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聂志专利>正文

一种高跟鞋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68603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5 1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跟鞋托,包括鞋托本体,设于鞋托本体一端的鞋跟,以及设于鞋托本体另一端的防水台;鞋跟包括鞋跟基部和与鞋跟基部连接的鞋跟底部;鞋跟基部与鞋跟底部的上表面形成的角度为45°‑89°;鞋跟基部包括弯曲面;经过鞋跟底部的内端面与鞋跟基部的连接线,并且与弯曲面相交的任意一个平面,与鞋跟底部的外端面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8°‑9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跟鞋托通过改变鞋跟与地面的倾斜角度,使穿着者的重心向足中部区域偏移可以增加高跟鞋托的稳定性,同时可以减少对足前部区域的负荷,增加对足中部区域的支撑,避免长时间穿着高跟鞋引起脚部疼痛导致走路不稳;另外高跟鞋托的设计更加美观大方。

High heel shoe hold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igh-heeled shoe holder, including shoe holder body, a shoe holder body at one end of the heel, waterproof and a shoe holder body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base and comprises a heel; the heel heel heel bottom is connected with the base; the heel base and heel on the bottom surface forming an angle of 45 degrees 89 degrees; the heel base includes a curved surface; through the connecting line at the bottom of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heel and the heel base, and arbitrary intersect with the curved surface of a plane, the angle between the outer surface and the bottom of the heel plane is 38 degrees to 90 degrees. With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on the heels of support by changing the tilt angle of the heel and the ground, the center of the wearer's foot to the central region offset can increase stability of supporting high heels, and can reduce the foot in the front area of the central region increased load, foot support, avoid long time wearing high heels cause foot pain in addition to walking instability; design of high heels supports a more beautiful appear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跟鞋托
本技术涉及制鞋
,特别涉及一种高跟鞋托。
技术介绍
高跟鞋是指鞋跟高于普通鞋的一种鞋,使穿此鞋的人的脚跟明显比脚趾高。高跟鞋是女性经常穿的一类女鞋,一方面可以突显女性的身高,另一方面高跟鞋使女人步幅减小,因为重心后移,腿部就相应挺直,并造成臀部收缩、胸部前挺,使女人的站姿、走姿都富有风韵,袅娜与韵致应运而生。因此,高跟鞋成为了大多数女性参加一些重要场合或日常生活中等首选的鞋类。研究表明,穿着平底鞋时,重力的分布情况大致为:5%分布在趾骨上,40%分布在跖骨上,5%分布在中足上,50%分布在足后部区域。可见,穿着平底鞋时人体重量相对均匀地在足部的前部和后部之间分布。而高跟鞋改变了穿着者的脚从腿部向前突出的角度,以致于人体的重力负荷不能像脚处于自然位置时那样被支撑。鞋跟高度为2英寸时,穿着者重量的70%被足前部区域承载,随着鞋跟高度的增长,足前部区域承载的人体重量百分比也随之增加。同时,随着鞋跟高度的增加,足中部区域的支撑部位与鞋内底之间的接触区域面积降低,并且向足前部区域移动,使足前部区域受到挤压。长时间穿着高跟鞋导致穿着者脚部疼痛的主要原因是高跟鞋对穿着者的足中部区域的支撑不够充分以及负荷主要集中在穿着者的足前部区域。负荷集中在穿着者的足前部区域及疼痛感会使穿着者走路不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跟鞋托,以解决由于负荷集中在穿着者的足前部区域及疼痛感使穿着者走路不稳的问题。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跟鞋托,包括:鞋托本体,设于所述鞋托本体一端的鞋跟,以及设于所述鞋托本体另一端的防水台;所述鞋跟包括鞋跟基部和与所述鞋跟基部连接的鞋跟底部;所述鞋跟基部与所述鞋跟底部的上表面形成的角度为45°-89°;所述鞋跟基部包括弯曲面;经过所述鞋跟底部的内端面与所述鞋跟基部的连接线,并且与所述弯曲面相交的任意一个平面,与所述鞋跟底部的外端面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8°-90°。优选地,所述的高跟鞋托中,所述鞋跟底部的下表面为齿合硅胶底。优选地,所述的高跟鞋托中,所述防水台的下表面为齿合硅胶底。优选地,所述的高跟鞋托中,所述鞋跟基部的内部设有减震块。优选地,所述的高跟鞋托中,所述防水台、所述鞋跟基部以及所述鞋托本体为一体结构。优选地,所述的高跟鞋托中,所述防水台高度为2cm。