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阳涤交织高透双色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58009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2 18: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阳涤交织高透双色面料。一种阳涤交织高透双色面料,包括表层和里层两层相叠布层,表层和里层之间通过集圈进行连接,表层和里层之间附着一层保暖药剂层,里层通过纺丝线圈经过纬编依次串套而成,表层通过经丝和纬丝沿经纬交错编织而成,经丝由阳涤纺丝和氨纶纺丝捻合而成,纬丝由阳涤纺丝和氨纶纺丝捻合而成,相邻纬丝之间具有平行段和交叉结,平行段和交叉结相间隔排列,平行段上与若干根经丝进行交错编织,交叉结之间形成镂空间隙,镂空间隙内设置弹性纺丝圈,弹性纺丝圈上缠绕阳涤纺丝形成毛刺,毛刺均朝向弹性纺丝圈的内部伸展,镂空间隙与弹性纺丝圈之间通过弹性筋纺丝相连接,弹性筋纺丝为氨纶纺丝捻合而成。

A kind of polyester fabric with high penetration and double colo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olyester fiber woven fabric with high penetration and double color. A male Dacron interwoven high permeability double color fabric, including the surface layer and the inner layer two layer stacked layers, between the surface layer and the inner layer are connected through the set ring, a layer of warm agent layer adhesion between the surface layer and the inner layer, layer through the spinning coil in series set and after the weft, the surface through the warp yarns and weft along the silk complicated woven, warp spinning polyester and spandex spinning by Yang twisted, weft polyester spinning spandex spinning by Yang and twisted, with parallel and cross junction between adjacent weft, parallel and cross phase intervals on the parallel section and a plurality of the wire the interlacing gap formed between the cross junction, hollow, hollow out gaps arranged in the elastic ring spinning, ring spinning elastic polyester spinning winding Yang formation of burr, burr are toward the internal elastic ring spinning stretching between the hollow gap and elastic ring spinning The elastic fiber spinning is made up of spandex spinning twi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阳涤交织高透双色面料
本技术属于纺织
,涉及一种多功能面料,特别是一种阳涤交织高透双色面料。
技术介绍
