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wo copper ion detection field, discloses a Luo Danming containing dansyl structure Cu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罗丹明-丹磺酰结构的Cu2+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二价铜离子(Cu2+)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罗丹明-丹磺酰结构的Cu2+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铜作为人体和许多生物有机体内大量存在的过渡金属,在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在动物体内的含量仅次于铁和锌。铜在人体内的适量存在有益于维持机体的正常工作,如参与体内的造血作用、酶反应以及一些氧化还原过程等。若体内铜离子的代谢平衡受到破坏,则有可能导致一系列疾病,如Menkes综合症和Wilson综合症等。铜离子还广泛存在于环境当中,它的浓度虽然不高,但长期的积累且不能有效地降解会引发毒性效应,所以被认为是可造成污染环境的重金属离子。因此,如何快速灵敏地检测铜离子对于生命科学、环境科学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荧光探针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速、对检测物损伤少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检测环境和生物体系中的金属阳离子、阴离子、生物体内活性小分子等方面。荧光探针分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是化学与生物、医学、农业等科学的交叉领域。荧光探针技术是在分子水平上对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的分析方法。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罗丹明‑丹磺酰结构的Cu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罗丹明-丹磺酰结构的Cu2+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探针结构式如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罗丹明-丹磺酰结构的Cu2+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将2-(4-二乙氨基-2-羟基苯甲酰基)苯甲酸溶解于三氟乙酸中,在搅拌条件下加入间羟基苯基哌嗪进行回流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得到的固体残余物进行溶解、萃取和分离制得中间产物Ⅰ;(2)将中间产物Ⅰ溶于乙醇中,在搅拌条件下加入水合肼溶液进行回流反应,反应结束后,回收水相,经萃取、分离后制得中间产物Ⅱ;(3)将中间产物Ⅱ溶解于二氯甲烷和三乙胺的混合溶液中,然后滴加含丹磺酰氯的无水二氯甲烷溶液进行反应,反应完全,经洗涤、分离后制得产物CuP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罗丹明-丹磺酰结构的Cu2+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具体操作为:将2-(4-二乙氨基-2-羟基苯甲酰基)苯甲酸溶解于三氟乙酸中,搅拌条件下加入间羟基苯基哌嗪,在氮气的保护下,回流反应36-60小时,反应温度为75-85℃,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减压去除溶剂,得到固体残余物;将固体残余物溶解于水中,用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pH为10-14,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3-4次,合并萃取得到的有机相A,并用无水硫酸钠干燥,经过滤后减压去除溶剂,经第一次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中间产物Ⅰ。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罗丹明-丹磺酰结构的Cu2+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具体操作为:将中间产物Ⅰ溶于乙醇溶液中,搅拌条件下加入水合肼溶液,回流反应4小时,反应温度为75-85℃,反应后减压蒸馏除去有机溶剂,到得水相,将水相用二氯甲烷萃取3-4次,合并萃取后得到的有机相B,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有机相B3-4次,然后用机相B经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后减压去除溶剂,经第二次硅胶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迪,贾斌,李漫,尹海燕,刘继红,王铁良,刘冬梅,曹成,杨亚琴,马莹,王红旗,司敬沛,孙江南,任红,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