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锦纶6浓缩液预聚合工艺及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887022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8 15: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锦纶6浓缩液预聚合工艺,步骤1:将己内酰胺单体水提浓至75~89%后放至浓缩液成品罐(1)中,并对成品罐(1)进行保温,且保温温度为115~120℃;步骤2:对浓缩液进行过滤并计量后输送至浓缩液预热器(3)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160~175℃;步骤3:将预热后的浓缩液输送至加热器(4)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255~270℃;步骤4:在预聚合反应釜(5)中对加热后的浓缩液进行预聚合,该工艺大大加快了锦纶6浓缩液预聚合的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锦纶6浓缩液预聚合系统,可以随时对聚合装置中的物料进行抽样测试粘度,可以实时掌握物料信息,避免了工艺调整的滞后,进而造成原料的浪费。

Nylon 6 concentrated liquid pre polymerization process and system thereof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nylon 6 concentrated liquid pre polymerization step 1: caprolactam monomer water concentration to 75 ~ 89% after discharge to concentrate product tank (1), and the product tank (1) insulation, thermal insulation and temperature 115 to 120 DEG C; step 2: to concentrate the liquid is filtered and measured after transported to the concentrated liquid preheater (3) preheating, the preheating temperature is 160 to 175 DEG C; step 3: the preheated concentrated liquid to the heater (4) for heating, the heating temperature is 255 to 270 DEG C; step 4: in the pre polymerization reactor (5) in the pre polymerization on the heating of the concentrated liquid, the process can speed up the efficiency of nylon 6 concentrated liquid pre polymerization,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a nylon 6 concentrated liquid pre polymerization system, can carry out sampling tests of viscosity on the polymerization plant material, can master the material information in real time, to avoid the process The lag of adjustment, thus resulting in waste of raw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锦纶6浓缩液预聚合工艺及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原料聚合生产工艺的
,尤其涉及一种锦纶6浓缩液预聚合工艺及其系统。
技术介绍
锦纶6聚合是以己内酰胺为原料通过开环、聚加成、聚缩合反应所生成的聚合物,且在锦纶6切片生产过程中,物料己内酰胺需要在预聚合反应釜中进行预聚。如申请号为:201620767786.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锦纶6浓缩液预聚合装置,该装置中设置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包括一用一备两个滤室。所述输送泵与所述两个滤室之间还设置有第一三通切换阀,所述进料计量泵与所述两个滤室之间还设置有第二三通切换阀,所述三通切换阀包括主流道口,第一流道口、第二流道口、第一阀门控制机构和第二阀门控制机构,所述第一阀门控制机构用于控制第一流道口与主流道口之间的通断,所述第二阀门控制机构用于控制第二流道口与主流道口之间的通断。该申请中所提供的预聚合装置中并不存在粘度追踪设备,需要知道粘度,需要对切成的离子进行化验,信息掌握的时间大于20小时,工艺调整时间严重滞后,会造成原料的浪费,同时影响产品质量。针对上述问题,又如申请号为:201420103763.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锦纶6切片生产的预聚合反应釜,在反应釜本体底部设有出料管,出料管上设有第一粘度计;所述测量罐上部设有第二粘度计、下部设有排水管,在所述排水管上设有排水阀;所述横向管上旁路前方的位置设有齿轮泵、旁路后方的位置设有第一阀门。该专利提供的一种预聚合反应釜通过增设第一粘度计和第二粘度计对反应釜内物料的粘度进行检测,但是反应釜内的物料不一定均匀,仅通过两个出料口的粘度计对反应釜内的流动的物料粘度进行测量,所得数据较不准确,会对操作步骤造成偏差,另外当需要对反应釜内的物料进行抽样检测时,也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与预聚合反应中物料的粘度进行实时追踪,掌握不了工艺调整的最佳时间,造成原料浪费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锦纶6浓缩液预聚合工艺及其系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锦纶6浓缩液预聚合工艺,步骤1:将己内酰胺单体水提浓至75~89%后放至浓缩液成品罐中,并对成品罐进行保温,且保温温度为115~120℃;步骤2:对浓缩液进行过滤并计量后输送至浓缩液预热器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160~175℃;步骤3:将预热后的浓缩液输送至加热器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255~270℃;步骤4:在预聚合反应釜中对加热后的浓缩液进行预聚合。在此基础上,所述步骤4中预聚合反应釜通过蒸汽对浓缩液进行预聚合,所述预聚合反应釜中的温度为270~275℃左右,压力为16~28kgf,且反应时间为7~10小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锦纶6浓缩液预聚合系统,包括成品罐、过滤器、预热器、加热器和预聚合反应釜,所述成品罐、过滤器、预热器、加热器和预聚合反应釜依次通过输送泵相连,所述预热器的入口处设置有计量泵,所述预聚合反应釜下部设置有旋转导流装置,所述旋转导流装置出口处设置有出料阀,所述出料阀设置有粘度计。在此基础上,所述旋转导流装置包括旋转棒和导流部件,所述旋转棒为中空结构且设置在导流部件的正下方。在此基础上,所述导流部件为半球形,所述导流部件为中空结构且内部设置有隔板分为活动区和储存区,所述活动区和储存区均与旋转棒相连,所述活动区上方设置有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与活动区和隔板固定连接,所述储存区上方设置有第二盖板,所述储存区下方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旋转棒相连。