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布艺家装及床上用品的材料。作为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现代化社会里面料五花八门,日新月异。但是从总体上来讲,优质、高档的面料,大都具有舒适、吸汗透气、悬垂挺括、视觉高贵、触觉柔美等几个方面的特点。梭织面料(WovenFabric)也称机织物,是把经纱和纬纱相互垂直交织在一起形成的织物。其基本组织有平纹(plain)、斜纹(twill)、缎纹(satinweave)三种。不同的梭织面料也是由这三种基本组织及由其变化多端的组织而构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质量要求的提高,在科技迅速发展的当下,人们对于产品的性能要求也在逐渐增长。具体在对面料的质感、色彩、保暖、透气、抗菌等诸多方面均存在高品质需求。目前市场上现有的面料如需双面或多种颜色的风格,需要经过印花工序处理,其印花过程污染性大;另外现有面料的编织结构存在透气性不良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阳涤、氨纶等为主要原料,并对织物的结构进行改进,以改良透气排汗特性,不需经过印花工序就能达到双色或多色,且色泽鲜艳的阳涤交织高透双色面料。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阳涤交织高透双色面料,包括表层和里层两层相叠布层,所述表层和里层之间通过集圈进行连接,所述表层和里层之间附着一层保暖药剂层,所述里层通过纺丝线圈经过纬编依次串套而成,所述表层通过经丝和纬丝沿经纬交错编织而成,所述经丝由阳涤纺丝和氨纶纺丝捻合而成,所述纬丝由阳涤纺丝和氨纶纺丝捻合而成,相邻纬丝之间具有平行段和交叉结,所述平行段和交叉结相间隔排列,所述平行段上与若干根经丝进行交错编织,所述交叉结之间形成镂空间隙,所述镂空间隙内设置弹性纺丝圈,所述弹性纺丝圈上缠绕阳涤纺丝形成毛刺,所述毛刺均朝向弹性纺丝圈的内部伸展,所述镂空间隙与弹性纺丝圈之间通过弹性筋纺丝相连接,所述弹性筋纺丝为氨纶纺丝捻合而成,所述弹性筋纺丝一端缠绕在所述镂空间隙的周圈上,另一端缠绕在所述弹性纺丝圈上,其中缠绕在交叉结上的为主弹性筋纺丝,其它为辅弹性筋纺丝,所述主弹性筋纺丝的股数是辅弹性筋纺丝的股数的至少两倍。本阳涤交织高透双色面料中,选用了阳涤复合纱、氨纶等为主要原料,使用此原料一是增加面料的柔软度,二是有弹性,三是产品具有深染性,带有阳离子的纱线经后整理后着色好,颜色丰富绚丽,进而节省了印花工序,避免了印花过程对环境污染性大,穿着起硬的不足。另外织物的一部份条纹在工艺上对织物线圈调大,常规的为25cm/100针,再调整为30cm/100针,并利用交叉结使产品中夹条的密度放松,似缕空的感觉,产品光亮度好、透气性好,又有立体感,但夹条又不明显缕空,风格上既透气、又隐条、又有本色的亮色等,与阳离子着鲜艳的颜色交织一起更像是有印花的味道。后整理配方中加入阳离子助剂、抗菌助剂、防渍助剂等,使产品的一部份花纹经过着色后其颜色丰富绚丽、手感柔软、结构稳定、色牢度好,同时具有抗菌、防渍等优点。通过弹性纺丝圈以调控镂空间隙的大小,在气流通过量较小的时候,弹性纺丝圈缩小以降低透气性,保持面料的整体一致性;在气流通过量较大的时候,弹性纺丝圈扩大以提升透气性,确保人体舒适度。通过毛刺起到汗液等水汽导向排出的作用,汗液等水汽聚集到毛刺上,最终由弹性纺丝圈的中部排出。通过弹性筋纺丝一方面提供弹性纺丝圈与镂空间隙的连接,另一方面实现对弹性纺丝圈的弹性拉伸支撑。在上述的阳涤交织高透双色面料中,所述交叉结为相邻纬丝相互拧绕2~5个交叉点。纬丝之间拧绕的交叉点越多,其所产生的镂空间隙便越大,进一步提升透气性。在上述的阳涤交织高透双色面料中,所述平行段上交错编织的经丝数量为8~15根。在上述的阳涤交织高透双色面料中,所述纺丝线圈由棉纺丝和氨纶纺丝捻合而成,所述棉纺丝与氨纶纺丝的质量比为:10﹕1~15﹕1。在上述的阳涤交织高透双色面料中,所述纬丝中阳涤纺丝与氨纶纺丝的质量比为:8﹕1~12﹕1。在上述的阳涤交织高透双色面料中,所述经丝中阳涤纺丝与氨纶纺丝的质量比为:10﹕1~15﹕1。在上述的阳涤交织高透双色面料中,所述表层与里层的厚度比为:1﹕1~3﹕1,所述表层的厚度为3~6mm,所述里层的厚度为1~3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阳涤交织高透双色面料采用阳涤、氨纶等为主要原料,并对织物的结构和工艺、后整理进行改进,加入阳离子助剂等使产品不需经过印花工序就能达到双色或多色、色泽鲜艳等性能,结构稳定、色牢度好。通过交叉结的调宽设置,使产品中夹条的密度放松,似缕空的感觉,产品光亮度好、透气性好,又有立体感,但夹条又不明显缕空,风格上既透气、又隐条。利用可弹性缩小扩张的纺丝圈形成可自动调控的透气孔洞,并进一步设置导向排汗结构,丰富面料的功能,同时具有保暖、抗菌、防渍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阳涤交织高透双色面料的表层结构图。