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性减振结构及连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减振
,尤其涉及一种弹性减振结构及连接方法。
技术介绍
ECU(电子控制单元)通常通过ECU支架安装在车辆底盘上,ECU与ECU支架之间设置有减振垫,ECU、减振垫和ECU支架三者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然而,在这种结构中,螺栓拧紧的力度难以控制,力度较小容易产生松动,而力度过大则使橡胶垫变形量过大,减振效果减小,同时使橡胶垫长期处于紧固状态,容易老化断裂。此外,由于螺栓与ECU支架之间是刚性连接,使得上述结构的减振效果较差,无法满足ECU对振动的要求,容易造成ECU的损坏,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拖拉机
,方向机通常刚性安装于方向机支架,方向机支架与变速箱箱体固定连接。因此,变速箱箱体的振动会通过方向机支架传递到方向机上,引起方向盘的振动,影响驾驶员的舒适性。因此,需要一种减振结构将来自变速箱的振动阻隔。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满足减振的需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弹性减振结构及连接方法,该弹性减振结构的减振效果好,并且安装方便,通用性强。一种弹性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结构包括紧固件和减振组件;所述减振组件利用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性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结构包括紧固件和减振组件;所述减振组件利用所述紧固件将上安装板(1)和下安装板(2)连接在一起;所述下安装板(2)具有安装孔;所述减振组件包括上弹性减振垫(3)、下弹性减振垫(4)和弹性减振筒(5),所述上、下弹性减振垫(3、4)分别设有尺寸相等的通孔,所述弹性减振筒(5)的外径与所述上、下弹性减振垫(3、4)的通孔的内径相适配,所述弹性减振筒(5)贯穿所述下安装板(2)的安装孔,所述上、下弹性减振垫(3、4)分别套设在所述弹性减振筒(5)上,并位于所述下安装板(2)的上、下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性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结构包括紧固件和减振组件;所述减振组件利用所述紧固件将上安装板(1)和下安装板(2)连接在一起;所述下安装板(2)具有安装孔;所述减振组件包括上弹性减振垫(3)、下弹性减振垫(4)和弹性减振筒(5),所述上、下弹性减振垫(3、4)分别设有尺寸相等的通孔,所述弹性减振筒(5)的外径与所述上、下弹性减振垫(3、4)的通孔的内径相适配,所述弹性减振筒(5)贯穿所述下安装板(2)的安装孔,所述上、下弹性减振垫(3、4)分别套设在所述弹性减振筒(5)上,并位于所述下安装板(2)的上、下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结构还包括间管(6),所述间管(6)设置在所述紧固件与所述弹性减振筒(5)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包括螺栓(7)和螺母(8),所述上安装板(1)具有连接孔,所述间管(6)设置在所述螺栓(7)与所述弹性减振筒(5)之间,所述螺栓(7)贯穿所述上安装板(1)的连接孔和所述间管(6),在所述螺栓(7)端部旋入所述螺母(8),将所述上安装板(1)、所述减振组件以及所述下安装板(2)连接到一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性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减振结构还包括垫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红生,熊伟军,刘乐平,陈聪,甘博,吴建友,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湖大艾盛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