,所述锥形液体通道与喷管主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锥形液体通道的顶端为液体出口端、下端为敞口端,所述液体出口端的周围设有若干气体出口,所述气体出口与气体管路连通,所述液体进口设置在锥形液体通道的靠近敞口端的外壁上,并且液体的进入方向与锥形液体通道相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混流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出口端的内径与敞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民王开明翟寰茹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斯林力克密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