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螺杆压缩机转子结构及变频螺杆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6010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2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频螺杆压缩机转子结构及变频螺杆压缩机,涉及压缩机领域,用以实现根据变频螺杆压缩机转速供给润滑油。该变频螺杆压缩机转子结构,包括转子部、支撑座和支撑部,支撑部设于支撑座的腔体中,转子部的轴颈端部由支撑部支撑,所述转子部的啮合部位于支撑座外;其中,转子部的轴颈设有第一油道,支撑座设有第二油道,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周期连通,其中,外部油液能顺序经由第二油道、第一油道流至腔体中的所述支撑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变频螺杆压缩机转子结构,第一油道与第二油道周期连通,连通的周期与转子部的转速相关,可以直接根据转子部的转速设定连通周期,以实现根据需要供给润滑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频螺杆压缩机转子结构及变频螺杆压缩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频螺杆压缩机转子结构及变频螺杆压缩机。
技术介绍
螺杆式压缩机轴承采用喷油方式进行润滑,油在压缩机运行的过程中起到润滑和冷却轴承的作用。目前所有压缩机厂家采用的压缩机轴承处结构如下:阳转子和阴转子分别装配在轴承座内不同的轴承上,两个轴承分别对阳转子和阴转子起支撑作用。润滑油的供油的原理如下:从油缸过来的高压润滑油分别通过轴承座上油路对阳转子端轴承和阴转子端轴承进行供油润滑,油路和轴承腔一直保持畅通,油路中会有连续的润滑油。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下述问题:只要供油两端压差恒定,供给轴承的油流量就是恒定的,该结构用于变频螺杆压缩机会带来供油量过大问题,尤其是变频螺杆压缩机在低转速运行的时候,轴承不需要那么多的润滑油。过多的润滑油会增加轴承的搅油功率,增加压缩机功耗,降低压缩机低转速运行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变频螺杆压缩机转子结构及变频螺杆压缩机,用以优化变频螺杆压缩机的供油方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频螺杆压缩机转子结构,包括转子部、支撑座和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于所述支撑座的腔体中,所述转子部的轴颈端部由所述支撑部支撑,所述转子部的啮合部位于所述支撑座外;其中,所述转子部的轴颈设有第一油道,所述支撑座设有第二油道,所述第一油道和所述第二油道周期连通;其中,外部油液能顺序经由所述第二油道、所述第一油道流至所述腔体中的所述支撑部。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油道和所述第二油道在一个周期内的连通次数与所述转子部的转速呈正比。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油道被构造为所述转子部转动一圈与所述第二油道连通一次。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转子部包括阳转子和阴转子;所述阳转子的啮合部和所述阴转子的啮合部啮合,所述阳转子的轴颈和所述阴转子的轴颈分别被所述支撑部支撑;其中,所述阳转子和所述阴转子至少其中之一设有所述第一油道。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油道包括连通的第一子油道和第二子油道,所述第一子油道设于所述阳转子,所述第二子油道设于阴转子,所述第一子油道与支撑所述阳转子的所述支撑部所在的腔体连通,所述第二子油道与支撑所述阴转子的所述支撑部所在的腔体连通;所述第一子油道和所述第二子油道其中之一与所述第二油道连通。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油道和所述第二子油道周期连通。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油道和所述第二子油道通过设于所述支撑座的辅助油道周期连通。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油道是螺旋的且和所述阳转子的旋向一致。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子油道是螺旋的且和所述阴转子的旋向一致。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油道和/或所述第二子油道包括平行设置的至少两条。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油道被构造为所述阳转子转动一圈与所述辅助油道连通一次。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子油道被构造为所述阴转子转动一圈与所述辅助油道连通一次。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油道的横截面形状选自矩形或梯形;和/或,所述第二子油道的横截面形状选自矩形或梯形。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油道的宽度和/或深度大于等于2mm;和/或,所述第二子油道的宽度和/或深度大于等于2mm。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油道和/或所述第二子油道是直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变频螺杆压缩机,包括本专利技术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变频螺杆压缩机转子结构。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变频螺杆压缩机转子结构,第一油道与第二油道周期连通,连通的周期与转子部的转速相关,可以直接根据转子部的转速设定连通周期,以实现根据需要供给润滑油。