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跟鞋托,包括:鞋托本体,设于所述鞋托本体一端的鞋跟,以及设于所述鞋托本体另一端的防水台;所述鞋跟包括鞋跟基部和与所述鞋跟基部连接的鞋跟底部;所述鞋跟基部与所述鞋跟底部的上表面形成的角度为45°-89°;所述鞋跟基部包括弯曲面;经过所述鞋跟底部的内端面与所述鞋跟基部的连接线,并且与所述弯曲面相交的任意一个平面,与所述鞋跟底部的外端面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8°-9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跟鞋托通过改变鞋跟与地面的倾斜角度,使穿着者的重心向足中部区域偏移可以增加高跟鞋托的稳定性,同时可以减少对足前部区域的负荷,增加对足中部区域的支撑,避免长时间穿着高跟鞋引起脚部疼痛导致走路不稳;另外高跟鞋托的设计更加美观大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根据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高跟鞋托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高跟鞋托的角度示意图。图示说明:其中,1-鞋跟,2-防水台,3-鞋托本体,11-鞋跟基部,12-鞋跟底部,111-弯曲面,121-内端面,122-外端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跟鞋,包括:鞋托本体3,设于所述鞋托本体3一端的鞋跟1,以及设于所述鞋托本体3另一端的防水台2;所述鞋跟1包括鞋跟基部11和与所述鞋跟基部11连接的鞋跟底部12;所述鞋跟基部11与所述鞋跟底部12的上表面形成的角度即β为45°-89°;所述鞋跟基部11包括弯曲面111;经过所述鞋跟底部12的内端面121与所述鞋跟基部11的连接线,并且与所述弯曲面111相交的任意一个平面,与所述鞋跟底部12的外端面122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即α的角度为38°-90°。所述内端面121为所述鞋跟底部12靠近所述防水台2的端面,所述外端面122为所述鞋跟底部12远离所述防水台2的端面。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跟鞋托,包括:鞋托本体3,设于所述鞋托本体3一端的鞋跟1,以及设于所述鞋托本体3另一端的防水台2;所述鞋跟1包括鞋跟基部11和与所述鞋跟基部11连接的鞋跟底部12;所述鞋跟基部11与所述鞋跟底部12的上表面形成的角度为45°-89°;所述鞋跟基部11包括弯曲面111;经过所述鞋跟底部12的内端面121与所述鞋跟基部11的连接线,并且与所述弯曲面111相交的任意一个平面,与所述鞋跟底部12的外端面122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8°-9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跟鞋托通过改变鞋跟1与地面的倾斜角度,使穿着者的重心向足中部区域偏移可以增加高跟鞋托的稳定性,同时可以减少对足前部区域的负荷,增加对足中部区域的支撑,避免长时间穿着高跟鞋引起脚部疼痛导致走路不稳;另外高跟鞋托的设计更加美观大方。优选地,所述的高跟鞋托中,所述鞋跟底部12的下表面为齿合硅胶底。齿合硅胶底表面凹凸不平,可增大鞋底与地面的摩擦力,防止穿着者在较滑的路面行走时跌倒,保证了穿着者的安全。优选地,所述的高跟鞋托中,所述防水台2的下表面为齿合硅胶底。齿合硅胶底表面凹凸不平,可增大鞋底与地面的摩擦力,防止穿着者在较滑的路面行走时跌倒,保证了穿着者的安全。优选地,所述的高跟鞋托中,所述鞋跟基部11的内部设有减震块。鞋跟基部11内部设有减震块可以减少脚后跟和人体所受冲击力、减少疲劳,同时增加舒适度、减少高跟鞋对人体的损伤。减震块的材料优选高弹性且不易变形的材料。高弹性的材料可以是使穿鞋者减少疼痛感,让穿着者感到舒适。不易变形的材料可防止由于穿着时间较长而导致变形,影响高跟鞋托的质量。优选地,所述的高跟鞋托中,所述防水台2、所述鞋跟基部11以及所述鞋托本体3为一体结构。所述防水台2、所述鞋跟基部11以及所述鞋托本体3为一体结构可以防止外力作用下对鞋底的损坏,提高了鞋底抗压的强度。优选地,所述的高跟鞋托中,所述防水台2高度为2cm。防水台2高度过高会使高跟鞋托变得笨重,长时间穿着会对脚部带来损伤。防水台2高度过低会导致路上不平或有小石子时会硌脚,若有尖锐物会穿透防水台而伤害到脚心,给穿着者脚部带来不必要的损伤。另外防水台2过低会使穿着者踏入有水的地方时,水会漫过防水台2给鞋面带来损伤。可选地,所述的高跟鞋托中,所述高跟鞋托的材料为PVC(Polyvinylchlori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跟鞋托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跟鞋托,其特征在于,包括鞋托本体(3),设于所述鞋托本体(3)一端的鞋跟(1),以及设于所述鞋托本体(3)另一端的防水台(2);所述鞋跟(1)包括鞋跟基部(11)和与所述鞋跟基部(11)连接的鞋跟底部(12);所述鞋跟基部(11)与所述鞋跟底部(12)的上表面形成的角度为45°‑89°;所述鞋跟基部(11)包括弯曲面(111);经过所述鞋跟底部(12)的内端面(121)与所述鞋跟基部(11)的连接线,并且与所述弯曲面(111)相交的任意一个平面,与所述鞋跟底部(12)的外端面(122)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8°‑9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跟鞋托,其特征在于,包括鞋托本体(3),设于所述鞋托本体(3)一端的鞋跟(1),以及设于所述鞋托本体(3)另一端的防水台(2);所述鞋跟(1)包括鞋跟基部(11)和与所述鞋跟基部(11)连接的鞋跟底部(12);所述鞋跟基部(11)与所述鞋跟底部(12)的上表面形成的角度为45°-89°;所述鞋跟基部(11)包括弯曲面(111);经过所述鞋跟底部(12)的内端面(121)与所述鞋跟基部(11)的连接线,并且与所述弯曲面(111)相交的任意一个平面,与所述鞋跟底部(12)的外端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志
申请(专利权)人:聂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