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连接液体循环动力系统的颅脑模型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864245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3 0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可连接液体循环动力系统的颅脑模型,包括若干模拟活体脑组织弹性的可拆卸的仿真模块、可拆卸且密闭的颅骨,以脑动脉为基础的血管循环系统通过3D打印嵌入仿真模块,仿真模块均设在颅骨内,仿真模块中的血管循环系统上均安装有设置液体出口和液体进口的接口,颅骨上设有转换接头,还包括设置有动力输入口和动力输出口的液体循环动力系统,其中,接口的液体出口端通过转换接头与液体循环动力系统的动力输入口连通,接口的液体进口端通过转换接头与液体循环动力系统的动力输出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液体循环动力系统连接,使得仿真模块出现搏动,同时可针对病变的仿真模块分离出来进行手术。

A head model of a liquid circulation power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ead model can be connected with the liquid circulating power system, including the skull simulation module, removable simulation on brain tissue in vivo elastic detachable and sealed, the cerebral artery based blood circulation system through the embedded 3D printing simulation module, the simulation module are arranged inside the skull, blood circulation system simulation in the module are arranged on the liquid outlet and a liquid inlet setting interface, a skull adapter, also comprises a power input liquid circulation power system, port and power output port of the liquid outlet end of the interface through the power input adapter and liquid circulation system power outlet, a liquid inlet interface the power output end through the adapter and liquid circulation system power outle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utility model is connected with a liquid circulation power system, so that the simulation module is pulsating, and can be operated on the simulation module of the le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连接液体循环动力系统的颅脑模型
本技术涉及到医学领域手术用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的具备血管循环系统的可连接液体循环动力系统的颅脑模型。
技术介绍
随着神经外科手术设备及技术的发展,大量的颅脑手术得以开展,大量的神经外科医师需要通过进行训练。但长期以来神经外科的专业人员培训只能通过计算机模拟和尸体解剖完成,很多的贴近临床需要的训练无法开展。由于神经外科手术操作难道大、风险高,且往往只有主刀医生单人操作,这样势必使得神经外科医生的培养只能通过延长临床观摩时间来积累经验,这也是每个神经外科医生的成长需要经历7-10年的临床观摩才能成为主刀医生的惯例,比其他专科医生的培养延长了将近2倍的时间。目前所有的训练只能通过尸体解剖和计算机模拟进行练习,与临床真实情况存在巨大差距,无法预测真实病例手术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紧急情况,无法实现仿真使得训练效果大打折扣,这些练习的最终结果往往需要病人付出神经功能、甚至生命的代价。目前尚无可连接液体循环系统的模块化可拆卸的颅脑模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可连接液体循环动力系统,临床病例的真实再现,实现手术仿真模拟,用于手术方案的设计,神经外科医生的培养的基于3D打印具备血管循环系统的可连接液体循环动力系统的颅脑模型。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的技术方案:可连接液体循环动力系统的颅脑模型,包括若干模拟活体脑组织弹性的可拆卸的仿真模块、可拆卸且密闭的颅骨,以脑动脉为基础的血管循环系统通过3D打印嵌入所述仿真模块,所述仿真模块均设在所述颅骨内,所述仿真模块中的血管循环系统上均安装有设置液体出口和液体进口的接口,所述颅骨上设有转换接头,还包括设置有动力输入口和动力输出口的液体循环动力系统,其中,所述接口的液体出口端通过转换接头与液体循环动力系统的动力输入口连通,所述接口的液体进口端通过转换接头与液体循环动力系统的动力输出口连通。进一步地,手术过程中,液体流出至颅骨时,为了避免液体侵蚀颅骨,所述颅骨内壁上设有模拟硬膜强度的防水膜。进一步地,为了控制液体循环动力系统与血管循环系统的连通,所述转换接头上安装有开关装置。