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变频螺杆压缩机转子结构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变频螺杆压缩机转子结构主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变频螺杆压缩机转子结构的阴转子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转子部;2、支撑座;3、支撑部;11、第一油道;12、阳转子;13、阴转子;20、腔体;21、第二油道;22、辅助油道;111、第一子油道;112、第二子油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图3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变频螺杆压缩机转子结构,包括转子部1、支撑座2和支撑部3,支撑部3设于支撑座2的腔体20中,转子部1的轴颈端部由支撑部3支撑,转子部1的啮合部位于支撑座2外;其中,转子部1的轴颈设有第一油道11,支撑座2设有第二油道21,第一油道11和第二油道21周期连通,其中,外部油液能顺序经由第二油道21、第一油道11流至腔体20中的支撑部3。油缸中的高压润滑油顺序通过第二油道21、第一油道11流至腔体20中,以润滑支撑部3。支撑部3具体可以为轴承。第一油道11的形状可以有多种,比如为直的,螺旋的等。进一步地,第一油道11和第二油道21在一个周期内的连通次数与转子部1的转速呈正比。转速快,则一个周期内连通次数多,供油量大;转速慢,则一个周期内连通次数少,供油量小。由于轴承的温度和轴承的负载、轴承的转速成正比,当压缩机运行的工况一定时,轴承的负载也就可以确定下来。通过转速来调整压缩机冷量大小,转子的转速小的时候轴承的发热量就少,转子的转速高时轴承的发热量就大。通过转子第一油道11把润滑油引入到轴承座上腔体20,对轴承进行润滑,改变了传统的通过固定油路对腔体20供的方案,使轴承供油的流量和转速成正比,当转速越大时,转子上第一油道11转速越快,轴承供油量越大;当转速越小时,转子上第一油道11转速越慢,轴承供油量越小。上述技术方案,变频螺杆压缩机转速变化时轴承的供油量也变化,故能使得压缩机保持高能效运行。本实施例中,第一油道11被构造为转子部1转动一圈与第二油道21连通一次。上述技术方案,使轴承座上腔体20位置通过转子第一油道11、第二油道12与供油口位置保持周期连通。当转子转动的时候,才有润滑油供到腔体20内对轴承进行润滑。转子不转动,没有油液流向腔体20。通过转子表面的第一油道11把润滑油引入到轴承座上腔体20,对轴承进行润滑,改变了传统的通过固定的油路对腔体20供油的方案,使轴承供油的流量和转速成正比。当转速越大时,转子上第一油道11转速越快,轴承供油量越大;当转速越小时,转子上第一油道11转速越慢,轴承供油量越小。参见图1,转子部1包括阳转子12和阴转子13。阳转子12的啮合部和阴转子13的啮合部啮合,阳转子12的轴颈和阴转子13的轴颈分别被支撑部3支撑。其中,阳转子12和阴转子13至少其中之一设有第一油道11。转子部1包括阳转子12和阴转子13,阳转子12和阴转子13各被一个轴承支撑,两个轴承分别置于不同的腔体20中,两个轴承都需要润滑。为便于描述,分别记为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一轴承所在腔体20为第一腔体,第二轴承所在的腔体20为第二腔体。若只有阳转子12或阴转子13设有第一油道11,润滑油的流通方式为:高压油液通过第二油道21、第一油道11流到第一腔体中后润滑冷却第一轴承。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变频螺杆压缩机转子结构及变频螺杆压缩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频螺杆压缩机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部(1)、支撑座(2)和支撑部(3),所述支撑部(3)设于所述支撑座(2)的腔体(20)中,所述转子部(1)的轴颈端部由所述支撑部(3)支撑,所述转子部(1)的啮合部位于所述支撑座(2)外;其中,所述转子部(1)的轴颈设有第一油道(11),所述支撑座(2)设有第二油道(21),所述第一油道(11)和所述第二油道(21)周期连通;其中,外部油液能顺序经由所述第二油道(21)、所述第一油道(11)流至所述腔体(20)中的所述支撑部(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频螺杆压缩机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部(1)、支撑座(2)和支撑部(3),所述支撑部(3)设于所述支撑座(2)的腔体(20)中,所述转子部(1)的轴颈端部由所述支撑部(3)支撑,所述转子部(1)的啮合部位于所述支撑座(2)外;其中,所述转子部(1)的轴颈设有第一油道(11),所述支撑座(2)设有第二油道(21),所述第一油道(11)和所述第二油道(21)周期连通;其中,外部油液能顺序经由所述第二油道(21)、所述第一油道(11)流至所述腔体(20)中的所述支撑部(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螺杆压缩机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道(11)和所述第二油道(21)在一个周期内的连通次数与所述转子部(1)的转速呈正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螺杆压缩机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道(11)被构造为所述转子部(1)转动一圈与所述第二油道(21)连通一次。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变频螺杆压缩机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部(1)包括阳转子(12)和阴转子(13);所述阳转子(12)的啮合部和所述阴转子(13)的啮合部啮合,所述阳转子(12)的轴颈和所述阴转子(13)的轴颈分别被所述支撑部(3)支撑;其中,所述阳转子(12)和所述阴转子(13)至少其中之一设有所述第一油道(1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频螺杆压缩机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道(11)包括连通的第一子油道(111)和第二子油道(112),所述第一子油道(111)设于所述阳转子(12),所述第二子油道(112)设于阴转子(13),所述第一子油道(111)与支撑所述阳转子(12)的所述支撑部(3)所在的腔体(20)连通,所述第二子油道(112)与支撑所述阴转子(13)的所述支撑部(3)所在的腔体(20)连通;所述第一子油道(111)和所第二子油道(1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日华张天翼张贺龙许云功张宝鸽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