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酸电池的内化成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66501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3 15: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铅酸电池的内化成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加酸,向铅酸电池中加酸,电池内部温度升高,之后采用循环水加冰冷却电池,温度控制在25—45℃,静置1‑4小时,对电池进行初步充电,采用0.01‑0.15C的电流反向充电3‑5小时,采用0.2‑0.5C的电流值对电池进行正向充电1‑2小时,采用0.2‑0.3C的电流反向充电1‑2.5小时,电池进行放电处理,使用0.4‑0.6C的电流值对电池进行放电操作,放电时间为1‑3小时。该发明专利技术内化成工艺时间与传统工艺相比,所用时间减少,从而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电能消耗,提高了生产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铅酸电池的内化成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蓄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铅酸电池的内化成工艺。
技术介绍
国家对环境保护和劳动防护的政策不断出台(例如:《铅酸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中规定,2013年开始建厂的蓄电池企业需采用内化成工艺),意味着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生产工艺的制定应符合环境友好的要求。现有的蓄电池生产过程中无论采用内化成还是外化成工艺,均存在着敞口化成的问题,电池敞口化成就意味着有大量的酸雾产生,影响环境。在蓄电池的制造过程中,需要通过一定的充放电方式将极板内部正负极物质激活,转变为荷电状态,改善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及自放电、储存等综合性能这个化学反应过程称为化成工艺过程,电池内化成是将生极板装配蓄电池,装配完成后,加入稀硫酸,充电化成,使生极板的成分转化为正负极板物质。内化成铅酸蓄电池都是采用定量富液的方式进行电池化成,在电池充电的末期,要将多余的游离酸提出,以防止电池漏酸现象的发生。由于铅酸电池是在贫液状态下使用,游离酸一旦过量,就会造成漏酸现象。电动自行车近年来在以及非常普及,其主要的动力源为铅酸蓄电池,铅酸蓄电池主要有两种化成方式:一种是电池外化成,将极板化成组装成电池后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铅酸电池的内化成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加酸,向铅酸电池中加酸,电池内部温度升高,之后采用循环水加冰冷却电池,温度控制在25—45℃,静置1‑4小时;步骤二:对电池进行初步充电,采用0.01‑0.15C的电流反向充电3‑5小时;步骤三:采用0.2‑0.5C的电流值对电池进行正向充电1‑2小时;步骤四:采用0.1‑0.3C的电流值对电池进行正向充电1‑3小时;步骤五:采用0.2‑0.4C的电流值对电池进行正向充电1‑2小时;步骤六:采用0.2‑0.3C的电流反向充电1‑2.5小时;步骤七:采用0.1‑0.2的电流值正向充电2‑5小时;步骤八:采用0.2‑0.5的电流值对电池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铅酸电池的内化成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加酸,向铅酸电池中加酸,电池内部温度升高,之后采用循环水加冰冷却电池,温度控制在25—45℃,静置1-4小时;步骤二:对电池进行初步充电,采用0.01-0.15C的电流反向充电3-5小时;步骤三:采用0.2-0.5C的电流值对电池进行正向充电1-2小时;步骤四:采用0.1-0.3C的电流值对电池进行正向充电1-3小时;步骤五:采用0.2-0.4C的电流值对电池进行正向充电1-2小时;步骤六:采用0.2-0.3C的电流反向充电1-2.5小时;步骤七:采用0.1-0.2的电流值正向充电2-5小时;步骤八:采用0.2-0.5的电流值对电池进行正向充电2-3小时;步骤九:电池静置处理,静置1-2小时;步骤十:对电池进行放电处理,使用0.4-0.6C的电流值对电池进行放电操作,放电时间为1-3小时;步骤十一:电池静置处理,静置1-2小时;步骤十二:使用0.05-0.1C的电流值对电池进行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盛罗士传
申请(专利权)人:海志电源技术赣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