进一步地,还包括三维度固定头架,在手术过程中,为了将颅骨固定,方便手术的进程,所述颅骨固定在所述三维度固定头架上.使用时,打开可连接液体循环动力系统的颅脑模型,取出病变所在的仿真模块,根据临床影像学资料按照该仿真模块大小重建带血管循环系统的病变的仿真模块,接口通过血管与血管循环系统连通,合上颅骨,使颅骨密闭,此时,打开开关装置,令液体循环动力系统与血管循环系统的连通,通过三维度固定头架固定颅骨后,在根据需求调整角度,及调整操作平面,再打开液体循环动力系统后,使得液体循环动力系统中的液体进入血管循环系统,仿真模块出现搏动,开始使用仿真操作。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中的仿真模块均与液体循环动力系统连接,使得颅脑模型中的仿真模块出现搏动,同时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可针对病变的仿真模块分离出来进行手术,方便医护人员对其进行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区域A内的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仿真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含义:1、仿真模块;2、颅骨;3、接口;4、转换接头;5、液体循环动力系统;6、防水膜;7、开关装置;8、三维度固定头架;9、水槽;10、压力水泵;11、水箱;12、计算机;13、压力传感器;14、蠕动水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参阅图1到图3,可连接液体循环动力系统的颅脑模型,包括若干模拟活体脑组织弹性的可拆卸的仿真模块1、可拆卸且密闭的颅骨2,以脑动脉为基础的血管循环系统通过3D打印嵌入仿真模块1,仿真模块1均设在颅骨2内,仿真模块1中的血管循环系统上均安装有设置液体出口和液体进口的接口3,颅骨2上设有转换接头4,还包括设置有动力输入口和动力输出口的液体循环动力系统5,其中,接口3的液体出口端通过转换接头4与液体循环动力系统5的动力输入口连通,接口3的液体进口端通过转换接头4与液体循环动力系统5的动力输出口连通。液体循环动力系统5,包括用于储存模拟血液的水槽9、可调节流量的压力水泵10、水箱11,水槽9通过管路与水箱11连通,压力水泵10设在水槽9与水箱11间的管道上,压力水泵10连接有可控制压力水泵10工作的计算机12,水箱11上安装有带显示压力值的压力传感器13,压力传感器13与计算机12连接,水箱11动力输出口通过转换接头4与接口3的液体进口连通,接口3的液体出口通过转换接头4与水箱11动力输入口连通,该水箱11动力输出口与接口3的液体进口间的导管上安装有用于模拟血液搏动的蠕动水泵14;通过与液体循环动力系统5连通,能有效地模拟人体的血液搏动,能使临床病例的真实再现,实现手术仿真模拟;当手术过程中仿真模块1内部血管破裂,液体外漏,循环压力下降,压力传感器13将数据信号反馈给计算机12,计算机12根据预设压力启动压力水泵10向水箱11内加注液体,模拟临床手术中输血。进一步地,手术过程中,液体流出至颅骨2时,为了避免液体侵蚀颅骨2,颅骨2内壁上设有模拟硬膜强度的防水膜6。进一步地,为了控制液体循环动力系统5与血管循环系统的连通,转换接头4上安装有开关装置7。进一步地,还包括三维度固定头架8,在手术过程中,为了将颅骨2固定,方便手术的进程,颅骨2固定在所述三维度固定头架8上。使用时,打开可连接液体循环动力系统的颅脑模型,取出病变所在的仿真模块1,根据临床影像学资料按照该仿真模块1大小重建带血管循环系统的病变的仿真模块1,接口3通过血管与血管循环系统连通,合上颅骨2,使颅骨2密闭,此时,打开开关装置7,令液体循环动力系统5与血管循环系统的连通,通过三维度固定头架8固定颅骨2后,在根据需求调整角度,及调整操作平面,再打开液体循环动力系统5后,使得液体循环动力系统5中的液体进入血管循环系统,仿真模块出现搏动,开始使用仿真操作。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技术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技术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连接液体循环动力系统的颅脑模型

【技术保护点】
可连接液体循环动力系统的颅脑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模拟活体脑组织弹性的可拆卸的仿真模块(1)、可拆卸且密闭的颅骨(2),以脑动脉为基础的血管循环系统通过3D打印嵌入所述仿真模块(1),所述仿真模块(1)均设在所述颅骨(2)内,所述仿真模块(1)中的血管循环系统上均安装有设置液体出口和液体进口的接口(3),所述颅骨(2)上设有转换接头(4),还包括设置有动力输入口和动力输出口的液体循环动力系统(5),其中,所述接口(3)的液体出口端通过转换接头(4)与液体循环动力系统(5)的动力输入口连通,所述接口(3)的液体进口端通过转换接头(4)与液体循环动力系统(5)的动力输出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连接液体循环动力系统的颅脑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模拟活体脑组织弹性的可拆卸的仿真模块(1)、可拆卸且密闭的颅骨(2),以脑动脉为基础的血管循环系统通过3D打印嵌入所述仿真模块(1),所述仿真模块(1)均设在所述颅骨(2)内,所述仿真模块(1)中的血管循环系统上均安装有设置液体出口和液体进口的接口(3),所述颅骨(2)上设有转换接头(4),还包括设置有动力输入口和动力输出口的液体循环动力系统(5),其中,所述接口(3)的液体出口端通过转换接头(4)与液体循环动力系统(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广龙张喜安彭俊祥石瑾潘军殷延毅莫益萍邱晓瑜漆松涛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