图中,1、经丝;2、纬丝;3、平行段;4、交叉结;5、镂空间隙;6、弹性纺丝圈;7、毛刺;8、弹性筋纺丝。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阳涤交织高透双色面料,包括表层和里层两层相叠布层,表层和里层之间通过集圈进行连接,表层和里层之间附着一层保暖药剂层。保暖药剂层是市场上可以买到的现有产品,无需重新进行制备。里层通过纺丝线圈经过纬编依次串套而成,表层通过经丝1和纬丝2沿经纬交错编织而成,经丝1由阳涤纺丝和氨纶纺丝捻合而成,纬丝2由阳涤纺丝和氨纶纺丝捻合而成,相邻纬丝2之间具有平行段3和交叉结4,平行段3和交叉结4相间隔排列,平行段3上与若干根经丝1进行交错编织,交叉结4之间形成镂空间隙5,镂空间隙5内设置弹性纺丝圈6,弹性纺丝圈6上缠绕阳涤纺丝形成毛刺7,毛刺7均朝向弹性纺丝圈6的内部伸展,镂空间隙5与弹性纺丝圈6之间通过弹性筋纺丝8相连接,弹性筋纺丝8为氨纶纺丝捻合而成,弹性筋纺丝8一端缠绕在镂空间隙5的周圈上,另一端缠绕在弹性纺丝圈6上,其中缠绕在交叉结4上的为主弹性筋纺丝8,其它为辅弹性筋纺丝8,主弹性筋纺丝8的股数是辅弹性筋纺丝8的股数的至少两倍。表层和里层上附着有阳离子助剂、抗菌助剂及防渍助剂。阳离子助剂、抗菌助剂及防渍助剂都是采用市场可以买的现有产品,无需重新进行制备。通过弹性纺丝圈6以调控镂空间隙5的大小,在气流通过量较小的时候,弹性纺丝圈6缩小以降低透气性,保持面料的整体一致性;在气流通过量较大的时候,弹性纺丝圈6扩大以提升透气性,确保人体舒适度。通过毛刺7起到汗液等水汽导向排出的作用,汗液等水汽聚集到毛刺7上,最终由弹性纺丝圈6的中部排出。通过弹性筋纺丝8一方面提供弹性纺丝圈6与镂空间隙5的连接,另一方面实现对弹性纺丝圈6的弹性拉伸支撑。交叉结4为相邻纬丝2相互拧绕2~5个交叉点。纬丝2之间拧绕的交叉点越多,其所产生的镂空间隙5便越大,进一步提升透气性。平行段3上交错编织的经丝1数量为8~15根。纺丝线圈由棉纺丝和氨纶纺丝捻合而成,棉纺丝与氨纶纺丝的质量比为:1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阳涤交织高透双色面料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阳涤交织高透双色面料,包括表层和里层两层相叠布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和里层之间通过集圈进行连接,所述表层和里层之间附着一层保暖药剂层,所述里层通过纺丝线圈经过纬编依次串套而成,所述表层通过经丝和纬丝沿经纬交错编织而成,所述经丝由阳涤纺丝和氨纶纺丝捻合而成,所述纬丝由阳涤纺丝和氨纶纺丝捻合而成,相邻纬丝之间具有平行段和交叉结,所述平行段和交叉结相间隔排列,所述平行段上与若干根经丝进行交错编织,所述交叉结之间形成镂空间隙,所述镂空间隙内设置弹性纺丝圈,所述弹性纺丝圈上缠绕阳涤纺丝形成毛刺,所述毛刺均朝向弹性纺丝圈的内部伸展,所述镂空间隙与弹性纺丝圈之间通过弹性筋纺丝相连接,所述弹性筋纺丝为氨纶纺丝捻合而成,所述弹性筋纺丝一端缠绕在所述镂空间隙的周圈上,另一端缠绕在所述弹性纺丝圈上,其中缠绕在交叉结上的为主弹性筋纺丝,缠绕在纬丝上的为辅弹性筋纺丝,所述主弹性筋纺丝的股数是辅弹性筋纺丝的股数的至少两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阳涤交织高透双色面料,包括表层和里层两层相叠布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和里层之间通过集圈进行连接,所述表层和里层之间附着一层保暖药剂层,所述里层通过纺丝线圈经过纬编依次串套而成,所述表层通过经丝和纬丝沿经纬交错编织而成,所述经丝由阳涤纺丝和氨纶纺丝捻合而成,所述纬丝由阳涤纺丝和氨纶纺丝捻合而成,相邻纬丝之间具有平行段和交叉结,所述平行段和交叉结相间隔排列,所述平行段上与若干根经丝进行交错编织,所述交叉结之间形成镂空间隙,所述镂空间隙内设置弹性纺丝圈,所述弹性纺丝圈上缠绕阳涤纺丝形成毛刺,所述毛刺均朝向弹性纺丝圈的内部伸展,所述镂空间隙与弹性纺丝圈之间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祥林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阿帕奇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