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672c\u53d1\u660e\u6d89\u53ca\u4e00\u79cd\u5fae\u7eb3\u7c73\u6c14\u6ce1\u53d1\u751f\u5668\u53ca\u5fae\u7eb3\u7c73\u6c14\u6ce1\u5236\u5907\u7cfb\u7edf\uff0c\u5176\u4e2d\u5fae\u7eb3\u7c73\u6c14\u6ce1\u53d1\u751f\u5668\u5305\u62ec\uff1a\u8fde\u63a5\u5ea7(1)\uff0c\u5177\u6709\u8d2f\u901a\u7684\u4e2d\u7a7a\u7684\u5185\u8154(13)\uff0c\u5176\u7b2c\u4e00\u7aef\u53e3(11)\u8fde\u63a5\u6c34\u6c14\u8f93\u9001\u7ba1\u9053\uff1b\u7b2c\u4e00\u5207\u5272\u6a21\u5757(2)\uff0c\u5bb9\u7f6e\u5728\u6240\u8ff0\u8fde\u63a5\u5ea7(1)\u7684\u5185\u8154(13)\u5185\uff0c\u7b2c\u4e00\u5207\u5272\u6a21\u5757(2)\u4e0a\u8bbe\u6709\u8fde\u901a\u6240\u8ff0\u7b2c\u4e00\u7aef\u53e3(11)\u7684\u7b2c\u4e00\u8fc7\u6c34\u8154\u5ba4(21)\u4ee5\u53ca\u8fde\u901a\u6240\u8ff0\u7b2c\u4e00\u8fc7\u6c34\u8154\u5ba4(21)\u7684\u81f3\u5c11\u4e24\u4e2a\u7b2c\u4e00\u51fa\u6c34\u5b54(22)\uff1b\u7b2c\u4e8c\u5207\u5272\u6a21\u5757(3)\uff0c\u5bb9\u7f6e\u5728\u6240\u8ff0\u8fde\u63a5\u5ea7(1)\u7684\u5185\u8154(13)\u5185\u5e76\u5957\u8bbe\u5728\u6240\u8ff0\u7b2c\u4e00\u5207\u5272\u6a21\u5757(2)\u4e0a\uff0c\u5177\u6709\u8fde\u901a\u6240\u8ff0\u7b2c\u4e00\u51fa\u6c34\u5b54(22)\u7684\u7b2c\u4e8c\u8fc7\u6c34\u8154(31)\u548c\u7b2c\u4e8c\u51fa\u6c34\u5b54(32)\uff0c\u6240\u8ff0\u7b2c\u4e8c\u51fa\u6c34\u5b54(32)\u7684\u6570\u91cf\u4e3a\u6240\u8ff0\u7b2c\u4e00\u51fa\u6c34\u5b54(22)\u7684\u4e24\u500d\uff1b\u51fa\u6c34\u55b7\u5934(4)\uff0c\u8fde\u63a5\u5728\u6240\u8ff0 The second port (12) of the connecting seat (1)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spray holes (41), and the number of the orifices (41) is greater than the quantity of the second through water holes (3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及微纳米气泡制备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及微纳米气泡制备系统。
技术介绍
通常我们把气体在液体中的存在现象称作气泡。所谓的微纳米气泡,是指气泡发生时直径在10微米左右到数百纳米之间的气泡,这种气泡是介于微米气泡和纳米气泡之间,具有常规气泡所不具备的物理与化学特性,在污水处理、水产养殖、无土栽培、果蔬清洗、洗浴保健等很多领域有潜在的应用。目前有旋回式气液混合型微纳米气泡发生技术,它是按照流体力学计算为依据进行结构设计的发生器,在进入发生器的气液混合流体在压力作用下高速旋转,并在发生器的中部形成负压轴,利用负压轴的吸力可将液体中混合的气体或者外部接入的气体集中到负压轴上,当高速旋转的液体和气体在适当的压力下从特别设计的喷射口喷出,形成微纳米气泡,这种气泡发生器的设计制作成本贵,而且耗能比较高。另外一种方案是加压溶气析出气泡,即就通过改变气体压力,使得气体在液体中溶解度变化,再通过突然的压力恢复使得溶解的气体以微纳米气泡的形成析出,这种产品结构简单,但是产生的纳米气泡的尺寸比较大,产生气泡的效率不是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 ...
【技术保护点】
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座(1),具有贯通的中空的内腔(13),其第一端口(11)连接水气输送管道;第一切割模块(2),容置在所述连接座(1)的内腔(13)内,第一切割模块(2)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端口(11)的第一过水腔室(21)以及连通所述第一过水腔室(21)的至少两个第一出水孔(22);第二切割模块(3),容置在所述连接座(1)的内腔(13)内并套设在所述第一切割模块(2)上,具有连通所述第一出水孔(22)的第二过水腔(31)和第二出水孔(32),所述第二出水孔(32)的数量为所述第一出水孔(22)的两倍;出水喷头(4),连接在所述连接座(1)的第二端口( ...
【技术特征摘要】
1.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座(1),具有贯通的中空的内腔(13),其第一端口(11)连接水气输送管道;第一切割模块(2),容置在所述连接座(1)的内腔(13)内,第一切割模块(2)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端口(11)的第一过水腔室(21)以及连通所述第一过水腔室(21)的至少两个第一出水孔(22);第二切割模块(3),容置在所述连接座(1)的内腔(13)内并套设在所述第一切割模块(2)上,具有连通所述第一出水孔(22)的第二过水腔(31)和第二出水孔(32),所述第二出水孔(32)的数量为所述第一出水孔(22)的两倍;出水喷头(4),连接在所述连接座(1)的第二端口(12)上,其上设有多个喷孔(41),并且所述喷孔(41)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过水孔(32)的数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孔(22)的孔径为3~5mm,所述第二出水孔(32)的孔径为1~3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孔(22)设置在所述第一切割模块(2)的端面上,所述第二出水孔(32)设置在所述第二切割模块(3)的侧面周壁上;并且所述第二出水孔(32)的数量为所述第一出水孔数量的两倍。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星飞,鄢朋,陆澄,李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