在此基础上,所述第二盖板包括封闭盖板和开口盖板,所述封闭盖板固定设置在储存区上方的前半部分,并与隔板固定连接,所述开口盖板活动设置在储存区上方的后半部分,所述封闭盖板与开口盖板活动连接。在此基础上,所述活动区包括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旋转棒相连,所述第二连接轴与封闭区上表面的第一盖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与隔板内表面固定连接。在此基础上,所述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的尺寸相同且均为“L”型。在此基础上,所述第一连接轴与第二连接轴呈中心对称设置。在此基础上,所述第一连接轴与旋转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连接轴和旋转棒之间设置有扭力弹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锦纶6浓缩液预聚合工艺,步骤1中对成品罐进行保温时的温度范围为115~120℃;步骤2中对浓缩液进行预热的温度为160~175℃;步骤3中对浓缩液输进行加热的温度为255~270℃。本工艺中对预聚合工艺步骤中的温度实时把控,且逐步递进,既可以保证浓缩液成品罐内的温度不会太低,进而导致浓缩液析出呈颗粒,影响正常运行。又不会保证罐内温度太高,导致物料在浓缩液输送中气化严重,导致进料时供料不足。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锦纶6浓缩液预聚合系统,包括成品罐、过滤器、预热器、加热器和预聚合反应釜,所述成品罐、过滤器、预热器、加热器和预聚合反应釜依次通过输送泵相连,所述预热器的入口处设置有计量泵,所述预聚合反应釜下部设置有旋转导流装置,所述旋转导流装置出口处设置有出料阀,所述出料阀设置有粘度计。该系统可以随时对聚合装置中的物料进行抽样测试粘度,可以实时掌握物料信息,避免了工艺调整的滞后,进而造成原料的浪费。3、本专利技术中的导流部件为半球形,所述导流部件为中空结构且内部设置有隔板分为活动区和储存区,所述活动区和储存区均与旋转棒相连,所述活动区上方设置有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与活动区和隔板固定连接,所述储存区上方设置有第二盖板,所述储存区下方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旋转棒相连。本专利技术通过导流部件中的活动区带动储存区的盖板开启,并将物料储存在储存区通过连接管输送至旋转棒后进行粘度检测,结构简单且取料均匀,可以进一步保证数据检测的准确性。4、本专利技术中的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的尺寸相同且均为“L”型,所述第一连接轴与第二连接轴呈中心对称设置。其中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型号相同均为“L”型,大大节约了连接轴所占空间,且可以通过扭力弹簧进行联动,反应灵敏,且机械结构简单,节约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锦纶6浓缩液预聚合工艺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一种锦纶6浓缩液预聚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一种锦纶6浓缩液预聚合系统中旋转导流装置的剖视图;图4是一种锦纶6浓缩液预聚合系统中旋转导流装置工作时的剖视图;图5是一种锦纶6浓缩液预聚合系统中导流部件的侧视图;图6是一种锦纶6浓缩液预聚合系统中导流部件的俯视图。图中,1-成品罐;2-过滤器;3-预热器;4-加热器;5-预聚合反应釜;6-旋转导流装置;7-出料阀;21-计量泵;61-旋转棒;62-活动区;63-储存区;621-第一连接轴;622-第二连接轴;623-扭力弹簧;624-第一盖板;631-第二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披露了一种锦纶6浓缩液预聚合工艺,如图1所示,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将己内酰胺单体水提浓至75~89%后放至浓缩液成品罐1中,并对成品罐1进行保温,且保温温度为115~120℃,优选地,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蒸汽对成品罐1进行保温,进一步优选地,己内酰胺单体水提浓程度可以为80%、85%和88%,与之相对应的保温温度为116℃、118℃和120℃。步骤2:对浓缩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锦纶6浓缩液预聚合工艺及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锦纶6浓缩液预聚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将己内酰胺单体水提浓至75~89%后放至浓缩液成品罐(1)中,并对成品罐(1)进行保温,且保温温度为115~120℃;步骤2:对浓缩液进行过滤并计量后输送至浓缩液预热器(3)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160~175℃;步骤3:将预热后的浓缩液输送至加热器(4)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255~270℃;步骤4:在预聚合反应釜(5)中对加热后的浓缩液进行预聚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锦纶6浓缩液预聚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将己内酰胺单体水提浓至75~89%后放至浓缩液成品罐(1)中,并对成品罐(1)进行保温,且保温温度为115~120℃;步骤2:对浓缩液进行过滤并计量后输送至浓缩液预热器(3)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160~175℃;步骤3:将预热后的浓缩液输送至加热器(4)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255~270℃;步骤4:在预聚合反应釜(5)中对加热后的浓缩液进行预聚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锦纶6浓缩液预聚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预聚合反应釜(5)通过蒸汽对浓缩液进行预聚合,所述预聚合反应釜(5)中的温度为270~275℃左右,压力为16~28kgf,且反应时间为7~10小时。3.一种锦纶6浓缩液预聚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品罐(1)、过滤器(2)、预热器(3)、加热器(4)和预聚合反应釜(5),所述成品罐(1)、过滤器(2)、预热器(3)、加热器(4)和预聚合反应釜(5)依次通过输送泵相连,所述预热器(3)的入口处设置有计量泵(21),所述预聚合反应釜(5)下部设置有旋转导流装置(6),所述旋转导流装置(6)出口处设置有出料阀(7),所述出料阀(7)设置有粘度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锦纶6浓缩液预聚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导流装置(6)包括旋转棒(61)和导流部件,所述旋转棒(61)为中空结构且设置在导流部件的正下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锦纶6浓缩液预聚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件为半球形,所述导流部件为中空结构且内部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利锋刘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弘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